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單軸五刀自動車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軸的機械加工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單軸五刀自動車床。
【背景技術】
[0002]軸類產品被廣泛用于電機、水栗等機械設備領域中,其市場前景寬廣,需求量大。而機械車床為加工軸的必要設備,為了加速軸的生產效率,現市場存在一種單軸五刀自動車床,其通過電腦控制凸輪機構的轉動,因為凸輪機構與刀片聯動,凸輪的轉動可帶動車床自動更換刀片。
[0003]而在軸的切削過程中將有廢料產生,在軸的實際生產過程,生產現場無法滿足及時停機清洗設備的技術要求,而車削后的廢料容易進入凸輪機構縫隙內,從而增大凸輪轉動時的摩擦力,加速了凸輪損壞速度降低了單軸五刀自動車床的使用壽命。凸輪機構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由于設備自身的折舊原因,凸輪機構內部的傳動零件不斷老化,使這些傳動零件的摩擦力不斷增大,加速凸輪損壞速度,降低了單軸五刀自動車床的使用壽命。并且軸的切削時,刀片與軸發生摩擦產生大量熱能,高溫下條件下動作的刀片易發生磨損與切削變形,導致刀片報廢。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單軸五刀自動車床,其可有效延長刀片與凸輪轉走的使用壽命。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6]—種單軸五刀自動車床,包括油循環裝置與凸輪轉軸,所述油循環裝置設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連通有硬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直管置于凸輪轉軸的正上方,該硬直管上沿其軸線方向開設有若干個油孔并且硬直管的兩端密封,該硬直管通過連桿固定于車床。
[000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油循環裝置將油液輸送至硬直管,潤滑油可通過油孔滴落,由于凸輪轉軸與硬直管在同一豎直平面,油液在重力作用下是豎直滴落的,保證了油液能夠準確的落至凸輪轉軸處。油液至高處滴落時,其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使的油液對凸輪轉軸具有沖刷效果,可有效防止廢料進入凸輪轉軸。其次,由于油液具有較好的潤滑作用,可有效減小凸輪轉軸內各個連接件之間的摩擦力,使凸輪轉軸的摩擦損耗降低,可有效提高凸輪轉軸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涉中所述的硬直管為圓柱狀的金屬管道。
[0008]較佳的,所述硬直管由若干個短管組成,相鄰短管之間螺紋連接。
[000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硬直管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會發生一些損壞,如寒冷天氣使硬質管的局部發生凍裂,按此設計只需要跟換破壞處的短管,可減少硬直管的浪費,可節約廠家的成本。螺紋連接拆卸方便,便于員工更換短管。
[0010]較佳的,包括安裝于車床的刀片,所述硬直管連通有潤滑油管,所述潤滑油管設有往刀片噴射油液的竹節管。
[001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油液從潤滑油管流向竹節管并噴向刀片,對刀片進行沖洗,刀片在動作時與產品發生摩擦產生大量熱能,高溫下條件下動作的刀片易發生磨損與切削變形,導致刀片報廢,油液的沖洗時可將刀片的熱能隨流動的油液帶走,降低刀片的溫度,其次油液的優點還在于可延緩刀片的氧化,延長刀片的使用壽命。
[0012]較佳的,硬直管與潤滑油管上均設有球閥。
[00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硬直管或潤滑油管漏油事故時,可通過關閉球閥來切斷油路。
[0014]較佳的,所述油循環裝置包括油箱與安裝于油箱的油栗,油栗的出油口與出油管相連通,所述刀片與凸輪轉軸的下方設有接油槽,所述接油槽與油箱之間設有進油管。
[001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接油槽可將刀片與凸輪轉軸處的油液收集在一起并通過進油管排至油箱,油箱內的油液通過有油栗由出油管排至接油槽。實現了一個油液循環,可有有效減少油液的浪費。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單軸五刀自動車床實施例的結構不意圖圖一;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單軸五刀自動車床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二 ;
[0018]圖3為短管的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標記說明:1、凸輪轉軸;2、硬直管;21、圓孔;3、潤滑油管;31、竹節管;4、接油槽;5、出油管;6、進油管;7、油箱;8、球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參照圖1至圖3對本實用新型一種單軸五刀自動車床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0021]—種單軸五刀自動車床,包括凸輪轉軸1,該凸輪轉軸1為圓柱狀并設有軸肩,該凸輪轉軸1置于車床的右側,凸輪轉軸1的軸肩處安裝有凸輪,凸輪與車床的刀片聯動。當凸輪轉軸1在電機的驅動下旋轉時,可使凸輪帶動刀片在車床上移動,進行刀片對軸的切削加工。
[0022]該凸輪轉軸1的上方設有硬直管2,車床焊接有豎直連桿,該連桿為金屬桿,該連桿固定有夾塊,通過夾塊的加持作用將硬直管2固定于連桿。該硬直管2可選用不銹鋼水管,不銹鋼的耐腐蝕性能強,不易老化,可減少硬直管2的更換率。該硬直管2為長條形的圓柱管并且位于凸輪轉軸1的正上方,該硬直管2沿自身的軸線方向設有六個油孔,所述油孔為圓孔21并且均勻分布在硬直管2的下方。硬直管2的兩端通過端蓋等其他構件進行密封,硬直管2與出油管5相連通。油液從出油管5進入硬直管2,然后通過油孔滴落在凸輪轉軸1上,由于凸輪轉軸1與硬直管2在同一豎直平面,油液在重力作用下是豎直滴落的,保證了油液能夠準確的落至凸輪轉軸1處。油液自高處滴落時,其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使的油液對凸輪轉軸1具有沖刷效果,可有效防止廢料進入凸輪轉軸1。其次,由于油液具有較好的潤滑作用,可有效減小凸輪轉軸1內各個連接件之間的摩擦力,使凸輪轉軸1的摩擦損耗降低,可有效提高凸輪轉軸1的使用壽命。
[0023]進一步的方案,該硬直管2由六個短管組成,該短管為圓柱管,短管的一端設有外螺紋,另一端設有與外螺紋匹配的內螺紋,任意兩根的短管可通過螺紋連接在一起,每個短管上開設有一個圓孔21。硬直管2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會發生一些損壞,如寒冷天氣使硬質管的局部發生凍裂,按此設計只需要跟換破壞處的短管,可減少硬直管2的浪費,可節約廠家的成本。螺紋連接拆卸方便,便于員工更換短管。
[0024]硬直管2連通有潤滑油管3,其中硬直管2、出油管5與潤滑油管3之間通過一個三通接頭連接。該潤滑油管3為不銹鋼管,潤滑油管3的出油口一端螺紋連接有兩個竹節管31,該竹節管31可自由轉動,其中竹節管31的出油口朝向刀片。出油管5輸送的油液經過潤滑油管3由竹節管31噴向刀片,對刀片進行沖洗,刀片在動作時與產品發生摩擦產生大量熱能,高溫下條件下動作的刀片易發生磨損與切削變形,導致刀片報廢,油液的沖洗時可將刀片的熱能隨流動的油液帶走,降低刀片的溫度,其次油液冷卻的優點還在于可延緩刀片的氧化,延長刀片的使用壽命。
[0025]刀片與凸輪轉軸1的下方設有接油槽4,該接油槽4為環繞車床設置,該接油槽4用于將從竹節管31與硬直管2流出的油液進行收集。接油槽4連接有進油管6,進油管6位于車床的背面。車床的背面還有設有油箱7,該油箱7上安裝有油栗,其中進油管6與油箱7連通,油栗的出油口與進油出油管5連通。打開電源使油栗轉動,油箱7內的油液從出油管5流經硬直管2與竹節管31,硬直管2與竹節管31流出的油液流入接油槽4,由于接油槽4置于油箱7上方,接油槽4內的油液可在重力的作用下回流至油箱7,構成一個油循環裝置,實現一個簡單的油路循環,可有有效減少油液的浪費。
[0026]硬直管2與潤滑油管3上均設有球閥8。該球閥8有手動控制,當硬直管2或潤滑油管3漏油事故時,可通過關閉球閥8來切斷油路。
[0027]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是,通過一個油液循環機構將油液噴射至凸輪轉軸1與刀片處,通過油液對凸輪轉軸1的沖洗與潤滑作用,對凸輪轉軸1進行保養,延長凸輪轉軸1的使用壽命。并通過對刀片油冷作用,油液的沖洗時可將刀片的熱能隨流動的油液帶走,降低刀片的溫度,其次油液的優點還在于可延緩刀片的氧化,延長刀片的使用壽命。
[0028]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單軸五刀自動車床,包括油循環裝置與凸輪轉軸,所述油循環裝置設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連通有硬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直管置于凸輪轉軸的正上方,該硬直管上沿其軸線方向開設有若干個油孔并且硬直管的兩端密封,該硬直管通過連桿固定于車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單軸五刀自動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直管由若干個短管組成,相鄰短管之間螺紋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單軸五刀自動車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于車床的刀片,所述硬直管連通有潤滑油管,所述潤滑油管設有往刀片噴射油液的竹節管。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單軸五刀自動車床,其特征在于,硬直管與潤滑油管上均設有球閥。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單軸五刀自動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循環裝置包括油箱與安裝于油箱的油栗,油栗的出油口與出油管相連通,所述刀片與凸輪轉軸的下方設有接油槽,所述接油槽與油箱之間設有進油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單軸五刀自動車床,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油循環裝置與凸輪轉軸,所述油循環裝置包括出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循環裝置與凸輪轉軸,所述油循環裝置設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連通有硬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直管與凸輪轉軸置于同一豎直平面上,該硬直管上沿其軸線方向開設有若干個油孔并且硬直管的兩端密封,該硬直管通過連桿固定于車床。通過油循環裝置將油液輸送至油孔,自油孔滴落的油液對凸輪轉軸的沖洗與潤滑作用,對凸輪轉軸進行保養,延長凸輪轉軸的使用壽命。
【IPC分類】B23Q11/10, B23B7/00
【公開號】CN204976185
【申請號】CN201520722639
【發明人】周樹勛
【申請人】寧波艾德軸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