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絲桿軋輥側壓調整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鋼球或鋼鍛斜乳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絲桿乳輥側壓調整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鋼球乳制中,乳輥側壓調整裝置用于乳輥輥距的調整,鋼球斜乳機對乳輥輥距調整的要求:1、乳輥進口端和出口端整體調整,包括乳輥整體進或退;2、乳輥進口端單獨微調,包括乳輥進口端進或退;3、乳輥出口端單獨微調,包括乳輥出口端進或退。
[0003]目前應用的乳輥側壓調整方法,由于是采用單絲桿兩端(乳輥的進口端和出口端)分別單獨調整,無法實現乳輥整體聯動調整,調整過程中需頻繁測量輥距,尤其是小規格機組,調整耗時長,難度大,勞動強度高,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雙絲桿乳輥側壓調整裝置,采用雙絲杠側壓調整機構,乳輥整體調整利用外絲桿可實現聯動電動調整,乳輥微調利用內絲桿實現單獨調整,尤其在更換乳輥、導板后調整時更能體現乳輥整體聯動電動調整的優越功能。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6]一種雙絲桿乳輥側壓調整裝置,調整裝置為兩側對稱型,調整裝置包括電動機、減速機、支架、齒輪組件、軸承、支座組件、軸承蓋、鍵、外絲桿、螺母組件與內絲桿,電動機與減速機直聯,減速機按裝在支架上,齒輪組件包括小齒輪、中間齒輪與外齒輪,小齒輪的第一端固定在減速機的出軸上,小齒輪的第二端固定有輔助軸承,支座組件包括支架、內支座與外支座,中間齒輪由內支座通過軸承轉動,外齒輪由外支座通過軸承轉動,外齒輪通過軸承蓋和鍵驅動外絲桿,外絲桿在軸承蓋的內孔中軸向滑動,螺母組件包括外螺母與鎖緊螺母,外絲桿與外螺母組成螺紋副,外絲桿的內螺紋與內絲桿組成螺紋副,鎖緊螺母與內絲桿組成螺紋副。
[0007]進一步地,調整裝置包括拉桿、輥箱、調整螺母與彈簧,拉桿與輥箱連接,彈簧設于所述拉桿的外面,同軸安裝,調整螺母調整彈簧的壓縮量。
[0008]進一步地,小齒輪與中間齒輪嚙合,同時中間齒輪與兩側的外齒輪嚙合。
[0009]進一步地,支架、外支座與內支座均固定在下機座上。
[0010]進一步地,軸承蓋與外絲桿為間隙配合。
[0011]本實用新型一種雙絲桿乳輥側壓調整裝置,外絲桿實現乳輥的整體聯動調整,并通過電動機、減速機、齒輪傳動、螺母等傳動,實現電動快速調整。內絲桿分別滿足乳輥兩端(進口端或出口端)的單獨微調,兩者互不干擾,滿足對乳輥距的調整要求;由于雙絲桿側壓調整裝置具有整體聯動調整功能,在更換乳輥、導板調整時,能快捷、正確地調整乳輥輥距,避免頻繁的測量乳輥進口端和出口端的乳輥輥距;雙絲桿側壓調整裝置能較大程度的縮短乳輥輥距的調整時間,在鋼球連續流水線生產中顯得尤為重要,提高生產效率;采用雙絲桿側壓調整裝置能有效地減輕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降低乳輥輥距調整的復雜度,使乳輥輥距調整簡單化。
【附圖說明】
[0012]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圖;
[0014]圖2是圖1中B-B向的部分剖視圖;
[0015]圖3是圖1中A-A向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7]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雙絲桿乳輥側壓調整裝置,該調整裝置為兩側對稱型,該調整裝置包括電動機1、減速機2、支架20、齒輪組件、軸承組件、支座組件、軸承蓋
9、鍵10、外絲桿11、螺母組件與內絲桿18。電動機I與減速機2直聯,減速機按裝在支架上,齒輪組件包括小齒輪3、中間齒輪4與外齒輪5,小齒輪3的第一端固定在減速機2的出軸上,小齒輪3的第二端固定有輔助軸承22,小齒輪3與中間齒輪4嚙合,同時中間齒輪4與兩側的外齒輪5嚙合;支座組件包括支架20、內支座7與外支座8,中間齒輪4由固定在下機座6上的內支座7通過軸承21轉動,外齒輪5由固定在下機座6上的外支座8通過軸承19轉動,外齒輪5通過軸承蓋9和鍵10驅動外絲桿11,軸承蓋9與外絲桿11為間隙配合,外絲桿11在軸承蓋9的內孔中軸向滑動,螺母組件包括外螺母12與鎖緊螺母13,外絲桿11與外螺母12組成螺紋副,外絲桿11的內螺紋與內絲桿18組成螺紋副,鎖緊螺母13與內絲桿18組成螺紋副。
[0018]調整裝置包括拉桿14、輥箱15、調整螺母16與彈簧17,拉桿14與輥箱15連接,彈簧17設于所述拉桿14的外面,同軸安裝,調整螺母16調整彈簧17的壓縮量。
[0019]本實用新型一種雙絲桿乳輥側壓調整裝置,其原理為:
[0020]由電動機I —減速機2—小齒輪3—中間齒輪4—外齒輪5 (兩端:進口端和出口端)一軸承蓋9 (兩端:進口端和出口端)一通過鍵10 (兩端:進口端和出口端)一外絲桿11 (兩端:進口端和出口端)、外螺母12 (兩端:進口端和出口端),實現了乳輥整體聯動電動調整;
[0021]由內絲桿18 (兩端:進口端或出口端)、外絲桿11的內螺紋(兩端:進口端或出口端),實現了乳輥進口端或出口端的單獨微調,完成調整后由鎖緊螺母13鎖緊;
[0022]由拉桿14通過彈簧17的作用,調整螺母16可調整彈簧17的壓縮量,對輥箱15產生平衡拉力,輥箱15用于安裝乳輥;使輥箱15保持與內絲桿18端部貼緊,并消除外絲桿11和內絲桿18與外螺母12和外絲桿11的內螺紋之間的間隙,防止乳輥竄動,實現了乳輥平衡。
[0023]本實用新型一種雙絲桿乳輥側壓調整裝置,外絲桿11實現乳輥的整體聯動調整,并通過電動機1、減速機2、齒輪傳動、螺母等傳動,實現電動快速調整,內絲桿18分別滿足乳輥兩端(進口端或出口端)的單獨微調,兩者互不干擾,滿足對乳輥距的調整要求;由于雙絲桿側壓調整裝置具有整體聯動調整功能,在更換乳輥、導板后調整時,能快捷、正確地調整乳輥輥距,避免頻繁的測量乳輥進口端和出口端的乳輥輥距;雙絲桿側壓調整裝置能較大程度的縮短乳輥輥距的調整時間,在鋼球連續流水線生產中顯得尤為重要,提高生產效率;采用雙絲桿側壓調整裝置能有效地減輕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降低乳輥輥距調整的復雜度,使乳輥輥距調整簡單化。
[002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雙絲桿乳輥側壓調整裝置,所述調整裝置為兩側對稱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裝置包括電動機、減速機、支架、齒輪組件、軸承、支座組件、軸承蓋、鍵、外絲桿、螺母組件與內絲桿,所述電動機與所述減速機直聯,所述齒輪組件包括小齒輪、中間齒輪與外齒輪,所述小齒輪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減速機的出軸上,所述小齒輪的第二端固定有所述軸承,所述支座組件包括下支座、內支座與外支座,所述中間齒輪由所述內支座通過所述軸承轉動,所述外齒輪由所述外支座通過所述軸承轉動,所述外齒輪通過所述軸承蓋和所述鍵驅動所述外絲桿,所述外絲桿在所述軸承蓋的內孔中軸向滑動,所述螺母組件包括外螺母與鎖緊螺母,所述外絲桿與所述外螺母組成螺紋副,所述外絲桿的內螺紋與所述內絲桿組成螺紋副,所述鎖緊螺母與所述內絲桿組成螺紋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絲桿乳輥側壓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裝置包括拉桿、輥箱、調整螺母與彈簧,所述拉桿與所述輥箱連接,所述彈簧設于所述拉桿的外面,同軸安裝,所述調整螺母調整所述彈簧的壓縮量。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絲桿乳輥側壓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齒輪與所述中間齒輪嚙合,同時所述中間齒輪與兩側的所述外齒輪嚙合。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絲桿乳輥側壓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蓋與所述外絲桿為間隙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絲桿軋輥側壓調整裝置,調整裝置為兩側對稱型。電動機與減速機直聯,減速機安裝在支架上;齒輪組件包括小齒輪、中間齒輪與外齒輪,小齒輪的第一端固定在減速機的出軸上,小齒輪的第二端固定有輔助軸承;支座組件包括支架、內支座與外支座,中間齒輪由內支座通過軸承轉動,外齒輪由外支座通過軸承轉動;外齒輪通過軸承蓋和鍵驅動外絲桿,外絲桿在軸承蓋的內孔中軸向滑動;螺母組件包括外螺母與鎖緊螺母,外絲桿與外螺母組成螺紋副,外絲桿的內螺紋與內絲桿組成螺紋副,鎖緊螺母與內絲桿組成螺紋副。本實用新型中軋輥整體調整利用外絲桿可實現聯動電動調整,軋輥微調利用內絲桿實現單獨調整。
【IPC分類】B21B31/22, B21H1/14
【公開號】CN204912633
【申請號】CN201520324993
【發明人】朱惠斌
【申請人】無錫蘇創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