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管的焊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管的焊接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焊接鋼管是指用鋼帶或鋼板彎曲變形為圓形、方形等形狀后再焊接成的、表面有接縫的鋼管,焊接鋼管采用的坯料是鋼板或帶鋼。鋼管的坯料卷制成型后,形成第一焊接邊和第二焊接邊。如圖2所示,現有技術中,壁厚較厚的鋼管,在焊接時,通常使第一焊接邊40和第二焊接邊50保持一定的間隙,并在第一焊接邊40和第二焊接邊50上坡口從而形成焊接槽60,這種焊接結構的焊接工藝較為復雜,工作效率較低。如圖3所示,現有技術中,對中等壁厚的鋼管進行焊接時,第一焊接邊10和第二焊接邊20對應相抵且其外側形成焊接槽30,焊接時對焊接槽30進行焊接,并對內側形成的接縫進行焊接,而內側的接縫既不美觀,又無法保證強度。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焊縫質量高,工作效率高,結構強度高的鋼管的焊接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鋼管的焊接結構,包括第一焊接邊和第二焊接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邊與第二焊接邊對稱設置,所述第一焊接邊和第二焊接邊均具有端面,所述第一焊接邊上的端面與第二焊接邊上的端面相互對應且貼合,所述端面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上坡口和下坡口,所述第一焊接邊上的上坡口和第二焊接邊上的上剖口形成“V”型的外焊接槽,所述第一焊接邊上的下坡口和第二焊接邊上的下坡口形成“V”型的內焊接槽,所述外焊接槽的開口的角度小于內焊接槽的開口的角度,所述外焊接槽開口處的寬度小于內焊接槽的開口處的寬度。通過對鋼管外側的外焊接槽和內側的內焊接槽進行焊接,工藝上更加簡單,焊接效率更高,并且可保證第一焊接邊與第二焊接邊焊接后的結構強度;另外由于外焊接槽的開口的角度小于內焊接槽的開口的角度,外焊接槽開口處的寬度小于內焊接槽的開口處的寬度,因而鋼管外側的焊縫比內側焊縫小,使得外側的焊縫比較美觀;焊接時,先對相對較大的內焊接槽進行焊接封底,然后翻面進行氣刨清根、打磨,再進行外焊接槽的焊接封底,保證全熔透,等到對外側進行了清根后,兩側的深度也就基本一致了,能保證焊后角變形最小。
[0005]本實用新型所述外焊接槽的開口的角度為40至60度,所述內焊接槽的開口角度為50至70度。外焊接槽的開口角度和內焊接槽的開口角度均較易加工,且內焊接槽的金屬填充量大于外焊接槽的金屬填充量,在保證強度的同時,使外焊接槽的焊縫更加美觀。
[0006]所述端面的寬度為第一焊接邊整體厚度的1/5至1/3。端面的厚度為第一焊接邊整體厚度的1/5至1/3時,可在不影響整體焊接強度的情況下,可減少焊縫的金屬填充量,也可減小焊接時的變形。
[0007]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通過對鋼管外側的外焊接槽和內側的內焊接槽進行焊接,工藝上更加簡單,焊接效率更高,并且可保證第一焊接邊與第二焊接邊的結構強度;另外由于外焊接槽的開口的角度小于內焊接槽的開口的角度,外焊接槽開口處的寬度小于內焊接槽的開口處的寬度,因而鋼管外側的焊縫比內側焊縫小,使得外側的焊縫比較美觀;焊接時,先對相對較大的內焊接槽進行焊接封底,然后翻面進行氣刨清根、打磨,再進行外焊接槽的焊接封底,保證全熔透,等到對外側進行了清根后,兩側的深度也就基本一致了,能保證焊后角變形最小。
【附圖說明】
[000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鋼管的焊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現有技術中的較厚的鋼管的焊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3為現有技術中的中等壁厚的鋼管的焊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而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0013]實施例1。
[0014]參見圖1,本實施例的鋼管的焊接結構包括第一焊接邊I和第二焊接邊2。
[0015]本實施例中的第一焊接邊I與第二焊接邊2對稱設置,第一焊接邊I和第二焊接邊2均具有端面11,第一焊接邊I上的端面11與第二焊接邊2上的端面11相互對應且貼合,端面11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上坡口 12和下坡口 13,第一焊接邊I上的上坡口 12和第二焊接邊2上的上剖口形成“V”型的外焊接槽14,第一焊接邊I上的下坡口 13和第二焊接邊2上的下坡口 13形成“V”型的內焊接槽15,其中,外焊接槽14與內焊接槽15的開口方向相反,外焊接槽14的開口的角度a小于內焊接槽15的開口的角度b,外焊接槽14開口處的寬度c小于內焊接槽15的開口處的寬度d。
[0016]通過對鋼管外側的外焊接槽14和內側的內焊接槽15進行焊接,工藝上更加簡單,焊接效率更高,并且可保證第一焊接邊I與第二焊接邊2的結構強度;另外由于外焊接槽14的開口的角度小于內焊接槽15的開口的角度,外焊接槽14開口處的寬度小于內焊接槽15的開口處的寬度,因而鋼管外側的焊縫比內側焊縫小,使得外側的焊縫比較美觀;焊接時,先對相對較大的內焊接槽15進行焊接封底,然后翻面進行氣刨清根、打磨,再進行外焊接槽14的焊接封底,保證全熔透,等到對外側進行了清根后,兩側的深度也就基本一致了,能保證焊后角變形最小。
[0017]本實施例中的外焊接槽14的開口的角度a為40至60度,內焊接槽15的開口角度b為50至70度。外焊接槽14的開口角度和內焊接槽15的開口角度均較易加工,且內焊接槽15的金屬填充量大于外焊接槽14的金屬填充量,在保證強度的同時,使外焊接槽14的焊縫更加美觀。優選的,外焊接槽14的開口的角度a為45度,內焊接槽15的開口角度b為60度。
[0018]本實施例中的端面11的寬度e為第一焊接邊I整體厚度h的1/5至1/3,優選為1/4。端面11的厚度為第一焊接邊I整體厚度的1/5至1/3時,可在不影響整體焊接強度的情況下,可減少焊縫的金屬填充量,也可減小焊接時的變形。
[0019]工作時,先將鋼板兩端的第一焊接邊11和第二焊接邊12進行坡口,再將鋼板卷制成管狀,使第一焊接邊11與第二焊接邊12對應,即可進行相應的焊接。本實施例中的鋼管卷制成型后,外焊接槽14位于鋼管外側,二內焊接槽14位于鋼管的內部。
[0020]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實用新型說明書的內容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鋼管的焊接結構,包括第一焊接邊和第二焊接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邊與第二焊接邊對稱設置,所述第一焊接邊和第二焊接邊均具有端面,所述第一焊接邊上的端面與第二焊接邊上的端面相互對應且貼合,所述端面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上坡口和下坡口,所述第一焊接邊上的上坡口和第二焊接邊上的上剖口形成“V”型的外焊接槽,所述第一焊接邊上的下坡口和第二焊接邊上的下坡口形成“V”型的內焊接槽,所述外焊接槽的開口的角度小于內焊接槽的開口的角度,所述外焊接槽開口處的寬度小于內焊接槽的開口處的寬度。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管的焊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焊接槽的開口的角度為40至60度,所述內焊接槽的開口角度為50至70度。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鋼管的焊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的寬度為第一焊接邊整體厚度的1/5至1/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鋼管的焊接結構。現有技術中,壁厚較厚的鋼管,在焊接時,焊接工藝較為復雜,工作效率較低。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鋼管的焊接結構,包括第一焊接邊和第二焊接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邊和第二焊接邊均具有端面,所述第一焊接邊上的端面與第二焊接邊上的端面相互對應且貼合,所述端面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上坡口和下坡口,所述第一焊接邊上的上坡口和第二焊接邊上的上剖口形成“V”型的外焊接槽,所述第一焊接邊上的下坡口和第二焊接邊上的下坡口形成“V”型的內焊接槽。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焊縫質量高,工作效率高,結構強度高。
【IPC分類】B23K33/00
【公開號】CN205271192
【申請號】CN201520709803
【發明人】沈根榮, 胡開磊, 莫培明, 張林榮, 馬同杰
【申請人】浙江德威不銹鋼管業制造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1日
【申請日】2015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