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適用于電氣自動化方面的全自動切割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適用于電氣自動化方面的全自動切割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兩側分別設置有左擋板和右擋板,所述左擋板和右擋板的側面底部均設置有伸縮桿,并且伸縮桿遠離左擋板和右擋板的一端均設置有位于底座上的夾板,所述底座的上方設置有分別插入左擋板和右擋板內腔的支撐板,支撐板上設置有卡桿,卡桿遠離支撐板的一端設置有第一驅動電機,第一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有切割盤。該實用新型,通過支撐板、第一鋼索第二鋼索和拉線裝置的設置,可以讓切割盤能進行上下移動,從而達到自動切割的效果,這樣可以避免需要消耗人力來輔助工作,并且也不容易發生意外事故來導致人員受傷。
【專利說明】
一種適用于電氣自動化方面的全自動切割機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切割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適用于電氣自動化方面的全自動切割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現代機械加工業地發展,對切割的質量、精度要求的不斷提高,對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具有高智能化的自動切割功能的要求也在提升,數控切割機的發展必須要適應現代機械加工業發展的要求,切割機分為火焰切割機、等離子切割機、激光切割機、水切割等,激光切割機為效率最快,切割精度最高,切割厚度一般較小,等離子切割機切割速度也很快,切割面有一定的斜度,火焰切割機針對于厚度較大的碳鋼材質。
[0003]目前我國電氣自動化專業的不斷發展進步,電氣自動化方面的機械也是多種多樣,但是仍然面臨著許多的挑戰。目前市場上的切割機大多是需要采用手動來進行切割材料的,達到不電氣自動化的效果,需要消耗人力來輔助工作,使切割的效率得不到提升,并且在依靠人力進行切割時,有時也會發生意外事故,導致人員的受傷,威脅人員的生命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電氣自動化方面的全自動切割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適用于電氣自動化方面的全自動切割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兩側分別設置有左擋板和右擋板,所述左擋板和右擋板的側面底部均設置有伸縮桿,并且伸縮桿遠離左擋板和右擋板的一端均設置有位于底座上的夾板,所述底座的上方設置有分別插入左擋板和右擋板內腔的支撐板,支撐板上設置有卡桿,卡桿遠離支撐板的一端設置有第一驅動電機,第一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有切割盤,所述左擋板和右擋板的內腔頂部均設置有彈簧底座,彈簧底座的底部通過復位彈簧分別與插入到左擋板和右擋板內腔的支撐板的上表面相連,所述支撐板位于左擋板和右擋板內腔的一端底部分別設置有第一鋼索和第二鋼索,第一鋼索和第二鋼索遠離支撐板的一端分別通過位于底座內腔底部兩側的卡座與位于底座內腔底部的驅動箱相連,所述驅動箱內設置有拉線裝置。
[0006]優選的,所述所述卡座形狀為U型,并且卡座的兩側內壁之間連接有連接柱。
[0007]優選的,所述拉線裝置包括第二驅動電機,第二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有與驅動箱內壁相連的連接桿,連接桿上從左至右依次設置有第一轉軸、連接塊和第二轉軸,并且第一轉軸通過連接塊與第二轉軸相連。
[0008]優選的,所述底座與左擋板和右擋板為一體成型結構。
[0009]優選的,所述左擋板和右擋板的側面均開設有滑道,并且滑道與支撐板相適配。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適用于電氣自動化方面的全自動切割機,針對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解決,通過伸縮桿與夾板的設置,可以讓所需要切割的材料能固定,而通過支撐板、第一鋼索、第二鋼索和拉線裝置的設置,可以讓切割盤能進行上下移動,從而達到自動切割的效果,這樣可以避免需要消耗人力來輔助工作,并且也不容易發生意外事故來導致人員受傷。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驅動箱俯視剖切示意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4為本實用新型卡座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I底座、2左擋板、3右擋板、4夾板、5伸縮桿、6支撐板、7卡桿、8第一驅動電機、9切割盤、10彈簧底座、11復位彈簧、12第一鋼索、13第二鋼索、14卡座、15驅動箱、16拉線裝置、161第二驅動電機、162連接桿、163第一轉軸、164連接塊、165第二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7]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適用于電氣自動化方面的全自動切割機,包括底座I,底座I的頂部兩側分別設置有左擋板2和右擋板3,底座I與左擋板2和右擋板3為一體成型結構,左擋板2和右擋板3的側面底部均設置有伸縮桿5,并且伸縮桿5遠離左擋板2和右擋板3的一端均設置有位于底座I上的夾板4,伸縮桿5自動伸縮來控制夾板4移動,從而達到固定切割物的效果,底座I的上方設置有分別插入左擋板2和右擋板3內腔的支撐板6,左擋板2和右擋板3的側面均開設有滑道,并且滑道與支撐板6相適配,支撐板6上設置有卡桿7,卡桿7固定在支撐板6上,卡桿7遠離支撐板6的一端設置有第一驅動電機8,第一驅動電機8的輸出軸連接有切割盤9,使切割盤9能高速轉動,左擋板2和右擋板3的內腔頂部均設置有彈簧底座10,彈簧底座10的底部通過復位彈簧11分別與插入到左擋板2和右擋板3內腔的支撐板6的上表面相連,復位彈簧11能使支撐板6快速復位,支撐板6位于左擋板2和右擋板3內腔的一端底部分別設置有第一鋼索12和第二鋼索13,第一鋼索12和第二鋼索13遠離支撐板6的一端分別通過位于底座I內腔底部兩側的卡座14與位于底座I內腔底部的驅動箱15相連,卡座14形狀為U型,并且卡座14的兩側內壁之間連接有連接柱,驅動箱15內設置有拉線裝置16,拉線裝置16包括第二驅動電機161,第二驅動電機161的輸出軸連接有與驅動箱15內壁相連的連接桿162,連接桿162上從左至右依次設置有第一轉軸163、連接塊164和第二轉軸165,并且第一轉軸163通過連接塊164與第二轉軸165相連,第一鋼索12通過位于左側卡座14內的連接柱與第一轉軸163相連,第二鋼索13通過位于右側卡座14內的連接柱與第二轉軸165相連,通過伸縮桿5與夾板4的設置,可以讓所需要切割的材料能固定,而通過支撐板6、第一鋼索12、第二鋼索13和拉線裝置16的設置,可以讓切割盤9能進行上下移動,從而達到自動切割的效果,這樣可以避免需要消耗人力來輔助工作,并且也不容易發生意外事故來導致人員受傷。
[0018]工作原理:當需要進行切割作業時,先通過外部的電氣控制器來打開第一驅動電機8和第二驅動電機161,第一驅動電機8帶動著切割盤9來進行高速轉動,而第二驅動電機161則通過第一轉軸163和第二轉軸165來分別帶動著第一鋼索12和第二鋼索13同時下降,從而使與第一鋼索12和第二鋼索13相接的支撐板6下降,達到讓切割盤進行自動下降進行切割的效果。
[0019]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權項】
1.一種適用于電氣自動化方面的全自動切割機,包括底座(I),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的頂部兩側分別設置有左擋板(2)和右擋板(3),所述左擋板(2)和右擋板(3)的側面底部均設置有伸縮桿(5),并且伸縮桿(5)遠離左擋板(2)和右擋板(3)的一端均設置有位于底座(I)上的夾板(4),所述底座(I)的上方設置有分別插入左擋板(2)和右擋板(3)內腔的支撐板(6),支撐板(6)上設置有卡桿(7),卡桿(7)遠離支撐板(6)的一端設置有第一驅動電機(8),第一驅動電機(8)的輸出軸連接有切割盤(9),所述左擋板(2)和右擋板(3)的內腔頂部均設置有彈簧底座(10),彈簧底座(10)的底部通過復位彈簧(11)分別與插入到左擋板(2)和右擋板(3)內腔的支撐板(6)的上表面相連,所述支撐板(6)位于左擋板(2)和右擋板(3)內腔的一端底部分別設置有第一鋼索(12)和第二鋼索(13),第一鋼索(12)和第二鋼索(13)遠離支撐板(6)的一端分別通過位于底座(I)內腔底部兩側的卡座(14)與位于底座(I)內腔底部的驅動箱(15)相連,所述驅動箱(15)內設置有拉線裝置(1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電氣自動化方面的全自動切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線裝置(16)包括第二驅動電機(161 ),第二驅動電機(161)的輸出軸連接有與驅動箱(15)內壁相連的連接桿(162),連接桿(162)上從左至右依次設置有第一轉軸(163)、連接塊(164)和第二轉軸(165),并且第一轉軸(163)通過連接塊(164)與第二轉軸(165)相連。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電氣自動化方面的全自動切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卡座(14)形狀為U型,并且卡座(14)的兩側內壁之間連接有連接柱。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電氣自動化方面的全自動切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與左擋板(2)和右擋板(3)為一體成型結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電氣自動化方面的全自動切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擋板(2)和右擋板(3)的側面均開設有滑道,并且滑道與支撐板(6)相適配。
【文檔編號】B23D47/12GK205551633SQ201620398865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5月5日
【發明人】陸培康
【申請人】上海丙嘉精密機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