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模具折彎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模具折彎機構,包括上模和下模,以及至少一副折彎組件;折彎組件包括設置于上模的驅動導向件和壓料板,以及設置于下模的頂部的折彎部件;壓料板設置于上模的底部,壓料板的一側設置有滑塊,滑塊的頂部和壓料板之間設置有供驅動導向件的底部伸入的導向腔;滑塊在驅動導向件的垂直下壓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移動遠離壓料板、后與壓料板一同壓緊物料于下模上、使得模具處于閉合狀態的同時物料的端部經折彎部件作用完成折彎成型,并在驅動導向件解除垂直下壓作用后沿水平方向移動靠近壓料板、后與壓料板一同離開下模恢復分布于上模底部的初始狀態、使得模具處于脫開狀態后取出折彎成型產品。實現折彎物料一道折彎邊和兩道連續折彎邊。
【專利說明】
一種模具折彎機構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特別是涉及一種模具折彎機構,屬于模具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模具制造技術是現代化模具工業發展的基礎,具有成型快、能實現批量加工,加工精度得到保證,其中折彎模具是指在冷沖壓加工中,將金屬或非金屬材料加工成零件的一種特殊工藝裝備。折彎模具是用來成型加工板料的工具,這種工具有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用以在折彎壓力的作用下使坯料成為有特定形狀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
[0003]然而,現有模具折彎機構對同一物料的連續折彎需要分工序分模具進行,不僅大幅降低模具通用性,而且對于連續折彎的第二道折彎容易受已折第一道折彎邊的直接影響,發生相互零部件的碰觸,加工較難,成品質量下降。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模具折彎機構,不僅適用于只折彎物料一道折彎邊,而且適用于連續折彎出物料的兩道折彎邊,模具通用性強,不受已折第一道折彎邊的碰觸影響,具有結構緊湊、拆裝方便、制作容易、安全可靠、實用性強、加工難度降低、高效并可確保成品質量的優點。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種模具折彎機構,包括上模和下模,以及至少一副折彎組件;所述折彎組件包括設置于上模的驅動導向件和壓料板,以及設置于下模的頂部的折彎部件。
[0007]其中,所述壓料板設置于上模的底部,壓料板的一側設置有滑塊,所述滑塊的頂部和壓料板之間設置有供驅動導向件的底部伸入的導向腔。
[0008]同時,所述滑塊在驅動導向件的垂直下壓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移動遠離壓料板、后與壓料板一同壓緊物料于下模上、使得模具處于閉合狀態的同時物料的端部經折彎部件作用完成折彎成型,并在驅動導向件解除垂直下壓作用后沿水平方向移動靠近壓料板、后與壓料板一同離開下模恢復分布于上模底部的初始狀態、使得模具處于脫開狀態后取出折彎成型產品。
[0009]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滑塊為L型、包括與壓料板的側面相連處于垂直分布的立塊和垂直立塊處于水平分布的橫塊;所述橫塊的水平長度至少為物料端部已折彎成型的第一折彎板長度,橫塊的垂直高度至少為物料需折彎成型的第二折彎板長度,第二折彎板與第一折彎板相鄰呈L型、由折彎前的水平分布折彎成型為垂直分布。
[0010]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立塊靠近壓料板的頂部側面設置為斜面,位于立塊和壓料板之間的導向腔為三角形腔體;所述驅動導向件的底部設置為契形。
[0011]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折彎組件為背對分布的兩副,分別為第一折彎組件和第二折彎組件,用于對物料的兩頭端部同時進行折彎成型。
[0012]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折彎組件的驅動導向件和滑塊與第二折彎組件的驅動導向件和滑塊設置為不同尺寸。
[0013]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滑塊和壓料板通過第一彈性件相連。
[0014]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上模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上模座、上墊板、上夾板、止檔板和脫料板,所述上夾板和止檔板通過第二彈性件相連;所述驅動導向件設置于上墊板的底部,所述壓料板設置于止檔板的底部,所述壓料板和滑塊均超出脫料板的底面。
[0015]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下模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設置的下模座、下墊板、下模板和托料板,所述下模板和托料板通過第三彈性件相連;所述折彎部件設置于下模板的頂面,并位于托料板的外側端。
[001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脫料板和滑塊之間設置有活動腔,用于給滑塊水平方向移動提供活動空間。
[001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脫料板的底面設置有避讓腔,用于給物料的端部在折彎過程提供防碰觸空間。
[001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9]1、通過上模、下模和至少一副折彎組件的設置,其中折彎組件包括設置于上模的驅動導向件和壓料板、以及設置于下模的頂部的折彎部件,并且壓料板設置于上模的底部,壓料板的一側設置有滑塊,滑塊的頂部和壓料板之間設置有供驅動導向件的底部伸入的導向腔;將物料置于上模和下模之間,在模具關閉狀態后物料的端頭受滑塊和折彎部件的作用完成折彎成型,在模具脫開狀態即可進行脫料;可通過改變滑塊與壓料板之間的距離來調整模具的適用范圍,更可通過改變滑塊的形狀來適應不同折彎形狀要求,實現連續折彎。
[0020]2、可將滑塊設置為L型、包括與壓料板的側面相連處于垂直分布的立塊和垂直立塊處于水平分布的橫塊;具體要求,橫塊的水平長度至少為物料端部已折彎成型的第一折彎板長度,橫塊的垂直高度至少為物料需折彎成型的第二折彎板長度,第二折彎板與第一折彎板相鄰呈L型、由折彎前的水平分布折彎成型為垂直分布。通過L型滑塊的設置,可將物料的端頭在已折垂直分布的第一折彎板基礎上繼續進行第二折彎板的垂直加工,完全避免已折第一道折彎邊的碰觸問題,加工難度降低,而且經濟、適用、高效,并可確保成品質量。
[0021]上述內容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模具折彎機構的折彎前模具脫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模具折彎機構的折彎中模具閉合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模具折彎機構中折彎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模具折彎機構的模具脫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7]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模具折彎機構,包括上模I和下模2,以及至少一副折彎組件;所述折彎組件包括設置于上模I的驅動導向件3和壓料板4,以及設置于下模2的頂部的折彎部件5;圖中所示的折彎組件為背對分布的兩副,分別為第一折彎組件和第二折彎組件,用于對物料10的兩頭端部同時進行折彎成型。
[0028]所述壓料板4設置于上模I的底部,壓料板4的一側設置有滑塊6,所述滑塊6的頂部和壓料板4之間設置有供驅動導向件3的底部伸入的導向腔60;所述滑塊6在驅動導向件3的垂直下壓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移動遠離壓料板4、后與壓料板4 一同壓緊物料10于下模2上、使得模具處于閉合狀態的同時物料10的端部經折彎部件5作用完成折彎成型,并在驅動導向件3解除垂直下壓作用后沿水平方向移動靠近壓料板4、后與壓料板4 一同離開下模2恢復分布于上模I底部的初始狀態、使得模具處于脫開狀態后取出折彎成型產品。
[0029]如圖3所示,所述滑塊6為L型、包括與壓料板4的側面相連處于垂直分布的立塊61和垂直立塊61處于水平分布的橫塊62;所述橫塊62的水平長度至少為物料10端部已折彎成型的第一折彎板101長度,橫塊62的垂直高度至少為物料10需折彎成型的第二折彎板102長度,第二折彎板102與第一折彎板101相鄰呈L型、由折彎前的水平分布折彎成型為垂直分布。
[0030]所述立塊61靠近壓料板4的頂部側面設置為斜面,位于立塊61和壓料板4之間的導向腔60為三角形腔體;所述驅動導向件3的底部設置為契形。
[0031]如果需要對物料10的兩頭端部同時進行折彎成型,并要求兩頭端部成型尺寸不同的時候,需要將第一折彎組件的驅動導向件和滑塊與第二折彎組件的驅動導向件和滑塊設置為不同尺寸。
[0032]如圖1、圖2和圖4所示,所述滑塊6和壓料板4通過第一彈性件7相連,便于滑塊6相對壓料板4進行水平方向往復平移。
[0033]所述上模I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上模座11、上墊板12、上夾板13、止檔板14和脫料板15,所述上夾板13和止檔板14通過第二彈性件8相連;所述驅動導向件3設置于上墊板12的底部,所述壓料板4設置于止檔板14的底部,所述壓料板4和滑塊6均超出脫料板15的
/? dn。
[0034]所述脫料板15和滑塊6之間設置有活動腔151,用于給滑塊6水平方向移動提供活動空間。所述脫料板15的底面設置有避讓腔152,用于給物料10的端部在折彎過程提供更多的防碰觸空間。
[0035]所述下模2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設置的下模座21、下墊板22、下模板23和托料板24,所述下模板23和托料板24通過第三彈性件9相連;所述折彎部件5設置于下模板23的頂面,并位于托料板24的外側端。
[0036]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做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的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模具折彎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以及至少一副折彎組件;所述折彎組件包括設置于上模的驅動導向件和壓料板,以及設置于下模的頂部的折彎部件; 所述壓料板設置于上模的底部,壓料板的一側設置有滑塊,所述滑塊的頂部和壓料板之間設置有供驅動導向件的底部伸入的導向腔; 所述滑塊在驅動導向件的垂直下壓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移動遠離壓料板、后與壓料板一同壓緊物料于下模上、使得模具處于閉合狀態的同時物料的端部經折彎部件作用完成折彎成型,并在驅動導向件解除垂直下壓作用后沿水平方向移動靠近壓料板、后與壓料板一同離開下模恢復分布于上模底部的初始狀態、使得模具處于脫開狀態后取出折彎成型產品。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具折彎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為L型、包括與壓料板的側面相連處于垂直分布的立塊和垂直立塊處于水平分布的橫塊;所述橫塊的水平長度至少為物料端部已折彎成型的第一折彎板長度,橫塊的垂直高度至少為物料需折彎成型的第二折彎板長度,第二折彎板與第一折彎板相鄰呈L型、由折彎前的水平分布折彎成型為垂直分布。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模具折彎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塊靠近壓料板的頂部側面設置為斜面,位于立塊和壓料板之間的導向腔為三角形腔體;所述驅動導向件的底部設置為契形。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具折彎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彎組件為背對分布的兩副,分別為第一折彎組件和第二折彎組件,用于對物料的兩頭端部同時進行折彎成型。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模具折彎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彎組件的驅動導向件和滑塊與第二折彎組件的驅動導向件和滑塊設置為不同尺寸。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具折彎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和壓料板通過第一彈性件相連。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具折彎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上模座、上墊板、上夾板、止檔板和脫料板,所述上夾板和止檔板通過第二彈性件相連;所述驅動導向件設置于上墊板的底部,所述壓料板設置于止檔板的底部,所述壓料板和滑塊均超出脫料板的底面。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具折彎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設置的下模座、下墊板、下模板和托料板,所述下模板和托料板通過第三彈性件相連;所述折彎部件設置于下模板的頂面,并位于托料板的外側端。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模具折彎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料板和滑塊之間設置有活動腔,用于給滑塊水平方向移動提供活動空間。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模具折彎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料板的底面設置有避讓腔,用于給物料的端部在折彎過程提供防碰觸空間。
【文檔編號】B21D5/06GK205496318SQ201620093781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9日
【發明人】錢同平
【申請人】昆山科默精密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