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方法及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包括:基座,穿過所述基座的兩排轉軸,位于所述基座上方、固定安裝于所述轉軸的擺動機構,位于所述基座下方、且與所述轉軸固定安裝的夾持機構,以及驅動所述擺動機構擺動的驅動機構;其中,在所述驅動機構的驅動下,所述擺動機構擺動,通過所述轉軸帶動所述夾持機構轉動,轉至第一位置時,所述料管被夾持在夾持機構與所述基座底部之間;轉至第二位置時,所述料管脫離所述夾持機構。本發明的方案,可以克服現有技術中人工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和成本高等缺陷,實現人工勞動強度小、生產效率高和成本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同時還提出一種料管的取料、卸料方法以及一種料管的取料、卸料系統。
【專利說明】
一種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方法及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自動化控制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自動化設備需長U管(例如:長U形銅管)橫向成排上料,為保護U形銅管不被壓傷或夾傷,現為人工上料,勞動強度極大,且人工上料為單一重復性勞動,生產效率極低,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采用機械結構來完成對料管的取料,容易對料管帶來破壞。采用人工操作取料也存在著對料管帶來破壞的問題。
[0003]現有技術中,存在人工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和成本高等缺陷,并且容易對料管帶來破壞。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缺陷,提出一種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可以完成對料管成排的拾取和釋放,提升取料效率、減小取料難度的同時,不會壓傷或夾傷料管;本發明同時還提出一種料管取料、卸料方法以及一種料管取料、卸料系統。
[0005]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一種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包括:基座,穿過所述基座的兩排轉軸,位于所述基座上方、固定安裝于所述轉軸的擺動機構,位于所述基座下方、且與所述轉軸固定安裝的夾持機構,以及驅動所述擺動機構擺動的驅動機構;其中,在所述驅動機構的驅動下,所述擺動機構擺動,通過所述轉軸帶動所述夾持機構轉動,轉至第一位置時,所述料管被夾持在夾持機構與所述基座底部之間;轉至第二位置時,所述料管脫離所述夾持機構。
[0006]優選地,在所述基座底部靠近所述轉軸處設有容置部,所述容置部用于容置所述料管;其中,當所述夾持機構轉至第一位置時,所述料管被夾持在夾持機構與容置部之間。
[0007]優選地,所述夾持機構為安裝于轉軸下端的長形板,所述長形板為長圓形板、橢圓形板或頂端為圓角的菱形板,或者所述夾持機構為夾爪。
[0008]優選地,所述擺動機構包括齒輪與齒條,所述齒輪固定于轉軸上,所述齒條與所述驅動機構連接;所述齒輪與齒條嚙合;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齒條連接。
[0009]優選地,所述基座具有導向機構,所述齒條滑動安裝在基座的導向機構上,所述導向機構為導軌、導槽或導柱。
[0010]優選地,所述擺動機構包括擺塊與連桿,所述擺塊一端固定于轉軸上,另一端與所述連桿上分別設置凸起與長滑槽,凸起可滑動地位于長滑槽中;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連桿連接。
[0011]優選地,所述基座具有導向機構,所述連桿滑動安裝在基座的導向機構上,所述導向機構固定在所述基座的上部,所述導向機構為導軌、導槽或導柱。
[0012]優選地,所述驅動機構為氣缸,所述氣缸包括活塞桿,所述活塞桿的前端設置有頂桿,所述頂桿的兩端固定連接于擺動機構。
[0013]優選地,所述料管為長U形管或長直管。
[0014]本發明另一方面還提供一種料管的取料、卸料方法,其使用以上所述的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包括:第一步、將所述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移至取料工位,所述料管相對所述基座上移至所述夾持機構的上方,所述驅動機構驅動夾持機構轉動至第一位置,實現料管的夾取;第二步、將夾持料管的所述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移至放料工位,所述驅動機構驅動夾持機構轉動至第二位置,實現料管的釋放;以此循環。
[0015]優選地,第一步中,在所述料管相對所述基座上移至所述夾持機構的上方之前,還包括所述驅動機構驅動夾持機構轉動至所述第二位置的步驟;和/或,第二步中,在實現料管的釋放之后,還包括所述驅動機構驅動夾持機構轉動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步驟。
[0016]本發明再一方面還提供一種料管的取料、卸料系統,包括以上所述的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和/或采用以上所述的料管的取料、卸料方法,所述料管的取料、卸料系統還包括控制系統,所述控制系統根據控制信號控制所述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的動作。
[0017]本發明所述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的方案,通過氣缸等驅動機構,驅動成排的轉軸轉動進而帶動夾爪(或長形板)完成對成排料管的夾取和釋放,提升了取料效率、減小取料難度的同時,不會壓傷或夾傷料管;通過此方案,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降低了員工的勞動強度,節約大量人力物力,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從而為后工序實現自動化生產提供保障。本方案特別適用于長U形管的夾取和釋放。
[0018]本發明的方案,進一步提供了齒輪、齒條傳動以及擺塊、連桿傳動的方案,可以實現對轉動部件的精確控制;本發明更進一步的采用氣缸作為驅動機構,可以穩定的驅動齒條或連桿,更進一步的保證傳動的穩定。
[0019]本發明所述料管的取料、卸料方法的方案,其可以實現連續取料、卸料,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降低了員工的勞動強度,節約大量人力物力,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從而為后工序實現自動化生產提供保障。
[0020]本發明所述料管的取料、卸料系統的方案,借助控制系統控制,實現連續取料、卸料,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降低了員工的勞動強度,節約大量人力物力,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從而為后工序實現自動化生產提供保障。
[0021]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發明而了解。
[0022]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0023]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0024]圖1為本發明的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a)為俯視示意圖,(b)為左視示意圖,(C)為右視示意圖,(d)為前視示意圖,(e)為后視示意圖,(f)為底部示意視圖,(g)為底部示意視圖中夾持機構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25]圖2為本發明的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a)為俯視示意圖,(b)為左視示意圖,(C)為右視示意圖,(d)為前視示意圖,(e)為后視示意圖,(f)為立體示意圖。
[0026]圖3為與圖1對應的本發明的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在夾取料管工位的剖視示意圖。
[0027]圖4為與圖2對應的本發明的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在夾取料管工位的另一狀態的剖視示意圖。
[0028]圖5為與圖2對應的本發明的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在夾取料管工位的剖視示意圖。
[0029]圖6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所述料管的取料、卸料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0030]結合附圖,本發明實施例中附圖標記如下:
[0031 ] 100-齒輪;101-齒條;102-氣缸;103-頂桿;104-連桿;105-擺塊;106-長U形銅管;107-夾爪;108-基座;109-長滑槽;110-轉軸;112-容置部;113-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0032]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具體實施例及相應的附圖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33]實施例1
[0034]如圖1-5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包括基座108,穿過所述基座108的兩排轉軸110,位于所述基座108上方、固定安裝于所述轉軸110的擺動機構(優選例如:齒輪100和齒條101;擺塊105和連桿104),位于所述基座108下方、且與所述轉軸110固定安裝的夾持機構(例如:固定于轉軸110上的長形板或夾爪107),以及驅動所述擺動機構擺動的驅動機構(例如氣缸102);其中,
[0035]在所述驅動機構的驅動下,所述擺動機構擺動,通過所述轉軸110帶動所述夾持機構轉動,轉至第一位置時,所述料管被夾持在夾持機構與所述基座108底部之間;轉至第二位置時,所述料管脫離所述夾持機構。
[0036]其中,夾持機構轉動至的所述第一位置,可以是能使所述料管處于所述夾持機構上方而不至于脫落的任意位置,參見圖3-5所示的例子。
[0037]其中,所述夾持機構轉動至的所述第二位置,可以是能使所述料管上移至所述夾持機構上方、和/或能使所述料管自所述夾持機構釋放的任意位置,參見圖3-5所示的例子。
[0038]例如:所述夾持機構從所述第一位置轉至所述第二位置時,轉軸110的旋轉角度優選為90度。
[0039]本實施例所述的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通過夾持機構實現了將料管成排取料,并夾持在所述夾持機構與所述基座108的底面之間,提升了取料效率、減小取料難度的同時,不會壓傷或夾傷料管。
[0040]實施例2
[0041]如圖1-5所示,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在所述基座108底部靠近所述轉軸110處設有容置部112,所述容置部112用于容置所述料管(例如長直管或長U形銅管106);其中,當所述夾持機構轉至第一位置時,所述料管被夾持在夾持機構與容置部112之間。其中,所述料管的管長優選為500-1500mm。
[0042]通過在基座底部設置的容置部,可以在夾持機構轉至所述第一位置時,更穩定地將所述料管夾持在夾持機構與容置部之間,使得成排取料更加可靠、高效,也有利于提升成排取料的通用性和靈活性;另外,容置部的設置,還可以在保證基座穩定性的前提下,節省材料。
[0043]所述容置部112與所述轉軸110對應,形成兩排,兩排容置部112之間在基座橫向一一對應;所述夾持機構轉動時,夾持機構與容置部112縱向兩側之間的距離發生變化,使所述料管能夠被容置于夾持機構與容置部之間。
[0044]例如:通過與兩排轉軸固定設置的兩排夾持機構,可以根據基座的大小、兩排夾持機構之間的間距、以及料管的長度進行靈活調節,以在容置部中夾持一排或兩排料管。
[0045]所述容置部112設置為朝向基座內凹的槽形結構,并對應料管的形狀將容置部的相應部位設置為與料管外形配合的形狀,例如當所述料管為圓管時,在容置部內部與料管接觸的位置設置為弧面形狀,當所述料管為方管時,在容置部內部與料管接觸的位置設置為與方管配合的平面形狀。
[0046]優選地,如圖1(g)所示,所述夾持機構為安裝于轉軸下端的長形板;更優選地,所述長形板為長圓形板、橢圓形板或頂端為圓角的菱形板,或者所述夾持機構為夾爪。通過長形板或夾爪的轉動,改變其側邊與容置部兩側邊的距離,可以很方便地實現對料管的夾取和釋放,從而簡化取料的結構,使得成排取料更加便捷、高效;其中,通過長圓形板或橢圓形板或頂端為圓角的菱形板,使得夾持和釋放更方便、可靠,不會壓傷或夾傷料管,而且有利于提高成排取料作業中高度調節的靈活性和連續性。
[0047]優選地,所述轉軸110連接在所述的長形板狀夾持機構的中部,使所述夾持機構在轉軸110的帶動下,與所述容置部112兩側之間的距離變小或變大。
[0048]優選地,夾持機構(優選長形板)容置于所述容置部中。也就是說,夾持機構不突出于所述基座的底部表面。通過這樣的設置,一方面可以很好地保持夾持機構不會被輕易落塵、磕碰而影響料管的取放;另一方面,夾持機構夾持的料管也會容置于所述容置部中,在取料裝置的移動過程中不至于被磕碰或損壞。
[0049]實施例3
[0050]如圖1、圖3所示,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實施例2的基礎上,優選地,所述擺動機構包括齒輪100與齒條101,所述齒輪100固定于轉軸110上,所述齒條101與所述驅動機構連接;所述齒輪100與齒條101嚙合;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齒條101連接。
[0051 ]本實施例中,所述驅動機構優選用氣缸102。
[0052]例如:氣缸102包括活塞桿,活塞桿的前端設置有頂桿103,頂桿103的兩端固定連接于擺動機構。
[0053]對于擺動機構為齒輪齒條的結構,頂桿103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于兩條齒條101。所述齒條101與齒輪100嚙合,通過齒條101驅動齒輪100轉動,進而通過與齒輪100固定連接的轉軸帶動所述夾持機構轉動。轉至第一位置時,所述料管被夾持在夾持機構與所述基座108底部之間;轉至第二位置時,所述料管脫離所述夾持機構。優選地,所述第一位置與所述第二位置之間的轉軸轉動角度為90°。
[0054]優選地,為了使所述齒條的傳動更穩定,將所述齒條101滑動安裝在基座的導向機構上。所述導向機構固定在所述基座的上部,所述導向機構為導軌、導槽或導柱,所述導向機構也可以與基座一體成型。優選地,為了降低所述導向機構與所述齒條101之間的摩擦力,在所述導向機構與所述齒條之間設有滾珠,使所述導向機構與所述齒條之間的摩擦由滑動摩擦變成滾動摩擦,可以確保所述齒條的滑動的過程中阻力更小。
[0055]優選地,所述擺動機構為擺塊連桿的結構。所述擺動機構包括擺塊105與連桿104,所述擺塊105—端固定于轉軸110上,另一端與所述連桿104上分別設置凸起113與長滑槽109,凸起113可滑動地位于長滑槽109中;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連桿連接。如圖2、圖4、圖5所示,所述長滑槽109設置于所述擺塊105的另一端,所述凸起設置于所述連桿104上,凸起113可滑動地位于長滑槽109中;同樣的也可以將所述長滑槽109設置于所述連桿104上,并對應的將所述凸起113設置于所述擺塊105的另一端。
[0056]優選地,凸起113是圓柱狀,該設置可以使得凸起在長滑槽中的滑動更加順暢。
[0057]優選地,長滑槽109選用長腰型孔。通過長腰型孔,可以使得擺動更加順暢穩定。
[0058]對于擺動機構為擺塊連桿的結構,頂桿103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于兩條連桿104。頂桿103帶動連桿104運動,通過與連桿104的配合,擺塊105轉動,進而通過與擺塊105固定連接的轉軸帶動所述夾持機構轉動。轉至第一位置時,所述料管被夾持在夾持機構與所述基座108底部之間;轉至第二位置時,所述料管脫離所述夾持機構。優選地,所述第一位置與所述第二位置之間的轉軸轉動角度為90°。
[0059]優選地,為了使所述連桿的傳動更穩定,將所述連桿104滑動安裝在基座的導向機構上。所述導向機構固定在所述基座的上部,所述導向機構為導軌、導槽或導柱,所述導向機構也可以與基座一體成型。優選地,為了降低所述導向機構與所述齒條101之間的摩擦力,在所述導向機構與所述齒條之間設有滾珠,使所述導向機構與所述齒條之間的摩擦由滑動摩擦變成滾動摩擦,可以確保所述齒條的滑動的過程中阻力更小。
[0060]實施例4
[0061]如圖6所示,本發明的實施例還提供了對應于所述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的取料、卸料方法。以長U形銅管為例,該方法包括:
[0062]第一步、將所述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移至取料工位,所述料管相對所述基座上移至所述夾持機構的上方,所述驅動機構驅動夾持機構轉動至所述第一位置,實現料管的夾取;
[0063]第二步、將夾持有料管的所述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移至放料工位,所述驅動機構驅動夾持機構轉動至所述第二位置,實現料管的釋放;
[0064]以此循環。
[0065]優選地,第一步中,在所述料管相對所述基座上移至所述夾持機構的上方之前,還包括所述驅動機構驅動夾持機構轉動至所述第二位置的步驟;和/或,第二步中,在實現料管的釋放之后,還包括所述驅動機構驅動夾持機構轉動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步驟。
[0066]其中,在所述取料工位,在所述料管相對所述基座上移至所述夾持機構的上方之前,所述驅動機構驅動夾持機構轉動至所述第二位置,能夠確保所述料管可直接上移至所述夾持機構的上方,從而使得取料方便、可靠。
[0067]其中,在所述放料工位,在實現所述料管的釋放之后,所述驅動機構驅動夾持機構轉動至所述第一位置,驅動機構可以及時復位。
[0068]優選地,參見圖6,以下對夾持機構為夾爪、料管為長U形銅管的取放料管的優選實施例的工藝動作說明如下:
[0069]步驟S110,移至取料工位。
[0070]其中,控制系統接收到第一信號(例如:取料信號),長U形銅管取料機構移至取料工位,準備夾取長U形銅管。
[0071]步驟S120,氣缸102動作,夾爪107打開。
[0072]其中,控制系統接收到第二信號(例如:夾爪107取料啟動信號),氣缸102活塞伸出,推動帶動氣缸102的頂桿103前移,帶動連桿104或齒條100運動,通過連桿104或齒條100帶動齒輪100或擺塊105轉動,進而帶動夾爪107轉動,夾爪107張開。
[0073]步驟S130,氣缸102動作,夾爪107關閉,夾取物料。
[0074]其中,控制系統接收到第三信號(例如:夾爪107取料完成信號),氣缸102活塞縮回,拉動帶動氣缸102的頂桿103后移,帶動連桿104或齒條101運動,通過連桿104或齒條101帶動齒輪100或擺塊105轉動,進而帶動夾爪107轉動,夾爪107關閉,夾取長U形銅管106。當成排的長U形銅管106高度不一致時,可通過夾爪107推動齒輪100或連桿103進行上下移動,從而調整夾爪107的夾取高度,以適應成排長U形銅管的高度不一致問題,避免了長U形銅管106的壓傷或夾傷(參見圖3、圖4所示的例子)。
[0075]步驟S140,移至放料工位。
[0076]其中,控制系統接收到第四信號(例如:放料信號),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移至放料工位,準備釋放長U形銅管106。
[0077]步驟S150,氣缸102工作,夾爪107打開,放料。
[0078]控制系統接收到第五信號(例如:放料啟動信號),氣缸102活塞伸出,推動帶動氣缸102的頂桿103前移,帶動連桿104或齒條101運動,通過連桿104或齒條101帶動齒輪100或擺塊105轉動,進而帶動夾爪107轉動,夾爪107張開,釋放長U形銅管106,參見圖5所示的例子。
[0079]步驟S160,氣缸102動作,夾爪107關閉。
[0080]控制系統接收到第六信號(例如:放料完成信號),氣缸102活塞縮回,拉動帶動氣缸102頂桿102后移,帶動連桿104或齒條101運動,通過連桿104或齒條101帶動齒輪100或擺塊105轉動,進而帶動夾爪107轉動,夾爪107關閉。
[0081 ] 經過步驟SllO至步驟S160,一次取料、放料動作完成。待步驟S160夾爪107關閉后,等待控制系統接收新一輪的第一信號(例如:再次取料信號),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移至取料工位,工序動作循環往復。
[0082]由于本實施例的裝置所實現的處理及功能基本相應于前述圖1至圖5所示的方法的實施例、原理和實例,故本實施例的描述中未詳盡之處,可以參見前述實施例中的相關說明,在此不做贅述。
[0083]經大量的試驗驗證,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充分利用了齒輪齒條與活動連桿可軸向竄動的特點,避免了夾爪107壓傷或夾傷料管(例如:長U形銅管106) ο此方案,作為一種不會壓傷或夾傷銅管的取料方法,不僅可以節約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可以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從而為后工序實現自動化生產提供保障。
[0084]實施例5
[0085]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料管取料、卸料系統,包括實施例1至3所述的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所述料管取料、卸料系統還包括控制系統,所述控制系統根據控制信號控制所述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的動作。
[0086]本發明實施例也可采用實施例4所述的料管取料、卸料的方法,通過所述控制系統根據控制信號控制所述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的動作。
[0087]例如:使用該系統時,具體的取料、卸料過程,可以包括:
[0088]首先,在控制系統的控制下,將上述裝置移至取料工位,準備使用夾持機構(例如:夾爪107)夾取料管(例如:長U銅管106)。
[0089]其次,在控制系統的控制下,氣缸102活塞伸出,推動帶動氣缸102的頂桿103前移,帶動連桿104或齒條100運動,通過連桿104或齒條100帶動齒輪100或連接塊105轉動,進而帶動夾爪107轉動,夾爪107張開(參見圖4所示的例子)。
[0090]再次,在控制系統的控制下,氣缸102活塞縮回,拉動帶動氣缸102的頂桿103后移,帶動連桿104或齒條101運動,通過連桿104或齒條101帶動齒輪100或連接塊105轉動,進而帶動夾爪107轉動,夾爪107關閉,夾取銅管(例如:長U銅管106)。當成排的長U銅管(例如:長U銅管106)高度不一致時,可通過夾爪107推動齒輪100或連桿103進行,上下移動,從而調整夾爪107的夾取高度,以適應成排長U銅管(例如:長U銅管106)的高度不一致問題,避免了長U管(例如:長U銅管106)的壓傷或夾傷(參見圖3所不的例子)。
[0091]再次,在控制系統的控制下,將上述裝置移至放料工位,準備釋放長U銅管(例如:長U銅管106)。
[0092]再次,在控制系統的控制下,進行放料:氣缸102活塞伸出,推動帶動氣缸102的頂桿103前移,帶動連桿104或齒條101運動,通過連桿104或齒條101帶動齒輪100或連接塊105轉動,進而帶動夾爪107轉動,夾爪107張開,釋放長U銅管(例如:長U銅管106),參見圖3所示的例子。
[0093]最后,在控制系統的控制下,完成本次取料動作:氣缸102活塞縮回,拉動帶動氣缸102頂桿102后移,帶動連桿104或齒條101運動,通過連桿104或齒條101帶動齒輪100或連接塊105轉動,進而帶動夾爪107轉動,夾爪107關閉(參見圖2所示的例子)。
[0094]經過上述過程,一次取料動作完成。待夾爪107關閉后,在控制系統的控制下,進行下一次取料動作,從而實現料管的循環往復成排取料。
[0095]由于本實施例的系統所實現的處理及功能基本相應于前述圖1至圖5所示的裝置、和/或圖6所示的方法的實施例、原理和實例,故本實施例的描述中未詳盡之處,可以參見前述實施例中的相關說明,在此不做贅述。
[0096]經大量的試驗驗證,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充分利用了齒輪齒條與活動連桿可軸向竄動的特點,避免了夾持機構(例如:夾爪107)壓傷或夾傷料管(例如:長U銅管106)。此方案,作為一種不會壓傷或夾傷銅管的取料方法,不僅可以節約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可以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從而為后工序實現自動化生產提供保障。
[0097]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理解的是,在不沖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組合、疊加。
[0098]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穿過所述基座的兩排轉軸,位于所述基座上方、固定安裝于所述轉軸的擺動機構,位于所述基座下方、且與所述轉軸固定安裝的夾持機構,以及驅動所述擺動機構擺動的驅動機構;其中, 在所述驅動機構的驅動下,所述擺動機構擺動,通過所述轉軸帶動所述夾持機構轉動,轉至第一位置時,所述料管被夾持在夾持機構與所述基座底部之間;轉至第二位置時,所述料管脫離所述夾持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底部靠近所述轉軸處設有容置部,所述容置部用于容置所述料管;其中, 當所述夾持機構轉至第一位置時,所述料管被夾持在夾持機構與容置部之間。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機構為安裝于轉軸下端的長形板,所述長形板為長圓形板、橢圓形板或頂端為圓角的菱形板,或者所述夾持機構為夾爪。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機構包括齒輪與齒條,所述齒輪固定于轉軸上,所述齒條與所述驅動機構連接;所述齒輪與齒條嚙合;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齒條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導向機構,所述齒條滑動安裝在基座的導向機構上,所述導向機構為導軌、導槽或導柱。6.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機構包括擺塊與連桿,所述擺塊一端固定于轉軸上,另一端與所述連桿上分別設置凸起與長滑槽,凸起可滑動地位于長滑槽中;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連桿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導向機構,所述連桿滑動安裝在基座的導向機構上,所述導向機構為導軌、導槽或導柱。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為氣缸,所述氣缸包括活塞桿,所述活塞桿的前端設置有頂桿,所述頂桿的兩端固定連接于擺動機構。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管為長U形管或長直管。10.一種料管的取料、卸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權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將所述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移至取料工位,所述料管相對所述基座上移至所述夾持機構的上方,所述驅動機構驅動夾持機構轉動至所述第一位置,實現料管的夾取; 第二步、將夾持有料管的所述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移至放料工位,所述驅動機構驅動夾持機構轉動至所述第二位置,實現料管的釋放; 以此循環。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中,在所述料管相對所述基座上移至所述夾持機構的上方之前,還包括所述驅動機構驅動夾持機構轉動至所述第二位置的步驟; 和/或, 第二步中,在實現料管的釋放之后,還包括所述驅動機構驅動夾持機構轉動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步驟。12.—種料管的取料、卸料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和/或采用權利要求10至11之一所述的料管的取料、卸料方法,所述料管的取料、卸料系統還包括控制系統,所述控制系統根據控制信號控制所述料管的成排取料裝置的動作。
【文檔編號】B23Q7/14GK106041612SQ201610471618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3日
【發明人】尹顯椿, 朱岳剛, 邱雄勝, 吳望雄, 張保全, 李爽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