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機械加工用智能夾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機械加工用智能夾具,包括夾具框體、固定塊、上夾頭、下夾頭、力傳感器、警報器、第一警示燈和第二警示燈;所述夾具框體為新型機械加工用智能夾具的主體部分;所述力傳感器設置有兩個,且一個力傳感器設置在上夾頭的底部,與上夾頭固定連接,另一個力傳感器設置在下夾頭的頂部,與下夾頭固定連接,且通過輸電線與處理器相連接;所述第一警示燈設置在報警器的左側,且固定設置在夾具框體上;所述第二警示燈設置在報警器的右側,與夾具框體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紐扣電池設置在夾具框體的左側底部,且紐扣電池通過輸電線分別于力傳感器、處理器、控制器、報警器和警示燈;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定位準確。
【專利說明】
一種新型機械加工用智能夾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加工用具,具體是一種新型機械加工用智能夾具。
【背景技術】
[0002]機械零件在加工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使用的夾具是否合理可靠,由于零件體積大小不等,形狀各異,所用設備不同采用的夾具也不一樣,因此在加工過程中由于夾具所出現的問題一直是我們一線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現有的夾具在使用的過程中由于受到零件大小,形狀和機床工作臺的位子所控制,操作起來費時和繁瑣,影響到冷箭加工的技術要求,工序周轉和設備的使用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機械加工用智能夾具,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種新型機械加工用智能夾具,包括夾具框體、固定塊、上夾頭、下夾頭、力傳感器、警報器、第一警示燈和第二警示燈;所述夾具框體為新型機械加工用智能夾具的主體部分;所述上夾頭設置在夾具框體的內部頂部,通過第一復位彈簧、第二復位彈簧和第一螺栓相連接;所述第一復位彈簧設置在夾具框體上,與上夾頭固定連接在一起,且設置在上夾頭的左側頂部;所述第一螺栓設置在第一復位彈簧的右側,且第一螺栓底部設置有第三復位彈簧;所述帶軌道的側邊框設置在夾具框體的內部,帶軌道的側邊框內設置有上夾頭和下夾頭;所述下夾頭設置在帶軌道的側邊框的底部,通過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與夾具框體相連接;所述第二螺栓設置在下夾頭的底部左側,且與夾具框體底部相連接;所述第三螺設置在下夾頭的底部右側,與夾具框體底部相連接,且能夠自由的旋轉;所述力傳感器設置有兩個,且一個力傳感器設置在上夾頭的底部,與上夾頭固定連接,另一個力傳感器設置在下夾頭的頂部,與下夾頭固定連接,且通過輸電線與處理器相連接;所述警報器設置在夾具框體的底部,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的中間部位,且與夾具框體固定連接在一起,且通過輸電線分別于控制器和紐扣電池相連接;所述第一警示燈設置在報警器的左側,且固定設置在夾具框體上;所述第二警示燈設置在報警器的右側,與夾具框體固定連接在一起;第一警示燈和第二警示燈均與紐扣電池通過輸電線相連接;所述紐扣電池設置在夾具框體的左側底部。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紐扣電池通過輸電線分別于力傳感器、處理器、控制器、報警器和警示燈。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彈簧一端與第一螺栓連接,一端與上夾板相連接,且第三復位彈簧能夠自由移動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合理,設計簡單,易于操作,定位準確,轉的方便,上下料效率高,且夾具維修方便,便于保養,維護修理成本較低的優點,本實用新型設置有力傳感器、報警器和警示燈,能夠使上料時,使得上料更加均勻使得物料夾的更緊,定位更加準確。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新型機械加工用智能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新型機械加工用智能夾具中控制原理框圖的。
[0013]圖中:1-夾具框體,2-第一復位彈簧,3-上夾頭,4-固定塊,5-帶軌道的側邊框,6_下夾頭,7-紐扣電池,8-第二螺栓,9-第一警示燈,10-報警器,11-力傳感器,12-第二警示燈,13-第三螺栓,14-第二復位彈簧,15-第三復位彈簧,16-第一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0015]請參閱圖1-2,一種新型機械加工用智能夾具,包括夾具框體1、固定塊4、上夾頭3、下夾頭6、力傳感器11、警報器10、第一警示燈9和第二警示燈12;所述夾具框體I為新型機械加工用智能夾具的主體部分;所述上夾頭3設置在夾具框體I的內部頂部,通過第一復位彈簧2、第二復位彈簧14和第一螺栓16相連接;所述第一復位彈簧2設置在夾具框體I上,與上夾頭3固定連接在一起,且設置在上夾頭3的左側頂部;所述第一螺栓16設置在第一復位彈簧2的右側,且第一螺栓16底部設置有第三復位彈簧15,用于對物料進行緊固;所述第三彈簧15—端與第一螺栓16連接,一端與上夾頭3相連接,且第三復位彈簧15能夠自由移動;所述帶軌道的側邊框5設置在夾具框體I的內部,帶軌道的側邊框5內設置有上夾頭3和下夾頭6,用于上下夾頭的運動和導向;所述下夾頭6設置在帶軌道的側邊框5的底部,通過第二螺栓8和第三螺栓13與夾具框體I相連接;所述上夾頭3和下夾頭6是用來對物料進行夾緊的裝置;所述第二螺栓8設置在下夾頭3的底部左側,且與夾具框體I底部相連接;所述第三螺栓13設置在下夾頭6的底部右側,與夾具框體I底部相連接,且能夠自由的旋轉;所述第二螺栓8和第三螺栓13均是用于對物料受力情況的調整;所述力傳感器11設置有兩個,且一個力傳感器11設置在上夾頭3的底部,與上夾頭3固定連接,另一個力傳感器11設置在下夾頭6的頂部,與下夾頭6固定連接,且通過輸電線與處理器相連接,用于監測物料表面受力情況;所述警報器10設置在夾具框體I的底部,第二螺栓8和第三螺栓13的中間部位,且與夾具框體I固定連接在一起,且通過輸電線分別于控制器和紐扣電池7相連接,當物料受力不均勾時,就會發出警報提醒工作人員;所述第一警示燈8設置在報警器10的左側,且固定設置在夾具框體I上,用于警示物料未被夾緊,左端較松;所述第二警示燈12設置在報警器10的右側,與夾具框體I固定連接在一起;第一警示燈9和第二警示燈12均與紐扣電池7通過輸電線相連接,用于警示物料未被夾緊,右端較松;所述紐扣電池7設置在夾具框體I的左側底部,且紐扣電池7通過輸電線分別于力傳感器11、處理器、控制器、報警器10和警示燈,用于為智能系統提供能源支持。
[0016]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
【主權項】
1.一種新型機械加工用智能夾具,包括夾具框體、固定塊、上夾頭、下夾頭、力傳感器、警報器、第一警示燈和第二警示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框體為新型機械加工用智能夾具的主體部分;所述上夾頭設置在夾具框體的內部頂部,通過第一復位彈簧、第二復位彈簧和第一螺栓相連接;所述第一復位彈簧設置在夾具框體上,與上夾頭固定連接在一起,且設置在上夾頭的左側頂部;所述第一螺栓設置在第一復位彈簧的右側,且第一螺栓底部設置有第三復位彈簧;帶軌道的側邊框設置在夾具框體的內部,帶軌道的側邊框內設置有上夾頭和下夾頭;所述下夾頭設置在帶軌道的側邊框的底部,通過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與夾具框體相連接;所述第二螺栓設置在下夾頭的底部左側,且與夾具框體底部相連接;所述第三螺栓設置在下夾頭的底部右側,與夾具框體底部相連接,且能夠自由的旋轉;所述力傳感器設置有兩個,且一個力傳感器設置在上夾頭的底部,與上夾頭固定連接,另一個力傳感器設置在下夾頭的頂部,與下夾頭固定連接,且通過輸電線與處理器相連接;所述警報器設置在夾具框體的底部,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的中間部位,且與夾具框體固定連接在一起,且通過輸電線分別于控制器和紐扣電池相連接;所述第一警示燈設置在報警器的左側,且固定設置在夾具框體上;所述第二警示燈設置在報警器的右側,與夾具框體固定連接在一起;第一警示燈和第二警示燈均與紐扣電池通過輸電線相連接;所述紐扣電池設置在夾具框體的左側底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機械加工用智能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紐扣電池通過輸電線分別于力傳感器、處理器、控制器、報警器和警示燈。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機械加工用智能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復位彈簧一端與第一螺栓連接,一端與上夾板相連接,且第三復位彈簧能夠自由移動。
【文檔編號】B23Q17/22GK205497036SQ201620286645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4月7日
【發明人】劉海亮, 王東輝, 臧琛, 趙鵬程
【申請人】劉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