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型材的校正治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型材的校正治具,包括有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支架上安裝有接料座和驅動氣缸,在接料座上朝向驅動氣缸的一側開有供型材依次落下的落料槽,落料槽豎向設置并底部封閉,在驅動氣缸的驅動端安裝有上下平行設置并能同步進行水平移動的第一校正頭和第二校正頭,第一校正頭和第二校正頭分別對落料槽底部的兩個型材分別進行一次校正和二次校正,且第二校正頭上設用來卡住二次校正后的型材并能將該型材拉出至落料槽外的卡接部。該型材校正治具通過第一校正頭和第二校正頭分別對落料槽底部的兩個型材同時進行一次校正和二次校正,且經二次校正后的型材能被第二校正頭拉出至落料槽外,該校正治具不僅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而且校正效果較好。
【專利說明】
一種型材的校正治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型材的校正治具。
【背景技術】
[0002]為了使產品能夠順利裝配并同時提高產品的裝配精度,型材在加工成型后往往需要對其進行校正。目前,人們一般通過型材校正治具來進行校正,并且,針對不同的型材結構,型材校正治具的結構也各有不同。此外,現有的有些型材校正治具在校正型材時,需要操作工人用力進行校正,不僅較為費力,而且校正效果也不夠理想;有些型材校正治具雖然能對型材進行自動校正,但大多結構較為復雜,成本較高。綜上所述,有待對現有的型材校正治具作進一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校正效果好的型材的校正治具。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該型材的校正治具,包括有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上安裝有接料座和驅動氣缸,在所述接料座上朝向驅動氣缸的一側開有供型材依次落下的落料槽,所述落料槽豎向設置并底部封閉,在所述驅動氣缸的驅動端安裝有上下平行設置并能同步進行水平移動的第一校正頭和第二校正頭,所述第一校正頭用于對落料槽底部倒數第二個型材進行一次校正,所述第二校正頭用于對落入落料槽最底部并經一次校正后的型材進行二次校正,且所述第二校正頭上設用來卡住二次校正后的型材并能將該型材拉出至落料槽外的卡接部。
[0005]第一校正頭和第二校正頭可以有多結構,優選地,所述的第一校正頭具有開口朝向所述落料槽的U形缺口,所述的第二校正頭具有朝落料槽水平延伸的凸桿,所述的卡接部為成型于所述凸桿頭部的膨大部,且所述膨大部向前伸出于所述的U形缺口。
[0006]為了使二次校正后的型材能夠順利取出,所述落料槽的最底部形成有能使二次校正后的型材順利脫出的擴口部。
[0007]進一步優選,在所述驅動氣缸的驅動端安裝有能同步進行水平移動的上驅動桿和下驅動桿,所述上驅動桿和下驅動桿的頭部固定有安裝板,所述的第一校正頭和第二校正頭安裝在所述的安裝板上。
[0008]作為上述任一方案的優選,所述的支架包括底板、第一支撐柱、第二支撐柱和橫向連接桿,所述第一支撐柱和第二支撐柱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橫向連接桿連接在第一支撐柱與第二支撐柱之間,所述的接料座安裝在所述第一支撐柱上,所述的驅動氣缸安裝在所述第二支撐柱上,在所述的連接桿上安裝有防護板。采用防護板后,可以避免操作工將手伸入驅動氣缸的工作區域,從而提高校正治具的使用安全性。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該型材校正治具在校正治具時,待校正的型材依次排列在接料座的落料槽內,通過第一校正頭和第二校正頭同步向落料槽移動后就可以對型材進行一次校正和二次校正,且經二次校正后的型材可以被第二校正頭拉出至落料槽外,可見該校正治具不僅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而且校正效果較好。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接料座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氣缸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4]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型材校正治具包括支架,支架I包括底板11、第一支撐柱12、第二支撐柱13和橫向連接桿14,第一支撐柱12和第二支撐柱13固定在底板11上,橫向連接桿14連接在第一支撐柱12與第二支撐柱13之間。在第一支撐柱12上安裝有接料座2,在第二支撐柱13上安裝有驅動氣缸3,在橫向連接桿14上安裝有防護板6,采用防護板后,可以避免操作者的手伸入驅動氣缸的工作區域內,操作更為安全。
[0015]接料座2朝向驅動氣缸3的一側開有落料槽21,該落料槽21豎向設置并底部封閉,落料槽21形狀與待校正型材相適配。本實施例中,落料槽21采用燕尾槽結構,在落料槽21的最底部形成有擴口部22,待矯正的型材可以自上而下依次排列并限位在落料槽21內,并且,型材的前端具有伸出于落料槽21的兩側壁。
[0016]在驅動氣缸3的驅動端安裝有能同步進行水平移動的上驅動桿31和下驅動桿32,上驅動桿31和下驅動桿32的頭部固定有安裝板5,在安裝板5上安裝有上下平行設置的第一校正頭41和第二校正頭42,在驅動氣缸3驅動下,第一校正頭41和第二校正頭42能同步進行水平移動。
[0017]本實施例中,第一校正頭41位于第二校正頭42的上方,第一校正頭41具有開口朝向落料槽21的U形缺口43,第二校正頭42具有朝落料槽水平延伸的凸桿44,凸桿44的頭部形成有膨大部45,且膨大部45向前伸出于U形缺口 43。
[0018]該型材校正治具工作時,首先,往落料槽21內逐個放入待校正的型材,使型材依次排列在落料槽21內,驅動氣缸3驅動第一校正頭41和第二校正頭42同時向落料槽21移動,其中,第一校正頭41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正對落料槽21底部倒數第二個型材,第二校正頭42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正對落料槽最底部的型材;然后,第一驅動頭41和第二驅動頭42在驅動氣缸3驅動下同時靠近落料槽21,第一驅動頭41對倒數第二個型材進行一次校正,一次校正時,第一驅動頭41的U形缺口43的兩側壁對該型材外露于落料槽21的兩側壁向內擠壓,從而使該型材的收口變小,同時,第二驅動頭42對最底部的型材進行二次校正,二次校正時,第二驅動頭42的膨大部45對該型材外露于落料槽的兩側壁向外擠壓擴張,從而使該型材的收口變大并形成符合標準尺寸的收口,并且,膨大部45進一步伸入該型材的內部而成為與該型材相卡接的卡接部;最后,驅動氣缸3驅動第一校正頭41和第二校正頭42向遠離落料槽21方向移動,由于落料槽21最底部形成有擴口部22,且膨大部45又能卡住型材,因而最底部的型材可以被第二校正頭42順利拉出至落料槽21外,而經一次校正的倒數第二個型材自然落下以填補最底部型材被拉出后留下的空間,落料槽21內的其余型材也依次落下一個型材的位置,同時,工人需要在落料槽21的頂部逐個放入待校正的型材。
[001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前提下,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多種改型或改進,這些均被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型材的校正治具,包括有支架(I),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I)上安裝有接料座(2)和驅動氣缸(3),在所述接料座(2)上朝向驅動氣缸的一側開有供型材依次落下的落料槽(21),所述落料槽(21)豎向設置并底部封閉,在所述驅動氣缸(3)的驅動端安裝有上下平行設置并能同步進行水平移動的第一校正頭(41)和第二校正頭(42),所述第一校正頭(41)用于對落料槽(21)底部倒數第二個型材進行一次校正,所述第二校正頭(42)用于對落入落料槽(21)最底部并經一次校正后的型材進行二次校正,且所述第二校正頭(42)上設用來卡住二次校正后的型材并能將該型材拉出至落料槽(21)外的卡接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的校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校正頭(41)具有開口朝向所述落料槽(21)的U形缺口(43),所述的第二校正頭(42)具有朝落料槽水平延伸的凸桿(44),所述的卡接部為成型于所述凸桿(44)頭部的膨大部(45),且所述膨大部(45)向前伸出于所述的U形缺口( 43)。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的校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槽(21)的最底部形成有能使二次校正后的型材順利脫出的擴口部(22)。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的校正治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驅動氣缸(3)的驅動端安裝有能同步進行水平移動的上驅動桿(31)和下驅動桿(32),所述上驅動桿(31)和下驅動桿(32)的頭部固定有安裝板(5),所述的第一校正頭(41)和第二校正頭(42)安裝在所述的安裝板(5)上。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型材的校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I)包括底板(U)、第一支撐柱(12)、第二支撐柱(13)和橫向連接桿(14),所述第一支撐柱(12)和第二支撐柱(13)固定在所述底板(11)上,所述橫向連接桿(14)連接在第一支撐柱(12)與第二支撐柱(13)之間,所述的接料座(2)安裝在所述第一支撐柱(12)上,所述的驅動氣缸(3)安裝在所述第二支撐柱(13)上,在所述的連接桿(14)上安裝有防護板(6)。
【文檔編號】B21D3/00GK205628988SQ201620455738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8日
【發明人】羅其達
【申請人】慈溪市宜美佳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