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研磨拋光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研磨拋光裝置,包括第一拋光裝置和第二拋光裝置,所述第一拋光裝置的作往復移動的桿件與所述第二拋光裝置固定連接;當所述第二拋光裝置的作往復移動的桿件的運動路線為前后往復移動時,則第一拋光裝置的作往復移動的桿件的運動路線為左右往復移動;當所述第二拋光裝置的作往復移動的桿件的運動路線為左右往復移動時,則第一拋光裝置的作往復移動的桿件的運動路線為前后往復移動。本實用新型將左右往復移動和前后往復移動疊加,因此本實用新型結構的裝置的研磨拋光的面積也會疊加,從而使得工作效率翻倍。
【專利說明】
一種研磨拋光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研磨拋光裝置,屬于工件表面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現代工業的飛速發展對工件的表面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面質量不僅影響工件的外觀,還直接影響工件的使用性能和壽命,表面質量的好壞對模具來說尤其重要。在現代制造行業中,模具制造舉足輕重,成為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重要標志。模具是以復制方式進行零件制造的一種工具,近年來,模具制造業的發展日趨迅猛,在機械工業中的應用非常廣泛。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加劇,對模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表面粗糙度已成為衡量模具產品質量的重要標志,只有模具表面的粗糙度低,才能使得用其加工的產品的粗糙度也低。因此表面拋光處理己逐漸成為模具、工程機械、醫療設備和航空航天工業中某些關鍵零件表面加工的重要手段。
[0003]現在,模具型腔表面的形狀加工基本上實現了自動化。為了去除機械加工或電火花加工在模具型腔表面留下的刀痕或硬化層,在幾何形狀加工后必須對模具型腔表面進行研磨拋光加工,以期獲得所要求的尺寸、形狀、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研磨拋光作為模具型腔加工的一道重要工序,其加工時間占整個模具制造時間的30%?50%,成本占全部制造成本的5%?30%。研磨拋光已成為模具制造過程中的瓶頸。
[0004]目前最常用的研磨拋光方法是手工研磨拋光,即操作人員用手持式研磨拋光裝置對模具型腔進行拋光作業。研磨拋光裝置按照研磨頭的運行軌跡分為前后往復移動和左右往復移動,按照動力源可以分為氣動和電動。授權公告號為CN201862858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一種氣動往復銼,包括塑料殼體、閥體、以及壓柄,所述閥體連接在塑料殼體的右端,所述壓柄與閥體鉸接,所述塑料殼體內裝有往復運動機構,所述閥體上裝有開關組件,所述塑料殼體左端內孔里設有金屬導向嵌件,所述往復運動機構左端連接有夾緊座,夾緊座上連接有夾緊套,所述夾緊套插在金屬導向嵌件內且可在金屬導向嵌件內軸向移動,所述金屬導向嵌件的內孔和外圓面是呈多邊形的直筒狀結構,所述夾緊套的外圓面是與金屬導向嵌件的內孔相配合的多邊形。授權公告號為CN202894800U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一種往復銼夾持結構,包括銼刀本體、安裝于銼刀本體端部的銼刀頭,所述銼刀本體端部向外側延伸設有一帶空腔的且從腔口處垂直腔體開有若干道開裂槽的螺柱,所述空腔與銼刀頭柄部相匹配,對應所述螺柱還匹配一鎖緊螺母。授權公告號為CN201036865Y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一種電動多功能往復銼,它包括機殼、機殼蓋、電機、主軸、蝸輪、弧曲線轉盤、銼刀盒架、回程彈簧、離合手柄盤,其特征是由主軸、蝸輪傳動并連動弧曲線轉盤作驅動,回程彈簧回程把設置在機殼與機殼蓋中的銼刀盒架作往復運動,用離合手柄盤操縱另一端的磨頭工作或停止的一種多功能結構,還設置有磨頭安裝機構和磨頭外部防護罩。授權公告號為CN10225745B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研磨的手持機器,包括:外殼和電機,所述電機安裝在所述外殼中并且使得連接至工具承載裝置的軸旋轉;以及在所述外殼和所述軸之間的前軸承布置,包括前軸承,以及振動隔離裝置,所述振動隔離裝置對于所述軸的徑向位移而言是彈性的,所述振動隔離裝置包括位于所述外殼和所述前軸承之間的至少一個彈性元件,所述機器包括調節裝置,所述調節裝置與所述彈性元件相互作用,以對所述彈性元件的彈性進行調節;其中所述振動隔離裝置包含在所述外殼和所述前軸承之間的空間中,所述空間具有可調節容積,從而使得所述彈性元件能夠進行可調節壓縮,并且因此使得所述彈性元件的彈性能夠被調節;并且,其中所述空間限定在所述外殼、所述前軸承以及所述調節裝置之間,所述調節裝置布置為毗鄰所述彈性元件,并且能夠移動以實現空間容積的調節,從而實現所述彈性元件的彈性的調節;其中所述調節裝置包括致動器,用于使得設置在所述外殼中的壓縮元件致動,從所述外殼的外部能夠觸及所述致動器;其中所述致動器包括可旋轉環,所述可旋轉環能夠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旋轉,其中所述致動器與所述壓縮元件相互作用,從而使得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壓縮元件從所述彈性元件縮回,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壓縮元件朝向所述彈性元件前進,從而在所述第一位置獲得關于所述外殼的所述軸的柔性支持,并且在所述第二位置獲得關于所述外殼的所述軸的剛性支持。授權公告號為CN201913527U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手持式研磨拋光機,主要由手持部和工作頭部兩部分組成,所述手持部整體為一電機,該電機外周面上設有凹凸狀的散熱筋。
[0005]現有研磨拋光方法的缺點是:由于手持式研磨拋光裝置結構的特點,只能進行前后往復移動和左右往復移動。例如進行前后往復移動的研磨拋光裝置氣動往復銼在進行拋光作業時,對準模具的一個區域進行前后往復移動打磨操作,當該區域完成時再轉至下一個區域繼續進行前后往復移動打磨操作,這樣兩個區域之間的結合處會產生缺陷,有經驗的操作人員會在前后往復移動打磨操作時,利用手力進行左右往復的移動以覆蓋兩個打磨區域之間產生的缺陷,這樣帶來的問題是,模具型腔的表面的粗糙度的控制會依賴于操作人員的經驗,而且即使有經驗的操作人員,在進行左右往復移動時,會因用力不均使打磨頭因傾斜而劃傷模具的型腔。
[0006]參見附圖1所示,當往復銼的桿件3(又稱連桿)帶著治具5打磨模具型腔的根部時,會因碰撞到模具型腔的側壁而向模具型腔方向產生反作用力,而在模具型腔產生凹槽4。
【發明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研磨拋光裝置。
[0008]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研磨拋光裝置,包括第一拋光裝置和第二拋光裝置,所述第一拋光裝置的作往復移動的桿件與所述第二拋光裝置固定連接;當所述第二拋光裝置的作往復移動的桿件的運動路線為前后往復移動時,則第一拋光裝置的作往復移動的桿件的運動路線為左右往復移動;當所述第二拋光裝置的作往復移動的桿件的運動路線為左右往復移動時,則第一拋光裝置的作往復移動的桿件的運動路線為前后往復移動。
[0009]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第一拋光裝置為電動往復銼;所述第二拋光裝置為氣動往復銼。
[0010]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第一拋光裝置和第二拋光裝置均為電動往復銼。
[0011]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電動往復銼的桿件的行程的調節范圍為0.1?10毫米。
[0012]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氣動往復銼的桿件的行程的調節范圍為0.1?10毫米。
[0013]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0014]本發明將左右往復移動和前后往復移動疊加,因此本發明結構的裝置的研磨拋光的面積也會疊加,從而使得工作效率翻倍。
【附圖說明】
[0015]附圖1為現有技術形成的瑕疵示意圖。
[0016]附圖2為本發明研磨拋光裝置實施方式一示意圖。
[0017]附圖3為本發明研磨拋光裝置實施方式二示意圖。
[0018]以上附圖中,1、第一拋光裝置;2、第二拋光裝置;3、桿件;4、凹槽;5、治具。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0]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0021 ] 實施例一:一種研磨拋光裝置及研磨拋光方法。
[0022]參見附圖2所示,一種研磨拋光裝置,包括第一拋光裝置I和第二拋光裝置2,所述第一拋光裝置的作往復移動的桿件與所述第二拋光裝置固定連接。本實施例直接用購買的兩種手持式往復銼組合構成,第一拋光裝置為電動往復銼,且第一拋光裝置的作往復移動的桿件的運動路線為左右往復移動;所述第二拋光裝置為氣動往復銼,且第二拋光裝置的作往復移動的桿件的運動路線為前后往復移動。
[0023]優選的實施方式為:所述電動往復銼的桿件的行程的調節范圍為3毫米。
[0024]優選的實施方式為:所述氣動往復銼的桿件的行程的調節范圍為3毫米。
[0025]研磨拋光方法,包括第一拋光裝置和第二拋光裝置,所述第二拋光裝置的桿件作前后往復移動,所述第一拋光裝置驅動第二拋光裝置左右往復移動,所述第二拋光裝置的桿件對待打磨拋光的模具進行作業。
[0026]當第二拋光裝置的桿件對待打磨拋光的模具的型腔作前后往復移動的打磨時,第一拋光裝置驅動第二拋光裝置左右擺動,這樣不需手動左右擺動,從而用力更加均勻,并且第二拋光裝置的打磨頭懸浮在型腔的表面,使得打磨效果更細膩。當遇到附圖1的情形時,第二拋光裝置前后移動,當打磨模具型腔的根部時,由于第一拋光裝置驅動第二拋光裝置左右擺動,會避免硬碰到模具型腔的根部,從而不會形成凹槽。用于第二拋光裝置的打磨頭在左右移動的同時還進行前后移動,因此效率還會翻倍。
[0027]實施例二: 一種研磨拋光裝置及研磨拋光方法。
[0028]參見附圖3所示,一種研磨拋光裝置,包括第一拋光裝置I和第二拋光裝置2,所述第一拋光裝置的作往復移動的桿件與所述第二拋光裝置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拋光裝置的作往復移動的桿件的運動路線為左右往復移動,第一拋光裝置的作往復移動的桿件的運動路線為前后往復移動。所述第一拋光裝置和第二拋光裝置均為電動往復銼。在本實施例中,利用電動往復銼的原理自行組裝制得,即第一拋光裝置去除一些不必要的部件,僅需要電機和偏心軸即可,偏心軸與第二拋光裝置驅動連接,驅動對象是整個第二拋光裝置。
[0029]優選的實施方式為:所述電動往復銼的桿件的行程的調節范圍為4毫米。
[0030]研磨拋光方法,包括第一拋光裝置和第二拋光裝置,所述第二拋光裝置的桿件作左右往復移動,所述第一拋光裝置驅動第二拋光裝置前后往復移動,所述第二拋光裝置的桿件對待打磨拋光的模具進行作業。
[0031]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研磨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拋光裝置和第二拋光裝置,所述第一拋光裝置的作往復移動的桿件與所述第二拋光裝置固定連接;當所述第二拋光裝置的作往復移動的桿件的運動路線為前后往復移動時,則第一拋光裝置的作往復移動的桿件的運動路線為左右往復移動;當所述第二拋光裝置的作往復移動的桿件的運動路線為左右往復移動時,則第一拋光裝置的作往復移動的桿件的運動路線為前后往復移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拋光裝置為電動往復銼;所述第二拋光裝置為氣動往復銼。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拋光裝置和第二拋光裝置均為電動往復銼。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研磨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往復銼的桿件的行程的調節范圍為0.1?10毫米。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動往復銼的桿件的行程的調節范圍為0.1~10毫米。
【文檔編號】B24B23/00GK205551649SQ201620122662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2月16日
【發明人】劉高平
【申請人】蘇州昱耀模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