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能有效消除模具側向力的導向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模具領域,涉及一種能有效消除模具側向力的導向機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沖壓鈑金件尺寸精度及面品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老舊沖壓模具工藝已無法達到現有行業標準。現在常采用單動模具代替原有的雙動模具,但仍有下列問題需解決:現有開發模具未充分考慮成型側向力對制件的影響,不能滿足制件質量要求。為解決以上三類問題,需要在模具上設計能夠抵消成型側向力的機構,以減少制件成型所遇到的問題和缺陷,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有效消除模具側向力的導向機構,以減少制件成型所遇到的問題和缺陷,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模具使用壽命。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0005]所述的能有效消除模具側向力的導向機構,包括分別固定于下模壓邊圈模體四角上的導向塊安裝座和分別固定于上模座模體四角上的導向槽,所述導向塊安裝座上固定有導向塊,所述導向槽內的凹槽與所述導向塊位置形狀相配合。
[0006]所述下模壓邊圈模體四角和所述上模座模體四角都設有安裝槽,所述導向塊安裝座和所述導向槽都與所述安裝槽過盈配合,所述導向塊安裝座內設有安裝凹槽,所述導向塊與所述安裝凹槽過盈配合。
[0007]所述導向塊安裝座和所述導向槽都通過螺栓和銷釘固定在所述安裝槽中,所述導向塊也通過螺栓和銷釘固定在所述安裝凹槽中。
[0008]所述導向塊安裝座和所述導向槽嵌入所述安裝槽的深度都不小于25毫米。
[0009]所述凹槽與所述導向塊之間為間隙配合,二者間的間隙不大于0.05毫米,所述導向塊表面涂有潤滑脂。
[0010]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模具在成型過程中,導向塊與導向槽的內表面相接觸,通過導向槽與導向塊配合間隙來實現力的傳遞平衡,抵消成型側向力,并起到導向作用。此導向機構大大減少了制件成型過程中的制件缺陷,如:制件開裂、起皺、變形、凸凹模單邊間隙不均造成的壓傷及棱線不清晰、制件狀態不穩定。由此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模具的壽命,降低了制件返工報廢成本。而且本方案所采用的結構制造方便,易于根據不同要求改造推廣。
[0011]通過過盈配合方式安裝在相應的安裝槽或安裝凹槽中,起到很好的固定效果,安裝強度好,精度高。
[0012]利用螺栓和銷釘安裝固定,能加強安裝強度,安裝時相對簡單,通用互換性好,精度高。
[0013]經過多次實驗,導向塊安裝座和導向槽嵌入安裝槽的深度都不小于25毫米,才能保證足夠的安裝強度,防止使用時導向塊安裝座和導向槽發生變形移動,對制件成型造成影響。
[0014]利用潤滑脂潤滑后,必須保證凹槽與導向塊之間的間隙不大于0.05毫米,才能在起導向作用的同時,保證成型側向力的傳遞平衡,最有效地抵消成型側向力。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圖1所示結構中導向槽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圖2所示結構的左視圖;
[0018]圖4為圖2所示結構的剖視圖;
[0019]圖5為圖1所示結構中導向塊安裝座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6為圖5所示結構的左視圖;
[0021]圖7為圖2所示結構的剖視圖;
[0022]圖8為圖1所示結構中導向塊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9為圖8所示結構的左視圖;
[0024]圖10為圖8所示結構的剖視圖。
[0025]圖中的標記為:
[0026]1.上模座模體、2.下模壓邊圈模體、3.導向槽、4.導向塊安裝座、5.導向塊、6.凹槽、7.安裝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以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發明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
[0028]如圖1-圖10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有效消除模具側向力的導向機構,包括導向塊安裝座4、導向槽3和導向塊5。上述各部件都為矩形結構,并需要能承受足夠大的成型側向力,強度要求較高。故制造時使用材質為T10的鋼料,其導向配合表面經高頻淬火處理,硬度要求達到HRC 50?55。導向塊安裝座4內設有安裝凹槽6,導向塊5與安裝凹槽6過盈配合,并通過螺栓和銷釘固定。
[0029]在下模壓邊圈模體2和上模座模體1的四角上設有上下位置對應的安裝槽。導向塊安裝座4安裝在下模壓邊圈模體2上,導向槽3安裝在上模座模體1上,兩者都與安裝槽過盈配合,并用螺栓和銷釘固定。導向塊安裝座4和導向槽3嵌入安裝槽的深度都不小于25毫米,這樣才能保證足夠的安裝強度,防止使用時導向塊安裝座4和導向槽3發生變形移動,對制件成型造成影響。由于四個角上都設置了該導向機構,因此各方向的側向力能保持相互平衡。
[0030]導向槽3內的凹槽6與同一個角上的導向塊5位置形狀相配合,二者形成一組對應的導向機構。凹槽6與導向塊5之間為間隙配合,二者間的間隙不大于0.05毫米,導向塊5表面涂有潤滑脂。該機構在起導向作用的同時保證成型側向力的傳遞平衡,最有效地抵消成型側向力。如果間隙過大,則上下模在受到側向力作用時容易發生水平移動,使成型側向力傳遞不平衡。
[0031]在制件成型到底前,模具產生最大側向力時,本機構開始工作,導向塊5與導向槽3開始面接觸,通過導向槽3與導向塊5配合間隙來實現力的傳遞平衡。本機構分布于模具四角,有效的抵消制件成型過程中產生的側向力,從而提升制件成型質量,消除模具相對位移,減小模具磨損,延長模具壽命。
[0032]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能有效消除模具側向力的導向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別固定于下模壓邊圈模體⑵四角上的導向塊安裝座⑷和分別固定于上模座模體⑴四角上的導向槽⑶,所述導向塊安裝座(4)上固定有導向塊(5),所述導向槽(3)內的凹槽(6)與所述導向塊(5)位置形狀相配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能有效消除模具側向力的導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壓邊圈模體(2)四角和所述上模座模體(1)四角都設有安裝槽,所述導向塊安裝座(4)和所述導向槽(3)都與所述安裝槽過盈配合,所述導向塊安裝座(4)內設有安裝凹槽(7),所述導向塊(5)與所述安裝凹槽(7)過盈配合。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能有效消除模具側向力的導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塊安裝座(4)和所述導向槽(3)都通過螺栓和銷釘固定在所述安裝槽中,所述導向塊(5)也通過螺栓和銷釘固定在所述安裝凹槽(7)中。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能有效消除模具側向力的導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塊安裝座(4)和所述導向槽(3)嵌入所述安裝槽的深度都不小于25毫米。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能有效消除模具側向力的導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6)與所述導向塊(5)之間為間隙配合,二者間的間隙不大于0.05毫米,所述導向塊(5)表面涂有潤滑脂。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有效消除模具側向力的導向機構,包括分別固定于下模壓邊圈模體四角上的導向塊安裝座和分別固定于上模座模體四角上的導向槽,所述導向塊安裝座上固定有導向塊,所述導向槽內的凹槽與所述導向塊位置形狀相配合。使用本實用新型能在制件成型時抵消成型側向力,并起到導向作用,大大減少了制件成型過程中的制件缺陷,由此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壽命,降低了成本。而且本方案所采用的結構制造方便,易于根據不同要求改造推廣。
【IPC分類】B21D37/12
【公開號】CN204975029
【申請號】CN201520465954
【發明人】余敏, 葛培軍
【申請人】奇瑞商用車(安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