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位鏜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三工位鏜床,包括斷面銑刀盤、定型銑刀、定型銑刀、斷面銑刀盤、滑臺、銑頭箱、伺服電機一、伺服電機二、絲桿、主軸和工作臺;所述伺服電機與絲桿連接,伺服電機帶動絲桿轉動,工作臺與絲桿的螺紋咬合,工作臺與滑臺連接,絲桿轉動使工作臺在滑臺來回滑動,滑臺、伺服電機、絲桿、工作臺對應設置于三工位鏜床的中間位置;所述三工位鏜床分別設置左側工位、右側工位和后部工位。該三工位鏜銑床的結構改善了薄弱環節的結構和通過布局以減少承受的彎曲負載和轉矩負載。因為該鏜銑床是三工位結構,三工位主運動,使生產率高,因為有三軸定位,不用頻繁拆裝加工件,故零件加工精度好,產品質量穩定。
【專利說明】
三工位鏜床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三工位鏜床。
【背景技術】
[0002]現在技術的鏜銑床的結構布局差,鏜銑床承受的彎曲負載和轉矩負載大,單工位運動,使生產率低,頻繁拆裝加工件,故零件加工精度差,產品質量不穩定。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上述缺陷。
[0004]本實用新型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三工位鏜床,包括斷面銑刀盤、定型銑刀、定型銑刀、斷面銑刀盤、滑臺、銑頭箱、伺服電機一、伺服電機二、絲桿、主軸和工作臺;所述伺服電機與絲桿連接,伺服電機帶動絲桿轉動,工作臺與絲桿的螺紋咬合,工作臺與滑臺連接,絲桿轉動使工作臺在滑臺來回滑動,滑臺、伺服電機、絲桿、工作臺對應設置于三工位鏜床的中間位置;所述三工位鏜床分別設置左側工位、右側工位和后部工位。
[0006]所述左側工位設置在三工位鏜床的左側,左側工位包括斷面銑刀盤、定型銑刀、主軸、銑頭箱、滑臺、絲桿、伺服電機二,伺服電機二與絲桿連接,伺服電機二帶動絲桿轉動,銑頭箱與絲桿螺紋咬合,絲桿連接滑臺,絲桿轉動使銑頭箱在滑臺左右滑動,銑頭箱上安裝了斷面銑刀盤和定型銑刀。
[0007]所述右側工位安裝在三工位鏜床的右側,右側工位包括斷面銑刀盤、定型銑刀、主軸、銑頭箱、滑臺、絲桿、伺服電機二,伺服電機二與絲桿連接,伺服電機二帶動絲桿轉動,銑頭箱與絲桿螺紋咬合,絲桿連接滑臺,絲桿轉動使銑頭箱在滑臺左右滑動,銑頭箱上安裝了斷面銑刀盤和定型銑刀。
[0008]所述后部工位設置在三工位鏜床的后部,后部工位包括斷面銑刀盤、定型銑刀、主軸、銑頭箱、滑臺、絲桿、伺服電機二,伺服電機二與絲桿連接,伺服電機二帶動絲桿轉動,銑頭箱與絲桿螺紋咬合,絲桿連接滑臺,絲桿轉動使銑頭箱在滑臺左右滑動,銑頭箱上安裝了定型銑刀和斷面銑刀盤。
[0009]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過程:加工時,斷面銑刀盤、定型銑刀、定型銑刀、斷面銑刀盤安裝主軸上,由銑頭箱提供各種轉速和進給量。銑頭箱可在滑臺上通過絲桿導軌移動。工作臺也可在滑臺上通過絲桿導軌,作縱向或橫向移動。此外,工作臺也可繞圓導軌在水平面內調整至一定角度位置,以便加工互成一定角度的孔與平面。裝在三個主軸上的鏜刀還可隨主軸作軸向進給或調整鏜刀的軸向位置。三工位鏜刀分工工作,三個主軸上安裝刀具作主運動,工件安裝在工作臺上隨工作臺沿床身的滑臺作縱向直線移動,主軸帶動刀具作旋轉主運動,主軸套筒沿軸向作進給運動。完成工件加工,完成相應工作,伺服電動提供機床動力,經滾珠、絲桿傳到滑滑臺、刀架銑刀盤、定型銑刀、定型銑刀和斷面銑刀盤。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三工位銑床鋼度是銑床的技術性能中之一,它反映出了銑床結構具有抵抗變形的能力。事實證明銑床在動態力和靜態力作用下有不同表現的鋼度,分別稱為銑床的動鋼度和銑床的靜剛度。在銑床性能測試中通常用銑床柔度來說明銑床的該項性能,柔度是鋼度的倒數。為滿足銑床速度高、精度高、生產率高、可靠性高的要求,與普通銑床相比之下,本實用新型具有更高的靜、動鋼度,更好的抗振性。該三工位鏜銑床的結構改善了薄弱環節的結構和通過布局以減少承受的彎曲負載和轉矩負載。
[0011 ]因為該鏜銑床是三工位結構,三工位主運動,使生產率高,因為有三軸定位,不用頻繁拆裝加工件,故零件加工精度好,產品質量穩定。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三工位鏜床的主視圖;
[0013]圖2為三工位鏜床的左視圖;
[0014]圖3為三工位鏜床的后視圖;
[0015]圖4為三工位鏜床的俯視圖;
[0016]圖5為三工位鏜床的右視圖。
[0017]附圖標記說明
[0018]I斷面銑刀盤;2定型銑刀;3定型銑刀;4斷面銑刀盤;5滑臺;6銑頭箱;7伺服電機;8伺服電機;9絲桿;10主軸;11工作臺。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0]實施例
[0021]如圖1-5所示,三工位鏜床,包括斷面銑刀盤1、定型銑刀2、定型銑刀3、斷面銑刀盤
4、滑臺5、銑頭箱6、伺服電機一 7、伺服電機二 8、絲桿9、主軸10和工作臺11;所述伺服電機7與絲桿9連接,伺服電機7帶動絲桿9轉動,工作臺11與絲桿9的螺紋咬合,工作臺11與滑臺5連接,絲桿9轉動使工作臺11在滑臺5來回滑動,滑臺5、伺服電機7、9絲桿、工作臺11對應設置于三工位鏜床的中間位置;所述三工位鏜床分別設置左側工位、右側工位和后部工位。
[0022]所述左側工位設置在三工位鏜床的左側,左側工位包括斷面銑刀盤1、定型銑刀2、主軸10、銑頭箱6、滑臺5、絲桿9、伺服電機二 8,伺服電機二 8與絲桿9連接,伺服電機二 8帶動絲桿9轉動,銑頭箱6與絲桿9螺紋咬合,絲桿9連接滑臺5,絲桿9轉動使銑頭箱6在滑臺5左右滑動,銑頭箱6上安裝了斷面銑刀盤I和定型銑刀2。
[0023]所述右側工位安裝在三工位鏜床的右側,右側工位包括斷面銑刀盤1、定型銑刀2、主軸10、銑頭箱6、滑臺5、絲桿9、伺服電機二 8,伺服電機二 8與絲桿9連接,伺服電機二 8帶動絲桿9轉動,銑頭箱6與絲桿9螺紋咬合,絲桿9連接滑臺5,絲桿9轉動使銑頭箱6在滑臺5左右滑動,銑頭箱6上安裝了斷面銑刀盤I和定型銑刀2。
[0024]所述后部工位設置在三工位鏜床的后部,后部工位包括斷面銑刀盤1、定型銑刀2、主軸10、銑頭箱6、滑臺5、絲桿9、伺服電機二 8,伺服電機二 8與絲桿9連接,伺服電機二 8帶動絲桿9轉動,銑頭箱6與絲桿9螺紋咬合,絲桿9連接滑臺5,絲桿9轉動使銑頭箱6在滑臺5左右滑動,銑頭箱6上安裝了定型銑刀3和斷面銑刀盤4。
[002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過程:加工時,斷面銑刀盤1、定型銑刀2、定型銑刀3、斷面銑刀盤4安裝主軸10上,由銑頭箱6提供各種轉速和進給量。銑頭箱6可在滑臺5上通過絲桿9導軌移動。工作臺11也可在滑臺5上通過絲桿9導軌,作縱向或橫向移動。此外,工作臺11也可繞圓導軌在水平面內調整至一定角度位置,以便加工互成一定角度的孔與平面。裝在三個主軸上的鏜刀還可隨主軸作軸向進給或調整鏜刀的軸向位置。三工位鏜刀分工工作,三個主軸10上安裝刀具作主運動,工件安裝在工作臺11上隨工作臺沿床身的滑臺5作縱向直線移動,主軸10帶動刀具作旋轉主運動,主軸套筒沿軸向作進給運動。完成工件加工,完成相應工作,伺服電動8提供機床動力,經滾珠、絲桿9傳到滑滑臺5、刀架銑刀盤1、定型銑刀2、定型銑刀3和斷面銑刀盤4。
[0026]三工位銑床鋼度是銑床的技術性能中之一,它反映出了銑床結構具有抵抗變形的能力。事實證明銑床在動態力和靜態力作用下有不同表現的鋼度,分別稱為銑床的動鋼度和銑床的靜剛度。在銑床性能測試中通常用銑床柔度來說明銑床的該項性能,柔度是鋼度的倒數。為滿足銑床速度高、精度高、生產率高、可靠性高的要求,與普通銑床相比之下,本實用新型具有更高的靜、動鋼度,更好的抗振性。該三工位鏜銑床的結構改善了薄弱環節的結構和通過布局以減少承受的彎曲負載和轉矩負載。
[0027]因為該鏜銑床是三工位結構,三工位主運動,使生產率高,因為有三軸定位,不用頻繁拆裝加工件,故零件加工精度好,產品質量穩定。
[002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涵蓋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三工位鏜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斷面銑刀盤、定型銑刀、定型銑刀、斷面銑刀盤、滑臺、銑頭箱、伺服電機一、伺服電機二、絲桿、主軸和工作臺;所述伺服電機與絲桿連接,伺服電機帶動絲桿轉動,工作臺與絲桿的螺紋咬合,工作臺與滑臺連接,絲桿轉動使工作臺在滑臺來回滑動,滑臺、伺服電機、絲桿、工作臺對應設置于三工位鏜床的中間位置;所述三工位鏜床分別設置左側工位、右側工位和后部工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工位鏜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側工位設置在三工位鏜床的左側,左側工位包括斷面銑刀盤、定型銑刀、主軸、銑頭箱、滑臺、絲桿、伺服電機二,伺服電機二與絲桿連接,伺服電機二帶動絲桿轉動,銑頭箱與絲桿螺紋咬合,絲桿連接滑臺,絲桿轉動使銑頭箱在滑臺左右滑動,銑頭箱上安裝了斷面銑刀盤和定型銑刀。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工位鏜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側工位安裝在三工位鏜床的右側,右側工位包括斷面銑刀盤、定型銑刀、主軸、銑頭箱、滑臺、絲桿、伺服電機二,伺服電機二與絲桿連接,伺服電機二帶動絲桿轉動,銑頭箱與絲桿螺紋咬合,絲桿連接滑臺,絲桿轉動使銑頭箱在滑臺左右滑動,銑頭箱上安裝了斷面銑刀盤和定型銑刀。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工位鏜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工位設置在三工位鏜床的后部,后部工位包括斷面銑刀盤、定型銑刀、主軸、銑頭箱、滑臺、絲桿、伺服電機二,伺服電機二與絲桿連接,伺服電機二帶動絲桿轉動,銑頭箱與絲桿螺紋咬合,絲桿連接滑臺,絲桿轉動使銑頭箱在滑臺左右滑動,銑頭箱上安裝了定型銑刀和斷面銑刀盤。
【文檔編號】B23B39/02GK205519747SQ201620321639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8日
【發明人】李保衛
【申請人】北京朝立新人防工程防護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