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內燃鑿巖機機頭澆鑄新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鑿巖機機頭的澆鑄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內燃鑿巖機機頭澆鑄的新方法。
鑿巖機的機頭是鑿巖機產品上的重要基礎部件,它不僅要有足夠的強度和韌性,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耐磨性,幾十年來國內一直用鋁合金砂鑄成型毛坯,加工成品時再裝一緊配合鋼制件壓套,這樣機頭的生產成本就大大提高,近年來也有個別廠家取消鋼制件壓套,而改用球墨鑄鐵砂型鑄造成型工藝,但采用這種方法生產,產品報廢量大,報廢率高,加工余量大,制造成本高,機頭零件重量比原來增加太大,產品內在質量不好,鑄造缺陷較多,外形表面也太粗糙。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生產工藝簡單、產品的報廢量小,加工余量小、報廢率低,制造成本低,重量輕,產品材質好,鑄造缺陷少,外表面光滑美觀的內燃鑿巖機機頭澆鑄新方法。
本發明內燃鑿巖機機頭澆鑄新方法是這樣來實現的,它采用精密鑄造工藝,其鐵水的澆口位置在機頭兩端的一個軸心臺階孔的端面位置上方。
優選的鐵水澆口位置設置在機頭軸心的大臺階孔的端面位置上方。
鐵水澆口位置設置在機頭軸心的小臺階孔的端面位置上方。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明內燃鑿巖機機頭澆鑄示意圖。圖中1.澆口,2.大臺階孔,3.次臺階孔,4.小臺階孔,5.鐵水通道,6.機頭。
如圖1所示,內燃鑿巖機機頭澆鑄新方法示意圖,采用精密鑄造工藝,下面主要簡述使用蠟模鑄造工藝方法流程
零件毛坯件設計→澆注工藝設計→壓蠟模設計與制造→蠟模制作→模殼加熱(爐料合金配制)→熔煉合金→模殼出爐→爐前球化→澆注成型→熱處理→表面處理→機械加工。
下面以優選的技術方法澆口1的位置設置在機頭6軸心大臺階孔2的端面位置上方為例說明其操作方法和過程將機頭6的模殼殼型的小臺階孔4的一端向下并預埋固定好,機頭6的大臺階孔2向上,將熔煉好的鐵水經澆口1倒入,鐵水經大臺階孔2的鐵水通道5流入。工藝條件控制澆口欄截面積為1200~19800mm2,殼型加熱溫度為750℃~850℃,保溫2.5~3.5小時,熔煉合金溫度為1350℃~1550℃,直到鐵水表面出現合金火花,即出爐,爐前球化采用蓋埋球化劑和硅鐵方式進行,并進行二次孕育處理;熱處理采用退火工藝。
將澆口位置設置在機頭6軸心小臺階孔4的端面位置上方的操作方法基本同上,只是將機頭6模殼殼型大臺階孔2的一端向下,小臺階孔4的一端向上,其它的操作及工藝條件均同上。
本發明內燃鑿巖機機頭澆鑄新方法,由于主要采用優選方案將機頭的大臺階孔端面向上,而澆口設計在大臺階孔端面上方,最小的小臺階孔端面向下;而按照常理,為使機頭的工藝穩定性較好,使機頭在澆注時不易產生偏斜,鐵水易澆注流入,一般均是將機頭的重量更重的大臺階孔的端面向下放置,而將小臺階孔向上放置,澆口設置在小臺階孔的兩側面位置,亦即作為澆鐵水的流入口,采用這種常規方法澆注,易造成殼內的氣體不易排出,小臺階孔的兩側面還要經過進一步的機械加工處理,因而增加了生產加工費用,且外觀粗糙,報廢率高,而使用反常規操作的本方法生產,澆注時氣體易被排出,機頭上不易產生氣孔,機頭的小臺階孔的兩側面一次成型不需要再機械加工,因而使本方法具有如下優點①生產工藝簡單,②產品報廢量小,報廢率低,③加工余量小,重量輕,生產成本低,④產品內在質量好,外表面光滑美觀。
權利要求
1.一種內燃鑿巖機機頭澆鑄新方法,采用精密鑄造工藝,其特征是鐵水的澆口(1)位置設置在機頭(6)兩端的一個軸心臺階孔的端面位置上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速的內燃鑿巖機機頭澆鑄新方法其特征是鐵水的澆口(1)位置設置在機頭(6)軸心大臺階孔(2)的端面位置上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燃鑿巖機機頭澆鑄新方法其特征是鐵水澆口(1)的位置設置在機頭(6)軸心小臺階孔(4)的端面位置上方。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內燃鑿巖機機頭澆注新方法,它主要是使用精密鑄造工藝且采用反常規的操作方法將機頭的更重的大臺階孔的端面向上,最小臺階孔的一端向下放置并固定,澆口設計在大臺階孔的端面上方,這樣使得澆出的機頭外形表面光滑美觀,機頭體不易產生氣孔,疏松,夾渣等鑄造缺陷,產品加工余量小且報廢量小,報廢率低,因而大大地降低了澆注成本,具有很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文檔編號B22D25/02GK1260255SQ0010174
公開日2000年7月19日 申請日期2000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00年1月21日
發明者黃德發 申請人:黃德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