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絲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絲錐。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采用常見的5 齒絲錐(M16X1,5 7 HX ; IF2-H-SN-1KZ-TIN-T26 ;CX2F1019.0359),該絲錐一共有Z = 5組齒,對孔壁進行擠壓。
[0003]以PQ350BJ的螺紋加工為例:預鉆孔的直徑為d= <2 15.3(LMN5—4),螺紋底徑為D=<216,那么,每齒進給量€2 = (0-(1) + 2 + 2=(16-15.38)+2 + 5 = 0.062111111。造成每齒擠壓力大,易磨損,絲錐壽命短,僅為700-800件,單件加工費極高。其中,絲錐的涂層為TiN,采用Blasocut 2000universal冷卻液。
[0004]對該絲錐的失效模式進行分析,失效主要在前3齒,而且失效模式均為非正常磨損,往往有一個齒磨損比較厲害,造成整根絲錐失效。換句話說,就是個別齒的受力過大,造成失效。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絲錐,能夠降低絲錐齒磨損,提高絲錐壽命O
[0006]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絲錐,絲錐工作部分的螺距為1.2-2.0mm,所述絲錐工作部分的螺紋大徑為12-20mm,所述絲錐工作部分在垂直于絲錐軸線的截面上的齒數為12個,所述絲錐工作部分的分度圓上的齒槽寬與齒厚的比例為1: 2至1: 0.75的范圍。
[0007]較優選地,所述絲錐工作部分的螺距為1.4-1.8mm,所述絲錐工作部分的螺紋大徑為14-18mmο
[0008]較優選地,所述絲錐工作部分的螺距為1.5mm,所述絲錐工作部分的螺紋大徑為14mm或16mm。
[0009]較優選地,所述絲錐工作部分的分度圓上的齒槽寬與齒厚的比例為1:1.25至1:
0.8的范圍。
[0010]較優選地,所述絲錐工作部分的齒頂圓上的相鄰齒頂間距與所述絲錐工作部分的齒根圓上的相鄰齒根間距的比例范圍為1.2:1至2.5:1。
[0011]較優選地,所述絲錐工作部分在絲錐軸線方向上包括6至12圈絲錐齒。
[0012]較優選地,所述絲錐工作部分包括切削部分和校準部分,其中切削部分包括4至6圈絲錐齒。
[0013]較優選地,所述切削部分的前部包括引導部分,所述引導部分包括I至3圈絲錐齒。
[0014]較優選地,所述絲錐的涂層采用TiCN。
[0015]較優選地,所述絲錐采用含植物油的Vasco 5000冷卻液。
[0016]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絲錐后,能夠降低絲錐齒磨損,同時有效避免由于齒數增多后容易產生的齒崩現象,達到提高絲錐壽命的目的。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絲錐的截面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絲錐的側視示意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絲錐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進一步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以下的描述為示例性的,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任何的其他類似情形也都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中。
[0021]如圖1和圖2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絲錐I。如圖2所示,絲錐工作部分17的螺距16為1.2-2.0mm,可較優選為1.4-1.8mm,最優選為1.5mm。如圖2所示,絲錐工作部分17的螺紋大徑18為12-20mm,可較優選為14-18mm,最優選為14mm或16mm,尤其是16mm。如圖1所示,絲錐工作部分17在垂直于絲錐軸線的截面上的齒數為12個,絲錐工作部分17的分度圓100上的冷卻槽12的齒槽寬與絲錐齒11的齒厚的比例為1:2至1:0.75的范圍,較優選為1:1.25至1:0.8的范圍。絲錐I的涂層采用TiCN。如圖1所示,絲錐工作部分17的絲錐齒11的齒頂圓上的相鄰齒頂間距121與絲錐工作部分17的齒根圓上的相鄰齒根間距122的比例范圍為1.2:1至2.5:1。如圖2所示,絲錐工作部分17在絲錐軸線方向上包括6至12圈絲錐齒11。更直觀地,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絲錐的立體圖,此絲錐具有6圈絲錐齒11。在圖2中,絲錐工作部分17包括切削部分171和校準部分172,其中切削部分包括4至6圈絲錐齒。較優選地,切削部分171的前部包括引導部分1711,引導部分1711包括I至3圈絲錐齒11。
[0022]采用了上述的本發明的優選的絲錐I(M16X 1.5TICN),該絲錐I一共有Z= 12組齒,將此絲錐I對孔壁進行擠壓,結果如下。
[0023]仍以PQ350BJ的螺紋加工為例:光孔的直徑為d= € 15.3(LMN5—4),螺紋底徑為D=0 16,那么,每齒進給量 fz = (D-d) + 2 + Z=(16-15.38) + 2 + 12 = 0.026mm。造成每齒擠壓力小,不易磨損,絲錐壽命明顯延長,可達4000-4500件,單件加工費大大降低。其中,絲錐的涂層為TiCN,采用Vasco 5000冷卻液。
[0024]需要強調的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只是簡單地將原來絲錐的5齒改變為本實用新型中的絲錐的12齒。這是因為,如果單純地只是齒數的改變,所獲得的12齒的絲錐在試驗之后,并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盡管此時能夠降低每個齒的受力,以保證每個齒的均勻磨損是改變的方向,但是同時也會產生另一種失效:崩齒。經過反復試驗和分析,發現崩齒原因是:冷卻水的潤滑和冷卻對絲錐的加工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現在在相同直徑上開12個冷卻槽,這樣使得每個冷卻槽的相對尺寸減少,這樣在加工過程中,冷卻不夠充分,產生大量熱量,絲錐始終處于高溫狀態;同時高溫對冷卻液也有影響,在高溫狀態下無法形成有效的油膜層,金屬表面易產生剝落,造成失效。
[0025]發現上述原因后,本實用新型將絲錐的冷卻槽12加寬,以增加冷卻水的流量,以達至解溫的效果,使得冷卻水從冷卻通孔13流進,并從較寬的冷卻槽12流回。即如圖1所示,絲錐工作部分17的分度圓100上的冷卻槽12的齒槽寬與絲錐齒11的齒厚的比例為1: 2至1:0.75的范圍,較優選為1:1.25至1:0.8的范圍。較優選地,采用含45%植物油的Vasco 5000冷卻液,以達到最佳冷卻效果。
[0026]綜上所述,僅為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都應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疇。
【主權項】
1.一種絲錐,其特征在于,絲錐工作部分的螺距為1.2-2.0mm,所述絲錐工作部分的螺紋大徑為12_20mm,所述絲錐工作部分在垂直于絲錐軸線的截面上的齒數為12個,所述絲錐工作部分的分度圓上的齒槽寬與齒厚的比例為1:2至1:0.75的范圍。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絲錐,其特征在于,所述絲錐工作部分的螺距為1.4-1.8mm,所述絲錐工作部分的螺紋大徑為14-18mm。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絲錐,其特征在于,所述絲錐工作部分的螺距為1.5mm,所述絲錐工作部分的螺紋大徑為14mm或16mm。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絲錐,其特征在于,所述絲錐工作部分的分度圓上的齒槽寬與齒厚的比例為1:1.25至1:0.8的范圍。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絲錐,其特征在于,所述絲錐工作部分的齒頂圓上的相鄰齒頂間距與所述絲錐工作部分的齒根圓上的相鄰齒根間距的比例范圍為1.2:1至2.5:1。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絲錐,其特征在于,所述絲錐工作部分在絲錐軸線方向上包括6至12圈絲錐齒。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絲錐,其特征在于,所述絲錐工作部分包括切削部分和校準部分,其中切削部分包括4至6圈絲錐齒。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絲錐,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部分的前部包括引導部分,所述引導部分包括I至3圈絲錐齒。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絲錐,其特征在于,所述絲錐的涂層采用TiCN。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絲錐,其特征在于,所述絲錐采用含植物油的Vasco5000冷卻液。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絲錐,絲錐工作部分的螺距為1.2-2.0mm,所述絲錐工作部分的螺紋大徑為12-20mm,所述絲錐工作部分在垂直于絲錐軸線的截面上的齒數為12個,所述絲錐工作部分的分度圓上的齒槽寬與齒厚的比例為1:2至1:0.75的范圍。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絲錐后,能夠降低絲錐齒磨損,同時有效避免由于齒數增多后容易產生的齒崩現象,達到提高絲錐壽命的目的。
【IPC分類】B23G5/06
【公開號】CN205309483
【申請號】CN201520945430
【發明人】熊陶
【申請人】上海采埃孚倫福德底盤技術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15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