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不銹鋼棒鍛打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不銹鋼棒鍛打裝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為L型,在所述固定座的開口側設置有兩組鍛打裝置,所述兩組鍛打鍛打裝置之間垂直布置,在所述固定座正上方設置有鍛打裝置,包括驅動機A、鍛壓頭A,在所述固定座右側設置有鍛打裝置,包括驅動機B、鍛壓頭B,在所述固定座下設置有翻轉機;所述固定座上設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為圓弧槽;所述驅動機A、驅動機B與微機連接,微機控制驅動機A、驅動機B依次鍛打不銹鋼棒;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不銹鋼棒鍛打裝置,本實用新型上設置有兩組鍛打裝置,可輪番鍛打工件,同時工件可實現自動翻轉,鍛打速度快,工作效率高。
【專利說明】
一種不銹鋼棒鍛打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不銹鋼棒加工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不銹鋼棒鍛打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鍛打就是鍛造,是一種利用鍛壓機械對金屬坯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塑性變形以獲得具有一定機械性能、一定形狀和尺寸鍛件的加工方法。客戶要求材料鍛打是想通過鍛造消除金屬在冶煉過程中產生的鑄態疏松等缺陷,優化微觀組織結構,同時取得完整的金屬流線,使加工工件具備較好的機械性能。不銹鋼棒在鍛打時,鍛打裝置只從單向鍛打不銹鋼棒。在鍛打過程中,需要不停的翻轉不銹鋼棒,這種鍛打方式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不利于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生產進度。同時在鍛打過程中,手動翻動工件,還容易發生工傷,造成人身傷害。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不銹鋼棒鍛打裝置,本實用新型上設置有兩組鍛打裝置,可輪番鍛打工件,同時工件可實現自動翻轉,鍛打速度快,工作效率高。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5]—種不銹鋼棒鍛打裝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為L型,在所述固定座的開口側設置有兩組鍛打裝置,所述兩組鍛打鍛打裝置之間垂直布置,在所述固定座正上方設置有鍛打裝置,包括驅動機A、鍛壓頭A,在所述固定座右側設置有鍛打裝置,包括驅動機B、鍛壓頭B,在所述固定座下設置有翻轉機。
[0006]所述固定座上設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為圓弧槽。所述驅動機A、驅動機B與微機連接,微機控制驅動機A、驅動機B依次鍛打不銹鋼棒。
[0007]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不銹鋼棒鍛打裝置,本實用新型上設置有兩組鍛打裝置,可輪番鍛打工件,同時工件可實現自動翻轉,鍛打速度快,工作效率高。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中:1、翻轉機;2、固定座;3、不銹鋼棒;4、鍛壓頭A;5、驅動機A; 6、微機;7、驅動機B; 8、鍛壓頭B; 9、限位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0]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0011 ]請參閱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所述一種不銹鋼棒鍛打裝置,包括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為L型,在所述固定座2的開口側設置有兩組鍛打裝置,所述兩組鍛打鍛打裝置之間垂直布置,在所述固定座2正上方設置有鍛打裝置,包括驅動機A5、鍛壓頭A4,在所述固定座2右側設置有鍛打裝置,包括驅動機B7、鍛壓頭B8,在所述固定座2下設置有翻轉機I。
[0013]所述固定座2上設置有限位槽9。所述限位槽9為圓弧槽。所述驅動機A5、驅動機B7與微機6連接,微機6控制驅動機A5、驅動機B7依次鍛打不銹鋼棒3。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不銹鋼棒鍛打裝置,本實用新型上設置有兩組鍛打裝置,可輪番鍛打工件,同時工件可實現自動翻轉,鍛打速度快,工作效率高。
[001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不銹鋼棒鍛打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為L型,在所述固定座(2)的開口側設置有兩組鍛打裝置,所述兩組鍛打鍛打裝置之間垂直布置,在所述固定座(2)正上方設置有鍛打裝置,包括驅動機A(5)、鍛壓頭A(4),在所述固定座(2)右側設置有鍛打裝置,包括驅動機B(7)、鍛壓頭B(8),在所述固定座(2)下設置有翻轉機(I)。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不銹鋼棒鍛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上設置有限位槽(9)。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不銹鋼棒鍛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9)為圓弧槽。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不銹鋼棒鍛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A(5)、驅動機B(7)與微機(6)連接,微機(6)控制驅動機A(5)、驅動機B(7)依次鍛打不銹鋼棒(3)。
【文檔編號】B21J7/14GK205650740SQ201620363470
【公開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7日 公開號201620363470.9, CN 201620363470, CN 205650740 U, CN 205650740U, CN-U-205650740, CN201620363470, CN201620363470.9, CN205650740 U, CN205650740U
【發明人】陳康
【申請人】陳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