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有多連桿鎖模機構的內高壓成形油壓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
[0001]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內高壓成形裝備領域,特別涉及內高壓成形油壓機。
[0002]【背景技術】管材液壓成形(又稱內高壓成形)是一種制造空心整體構件的先進制造技術,與傳統的先沖壓后焊接的空心構件制造工藝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降低成本的同時能夠提高零件的強度和剛度。在汽車、航空、航天制造領域,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尤其在汽車生產中,如轎車的副車架和儀表板橫梁等,都在逐漸以內高壓液壓成形方法替代原來的傳統加工方法。
[0003]近幾年,由于內高壓成形件的尺寸逐漸增加,成形的管件圓角日益變小,導致成形用內高壓源和鎖模力大幅增加。然而,目前鎖模機構均采用油壓機。現有技術中的數千噸液壓機,模具的開合和鎖緊采用同一油缸實現,液壓缸的行程較大,導致油缸的規模很大,這不僅增加設備造價,而且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
[0004]【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帶有多連桿鎖模機構的內高壓成形油壓機,包括由4個立柱連接固定的上橫梁與下橫梁。主缸安裝在上橫梁上。大滑塊設于上、下橫梁之間,其特征在于:設有4組多連桿增力機構對稱分布的多連桿增力機構,該多連桿增力機構包括兩端分別設有通孔的曲柄、小連桿與大連桿,它們的一端共同絞接在一起而曲柄的另一端與上橫梁的下方絞接,小連桿的另一端與小滑塊的下方絞接,大連桿的另一端絞接大滑塊的上部。當大滑塊位于下極限工作位置時,多連桿增力機構的大連桿與垂直方向的夾角為3— 8度,最佳角度為5度;而小連桿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2— 6度,最佳角度為4度。小滑塊所用的導軌為八面導軌。
[0005]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針對內高壓成形技術的特點,將傳統的多連桿結構與液壓缸相結合,多連桿結構放大滑塊的空行程速度,在下死點附近放大工作載荷。這種新型內高壓成形機較傳統的油壓機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更小的工作油缸,更低的能量消耗。采用多連桿增力機構,可將驅動力放大幾十倍,因此鎖模力大,驅動力相對較小,可以采用非常小的液壓缸。相對于傳統液壓成形設備,此種裝置整體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特別是在大噸位內高壓成形中,該機械裝置的優勢更加明顯。采用多連桿增力機構,易于提高滑塊的移動速度,使成形模具閉合開啟速度快,成形效率高,在合模瞬間降低滑塊速度可以大幅度降低合模噪音。
【附圖說明】
[0006]本實用新型共有四幅附圖,其中: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壓力機下極限位置的主視圖;
[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壓力機上極限位置的主視圖;
[0009]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圖1多連桿增力機構的主視圖;
[0010]圖4是圖3的左側視圖。
[0011]圖中:1、上橫梁;2、立柱;3、大滑塊;4、下橫梁;5、主缸;6、小滑塊;7、曲柄;8、大連桿;9、小連桿。
[0012]【具體實施方式】附圖顯示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它是用于管材內高壓成形的新型壓力機,它的特點是:一種帶有多連桿鎖模機構的內高壓成形油壓機,包括由4個立柱2連接固定的上橫梁I與下橫梁4。主缸5安裝在上橫梁I上。大滑塊3設于上橫梁I與下橫梁4之間。它的特點是:設有4組多連桿增力機構對稱分布的多連桿增力機構。多連桿增力機構包括兩端分別設有通孔的曲柄7、小連桿9與大連桿8。曲柄7、小連桿9與大連桿8的一端共同絞接在一起。曲柄7的另一端與上橫梁I的下方絞接,小連桿9的另一端與小滑塊6的下方絞接,大連桿8的另一端絞接大滑塊3的上部。本實用新型共采用一個活塞缸主缸5的運動方向與大滑塊3的運動相問。當活塞桿向下運動時驅動小滑塊6,小滑塊6帶動多連桿增力機構運動,從而帶動壓力機大滑塊3的運動。空行程時使大滑塊3加速向下運動,合模過程中大滑塊3速度則會迅速降低。
[0013]當大滑塊3位于下極限工作位置時,多連桿增力機構的大連桿8與垂直方向的夾角為3— 8度,最佳角度為5度,而小連桿9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2— 6度,最佳角度為4度。當滿足以上條件時,200t的液壓缸經過多連桿增力機構能夠產生5000t的合模力。小滑塊6所用的導軌為八面導軌,導向精度高。
[0014]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利用多連桿機構在空程時具有增速,工作行程時具有增力的特點,達到內高壓成形工藝的需求,從而可以采用非常小的液壓缸產生非常大的合模力。以一種新的傳動方案取代現有技術中的內高壓成形油壓機機。
[001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帶有多連桿鎖模機構的內高壓成形油壓機,包括由4個立柱(2)連接固定的上橫梁(I)與下橫梁(4),主缸(5)安裝在所述上橫梁(I)上,大滑塊(3)設于所述上橫梁(I)與下橫梁(4)之間,其特征在于:設有4組對稱分布的多連桿增力機構,該多連桿增力機構包括兩端分別設有通孔的曲柄(7)、小連桿(9)與大連桿(8),所述的曲柄(7)、小連桿(9)與大連桿(8)的一端共同絞接在一起而所述曲柄(7)的另一端與所述上橫梁(I)的下方絞接,所述小連桿(9)的另一端與所述小滑塊(6)的下方絞接,所述大連桿(8)的另一端絞接所述大滑塊(3)的上部;當大滑塊(3)位于下極限工作位置時,所述多連桿增力機構在大連桿⑶與曲柄⑵構成的平面上,大連桿⑶與垂直方向的夾角為3—8度,而在小連桿(9)與曲柄(7)構成的平面上,所述小連桿(9)與平面水平方向的夾角為2— 6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多連桿鎖模機構的內高壓成形油壓機,其特征在于:當大滑塊(3)位于下極限工作位置時,所述多連桿增力機構的大連桿(8)與垂直方向的夾角的最佳角度為5度,而所述小連桿(9)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的最佳角度為4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多連桿鎖模機構的內高壓成形油壓機,其特征在于:小滑塊(6)所用的導軌為八面導軌。
【專利摘要】一種帶有多連桿鎖模機構的內高壓成形油壓機,包括由4個立柱連接固定的上橫梁與下橫梁。主缸安裝在上橫梁上。大滑塊設于上、下橫梁之間,其特征在于:設有4組對稱分布的多連桿增力機構,該多連桿增力機構包括兩端分別設有通孔的曲柄、小連桿與大連桿,當大滑塊位于下極限工作位置時,多連桿增力機構的大連桿與垂直方向的夾角為3—8度,最佳角度為5度;而小連桿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2—6度,最佳角度為4度。這種新型內高壓成形機較傳統的油壓機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可以采用非常小的液壓缸,更低的能量消耗。此種裝置整體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特別是在大噸位內高壓成形中,該機械裝置的優勢更加明顯。
【IPC分類】B30B1-32, B30B1-26
【公開號】CN204382688
【申請號】CN201420865680
【發明人】桑寶光, 殷文齊, 宋清玉, 沙心勇
【申請人】一重集團大連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
【公開日】2015年6月10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