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缸套分體式精鏜夾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缸套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氣缸套分體式精鏜夾具。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氣缸套機加工精鏜工序用的夾具本體為整體式,夾具體內設有鑲圈,氣缸套半成品上、下腰帶通過模具內的鑲圈定位,液壓上壓式夾緊。這種夾具存在以下缺點:氣缸套外圓與鑲圈內孔存在間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氣缸套內孔與外圓的同軸度誤差及內孔的圓度誤差,影響了氣缸套的加工質量,且該工裝需配備一套液壓夾緊裝置,增加了氣缸套精鏜工序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將氣缸套精鏜工序內孔形位誤差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達到提高氣缸套的加工精度、降低氣缸套精鏜工序成本的氣缸套分體式精鏜夾具。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氣缸套分體式精鏜夾具,用于加工氣缸套,包括可拆卸安裝在機床上的固定半模具體,所述固定半模具體的內壁上相對設有第一下定位半環槽和第一上定位半環槽,所述第一下定位半環槽內嵌裝有第一下定位半鑲圈,所述第一上定位半環槽內嵌裝有第一上定位半鑲圈;所述固定半模具體的一側鉸接有用于與所述固定半模具體進行對接的活動半模具體,所述活動半模具體的內壁上相對設有第二下定位半環槽和第二上定位半環槽,所述第二下定位半環槽內嵌裝有第二下定位半鑲圈,所述第二上定位半環槽內嵌裝有第二上定位半鑲圈;所述固定半模具體和所述活動半模具體的開口側分別設有配合使用的鎖緊螺孔。
[0005]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固定半模具體包括半桶狀的第一模具圍框,所述第一模具圍框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半環狀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均布有若干固定螺孔。
[0006]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模具圍框與所述固定座為一體式結構。
[0007]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活動半模具體包括半桶狀的第二模具圍框,所述第二模具圍框的下端固定連接有用于與所述固定座進行對接的半環狀的對接座。
[0008]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二模具圍框與所述對接座為一體式結構。
[0009]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固定半模具體和所述活動半模具體的鉸接側設有配合使用的至少一對鉸接耳,貫穿所述鉸接耳插接有鉸接銷。
[00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氣缸套分體式精鏜夾具,用于加工氣缸套,包括可拆卸安裝在機床上的固定半模具體,所述固定半模具體的內壁上相對設有第一下定位半環槽和第一上定位半環槽,所述第一下定位半環槽內嵌裝有第一下定位半鑲圈,所述第一上定位半環槽內嵌裝有第一上定位半鑲圈;所述固定半模具體的一側鉸接有用于與所述固定半模具體進行對接的活動半模具體,所述活動半模具體的內壁上相對設有第二下定位半環槽和第二上定位半環槽,所述第二下定位半環槽內嵌裝有第二下定位半鑲圈,所述第二上定位半環槽內嵌裝有第二上定位半鑲圈;所述固定半模具體和所述活動半模具體的開口側分別設有配合使用的鎖緊螺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鏜氣缸套內孔的時候,將氣缸套放入固定半模具體和活動半模具體對接后圍成的空間內,通過配合使用的第一上定位半鑲圈和第二上定位半鑲圈、第一下定位半鑲圈和第二下定位半鑲圈將氣缸套固定住,把鎖緊螺栓旋入鎖緊螺孔內,將固定半模具體和固定半模具體對接固定,開始加工操作即可,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定位精準,提高了加工精度,降低了氣缸套精鏜的工序成本。
【附圖說明】
[0011]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實用新型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其中: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1-固定半模具體;11-第一模具圍框;12_固定座;13_固定螺孔;2-第一下定位半鑲圈;3_第一上定位半鑲圈;4_活動半模具體;41_第二模具圍框;42_對接座;5-第二下定位半鑲圈;6_第二上定位半鑲圈;7_鉸接耳;8_鉸接銷;9_鎖緊螺孔;10_氣缸套。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在下面的詳細描述中,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認識到,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0015]如圖1所示,氣缸套分體式精鏜夾具,用于加工氣缸套10,包括可拆卸安裝在機床上的固定半模具體1,所述固定半模具體I的內壁上相對設有第一下定位半環槽和第一上定位半環槽,所述第一下定位半環槽內嵌裝有第一下定位半鑲圈2,所述第一上定位半環槽內嵌裝有第一上定位半鑲圈3 ;所述固定半模具體I的一側鉸接有用于與所述固定半模具體I進行對接的活動半模具體4,所述固定半模具體I和所述活動半模具體4對接后,圍成固定容納所述氣缸套10的空間。所述活動半模具體4的內壁上相對設有第二下定位半環槽和第二上定位半環槽,所述第二下定位半環槽內嵌裝有第二下定位半鑲圈5,所述第二上定位半環槽內嵌裝有第二上定位半鑲圈6 ;所述固定半模具體I和所述活動半模具體4的開口側分別設有配合使用的鎖緊螺孔9。
[0016]所述固定半模具體I和所述活動半模具體4對接后,所述第一上定位半鑲圈3和所述第二上定位半鑲圈6對接成一個完整的定位鑲圈,所述第一下定位半鑲圈2和所述第二下定位半鑲圈5對接成一個完整的定位鑲圈。在加工時,將所述第一上定位半鑲圈3和所述第二上定位半鑲圈6、所述第一下定位半鑲圈2和所述第二下定位半鑲圈5先做成整體式的環形結構,然后經線切割工具進行切割加工成兩個半環結構即可。
[0017]所述固定半模具體I包括半桶狀的第一模具圍框11,所述第一模具圍框11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半環狀的固定座12,所述固定座12上均布有若干固定螺孔13,所述第一模具圍框11與所述固定座12為一體式結構,便于一次性加工成型。
[0018]相應地所述活動半模具體4包括半桶狀的第二模具圍框41,所述第二模具圍框41的下端固定連接有用于與所述固定座12進行對接的半環狀的對接座42,所述第二模具圍框41與所述對接座42也為一體式結構。
[0019]所述固定半模具體I和所述活動半模具體4的鉸接側設有配合使用的至少一對鉸接耳7,貫穿所述鉸接耳7插接有鉸接銷8,通過所述鉸接耳7和所述鉸接銷8實現了所述固定半模具體I和所述活動半模具體4的轉動連接,方便兩者扣合或打開。
[0020]本實用新型在鏜氣缸套10內孔的時候,將氣缸套10放入固定半模具體I和活動半模具體4對接后圍成的空間內,通過配合使用的第一上定位半鑲圈3和第二上定位半鑲圈6、第一下定位半鑲圈2和第二下定位半鑲圈5將氣缸套10固定住,把鎖緊螺栓旋入鎖緊螺孔9內,將固定半模具體I和固定半模具體I對接固定,開始加工操作即可,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定位精準,提高了加工精度,降低了氣缸套10精鏜的工序成本。
[0021]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權項】
1.氣缸套分體式精鏜夾具,用于加工氣缸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安裝在機床上的固定半模具體,所述固定半模具體的內壁上相對設有第一下定位半環槽和第一上定位半環槽,所述第一下定位半環槽內嵌裝有第一下定位半鑲圈,所述第一上定位半環槽內嵌裝有第一上定位半鑲圈;所述固定半模具體的一側鉸接有用于與所述固定半模具體進行對接的活動半模具體,所述活動半模具體的內壁上相對設有第二下定位半環槽和第二上定位半環槽,所述第二下定位半環槽內嵌裝有第二下定位半鑲圈,所述第二上定位半環槽內嵌裝有第二上定位半鑲圈;所述固定半模具體和所述活動半模具體的開口側分別設有配合使用的鎖緊螺孔。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缸套分體式精鏜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半模具體包括半桶狀的第一模具圍框,所述第一模具圍框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半環狀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均布有若干固定螺孔。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缸套分體式精鏜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圍框與所述固定座為一體式結構。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缸套分體式精鏜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半模具體包括半桶狀的第二模具圍框,所述第二模具圍框的下端固定連接有用于與所述固定座進行對接的半環狀的對接座。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氣缸套分體式精鏜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具圍框與所述對接座為一體式結構。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缸套分體式精鏜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半模具體和所述活動半模具體的鉸接側設有配合使用的至少一對鉸接耳,貫穿所述鉸接耳插接有鉸接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缸套分體式精鏜夾具,包括鉸接的固定半模具體和活動半模具體,固定半模具體的內壁上相對嵌裝有第一下定位半鑲圈和第一上定位半鑲圈;活動半模具體的內壁上相對嵌裝有第二下定位半鑲圈和第二上定位半鑲圈;固定半模具體和活動半模具體的開口側分別設有鎖緊螺孔;在鏜氣缸套內孔的時候,將氣缸套放入固定半模具體和活動半模具體內,通過配合使用的第一上定位半鑲圈和第二上定位半鑲圈、第一下定位半鑲圈和第二下定位半鑲圈將氣缸套固定住,將鎖緊螺栓旋入鎖緊螺孔內,將固定半模具體和固定半模具體對接固定,開始加工操作即可,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定位精準,提高了加工精度,降低了氣缸套精鏜的工序成本。
【IPC分類】B23Q3/06
【公開號】CN204913375
【申請號】CN201520686524
【發明人】王明泉, 戚玉培, 劉久萬, 高金剛, 戚娟娟, 張加中, 趙序堂
【申請人】洪澤縣華晨機械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