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形管定位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異形管定位的模具。
【背景技術】
[0002]管道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廣泛應用的運輸方式,其使用范圍包括汽車、航海、航天等精密工業生產。尤其在發動機油路、氣路、水路等運輸,應用最多,且受限于外觀、外形,管道的形狀也復雜多變,甚至其運輸系統由多種異形管道組裝而成,使之組裝難度增大。對此,傳統的加工方法,一般采用人手裝配,并使用輔助夾具進行糾形。此方法雖然成本低,但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高,而且糾形的效果不佳,從而導致產品的品質低。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異形管定位模具,已解決現有異形管糾形夾具效率低、效果差的技術問題。
[0004]為了到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5]異形管定位模具,包括上模及下模,所述上模、下模均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水平表面和第三水平表面,以及連接第一水平表面和第三水平表面的第一傾斜表面,在第一傾斜表面上設置有容納異形管的凹腔,在所述凹腔的末端連接有冷卻管壁。本模具工作時,只需將本模具安裝于壓制裝置上,然后將待加工的異形管放置于凹腔中,然后啟動壓制裝置,即可將待加工的異形管糾正成形。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在所述第一水平面和第二水平面均設置有導穿通孔,所述第一傾斜表面的底部設置有螺紋孔,以方便本模具的安裝使用。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改進,所述凹腔的深度為異形管直徑的一半。
[0008]由上述可知,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09]本實用新型的異形管定位模具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夠快速有效地將異形管糾正成形。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異形管定位模具的立體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異形管定位模具的仰視圖;
[0012]圖3為本實用新型異形管定位模具的正視圖;
[0013]圖4為本實用新型異形管定位模具的俯視圖;
[0014]圖5為本實用新型異形管定位模具的工作安裝示意圖;
[0015]圖中:I第一水平表面,2第三水平表面,3第一傾斜表面,4導穿通孔,5螺紋孔,6支撐桿,7氣缸安裝座,8氣缸,30凹腔,31冷卻管壁。
【具體實施方式】
[0016]附圖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
[0017]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附圖中某些公知結構及其說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18]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中的說明書附圖,對實用新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9]如圖1-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異形管定位模具的示意圖,其包括上模及下模,所述上模、下模均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水平表面I和第三水平表面2,以及連接第一水平表面I和第三水平表面2的第一傾斜表面3,在第一傾斜表面3上設置有容納異形管的凹腔30,所述凹腔30的深度為異形管直徑的一半,在所述凹腔30的末端連接有冷卻管壁31,當凹腔30內的溫度過高時,可通過該冷卻管壁31往凹腔30內輸送冷卻液,以保證凹腔30內的溫度符合要求;同時,為了方便本模具的安裝,在所述第一水平面I和第三水平面2均設置有導穿通孔4,所述第一傾斜表面3的底部設置有螺紋孔5。
[0020]如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異形管定位模具的工作安裝示意圖,將本模具的下模通過導穿通孔4安裝于支撐桿6中,通過螺紋孔5固定于氣缸安裝座7上,同時將本模具的上模通過螺紋孔5固定于氣缸8上,導穿孔安4裝于支撐桿6中。這樣需要對異形管進行糾形時,只需將待加工的異形管放置于下模的凹腔30中,啟動氣缸8,上模往下壓,即可快速有效地將異形管糾正成形。
【主權項】
1.異形管定位模具,包括上模及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下模均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水平表面和第三水平表面,以及連接第一水平表面和第三水平表面的第一傾斜表面,在第一傾斜表面上設置有容納異形管的凹腔,在所述凹腔的末端連接有冷卻管壁。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異形管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水平面和第二水平面均設置有導穿通孔,所述第一傾斜表面的底部設置有螺紋孔。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異形管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的深度為異形管直徑的一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異形管定位模具,屬于模具領域,包括上模及下模,所述上模、下模均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水平表面和第三水平表面,以及連接第一水平表面和第三水平表面的第一傾斜表面,在第一傾斜表面上設置有容納異形管的凹腔,在所述凹腔的末端連接有冷卻管壁。本實用新型的異形管定位模具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夠快速有效地將異形管糾正成形。
【IPC分類】B21D37/10
【公開號】CN204620862
【申請號】CN201520293870
【發明人】伍新輝, 龐桂文, 李勁洪
【申請人】廣東駿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9日
【申請日】2015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