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彎頭成型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到管材成型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彎頭成型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的彎頭制作過程軸,往往采用人工彎曲,或者采用簡單的工具進行彎曲,但是上述制造過程中,彎頭成型工藝中的拉痕、庇點、口邊壁厚度變薄不一致差距大等缺陷,影響彎頭的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彎頭成型機。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彎頭成型機,該彎頭成型機包括:機架,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的彎曲模及下壓驅動裝置;其中,
[0006]所述下壓驅動裝置:包括T型底座,以及套裝在所述T型底座豎直部分的調整座,其中,所述底座通過第一驅動液壓缸與所述機架連接,且可相對所述機架沿豎直方向運動;所述T型底座上設置有第二驅動液壓缸,所述第二驅動液壓缸驅動所述調整座沿豎直方向滑動;
[0007]所述彎曲模包括:
[0008]模輪:固定在所述T型底座的豎直部分的端部;
[0009]壓槽:包括相對而置的第一壓槽和第二壓槽,且所述第一壓槽與所述第二壓槽分別與所述機架轉動連接;第一壓槽和第二壓槽上分別設置有用于壓緊毛胚管的模芯;
[0010]下壓模塊:包括與第一壓槽相對而置的第一下壓模塊,與所述第二壓槽相對而置的第二下壓模塊,且所述第一下壓模塊和第二下壓模塊的一端分別與所述模輪轉動連接,且所述第一下壓模塊和第二下壓模塊的另一端通過連接桿分別所述調整座轉動連接。
[0011]優選的,還包括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驅動液壓缸和所述第二驅動液壓缸運動。
[0012]優選的,所述第二驅動液壓缸的個數為兩個,且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驅動液壓缸的兩側。
[0013]優選的,所述模芯為固定在所述第一壓槽或第二壓槽上的第三驅動液壓缸,所述第三驅動液壓缸的活塞桿插入到所述毛胚管內。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的下壓驅動裝置驅動彎曲模將彎頭機械化彎曲,改善了彎頭在成型時的效果,提高了彎頭的質量。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彎頭成型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彎頭成型機的使用參考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8]—并參考圖1、圖2及圖3,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彎頭成型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彎頭成型機的使用參考圖。
[0019]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彎頭成型機,該彎頭成型機包括:機架I,設置在機架I上的彎曲模2及下壓驅動裝置3;其中,
[0020]下壓驅動裝置3:包括T型底座33,以及套裝在T型底座33豎直部分的調整座34,其中,底座33通過第一驅動液壓缸31與機架I連接,且可相對機架I沿豎直方向運動;T型底座33上設置有第二驅動液壓缸32,第二驅動液壓缸32驅動調整座34沿豎直方向滑動;
[0021]彎曲模2包括:
[0022]模輪21:固定在T型底座33的豎直部分的端部;
[0023]壓槽:包括相對而置的第一壓槽24和第二壓槽25,且第一壓槽24與第二壓槽25分別與機架I轉動連接;第一壓槽24和第二壓槽25上分別設置有用于壓緊毛胚管的模芯;
[0024]下壓模塊:包括與第一壓槽24相對而置的第一下壓模塊22,與第二壓槽25相對而置的第二下壓模塊23,且第一下壓模塊22和第二下壓模塊23的一端分別與模輪21轉動連接,且第一下壓模塊22和第二下壓模塊23的另一端通過連接桿分別調整座34轉動連接。
[0025]在上述實施例中,將毛胚管放置在彎曲模2的壓槽上,通過下壓驅動裝置3驅動下壓模塊和模輪21將毛胚管彎曲,改善了彎頭在成型時的效果,提高了彎頭的質量。
[0026]為了方便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碗頭成型機的理解,下面結合附圖2及附圖3對其工作原理進行詳細的說明。
[0027]如圖2所示,首先將毛胚管放置在彎曲模2的壓槽內。該壓槽包括分別與機架I轉動連接的第一壓槽24和第二壓槽25,如圖2所示,第一壓槽24和第二壓槽25的中部與機架I轉動連接,從而使得第一壓槽24和第二壓槽25可以相對機架I轉動。為了保證毛胚管在下壓時的穩定,該第一壓槽24和第二壓槽25的端部分別設置了模芯,在毛胚管放置好后,兩個模芯插入到毛胚管內并將毛胚管夾緊。具體的,該模芯為模芯為固定在第一壓槽24或第二壓槽25上的第三驅動液壓缸26,第三驅動液壓缸的活塞桿插入到毛胚管內。通過第三驅動液壓缸26的活塞桿的伸出可以將毛胚管夾緊,保證毛胚管在彎曲時不會出項晃動。
[0028]在將毛胚管壓緊后,如圖2所示,下壓驅動裝置3驅動彎曲模2中的模輪21和下壓模塊下行。首先,第一驅動液壓缸31驅動T型底座33下行,直至第一下壓模塊22和第二下壓模塊23與毛胚管接觸,如圖1及圖2所示,在第一下壓模塊22和第二下壓模塊23處于水平狀態時,第一下壓模塊22和第二下壓模塊23的底面與模輪21的最低點位于同一水平面。在下壓模塊設置時,第一下壓模塊22和第二下壓模塊23的一端分別與模輪21轉動連接,且第一下壓模塊22和第二下壓模塊23的另一端通過連接桿分別調整座34轉動連接。從而實現第一下壓模塊22和第二下壓模塊23可以轉動的效果。具體的,以第一下壓模塊22為例,第一下壓模塊22的一端通過轉軸與模輪21鉸接,另一端鉸接有連接桿,該連接桿的另一端與調整座34的鉸接。
[0029]之后,如圖3所示,第一驅動液壓缸31繼續向下運動,同時,第二驅動液壓缸32給調整座34提供限定其上行的力,保證第一下壓模塊22和第二下壓模塊23能夠與毛胚管接觸,保證彎曲的效果。其中,第二驅動液壓缸32的個數為兩個,且對稱設置在第一驅動液壓缸31的兩側。從而保證調整座34能夠給兩個下壓模塊相同的壓緊力。
[0030]此外,本實施例提供提供的碗頭成型機還包括控制裝置4,控制裝置4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驅動液壓缸31和所述第二驅動液壓缸32運動。此外,在模芯采用第三驅動液壓缸26時,控制裝置4也控制其運動。具體的控制方式為:控制第一驅動液壓缸31將下壓模塊下壓至壓槽(見圖2),壓槽的第三驅動液壓缸26將模芯插入毛坯管后,第一驅動液壓缸31繼續下壓至最大調節行程(見圖3)同時控制第二驅動液壓缸32給下壓模塊足夠的支撐力,保證下壓模塊能夠壓緊在毛胚管,在模輪21的作用下第一下壓模塊22和第二下壓模塊23向上撓起45°,第一壓槽24和第二壓槽25以及設置在第一壓槽24和第二壓槽25上的第三驅動液壓缸26同時撓起45°,模輪21底部圓弧與管毛坯彎曲面緊密接觸下,管毛坯成形后L圓度變形量< 0.5MM。有效地改善了彎頭在成型時的效果,提高了彎頭的質量。
[0031]由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實施例提供的彎頭成型機主要針對過去彎頭成型工藝中的拉痕、庇點、口邊壁厚度變薄不一致差距大等缺陷進行工藝改造,徹底顛覆了過去不合理工藝,達到了產品所要求的工藝質量,使過去生產工藝中出現產品缺陷完全得到消除,由原來的每兩分鐘生產一個產品提高到每分鐘生產三個產品,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0032]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彎頭成型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機架,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的彎曲模及下壓驅動裝置;其中, 所述下壓驅動裝置:包括T型底座,以及套裝在所述T型底座豎直部分的調整座,其中,所述底座通過第一驅動液壓缸與所述機架連接,且可相對所述機架沿豎直方向運動;所述T型底座上設置有第二驅動液壓缸,所述第二驅動液壓缸驅動所述調整座沿豎直方向滑動; 所述彎曲模包括: 模輪:固定在所述T型底座的豎直部分的端部; 壓槽:包括相對而置的第一壓槽和第二壓槽,且所述第一壓槽與所述第二壓槽分別與所述機架轉動連接;第一壓槽和第二壓槽上分別設置有用于壓緊毛胚管的模芯; 下壓模塊:包括與第一壓槽相對而置的第一下壓模塊,與所述第二壓槽相對而置的第二下壓模塊,且所述第一下壓模塊和第二下壓模塊的一端分別與所述模輪轉動連接,且所述第一下壓模塊和第二下壓模塊的另一端通過連接桿分別所述調整座轉動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彎頭成型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驅動液壓缸和所述第二驅動液壓缸運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彎頭成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驅動液壓缸的個數為兩個,且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驅動液壓缸的兩側。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彎頭成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為固定在所述第一壓槽或第二壓槽上的第三驅動液壓缸,所述第三驅動液壓缸的活塞桿插入到所述毛胚管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彎頭成型機,該彎頭成型機包括:機架,設置在機架上的彎曲模及下壓驅動裝置;其中,下壓驅動裝置:包括T型底座,以及套裝在T型底座豎直部分的調整座及分別驅動底座及調整座滑動的液壓缸;彎曲模包括:模輪:固定在T型底座的豎直部分的端部;壓槽:包括可相對轉動的第一壓槽和第二壓槽;下壓模塊:包括分別與第一壓槽、第二壓槽相對而置的第一壓下模塊和第二下壓模塊,且兩個下壓模塊的一端分別與模輪轉動連接,且兩個下壓模塊的另一端通過連接桿分別調整座轉動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的下壓驅動裝置驅動彎曲模將彎頭機械化彎曲,改善了彎頭在成型時的效果,提高了彎頭的質量。
【IPC分類】B21D7/16, B21D37/10, B21D43/00, B21D7/06
【公開號】CN205253789
【申請號】CN201520947803
【發明人】胡傳榜
【申請人】胡傳榜
【公開日】2016年5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