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鑄造主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鑄造主機,屬于鑄造行業上所用的鑄造機械之一,且更適用于鑄鋁行業。
電加熱鋁板是塑料焊接行業的主要焊接設備,而目前所用的電加熱鋁板一般是澆鑄而成,由于澆鑄是靠熔融狀態的鋁自然流動形成的,所以澆鑄的電加熱鋁板致密性差,存在氣孔,造成砂眼,既降低了產品的強度,又使產品表面粗糙,無法將表面磨制的光滑,影響焊接質量。國外所用的電加熱鋁板主要是壓鑄鋁板,能有效克服澆鑄鋁扳的缺陷,但是所用澆鑄設備結構復雜,成本高,國內一般企業無力購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不用動力,成本低,而加工的鑄件能克服現有澆鑄件缺陷的鑄造主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達到的。這種鑄造主機由機架1,固定在該機架上的工作臺2和模具定位機構組成,其特點是,在機架1上設與其連接的杠桿機構和活塞機構。杠桿機構由支點連動軸3,連動軸12,杠桿13組成。活塞機構由缸套8,活塞9,活塞連動軸10,活塞連桿11組成。杠桿機構的杠桿13通過支點連動軸3與機架1連接,通過連動軸12與活塞機構的活塞連桿11的一端連接,活塞連桿的另一端通過活塞連動軸10與活塞9連接,缸套8固定連接在機架1上,活塞9位于該缸套內,工作臺2上設有與缸套8上端相通的通孔14。
在與支點連動軸3相連接的機架1上,設有2-5個豎向排列的定位孔15。這樣可以使支點連動軸13根據需要定位在任一定位孔內,以便調整杠桿機構處于最佳使用狀態。
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使其與現有鑄造機相比,具有結構簡單,不用動力,操作方便,而且能完全達到壓鑄件時所需要的壓力,加工出的鑄件具有致密均勻、無砂眼,,壽命長的優點,表面可進一步磨制成光滑平面。
附圖圖面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
圖1的A向視圖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用來進一步說明技術解決方案。
實施例1,參考
圖1-圖2。以壓鑄電加熱鋁扳為例說明其結構和工作原理。通過這兩個附圖看出,該鑄造主機由機架1,固定在該機架上的工作臺2,模具定位機構,杠桿機構和活塞機構組成。模具定位機構由鎖緊手輪4,鎖緊螺栓5,鎖緊螺母6,定位件7和連接固定架16組成。模具定位機構通過連接固定架16與機架1連接。杠桿機構的杠桿13通過支點連動軸3與機架1連接,在這里,機架1的兩根豎梁1-1上有豎向排列的三個定位孔15,支點連動軸3可以根據需要定位于任一定位孔內。杠桿13通過連動軸12與活塞連桿11的一端連接,活塞連桿的另一端通過活塞連動軸10與活塞9連接,缸套8固定連接在機架1上,活塞9位于該缸套內,通孔14位于工作臺2上并與缸套8上端相通。
工作原理是,先預熱模具(圖中未繪制)和缸套8,同時將缸套8調整到所需要的容積量,然后將糊好的石棉紙筒下到缸套8內,將熔融狀態的鋁汁倒入石棉紙筒內。再用模具定位裝置將模具定位,定位時,順時針轉動鎖緊手輪4,該鎖緊手輪帶動鎖緊螺栓5和定位件7向下移動,直至將模具緊緊定位。這時用力下壓杠桿13,則杠桿13以支點連動軸3為支點,通過活塞連桿11給活塞9一向上的壓力,活塞9則將該壓力施加給位于石棉紙筒內的鋁汁,鋁汁在活塞的推動下,經通孔14注入模具中,待鋁汁冷卻凝固后,開模將鑄件取出。上推杠桿13,該杠桿帶動活塞9下移恢復到初始位置。后面的壓鑄重復以上過程。
同理,根據本實用新型給出的技術解決方案還可以給出其它實施例。如定位孔15為1個、兩個、四個、五個的鑄造主機,以及模具定位機構為其它結構的鑄造主機。
權利要求1.一種鑄造主機,它由機架(1),固定在該機架上的工作臺(2)和模具定位機構組成,其特征是,在機架(1)上設與其連接的杠桿機構和活塞機構,杠桿機構由支點連動軸(3),連動軸(12),杠桿(13)組成,活塞機構由缸套(8),活塞(9),活塞連動軸(10),活塞連桿(11)組成,杠桿機構的杠桿(13)通過支點連動軸(3)與機架(1)連接,通過連動軸(12)與活塞機構的活塞連桿(11)的一端連接,活塞連桿(11)的另一端通過活塞連動軸(10)與活塞(9)連接,缸套(8)固定連接在機架(1)上,活塞(9)位于該缸套內,工作臺(2)上設有與缸套(8)上端相通的通孔(1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鑄造主機,其特征是,在與支點連動軸(3)相連接的機架(1)上,設有2-5個豎向排列的定位孔(1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鑄造主機,屬于鑄造行業上所用的鑄造機械之一。它由機架1,工作臺2和模具定位機構組成,特點是,在機架1上設與其連接的杠桿機構和活塞機構,杠桿13通過支點連動軸3與機架1連接,通過連動軸12與活塞連桿11連接,活塞連桿通過活塞連動軸10與活塞9連接,缸套8固定連接在機架1上,工作臺2上有與缸套8上端相通的通孔14。具有結構簡單,不用動力,加工出的鑄件具有致密均勻、無砂眼,壽命長的優點。
文檔編號B22D17/08GK2491155SQ0124339
公開日2002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01年6月10日 優先權日2001年6月10日
發明者王可堯 申請人:王可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