專利名稱:鋼軌軌面激光改性防銹作業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鐵路鋼軌軌面激光表面改性防銹作業設備。 體駄在鐵路信號電氣集中站或區間閉塞系統,鐵路利用兩根鋼軌作為導體來 傳遞軌道電路的信號信息。當列車或車輛在該軌道電路區段時,在兩根鋼軌 間形成短路,軌道電路中的軌道繼電器的動作電壓減小,從而使軌道繼電器 落下,在信號聯鎖系統中就知道該區段有車占用。以確保該區段不能再進入 車輛。因此軌道電路是信號系統保證安全的信號設備。但在站內的某些特殊 區段,如復線區段進站端的渡線或側線長時間不走車后,軌面就長銹,造成 軌道電路分路不良,信號系統就區分不了該區段是否有車,這樣就造成了鐵 路運輸中的不安全因素,有可能造成惡性事故。在鐵路上就需要經常進行檢 測,當測試時用標準分路斷路線斷路后,軌道繼電器的電壓大于某一值后, 說明該軌道電路不能可靠使用,因此在沒有改進前只能停止使用該軌道電路, 這樣就影響了運輸效率。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鋼軌軌面激光改性防銹作業機,能有效解 決軌道軌面生銹,而造成軌道電路分路不良的技術問題。為此,本實用新型采 用在車體上端由前向后依次設有發電機組、除銹機、自動送粉機、激光設備, 作業驅動裝置位于車體后端,走行驅動裝置位于車體前端,由除銹機帶動的 除銹刷位于軌道上的前后兩車輪間,自動送粉機的送粉頭位于除銹刷后端的 軌道上端,激光設備的激光頭位于送粉頭后端的軌道上端。上述結構設計實 現了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1. 作業后的軌道軌面得到結合力較好的防銹、耐磨、導電合金層。2. 在軌道面上形成了合金層,結合強度高,經車輪碾壓后,合金層 磨損小。3. 對兩根銅軌同時進行作業,施工作業效率高。4. 作業設備能調速,可以得到所需要的合金層厚度。5. 設備小、重量輕、操作簡單、施工成本低。
圖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灘方案如圖所示, 一種鋼軌軌面激光改性防銹作業機,由除銹機2、自動送粉 機3、激光設備4、發電機組l、車體5和作業驅動裝置6所組成。在車體上 端由前向后依次設有發電機組、除銹機、自動送粉機、激光設備。作業驅動 裝置位于車體后端,作業驅動裝置的作用是為除銹機、自動送粉機、激光設 備提供控制驅動信號。走行驅動裝置IO位于車體前端,走行驅動裝置的作用 是為車體提供運行的動力。發電機組的作用是為車體上的諸機提供電能。由 除銹機帶動的除銹刷9位于每根軌道11上的前后兩車輪12間。自動送粉機 的送粉頭8位于除銹刷后端的軌道上端,激光設備的激光頭7位于送粉頭后 端的軌道上端。所述的除銹刷和送粉頭及激光頭為兩組,分別位于每根軌道上的前后兩 車輪間。使用時,在作業前的軌道軌面是生銹的表面,先經除銹機的除銹刷將生 銹的軌面的銹跡除凈,使軌面呈現為潔凈的基體表面,再用送粉頭把儲存在 自動送粉機內的合金粉末均勻涂覆在軌面上。而后,由激光設備的激光頭發 出的熱能將金屬合金粉末熔化,粉末熔融后,它與所接觸的鋼軌新鮮表面很 快產生相互擴散,鋼軌表面因此也將產生微熔,在隨后冷卻凝固過程中,兩 者間將形成良好的冶金結合形成合金層,其結合強度遠高于熱噴涂形成的機 械結合的結合強度。該合金層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蝕和導電性能,這種合金 層與鋼軌道表面結合牢固、并且制備過程對鋼軌母體無損傷。由于金屬合金 粉末是一種能導電金屬,熔池內的金屬合金粉末粒子與軌面基體以及粒子與 粒子之間結合強度比較好,因此軌面的合金層可以保持較長時間。在車體的 兩側各有一套除銹刷、送粉頭和激光頭,可以向兩根鋼軌同時除銹及激光表 面改性作業。本實用新型在軌道上行走需要每小時小于10km。總之,本實用新型能能有效解決軌道軌面生銹,而造成軌道電路分路不 良的技術問題,可推廣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鋼軌軌面激光改性防銹作業機,由除銹機、自動送粉機、激光設備、發電機組、車體和作業驅動裝置所組成,其特征在于在車體上端由前向后依次設有發電機組、除銹機、自動送粉機、激光設備,作業驅動裝置位于車體后端,走行驅動裝置位于車體前端,由除銹機帶動的除銹刷位于軌道上的前后兩車輪間,自動送粉機的送粉頭位于除銹刷后端的軌道上端,激光設備的激光頭位于送粉頭后端的軌道上端。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軌軌面激光改性防銹作業機,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除銹刷和送粉頭及激光頭為兩組,分別位于每根軌道上的前后兩車輪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鋼軌軌面激光改性防銹作業機,采用在車體上端由前向后依次設有發電機組、除銹機、自動送粉機、激光設備,作業驅動裝置位于車體后端,走行驅動裝置位于車體前端,由除銹機帶動的除銹刷位于軌道上的前后兩車輪間,自動送粉機的送粉頭位于除銹刷后端的軌道上端,激光設備的激光頭位于送粉頭后端的軌道上端。本實用新型能有效解決軌道軌面生銹,而造成軌道電路分路不良的技術問題。
文檔編號C23C24/08GK201040768SQ200720143538
公開日2008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11日
發明者劉春雷 申請人:劉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