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火花加工分離式電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電火花加工分離式電極,具體涉及電火花加工中能夠使內沖液與外沖液相配合有效改善深孔和深槽加工沖液效果的分離式電極,屬于電火花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電火花加工技術通過分別連接電源正負極的電極與工件相互靠近時放電產生的能量融化甚至氣化工件材料,從而達到材料去除的效果。放電蝕除掉的材料需要快速的排出放電間隙,以保證后續放電的正常進行。目前將蝕除產物排出放電間隙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工作液以一定速度在放電間隙中流動,利用工作液的流動將蝕除顆粒帶出放電間隙。工作液流動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蝕除顆粒排出的效果,進而會影響到電火花加工的效率。好的沖液效果能夠提高電火花的加工效率,并降低電極與工件產生短路放電的概率。
[0003]目前,電火花加工中改善沖液效果的方法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通過電極加工過程中間隔一段時間即快速抬刀的方式,在放電間隙內產生流體的快速流動,從而將聚集在放電間隙內的蝕除顆粒排出放電間隙,這種方法在加工深孔或封閉型腔時蝕除顆粒排出效果不好,容易導致電極與工件的短路燒蝕工件。第二種是采用管狀中空電極,通過從管內向外提供高壓工作液的方式,快速的將放電產生的蝕除顆粒排出放電間隙,這種沖液方式在側壁放電時,工作液無法沖到放電區域,容易導致短路燒蝕工件。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火花加工分離式電極,以解決目前電火花加工中沖液方法加工深孔或深槽時蝕除顆粒難以排出放電間隙容易導致側壁二次放電的問題。
[0005]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電極包括第一圓柱電極、第二圓柱電極和第三圓柱電極,第一圓柱電極位于第二圓柱電極的上端且二者垂直設置并制成一體,第三圓柱電極位于第二圓柱電極的下端且二者垂直設置,第二圓柱電極與第三圓柱電極螺紋連接,第一圓柱電極、第二圓柱電極和第三圓柱電極同軸設置,第三圓柱電極的底端面為放電加工區域,第一圓柱電極的上端面沿圓周均勻開有多個第一工作液出水孔,第一圓柱電極、第二圓柱電極和第三圓柱電極的軸線位置開有第二工作液出水孔。
[0006]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便于加工,安裝簡便,電極損耗后僅需更換第三圓柱電極,第一圓柱電極和第二圓柱電極可以長期使用無需更換,有利于節省電極材料,第一圓柱電極和第二圓柱電極與第三圓柱電極為分離式的螺紋連接,有利于第三圓柱電極根據實際加工條件采用與第一和第二圓柱電極不同的材料,第一圓柱電極和第二圓柱電極所采用的材料可以與第三圓柱電極所采用的材料可以自由組合搭配,第一圓柱電極外圍小孔所沖工作液能夠直接沖到第三圓柱電極的外壁上,有利于提高加工深孔和深槽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質量。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正視圖;圖2為第一圓柱電極與第二圓柱電極的正視圖;圖3為第一圓柱電極與第二圓柱電極的俯視圖;圖4為第三圓柱電極的正視圖;圖5為第三圓柱電極的俯視圖;圖6為第三圓柱電極的俯視圖(側壁開有方形凹槽);圖7為第三圓柱電極的俯視圖(側壁開有三角形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08]【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圖4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電極包括第一圓柱電極1、第二圓柱電極2和第三圓柱電極3,第一圓柱電極I位于第二圓柱電極2的上端且二者垂直設置并制成一體,第三圓柱電極位于第二電極2的下端且二者垂直設置,第二圓柱電極2與第三圓柱電極3螺紋連接,第一圓柱電極1、第二圓柱電極2和第三圓柱電極3同軸設置,第三圓柱電極3的底端面為放電加工區域,第一圓柱電極I的上端面沿圓周均勻開有多個第一工作液出水孔6,第一圓柱電極1、第二圓柱電極2和第三圓柱電極3的軸線位置開有第二工作液出水孔7。
[0009]【具體實施方式】二:結合圖1和圖3說明,第一工作液出水孔6位于第一圓柱電極I的外側壁與第二圓柱電極2的外側壁之間,此結構可保證工作液垂直流落到第三圓柱電極3的側壁上。其它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0010]【具體實施方式】三:結合圖2和圖4說明,第二圓柱電極2的底端面開有螺紋孔4,第三圓柱電極3的上端面設有螺紋桿5,螺紋桿5與螺紋孔4螺紋連接。此結構便于使用過程中拆裝第三圓柱電極。其它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0011]【具體實施方式】四:第二圓柱電極第三2第三的直徑小于第三圓柱電極第三3第三的電極,第三圓柱電極3的直徑小于第一圓柱電極,此結構將放電點控制在第三圓柱電極上,降低了側壁二次放電的概率。其它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0012]【具體實施方式】五:結合圖5、圖6和圖7說明,第三圓柱電極3的側壁開有一組凹槽,所述凹槽為方形凹槽、三角形凹槽或梯形凹槽,所述凹槽為直凹槽或者螺旋凹槽,此結構保證電極側壁被工作液完全包覆的同時減小工作液沖過側壁的阻力。其它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0013]具體實施例:第一圓柱電極I與第二圓柱電極2采用青銅材料,第三圓柱電極3采用石墨材料,第一圓柱電極I直徑為30mm,長度為40mm,第二圓柱電極2直徑為16mm,長度為300mm。如附圖3所示,第一圓柱電極I上設置有12個均勻分布在第二圓柱電極2外壁與第一圓柱電極I的外壁之間的直徑為3mm的第一工作液出水孔6。如附圖4所示,第三圓柱電極3直徑為22mm,長度為50mm,第二圓柱電極2與第三圓柱電極3之間連接的螺紋為Ml2,長度為20mm。如附圖5、圖6和圖7所示,第三圓柱電極3側壁是光滑的圓柱,方形、梯形或三角形等形狀凹槽。第二工作液出水孔7直徑為6mm。
[0014]工作原理:放電加工時從第一圓柱電極I上的多個第一工作液出水孔6沖出的工作液將第三圓柱電極3的側壁完全包覆在工作液中,第二工作液出水孔7沖出的工作液將第三圓柱電極3的底端完全包覆在工作液中,所采用的工作液為高壓工作液,工作液的快速流動能夠將放電間隙內產生的蝕除顆粒快速的沖出放電區域。
【主權項】
1.一種電火花加工分離式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極包括第一圓柱電極(I)、第二圓柱電極⑵和第三圓柱電極(3),第一圓柱電極⑴位于第二圓柱電極(2)的上端且二者垂直設置并制成一體,第三圓柱電極(3)位于第二圓柱電極(2)的下端且二者垂直設置,第二圓柱電極⑵與第三圓柱電極⑶螺紋連接,第一圓柱電極(I)、第二圓柱電極⑵和第三圓柱電極⑶同軸設置,第三圓柱電極⑶的底端面為放電加工區域,第一圓柱電極⑴的上端面沿圓周均勻開有多個第一工作液出水孔(6),第一圓柱電極(I)、第二圓柱電極(2)和第三圓柱電極(3)的軸線位置開有第二工作液出水孔(7)。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火花加工分離式電極,其特征在于第一工作液出水孔(6)位于第一圓柱電極(I)的外側壁與第二圓柱電極(2)的外側壁之間。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電火花加工分離式電極,其特征在于第二圓柱電極(2)的底端面開有螺紋孔(4),第三圓柱電極(3)的上端面設有螺紋桿(5),螺紋桿(5)與螺紋孔(4)螺紋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電火花加工分離式電極,其特征在于第二圓柱電極(2)的直徑小于第三圓柱電極(3)的電極,第三圓柱電極(3)的直徑小于第一圓柱電極(I)。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電火花加工分離式電極,其特征在于第三圓柱電極(3)的側壁開有一組凹槽,所述凹槽為方形凹槽、三角形凹槽或梯形凹槽,所述凹槽為直凹槽或者螺旋凹槽。
【專利摘要】一種電火花加工分離式電極,屬于電火花加工技術領域。該電極解決目前電火花加工中沖液方法加工深孔或深槽時蝕除顆粒難以排出放電間隙容易導致側壁二次放電的問題。方案:所述電極包括第一圓柱電極、第二圓柱電極和第三圓柱電極,第一圓柱電極位于第二圓柱電極的上端且二者垂直設置并制成一體,第三圓柱電極位于第二圓柱電極的下端且二者垂直設置,第二圓柱電極與第三圓柱電極螺紋連接,第一圓柱電極、第二圓柱電極和第三圓柱電極同軸設置,第三圓柱電極的底端面為放電加工區域,第一圓柱電極的上端面沿圓周均勻開有多個第一工作液出水孔,第一圓柱電極、第二圓柱電極和第三圓柱電極的軸線位置開有第二工作液出水孔。本實用新型用于電火花加工。
【IPC分類】B23H9/14, B23H1/04
【公開號】CN204639369
【申請號】CN201520389152
【發明人】狄士春, 李道嶺, 郭成波
【申請人】哈爾濱工業大學
【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