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軋帶鋼精軋機入口除鱗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熱軋帶鋼精軋機入口除鱗裝置,在前三架精軋機入口處均設置有除鱗裝置,除鱗裝置的上水嘴與下水嘴分別位于上切水板與下切水板的上方,其中第一架精軋機入口除鱗裝置的上水嘴與下水嘴為錯開布置,上水嘴距第一架精軋機中心線的距離小于1m,下水嘴距第一架精軋機中心線的距離小于1.5m;第二架和第三架精軋機入口除鱗裝置的上水嘴與下水嘴采用上下對稱布置,其上水嘴與下水嘴距該架精軋機中心線的距離均小于0.6m。本實用新型將軋后除鱗改為軋前除鱗,可極大減少進入軋機的氧化鐵皮量,不僅避免產品帶鋼表面的麻點缺陷,提高帶鋼表面質量和成材率,而且能有效減少軋輥磨損,降低生產成本。
【專利說明】
熱軋帶鋼精軋機入口除鱗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乳鋼工藝布置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熱乳帶鋼精乳機入口的除鱗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熱乳帶鋼生產線在精乳機架間布置有除鱗裝置,目前,國內普遍將除鱗裝置分別安裝在Fl乳機即第一架精乳機、F2乳機即第二架精乳機的出口處,而作為成品機架的F3乳機即第三架精乳機則不設除鱗裝置,生產過程中發現,其除鱗效果不明顯,尤其是對于鋁鎮靜鋼在進入下一架精乳機前,帶鋼表面生成的氧化鐵皮比較厚,在乳輥的碾壓下氧化鐵皮破碎,使成品帶鋼表面極易形成麻點缺陷,降低成材率,同時使乳輥磨損量增加,乳輥使用周期縮短,消耗上升。
[0003]上述問題形成的原因是:精乳前部除鱗裝置距離Fl乳機中心線在4m以上,Fl入口處沒有除鱗裝置,同時Fl乳機的速度最低,板坯在Fl乳機之前的溫度在100tC以上,因此進入Fl乳機的板坯表面生成的氧化鐵皮厚度比較厚,不僅使帶鋼的表面質量下降,而且乳輥磨損增加,F1、F2乳機出口處的除鱗裝置到F1、F2乳機中心線距離小于0.8!11,?1乳機與?2乳機之間距離為6m,帶鋼在Fl乳機出口除鱗后,尚需走過5.2m的距離才能進入F2乳機,氧化鐵皮生成時間長,厚度大,很難達到設置除鱗裝置的目的,從而致使帶鋼表面質量下降,乳輥磨損增加。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可提高帶鋼表面質量,減少乳輥消耗,降低生產成本的熱乳帶鋼精乳機入口除鱗裝置。
[0005]為此,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0006]—種熱乳帶鋼精乳機入口除鱗裝置,拆除精乳機出口處的除鱗裝置,在前三架精乳機入口處均設置有除鱗裝置,除鱗裝置的上水嘴與下水嘴分別位于上切水板與下切水板的上方,其中第一架精乳機入口除鱗裝置的上水嘴與下水嘴為錯開布置,上水嘴距第一架精乳機中心線的距離小于lm,下水嘴距第一架精乳機中心線的距離小于1.5m;第二架精乳機和第三架精乳機入口除鱗裝置的上水嘴與下水嘴采用上下對稱布置,其上水嘴與下水嘴距該架精乳機中心線的距離均小于0.6m。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0008]本實用新型將乳后除鱗改為乳前除鱗,可極大減少進入乳機的氧化鐵皮量,不僅避免產品帶鋼表面的麻點缺陷,提高帶鋼表面質量和成材率,而且能有效減輕乳棍磨損量,減少乳輥消耗,降低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原三架精乳機出口除鱗裝置設置圖;
[0010]圖2是三架精乳機入口除鱗裝置設置圖。
[0011]圖中:下切水板1、入口導板2、上切水板3、F1乳機4、上水嘴5、下水嘴6、入口導衛7、F2乳機8、F3乳機9。
【具體實施方式】
[0012]由圖1可見,原三架精乳機除鱗裝置是設置在精乳機出口,即除鱗裝置分別安裝在Fl乳機4、F2乳機8的出口處,而作為成品機架的F3乳機9則不設除鱗裝置。本實用新型如圖2所示,是將原設置在Fl乳機4、F2乳機8出口處的除鱗裝置拆除,而在Fl乳機4、F2乳機8及F3乳機9的入口處設置除鱗裝置,除鱗裝置的上水嘴5與下水嘴6分別位于上切水板3與下切水板I的上方,且下水嘴6分別設置在入口導板2(F1乳機4)或入口導衛7(F2乳機8、F3乳機9)的下面。其中:F1乳機4的上水嘴5與下水嘴6為錯開布置,上水嘴5距Fl乳機4中心線的距離
0.8m,下水嘴6距Fl乳機4中心線的距離為1.2πιΤ2乳機8、F3乳機9的上水嘴5與下水嘴6均采用上下對稱布置,其上水嘴5與下水嘴6距F2乳機8、F3乳機9中心線的距離均為0.55m。
[0013]由于本實用新型將除鱗裝置設在入口處,因此對于F2乳機8、F3乳機9來說,其入口導衛7的長度要適當縮短,具體數值需根據精乳機的具體尺寸確定,以便為除鱗裝置流出安裝位置。
【主權項】
1.一種熱乳帶鋼精乳機入口除鱗裝置,其特征是,在前三架精乳機入口處均設置有除鱗裝置,除鱗裝置的上水嘴與下水嘴分別位于上切水板與下切水板的上方,其中第一架精乳機入口除鱗裝置的上水嘴與下水嘴為錯開布置,上水嘴距第一架精乳機中心線的距離小于lm,下水嘴距第一架精乳機中心線的距離小于1.5m;第二架精乳機和第三架精乳機入口除鱗裝置的上水嘴與下水嘴采用上下對稱布置,其上水嘴與下水嘴距該架精乳機中心線的距離均小于0.6m。
【文檔編號】B21B45/08GK205436637SQ201620148211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6年2月29日
【發明人】董喜榮, 董文廣, 李柏安
【申請人】鞍鋼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