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的數控機床刀塔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床刀具固定裝置,尤其是一種改進的數控機床刀塔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數控機床的刀塔是用來對刀具進行固定和定位的裝置。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03791654 U公開了一種動力刀塔,轉位精度高,拆裝方便。但是,這種結構的刀塔在進行換刀操作時,隨著刀具在固定狀態和自由狀態互相切換的過程,會給刀具帶來振動,使得換刀過程誤差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改進的數控機床刀塔結構,能夠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高換刀過程的平順性,減少換刀誤差。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改進的數控機床刀塔結構,包括刀盤,刀盤上通過加持機構固定有刀具,所述刀盤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內活動插接有定位盤,定位盤的邊沿插接在第一固定槽內,定位盤的邊沿上設置有縱向凹槽,縱向凹槽的頂面設置有第一橡膠墊,第一固定槽內設置有真空管路,第一固定槽的內側設置有環形彈簧片,定位盤頂部設置有與刀盤底部選擇性密封接觸的第二固定槽,第二固定槽的側壁設置有橫向凹槽,環形彈簧片的頂部連接有液壓活塞,環形彈簧片在液壓活塞的帶動下選擇性地與第二固定槽插接,環形彈簧片包括位于中心的水平部,水平部的外側設置有弧形部,弧形部的外側設置有傾斜部,傾斜部向下傾斜,傾斜部與水平面的夾角為20°,定位盤的底部通過連桿鉸接有套筒,連桿的中間連接有固定桿,套筒內側滑動設置有傳動軸,定位盤中心設置有供傳動軸穿過的通孔,傳動軸的頂端和刀盤的底部分別設置有相互選擇性嚙合的齒形部。
[0006]作為優選,所述通孔的內側設置有第二橡膠墊,第二橡膠墊與傳動軸過盈配合。
[0007]作為優選,所述加持機構選用三齒盤鎖緊機構,定位盤的邊沿在插入第一固定槽時與三齒盤鎖緊機構的鎖緊齒盤緊密接觸。
[0008]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帶來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通過傳動軸的前后位移,在連桿的帶動下,使得傳動軸與定位盤進行同步的位移,且位置方向相反,定位盤用來對刀盤進行固定,傳動軸用來驅動刀盤進行旋轉換刀。定位盤插入刀盤中后,第一固定槽與縱向凹槽之間形成一個密閉的空間,通過真空管路的抽真空,使得這一密閉空間形成負壓狀態,從而利用外界大氣壓對定位盤進行擠壓固定。定位盤固定在刀盤上之后,通過液壓活塞的推動,環形彈簧片進入第二固定槽內,傾斜部插入橫向凹槽。通過上述雙重定位,可以有效提高刀具固定時的穩定性。在進行換刀操作時,首先向負壓區域注入空氣,使得內外氣壓相同;然后將傳動軸緩慢插入刀盤中,與此同時定位盤在連桿的帶動下逐漸脫離刀盤,由于有環形彈簧片的限制和定位,刀盤、定位盤和轉動軸可保持徑向方向相對靜止的狀態,提高了換刀過程的穩定性。環形彈簧片最外側的傾斜部呈20°角傾斜,可以在傾斜部進出橫向凹槽時,提高阻尼力的平順性。通過設置與傳動軸過盈配合的第二橡膠墊,可以進一步提高傳動軸與定位盤的徑向同心性,提高切換過程的穩定性。通過定位盤與三齒盤鎖緊機構的緊密接觸,可以在固定刀盤的同時,提高三齒盤鎖緊機構對于刀具夾持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定位盤邊沿部位與刀盤插接后的結構圖。
[0011]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環形彈簧片與第二固定槽插接后的結構圖。
[0012]圖中:1、刀盤;2、加持機構;3、刀具;4、第一固定槽;5、定位盤;6、縱向凹槽;7、第一橡膠墊;8、真空管路;9、環形彈簧片;10、第二固定槽;11、橫向凹槽;12、液壓活塞;13、水平部;14、弧形部;15、傾斜部;16、連桿;17、套筒;18、固定桿;19、傳動軸;20、通孔;21、齒形部;22、第二橡膠墊;23、鎖緊齒盤;24、弧形橡膠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13]本實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標準零件均可以從市場上購買,異形件根據說明書的和附圖的記載均可以進行訂制,各個零件的具體連接方式均采用現有技術中成熟的螺栓、鉚釘、焊接、粘貼等常規手段,在此不再詳述。
[0014]參照圖1-3,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方式】包括刀盤1,刀盤I上通過加持機構2固定有刀具3,所述刀盤I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固定槽4,第一固定槽4內活動插接有定位盤5,定位盤5的邊沿插接在第一固定槽4內,定位盤5的邊沿上設置有縱向凹槽6,縱向凹槽6的頂面設置有第一橡膠墊7,第一固定槽4內設置有真空管路8,第一固定槽4的內側設置有環形彈簧片9,定位盤5頂部設置有與刀盤I底部選擇性密封接觸的第二固定槽10,第二固定槽10的側壁設置有橫向凹槽11,環形彈簧片9的頂部連接有液壓活塞12,環形彈簧片9在液壓活塞12的帶動下選擇性地與第二固定槽10插接,環形彈簧片9包括位于中心的水平部13,水平部13的外側設置有弧形部14,弧形部14的外側設置有傾斜部15,傾斜部15向下傾斜,傾斜部15與水平面的夾角為20°,定位盤5的底部通過連桿16鉸接有套筒17,連桿16的中間連接有固定桿18,套筒17內側滑動設置有傳動軸19,定位盤5中心設置有供傳動軸19穿過的通孔20,傳動軸19的頂端和刀盤I的底部分別設置有相互選擇性嚙合的齒形部21。定位盤5插入刀盤I中后,第一固定槽4與縱向凹槽6之間形成一個密閉的空間,通過真空管路8的抽真空,使得這一密閉空間形成負壓狀態,從而利用外界大氣壓對定位盤5進行擠壓固定。定位盤5固定在刀盤I上之后,通過液壓活塞12的推動,環形彈簧片9進入第二固定槽10內,傾斜部15插入橫向凹槽11。通過上述雙重定位,可以有效提高刀具3固定時的穩定性。在進行換刀操作時,首先向負壓區域注入空氣,使得內外氣壓相同;然后將傳動軸19緩慢插入刀盤I中,與此同時定位盤5在連桿16的帶動下逐漸脫離刀盤1,由于有環形彈簧片9的限制和定位,刀盤1、定位盤5和轉動軸19可保持徑向方向相對靜止的狀態,提高了換刀過程的穩定性。環形彈簧片9最外側的傾斜部呈20°角傾斜,可以在傾斜部進出橫向凹槽11時,提高阻尼力的平順性。通孔20的內側設置有第二橡膠墊22,第二橡膠墊22與傳動軸19過盈配合,可以進一步提高傳動軸19與定位盤5的徑向同心性,提高切換過程的穩定性。加持機構2選用三齒盤鎖緊機構(圖中未示出),定位盤5的邊沿在插入第一固定槽4時與三齒盤鎖緊機構的鎖緊齒盤23緊密接觸,通過定位盤5與三齒盤鎖緊機構的緊密接觸,可以在固定刀盤I的同時,提高三齒盤鎖緊機構對于刀具3夾持的穩定性。
[0015]另外,傾斜部15的頂端對車設置有兩個弧形橡膠體24,兩個弧形橡膠體24向外側彎折,在傾斜部15插入橫向凹槽11時,弧形橡膠體24與橫向凹槽11的內壁過盈配合。弧形橡膠體24可以提高環形彈簧片9與第二固定槽10插接的牢固度,并減小傾斜部15在進出橫向凹槽11時的沖擊力。
[0016]其中,三齒盤鎖緊機構在【背景技術】引用的專利文獻中已經進行了充分的公開,在此不再詳述。
[0017]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權項】
1.一種改進的數控機床刀塔結構,包括刀盤(1),刀盤(I)上通過加持機構(2)固定有刀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盤(I)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固定槽(4),第一固定槽(4)內活動插接有定位盤(5),定位盤(5)的邊沿插接在第一固定槽(4)內,定位盤(5)的邊沿上設置有縱向凹槽¢),縱向凹槽¢)的頂面設置有第一橡膠墊(7),第一固定槽(4)內設置有真空管路(8),第一固定槽(4)的內側設置有環形彈簧片(9),定位盤(5)頂部設置有與刀盤(I)底部選擇性密封接觸的第二固定槽(10),第二固定槽(10)的側壁設置有橫向凹槽(11),環形彈簧片(9)的頂部連接有液壓活塞(12),環形彈簧片(9)在液壓活塞(12)的帶動下選擇性地與第二固定槽(10)插接,環形彈簧片(9)包括位于中心的水平部(13),水平部(13)的外側設置有弧形部(14),弧形部(14)的外側設置有傾斜部(15),傾斜部(15)向下傾斜,傾斜部(15)與水平面的夾角為20°,定位盤(5)的底部通過連桿(16)鉸接有套筒(17),連桿(16)的中間連接有固定桿(18),套筒(17)內側滑動設置有傳動軸(19),定位盤(5)中心設置有供傳動軸(19)穿過的通孔(20),傳動軸(19)的頂端和刀盤(I)的底部分別設置有相互選擇性嚙合的齒形部(2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數控機床刀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0)的內側設置有第二橡膠墊(22),第二橡膠墊(22)與傳動軸(19)過盈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數控機床刀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持機構(2)選用三齒盤鎖緊機構,定位盤(5)的邊沿在插入第一固定槽(4)時與三齒盤鎖緊機構的鎖緊齒盤(23)緊密接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改進的數控機床刀塔結構,包括刀盤,刀盤上通過加持機構固定有刀具,所述刀盤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內活動插接有定位盤,定位盤的邊沿上設置有縱向凹槽,第一固定槽內設置有真空管路,第一固定槽的內側設置有環形彈簧片,定位盤頂部設置有與刀盤底部選擇性密封接觸的第二固定槽,第二固定槽的側壁設置有橫向凹槽,環形彈簧片的頂部連接有液壓活塞,定位盤的底部通過連桿鉸接有套筒,連桿的中間連接有固定桿,套筒內側滑動設置有傳動軸,定位盤中心設置有供傳動軸穿過的通孔。本實用新型能夠改進現有技術的不足,提高換刀過程的平順性,減少換刀誤差。
【IPC分類】B23B29-24
【公開號】CN204504265
【申請號】CN201520115179
【發明人】宋明安, 孫潔, 劉學平, 李志博, 同彥恒, 麻輝
【申請人】寧夏巨能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29日
【申請日】2015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