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止模具頂桿脫落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工設備,更具體地說是一種模具。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模具的頂桿為直徑相等的圓桿,當模具上模被打開時,頂桿容易被脫模背板帶出公夾板而出現丟失,或擊打損壞沖子,存在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全可靠,安裝方便,打開模具上模時頂桿被卡住不會脫落掉出的防止模具頂桿脫落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一種防止模具頂桿脫落結構,包括上模座I和脫料板2,所述的上模座I和脫料板2之間設有公夾板3,所述的公夾板3與所述的上模座I之間設有上墊板4,所述的公夾板3與所述的脫料板2之間設有脫背板5,所述的公夾板3內設有下頂桿孔301,所述的上墊板4內設有與所述的下頂桿孔301對齊的上頂桿孔401,所述的下頂桿孔301和上頂桿孔401內裝有頂桿6,所述的上模座I內設有與所述的上頂桿孔401對應的緩沖裝置孔101,所述的緩沖裝置孔101內裝有用于頂壓所述的頂桿6的彈性緩沖頂壓裝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頂桿孔401內壁上設有環形槽411,所述的環形槽411內裝有彈性膠圈8,所述的頂桿6上設有穿裝在所述的彈性膠圈8內的縮頸桿601,所述的頂桿6的外徑大于所述的彈性膠圈8的內徑,所述的縮頸桿601的外徑小于所述的彈性膠圈8的內徑,所述的彈性膠圈8的外徑大于所述的上頂桿孔401的內徑。
[0006]如上所述的防止模具頂桿脫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緩沖頂壓裝置7包括配合鎖緊在所述的緩沖裝置孔101上端的螺塞701,所述的緩沖裝置孔101內裝有能在其內滑動的頂壓塊702,所述的頂壓塊702與所述的螺塞701之間設有頂壓彈簧703。
[0007]如上所述的防止模具頂桿脫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縮頸桿601與所述的頂桿6連接的兩端設有直倒角611。
[0008]如上所述的防止模具頂桿脫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倒角611為30度。
[0009]如上所述的防止模具頂桿脫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頂桿孔301和所述的上頂桿孔401的直徑均為8.9mm。
[0010]如上所述的防止模具頂桿脫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縮頸桿601直徑為
7.9mm ο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如下優點:
[0012]1、本實用新型在上墊板的上頂桿孔內設置環形槽放置膠圈卡住頂桿,結構簡單,安全可靠,安裝方便,打開模具上模時頂桿被卡住不會脫落掉出。
[0013]2、本實用新型彈性膠圈的內環直徑尺寸大于縮頸桿外徑,保證模具工作狀態時頂桿與彈性膠圈之間不會因摩擦發熱而使彈性膠圈失效。
[0014]3、本實用新型縮頸桿兩端設有倒角,頂桿取出方便。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A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一種防止模具頂桿脫落結構,包括上模座I和脫料板2,所述的上模座I和脫料板2之間設有公夾板3,所述的公夾板3與所述的上模座I之間設有上墊板4,所述的公夾板3與所述的脫料板2之間設有脫背板5,所述的公夾板3內設有下頂桿孔301,所述的上墊板4內設有與所述的下頂桿孔301對齊的上頂桿孔401,所述的下頂桿孔301和上頂桿孔401內裝有頂桿6,所述的上模座I內設有與所述的上頂桿孔401對應的緩沖裝置孔101,所述的緩沖裝置孔101內裝有用于頂壓所述的頂桿6的彈性緩沖頂壓裝置7,所述的上頂桿孔401內壁上設有環形槽411,所述的環形槽411內裝有彈性膠圈8,所述的頂桿6上設有穿裝在所述的彈性膠圈8內的縮頸桿601,所述的頂桿6的外徑大于所述的彈性膠圈8的內徑,所述的縮頸桿601的外徑小于所述的彈性膠圈8的內徑,所述的彈性膠圈8的外徑大于所述的上頂桿孔401的內徑。在上墊板的上頂桿孔內設置環形槽放置膠圈卡住頂桿,結構簡單,安全可靠,安裝方便,打開模具上模時頂桿被卡住不會脫落掉出。
[0018]所述的彈性緩沖頂壓裝置7包括配合鎖緊在所述的緩沖裝置孔101上端的螺塞701,所述的緩沖裝置孔101內裝有能在其內滑動的頂壓塊702,所述的頂壓塊702與所述的螺塞701之間設有頂壓彈簧703。
[0019]所述的縮頸桿601與所述的頂桿6連接的兩端設有直倒角611。所述的直倒角611優選為30度。倒角的設置使得頂桿取出十分方便。
[0020]所述的下頂桿孔301和所述的上頂桿孔401的直徑均優選為8.9mm。
[0021]所述的縮頸桿601直徑優選為7.9mm。保證模具工作狀態時頂桿與彈性膠圈之間不會因摩擦發熱而使彈性膠圈失效。
【主權項】
1.一種防止模具頂桿脫落結構,包括上模座(I)和脫料板(2),所述的上模座(I)和脫料板(2)之間設有公夾板(3),所述的公夾板(3)與所述的上模座(I)之間設有上墊板(4),所述的公夾板(3)與所述的脫料板(2)之間設有脫背板(5),所述的公夾板(3)內設有下頂桿孔(301),所述的上墊板(4)內設有與所述的下頂桿孔(301)對齊的上頂桿孔(401),所述的下頂桿孔(301)和上頂桿孔(401)內裝有頂桿¢),所述的上模座(I)內設有與所述的上頂桿孔(401)對應的緩沖裝置孔(101),所述的緩沖裝置孔(101)內裝有用于頂壓所述的頂桿出)的彈性緩沖頂壓裝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頂桿孔(401)內壁上設有環形槽(411),所述的環形槽(411)內裝有彈性膠圈(8),所述的頂桿(6)上設有穿裝在所述的彈性膠圈(8)內的縮頸桿(601),所述的頂桿(6)的外徑大于所述的彈性膠圈(8)的內徑,所述的縮頸桿(601)的外徑小于所述的彈性膠圈(8)的內徑,所述的彈性膠圈(8)的外徑大于所述的上頂桿孔(401)的內徑。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模具頂桿脫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緩沖頂壓裝置(7)包括配合鎖緊在所述的緩沖裝置孔(101)上端的螺塞(701),所述的緩沖裝置孔(101)內裝有能在其內滑動的頂壓塊(702),所述的頂壓塊(702)與所述的螺塞(701)之間設有頂壓彈簧(703)。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模具頂桿脫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縮頸桿(601)與所述的頂桿(6)連接的兩端設有直倒角¢11)。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模具頂桿脫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倒角(611)為30度。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模具頂桿脫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頂桿孔(301)和所述的上頂桿孔(401)的直徑均為8.9mm。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模具頂桿脫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縮頸桿(601)直徑為7.9_。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止模具頂桿脫落結構,包括上模座和脫料板,上模座和脫料板之間設有公夾板,公夾板與上模座之間設有上墊板,公夾板與脫料板之間設有脫背板,公夾板內設有下頂桿孔,上墊板內設有與下頂桿孔對齊的上頂桿孔,下頂桿孔和上頂桿孔內裝有頂桿,上模座內設有與上頂桿孔對應的緩沖裝置孔,緩沖裝置孔內裝有用于頂壓頂桿的彈性緩沖頂壓裝置,其技術方案的要點是,上頂桿孔內壁上設有環形槽,環形槽內裝有彈性膠圈,頂桿上設有穿裝在彈性膠圈內的縮頸桿,頂桿的外徑大于彈性膠圈的內徑,縮頸桿的外徑小于彈性膠圈的內徑,彈性膠圈的外徑大于上頂桿孔的內徑。
【IPC分類】B21D37/10
【公開號】CN204657282
【申請號】CN201520353458
【發明人】夏世新, 李勇, 劉榕, 鄔斌, 張志剛, 熊云水
【申請人】中山復盛機電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