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加工中心零點校準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零點校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加工中心零點校準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當前機械加工行業中,大量的使用加工中心作為主要的生產加工設備。加工中心在運行一定時間后,由于磨損等情況,會出現零點偏移,即主軸相對于工作臺上的實際移動位移量與預計移動量之間存在偏差,造成加工出來的產品尺寸整體偏移,導致產品報廢。因此,一般加工中心每半年需要進行一次零點校準。
[0003]在現有技術中,加工中心零點校準一般采用千分尺、游標卡尺等標準測量工具,結合理論技術的方式進行,以X軸方向零點校準為例,具體步驟如下:
[0004]第一步:在加工中心主軸上裝一個芯棒;
[0005]第二步:在工作臺上X軸方向裝一個千分表;
[0006]第三步:讓芯棒的側面貼近千分表,記錄讀數;
[0007]第四步:芯棒不動,讓工作臺旋轉180度角,用游標卡尺測量出此時千分表與芯棒的距離。
[0008]第五步:將第三步和第四步的數值之和除以2,得出的數值作為粗校準值。
[0009]第六步:將粗校準值輸入加工中心相關參數內,再重復上述五個步驟,配合加工中心的程序計算,得出的值即為零點校準值。將零點校準值輸入相應的參數內,完成X軸的零點校準。
[0010]以上所有的步驟為X、Y、Z軸任意一軸進行零點校準的技術方案。要對X、Y、Z軸都進行校準,則必須將以上步驟分別在X、Y、Z軸方向上,按以上步驟各進行一遍。
[0011]現有的上述零點校準技術在實施過程中較為繁瑣,耗時較長;并且步驟較多,存在累積誤差,零點校準的精度不高。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需求更適合的零點校準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12]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工中心零點校準結構,可迅速方便地完成對加工中心的零點校準工作,且校準精度高。
[0013]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0014]一種加工中心零點校準結構,包括校準塊和加工中心的工作平臺,所述校準塊為對稱結構,固定在所述工作平臺上,且所述校準塊的對稱中心線與所述工作平臺的中心孔的軸線重合;所述校準塊上設有兩兩相互垂直的X軸零點校準面、Y軸零點校準面和Z軸零點校準面。
[0015]優選地,所述校準塊包括矩形塊,所述矩形塊的右側面為所述X軸零點校準面,所述矩形塊的前側面為所述Y軸零點校準面,所述矩形塊的頂面為所述Z軸零點校準面。
[0016]優選地,所述校準塊還包括底座,所述矩形塊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矩形塊的對稱中心線與所述底座的對稱中心線重合。
[0017]優選地,所述工作平臺上設有兩組銷孔,兩組所述銷孔與所述中心孔共線且關于所述中心孔對稱布置;所述底座上設有與所述銷孔一一配合的定位銷。
[0018]優選地,兩組所述定位銷分別為菱形定位銷和圓柱定定位銷。
[0019]優選地,所述工作平臺上還設有兩組螺紋孔,兩組所述螺紋孔與所述中心孔共線且關于所述中心孔對稱布置,并且兩組所述螺紋孔的連線與兩組所述銷孔的連線垂直;所述底座上設有與所述螺紋孔一一對應配合的螺栓通孔。
[0020]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加工中心零點校準結構,采用校準塊與加工中心的工作平臺相互配合的方式,可快速方便的完成零點校準,提高了零點校準的效率,并且,在對每個方向進行校準時,所需的步驟較少,有效消除了累計誤差,提高了零點校準的精確性。
【附圖說明】
[002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并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其中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校準塊的第一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圖1中校準塊的第二結構示意圖;
[0024]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工作平臺的結構示意圖。
[0025]其中上述附圖中的標號說明如下:
[0026]1-校準塊,2-工作平臺;
[0027]11-矩形塊,12-底座,13-定位銷,14-螺栓通孔;
[0028]21-中心孔,22-銷孔,23-螺紋孔;
[0029]Ila-X軸零點校準面,Ilb-Y軸零點校準面,Ilc-Z軸零點校準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30]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方案作進一步地詳細介紹。
[0031]參考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加工中心零點校準結構,取代了現有技術中采用常規測量工具檢測理論計算的零點校準方式。該加工中心零點校準結構包括校準塊I和加工中心的工作平臺2,所述校準塊I為對稱結構,固定在所述工作平臺2上,且所述校準塊I的對稱中心線與所述工作平臺2的中心孔21的軸線重合,所述中心孔21的中心點即X/Y/Z方向的機床原點;所述校準塊I上設有兩兩相互垂直的X軸零點校準面11a、Y軸零點校準面Ilb和Z軸零點校準面11c。
[0032]下面以X軸零點校準為例進行具體實施例介紹:
[0033]首先,將校準塊I的X方向的尺寸(即所述X軸零點校準面Ila到所述校準塊I對稱中心線的距離)輸入加工中心相應的參數內;
[0034]然后,操作加工中心設備讓主軸上的芯棒貼合X軸零點校準面11a,記錄設備顯示的數值;
[0035]最后,將設備顯示的數值輸入加工中心相應的參數內即可,最后得到的數值即為X方向的零點校準值。
[0036]如果對Y或Z軸都進行校準,則在Y或Z軸方向上,按照以上步驟各運行一遍即可。與現有技術相比,利用校準塊與工作平臺配合的校準結構進行零點校準,步驟減少,操作迅速方便,累計誤差較低,精確度提高。
[0037]優選地,所述校準塊I包括矩形塊11,所述矩形塊11的右側面為所述X軸零點校準面11a,所述矩形塊11的前側面為所述Y軸零點校準面11b,所述矩形塊11的頂面為所述Z軸零點校準面11c。矩形塊為簡單的對稱結構,方便三個零點校準面的布置,便于相關參數的測量,利于減小誤差。
[0038]另外,所述校準塊I還包括底座12,所述矩形塊11固定在所述底座12上,且所述矩形塊11的對稱中心線與所述底座12的對稱中心線重合,方便校準塊I在工作平臺2上的布置固定。
[0039]具體地,所述工作平臺2上設有兩組銷孔22,兩組所述銷孔22與所述中心孔21共線且關于所述中心孔21對稱布置;所述底座12上設有與所述銷孔22 —一配合的定位銷13。通過兩組對稱的定位銷連接,可保證所述校準塊I在所述工作平臺2上固定后,兩者的對稱中心線重合,以確保零點校準時的精度。
[0040]優選地,兩組所述定位銷13分別為菱形定位銷和圓柱定定位銷,兩種結構的定位銷配合,提高固定連接的可靠性。
[0041 ] 進一步地,所述工作平臺2上還設有兩組螺紋孔23,兩組所述螺紋孔23與所述中心孔21共線且關于所述中心孔21對稱布置,并且兩組所述螺紋孔23的連線與兩組所述銷孔22的連線垂直;所述底座12上設有與所述螺紋孔23 —一對應配合的螺栓通孔14。在定位銷連接的基礎上,所述校準塊I與所述工作平臺2還通過兩組螺栓固定,通過這四組連接結構的相互配合,進一步提高了所述校準塊I在所述工作平臺2上固定位置的精確性和牢靠性。
[0042] 以上依據圖式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了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不以圖面所示限定實施范圍,凡是依照本實用新型的構想所作的改變,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仍未超出說明書與圖示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加工中心零點校準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校準塊(I)和加工中心的工作平臺(2),所述校準塊(I)為對稱結構,固定在所述工作平臺(2)上,且所述校準塊(I)的對稱中心線與所述工作平臺(2)的中心孔(21)的軸線重合;所述校準塊(I)上設有兩兩相互垂直的X軸零點校準面(11a)、Y軸零點校準面(Ilb)和Z軸零點校準面(11c)。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中心零點校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準塊(I)包括矩形塊(11),所述矩形塊(11)的右側面為所述X軸零點校準面(11a),所述矩形塊(11)的前側面為所述Y軸零點校準面(11b),所述矩形塊(11)的頂面為所述Z軸零點校準面(11c)。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中心零點校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準塊(I)還包括底座(12),所述矩形塊(11)固定在所述底座(12)上,且所述矩形塊(11)的對稱中心線與所述底座(12)的對稱中心線重合。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中心零點校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臺(2)上設有兩組銷孔(22),兩組所述銷孔(22)與所述中心孔(21)共線且關于所述中心孔(21)對稱布置;所述底座(12)上設有與所述銷孔(22) —一配合的定位銷(13)。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中心零點校準結構,其特征在于,兩組所述定位銷(13)分別為菱形定位銷和圓柱定定位銷。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中心零點校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臺(2)上還設有兩組螺紋孔(23),兩組所述螺紋孔(23)與所述中心孔(21)共線且關于所述中心孔(21)對稱布置,并且兩組所述螺紋孔(23)的連線與兩組所述銷孔(22)的連線垂直;所述底座(12)上設有與所述螺紋孔(23) —一對應配合的螺栓通孔(1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零點校準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加工中心零點校準結構,包括校準塊和加工中心的工作平臺,所述校準塊為對稱結構,固定在所述工作平臺上,且所述校準塊的對稱中心線與所述工作平臺的中心孔的軸線重合;所述校準塊上設有兩兩相互垂直的X軸零點校準面、Y軸零點校準面和Z軸零點校準面。通過此校準結構,可方便快速地完成加工中心零點的校準,并且誤差較小,精確度較高。
【IPC分類】B23Q15/00, B23Q15/22
【公開號】CN204868359
【申請號】CN201520657598
【發明人】盧素建
【申請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