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角鐵成型方法及固定角鐵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固定角鐵成型方法,包含有如下步驟:提供一待成型料件,具有一穿孔;提供一第一模具,具有一凸部;提供一第二模具,具有一凹部配合所述第一模具的凸部構成有一壓合空間;將待成型料件置于所述第一模具與第二模具之間,所述第一模具與第二模具相互靠合,所述凸部與凹部壓合形成所述固定角鐵;使所述固定角鐵形成一第一固部,一第二固部與所述第一固部呈一角度,以及至少一角補強部連于所述第一固部與第二固部之間。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固定角鐵。
【專利說明】
固定角鐵成型方法及固定角鐵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與沖壓成型技術有關,特別是指一種固定角鐵成型方法及固定角鐵。
【背景技術】
[0002]習知成型方法,通常無法一次沖壓完成含有角補強部的固定角鐵。因此,可能無法順利形成該角補強部,或該角補強部成形有破損,而導致該固定角鐵不具備足夠的強度。
[0003]此時,須以更多次工程次數以完成,但較浪費加工成本;或者以鑄造或壓鑄生產,模具及機臺的時間及成本更多。
[0004]因此,已知固定角鐵的成型方法及固定角鐵,存有缺點仍然有待改進。
【發明內容】
[0005]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固定角鐵成型方法及固定角鐵,其可減少加工次數,成型合格率尚,并能提尚廣品的強度。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固定角鐵成型方法,包含有如下步驟:提供一待成型料件20,具有一穿孔14;提供一第一模具30,具有一凸部31;提供一第二模具40,具有一凹部41配合所述第一模具30的凸部31構成有一壓合空間;將待成型料件20置于所述第一模具30與第二模具40之間,所述第一模具30與第二模具40相互靠合,所述凸部31與凹部41壓合形成所述固定角鐵10;使所述固定角鐵10形成一第一固部11,一第二固部12與所述第一固部11呈一角度,以及至少一角補強部13連于所述第一固部11與第二固部12之間。
[0007]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成型方法,利用該第一模具的凸部與第二模具的凹部,可一次壓合即成形該固定角鐵的形狀,而且可順利形成其角補強部。
[0008]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固定角鐵成型方法,包含有如下步驟:提供一待成型料件20;提供一第一模具30,具有一凸部31;提供一第二模具40,具有一凹部41配合所述第一模具30的凸部31構成有一壓合空間;將待成型料件20置于所述第一模具30與第二模具40之間,所述第一模具30與第二模具40相互靠合,所述凸部31與凹部41壓合形成所述固定角鐵10;使所述固定角鐵10形成一第一固部11,一第二固部12與所述第一固部11呈一角度,以及至少一角補強部13連于所述第一固部11與第二固部12之間;在所述第一固部11與第二固部12各成形一穿孔14及/或一定位凸部15。
[0009]以上所述本發明的固定角鐵成型方法中,所述第一模具30設有定位件50供定位所述待成型料件20。
[0010]所述第一模具30還具有一肩部32連于凸部31的一側供成型所述固定角鐵10的角補強部13。
[0011]所述第一模具30的凸部31形成有兩斜邊311及至少一側邊312,所述第二模具40的凹部41形成有兩斜邊411及至少一側邊412配合所述第一模具30的凸部31的兩斜邊311及至少一側邊312。
[0012]所述待成型料件20具有一翼板22構成所述角補強部13,所述第一固部11與第二固部12的末端各形成有一凸板16超出于所述翼板22。
[0013]所述第一模具30的凸部31側邊齊平或超出所述凸板16側邊。
[0014]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固定角鐵,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第一固部11,具有一穿孔14及一凸板16;—第二固部12與所述第一固部11呈一角度,所述第二固部12具有一穿孔14及一凸板16;至少一角補強部13連于所述第一固部11與第二固部12之間;其中所述第一固部11的凸板16超出于所述角補強部13。
[0015]其中,所述凸板16的邊緣與所述角補強部13齊平或位于更內側。
[0016]所述第一固部11與第二固部12各成形一定位凸部15。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固定角鐵的立體圖;
[0018]圖2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待成型料件下料示意圖;
[0019]圖3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一沖壓示意圖;
[0020]圖4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另一沖壓示意圖;
[0021 ]圖5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再一沖壓示意圖;
[0022]圖6是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的沖壓示意圖;
[0023]圖7是本發明再一較佳實施例的沖壓示意圖;
[0024]圖8是本發明又一較佳實施例的沖壓示意圖;
[0025]圖9是本發明變化實施另一示意圖;
[0026]圖10是本發明變化實施再一示意圖;
[0027]圖11是本發明變化實施又一不意圖;
[0028]圖12是本發明變化實施更一示意圖;
[0029]圖13是本發明另一成型方法下料示意圖;
[0030]圖14是本發明另一成型方法的一沖壓示意圖;
[0031 ]圖15是本發明另一成型方法另一沖壓示意圖;
[0032]圖16是本發明另一成型方法再一沖壓示意圖;
[0033]圖17是本發明另一成型方法成形品立體圖;
[0034]圖18是本發明另一成型方法沖壓加工示意圖;
[0035]圖19是本發明待成型料件另一形狀立體圖;
[0036]圖20是圖19的待成型料件成型的固定角鐵的立體圖;
[0037]圖21是圖20的一平面視圖;
[0038]圖22是本發明待成型料件再一形狀成型的平面圖;
[0039]圖23是本發明待成型料件先不加工穿孔及定位凸部示意圖;
[0040]圖24是圖23的待成型料件成型的固定角鐵的立體圖;
[0041]圖25是本發明已先加工穿孔及定位凸部及壓痕示意圖;
[0042]圖26是本發明未先加工穿孔及定位凸部,但先加工壓痕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3]
【申請人】首先在此說明,在通篇說明書中所指的內、外、上、下等有關方向性的形容詞,都是以本發明圖式中的方向為基準。
[0044]以下將通過所列舉的實施例配合隨附的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內容及特征,其中:
[0045]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固定角鐵成型方法中,固定角鐵10具有一第一固部11,一第二固部12,第二固部12與第一固部11呈一角度,以及兩角補強部13連接于第一固部11與第二固部12之間;第一固部11與第二固部12均設有一穿孔14及兩定位凸部15。
[0046]如圖2至圖5所示,成型方法包含有如下步驟:
[0047]提供一待成型料件20,具有一穿孔14及至少一定位凸部15;其中,待成型料件20呈長圓形或橢圓形。
[0048]提供一第一模具30,第一模具30具有一凸部31,凸部31形成有兩斜邊311及兩側邊312;即凸部31 —方向呈L形,另一方向呈U形。
[0049]提供一第二模具40,第二模具40具有一凹部41,凹部41形成有兩斜邊411及兩側邊412配合第一模具30的凸部31的兩斜邊311及兩側邊312,并與第一模具30的凸部31構成有一壓合空間;即凹部41 一方向呈L形,另一方向呈U形。
[005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模具30位于上方,第二模具40位于下方。其中,第二模具40設有定位件50供定位待成型料件20的外周。其中,第二模具40具有一逃槽42供固定角鐵10的定位凸部15容設。其中,該壓合空間與待成型料件20的板厚相同。
[0051]成形時,將待成型料件20置于第一模具30與第二模具40之間,第一模具30與第二模具40相互靠合,凸部31與凹部41壓合形成固定角鐵10;使固定角鐵10形成一第一固部11,一第二固部12與第一固部11呈一角度,以及至少一角補強部13連接于第一固部11與第二固部12之間。
[0052]如圖6所示,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成型方法,與前述大致相同,其不同在于第一模具30位于下方,第二模具40位于上方。
[0053]如圖7及圖8所示,本發明再一及又一較佳實施例成型方法,與前述大致相同,其不同在于第一模具30的凸部31與第二模具40的凹部41其中一個或兩個均為浮動式模塊。
[0054]本發明實施例均可再配合以下一種或多種而變化,即:
[0055]例如,待成型料件20位于一連續料帶(圖中未示)。
[0056]或者,所述固定角鐵成型方法,其在壓合形成固定角鐵10之后,還包含一步驟將固定角鐵10的邊緣切除或整型。
[0057]再如,如圖9所示,其中第一模具30還具有一肩部32連于凸部31的一側供成型固定角鐵10的角補強部13。
[0058]或是,如圖10所示,在待成型料件20預先成形有多個凹槽21,本實施例中呈H形,以方便加工的輔助定位及更易彎曲成型。
[0059]還是,如圖n所示,其中第一模具30及第二模具40其中一個或兩個均具有頂出件60供頂出固定角鐵10。
[0060]另或,如圖12所示,其中第二模具40具有一導入部43接于凹部41的開口,導入部43呈弧形、斜狀或其組合,以使成型更為順暢。
[0061]此外,固定角鐵10的角補強部13不限定如前述為兩個而可為僅一個,因此第一模具30的凸部31的側邊312也可為至少一個,第二模具40的凹部41的側邊412也可為至少一個。
[0062]如圖13至圖18所示,為本發明固定角鐵另一成型方法,其包含有如下步驟:
[0063]提供一待成型料件20。
[0064]提供一第一模具30,第一模具30具有一凸部31。
[0065]提供一第二模具40,第二模具40具有一凹部41配合第一模具30的凸部31構成有一壓合空間。
[0066]將待成型料件20置于第一模具30與第二模具40之間,第一模具30與第二模具40相互靠合,凸部31與凹部41壓合形成固定角鐵10;使固定角鐵10形成一第一固部11,一第二固部12與第一固部11呈一角度,以及至少一角補強部13連于第一固部11與第二固部12之間。
[0067]在第一固部11與第二固部12各成形一穿孔14及/或一定位凸部15。
[0068]本實施例可同樣達到一次壓合即成形固定角鐵的形狀,而且可順利形成其角補強部。
[0069]本發明中全部所述的待成型料件20,其均可改為如圖19至圖21所示的形狀;其中,待成型料件20具有一翼板22構成角補強部13,第一固部11與第二固部12的末端各形成有一凸板16超出于翼板22。
[0070]待成型料件20配合本發明成型方法,即可得到如圖20所示的固定角鐵10,其翼板22成型為角補強部13時,較不會對凸板16產生拉料,進而提升第一固部11及第二固部12的平整度及預期的形狀。
[0071]緣此,本發明也可提供一種固定角鐵,包含有:
[0072]—第一固部11,具有一凸板16。
[0073]一第二固部12與第一固部11呈一角度,第二固部12具有一凸板16。
[0074]至少一角補強部13連于第一固部11與第二固部12之間。
[0075]其中第一固部11的凸板16超出于角補強部13。
[0076]第一固部11與第二固部12各成形一穿孔14及兩定位凸部15。
[0077]最好,如圖21所示,凸板16的邊緣與角補強部13齊平或位于更內側而形成有一距離A0
[0078]除此之外,本發明還可變化實施如下:
[0079]例如,角補強部13與凸板16間形成有一逃口17,如圖22所示,以使更減少拉料。
[0080]當然,本發明所述有翼板22及凸板16的成型料件20,也可先不加工穿孔14及定位凸部15,如圖23所示;經本發明成形方法得到如圖24所示的結構。
[0081 ]最后,如圖25及圖26所示,本發明所述有翼板22及凸板16的成型料件20,不管有無先加工穿孔14及定位凸部15,均可加工凹槽21,且凸板16的邊緣與凹槽21齊平或位于更內側而形成有一距離A。
[0082]綜合前述,本發明固定角鐵成型方法及固定角鐵,可一次壓合即成形固定角鐵10的形狀,而且可順利形成其角補強部13,其可減少加工次數,成型合格率高,并提高產品的強度,確實達到本發明的目的。
[0083]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所提供的固定角鐵成型方法的【具體實施方式】。然而,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理應了解,這些詳細說明以及實施本發明所列舉的特定實施例,僅為舉例說明,并非用來限制本案的專利保護范圍,其他等效元件的替代或變化,也應被本案的專利保護范圍所涵蓋。
【主權項】
1.一種固定角鐵成型方法,包含有如下步驟: 提供一待成型料件(20),具有一穿孔(14); 提供一第一模具(30),具有一凸部(31); 提供一第二模具(40),具有一凹部(41)配合所述第一模具(30)的凸部(31)構成有一壓合空間; 將待成型料件(20)置于所述第一模具(30)與第二模具(40)之間,所述第一模具(30)與第二模具(40)相互靠合,所述凸部(31)與凹部(41)壓合形成所述固定角鐵(10);使所述固定角鐵(10)形成一第一固部(11),一第二固部(12)與所述第一固部(11)呈一角度,以及至少一角補強部(13)連于所述第一固部(11)與第二固部(12)之間。2.—種固定角鐵成型方法,包含有如下步驟: 提供一待成型料件(20); 提供一第一模具(30),具有一凸部(31); 提供一第二模具(40),具有一凹部(41)配合所述第一模具(30)的凸部(31)構成有一壓合空間; 將待成型料件(20)置于所述第一模具(30)與第二模具(40)之間,所述第一模具(30)與第二模具(40)相互靠合,所述凸部(31)與凹部(41)壓合形成所述固定角鐵(10);使所述固定角鐵(10)形成一第一固部(11),一第二固部(12)與所述第一固部(11)呈一角度,以及至少一角補強部(13)連于所述第一固部(11)與第二固部(12)之間; 在所述第一固部(11)與第二固部(12)各成形一穿孔(14)及/或一定位凸部(15)。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固定角鐵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30)設有定位件(50)供定位所述待成型料件(20)。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固定角鐵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30)還具有一肩部(32)連于凸部(31)的一側供成型所述固定角鐵(10)的角補強部(13)。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固定角鐵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30)的凸部(31)形成有兩斜邊(311)及至少一側邊(312),所述第二模具(40)的凹部(41)形成有兩斜邊(411)及至少一側邊(412)配合所述第一模具(30)的凸部(31)的兩斜邊(311)及至少一側邊(312)0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固定角鐵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成型料件(20)具有一翼板(22)構成所述角補強部(13),所述第一固部(11)與第二固部(12)的末端各形成有一凸板(16)超出于所述翼板(22)。7.如權利要求6所述固定角鐵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30)的凸部(31)側邊齊平或超出所述凸板(16)側邊。8.—種固定角鐵,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固部(11),具有一穿孔(14)及一凸板(16); 一第二固部(12)與所述第一固部(11)呈一角度,所述第二固部(12)具有一穿孔(14)及一凸板(16); 至少一角補強部(13)連于所述第一固部(11)與第二固部(12)之間; 其中所述第一固部(11)的凸板(16)超出于所述角補強部(13)。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角鐵,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板(16)的邊緣與所述角補強部(13)齊平或位于更內側。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角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部(11)與第二固部(12)各成形一定位凸部(15)。
【文檔編號】B21D35/00GK106040832SQ201610235682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5日
【發明人】林瑞坤
【申請人】祥偉自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