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彎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成形板材工件的壓彎機(1)、特別是彎邊機,該壓彎機包括具有兩個相對于彼此保持距離的側部(3、4)的機器機架(2)、固定的下壓梁(5)和可調節的上壓梁(8),在該壓梁上能設置有配合作用的彎曲工具,該壓彎機還包括與所述機器機架(2)和所述上壓梁(8)耦聯的調節驅動裝置(10)、特別是液壓缸(27)。所述側部(3、4)板形地構造且構造有O形空隙部(22)并且相對于彼此平行地設置并且所述上壓梁(8)至少部分地設置在連接所述側部(3、4)的兩個上橫梁(6、7)之間。根據本發明,所述下壓梁(5)在所述O形空隙部(22)的中心的下方與所述側部(3、4)連接并且所述上壓梁(8)的側向端部區段(23)分別在所述O形空隙部(22)的中心的上方借助于設置在所述側部(3、4)上的引導元件(24)引導。
【專利說明】
壓彎機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按照權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壓彎機。
【背景技術】
[0002]壓彎機的機器機架、特別是彎邊機的機器機架通常包括形式為C形機座的側部,由此,不僅在使用者側的前側上、而且在側向給出用于操作工件和工具的大的自由空間。在該結構形式中不利的是,在高成形力時發生C形機座的彎邊并且由此上壓梁受到從工作平面中的稍微傾斜并且由此在加工的工件上可能出現彎曲不精確性。
[0003]為了降低這樣的由機座彎邊引起的彎曲不精確性,已知的是,壓彎機構造有所謂的O機形架、亦即設置有具有O形空隙部的側部。這種結構方式例如由DE4138286A1已知。在其中公開的壓彎機為了提高彎曲精度且為了避免由于壓梁彎曲的彎曲誤差而具有分成兩部分的上壓梁以及下壓梁的特定懸掛。然而,用于這種壓彎機實施方案的結構耗費是相當多的并且還要求壓梁或其組成部分的耗費的裝配。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壓彎機,該壓彎機具有簡單的構造并且還造成小的裝配耗費。
[0005]本發明的任務通過具有權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壓彎機得以解決,其中,通過包括具有O形空隙部的側部的實施方案,如從現有技術已知的那樣,相比于在包括形式為C形機座的側部的壓彎機中產生機架的原則上較高的剛度并且因此也產生較高的彎曲精度。通過側部不僅在工作平面的前面而且在工作面的后面在下壓梁和上壓梁之間延伸的方式,相反于C形機座,在具有O形空隙部的側部中幾乎不產生彎曲力矩并且上壓梁在高負荷時不產生角度傾斜。
[0006]通過下壓梁在O形空隙部的中心的下方與側部連接并且上壓梁的側向端部區段分別在O形空隙部的中心的上方借助于設置在側部上的引導元件引導的方式確保,不僅下壓梁、而且上壓梁在高成形力時也基本上精確地保持在工作平面中并且彎曲不精確性在相對弱地確定尺寸的構件橫截面中也可以保持得小。壓彎機的裝配由于較弱地確定尺寸的、較輕的構件而變得容易。
[0007]下壓梁與側部的連接優選通過焊接構成。至少部分地設置在連接所述側部的兩個上橫梁之間的上壓梁通過在側部上的側向引導基本上精確地處于工作平面中,因此,也由此提高彎曲精度。
[0008]在這里,作為引導元件可以設置導軌或引導滾子,它們與適合的引導元件或引導面配合作用并且設置在上壓梁或側部上。
[0009]—個有利的實施方式在于,所述上壓梁在其端部區段上具有引導面,所述引導面在設置在所述側部上的引導滾子之間基本上無間隙地引導。在此,所述引導滾子具有水平的且相對于所述壓彎機的豎直工作平面平行的滾動軸線。在此,上壓梁的引導面優選延伸直至接近于側部的內側,由此,引導滾子的浮動緊固是可能的,因為所述引導滾子在該情況下僅短的長度必須相對于側部的內側伸出。例如上壓梁的端部區段與側部的內側的間距為大約6mm并且引導滾子具有例如22mm的軸向長度。在此,上壓梁的總長度可以大于在上壓梁的下側上的工作長度,該下側設置用于容納彎曲工具。
[0010]為了進一步提高彎曲精度可以規定:所述下壓梁具有側向縫隙,所述側向縫隙從其側向端部區段出發朝其中間區段的方向延伸并且在該中間區段的前面終止,并且所述下壓梁在其上側和其中間區段之間具有大致水平延伸的中間縫隙,該中間縫隙包括在其中起作用的可調節高度的、特別是形式為液壓缸的致動器。下壓梁的該實施方式能實現,下壓梁在側向端部區段的區域中在成形力的作用下稍微下降并且中間區域可以通過激活致動器稍微抬起,并且由此有效地獲得下壓梁的凸的整體形狀。
[0011]因為上壓梁在成形力的作用時并且在調節驅動裝置的側向的布置結構中占據凹的整體形狀,所述由此可能的是,盡管存在上壓梁的與負荷相關的彎曲,彎曲工件在其整個長度上仍均勻地成形,因為可以保證形式為沖頭的上模具向形式為凹模的下模具中的恒定的沉入深度。所述下壓梁的中間區段大致處于所述下壓梁的總尺寸的一半高度和一半寬度上。
[0012]下壓梁的保留在中間縫隙的上方的部分相比于相鄰區段是更小剛性,但該下壓梁由未激活的致動器這樣輔助支持,使得下壓梁的上側在沒有成形力的作用下在下壓梁的長度上水平延伸。下壓梁的保留在中間縫隙的上面的橫截面高度優選小于總梁高度的30%。在具有矩形的基本形狀的下壓梁的總高度為850mm的情況下,例如在中間縫隙的上方保留例如200mm的橫截面高度,這構成總高度的大約25 %的按份額的高度。
[0013]—個結構上簡單的實施方式可以在于,所述下壓梁具有大致矩形的基本形狀并且所述側向縫隙設置在所述下壓梁的總高度的中間三分之一中并且從側向端部區段出發朝中間區段的方向平坦地下降地構造。通過該實施方式,下壓梁從相對剛性的中間部分出發具有向外增大的撓性,由此,下壓梁的上側在成形大的或長的工件時受到變形,所述變形很大程度上相應于上壓梁的變形并且在彎曲長度上觀察得到彎曲沖頭向彎曲模具中的基本上恒定的沉入深度。
[0014]在此,在中間縫隙中的致動器可以為了制造下壓梁的上側的希望的凸形彎曲部例如單獨地進行操控,其中,在每個單獨的致動器上進行預先確定的高度變化或者調節預先確定的調節力。備選于此可能的是,所有致動器施加相同的調節力,其方式例如是,形式為相同的液壓缸的致動器全部以相同的液壓壓力進行操控,由此,在所有致動器上產生同樣大的調節力并且下壓梁的上側在致動器的上方以大致恒定的力壓到上壓梁的下側上。
[0015]側向縫隙和中間縫隙形成對下壓梁的機械剛度的有意削弱,但下壓梁的疲勞強度可能通過由這樣的縫隙引起的切口應力集中效應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一個實施方式是有利的,在該實施方式中,所述側向縫隙和所述中間縫隙在其端部上倒圓并且特別是過渡到相對于縫隙寬度增大到至少兩倍尺寸的倒圓的空隙部中。在縫隙的端部上的切口應力集中效應通過該措施是非常小的并且由此縫隙對于下壓梁的疲勞強度是無害的。
[0016]壓彎機的裝配的顯著簡化可以這樣獲得,S卩,所述調節驅動裝置具有向上取向的支撐面,該支撐面接觸可脫開地連接所述上橫梁的支撐元件的向下取向的對應面。相反于大多使用的結構型式,在所述結構型式中,調節驅動裝置支撐在不可脫開地與機架連接的、特別是焊接的構造元件上,該實施方式能實現,支撐元件在機器裝配開始之后才置于其位置中,這可以顯著地簡化裝配進程。因此,例如可以能實現,上壓梁與調節驅動裝置一起定位在機器機架中,并且隨后支撐元件才緊固在機器機架上。壓梁與調節驅動裝置一起從上面插入到機器機架中的這個可能性在不可脫開地與機器機架連接的支撐元件中是不適用的并且壓彎機的組裝借助于廠用起重機由此能較容易地實現。
[0017]可脫開的支撐元件的一個有利的實施方式可以在于,所述上橫梁具有相對于彼此對齊的且穿過所述橫梁的容納縫隙,支撐元件嵌入到所述容納縫隙中。由此,支撐元件本身可以支撐在容納縫隙中,并且由此產生支撐元件在上橫梁上的特別穩定的緊固。
[0018]因為在成形過程中調節驅動裝置將非常大的力向上施加到支撐元件上,所以有利的是,該支撐元件以其上側貼靠到容納縫隙的上側地緊固。這可以以有利的方式借助于夾緊元件進行,例如借助于夾緊螺釘進行。夾緊元件的一個備選的實施方式也可能通過夾緊楔實現,支撐元件利用所述夾緊楔沿豎直方向夾緊在容納縫隙中。
[0019]在壓彎機的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上壓梁在兩個端部區段上在該上壓梁的上側上分別具有空隙部,所述調節驅動裝置的調節件緊固在所述空隙部中,并且其中,所述上壓梁在其所引導的端部區段上的豎直高度具有為所述上壓梁的中心中的橫截面高度的至少75%的橫截面高度,該實施方式提供如下可能性,使用相對大的或體積大的調節驅動裝置,并且同時能實現上壓梁在側部上的穩定的且精確的引導。
[0020]對于上壓梁的強度,從上側相對遠地向下延伸的這些空隙部是不成問題的,因為最大的彎曲負荷一般在上壓梁中心出現。所述上壓梁例如可以在所述空隙部的下方具有小于在所述上壓梁的中間區域中的豎直橫截面積的50%的豎直橫截面積,由此,由于空隙部,調節驅動裝置可以進一步向下放置,并且由此降低壓彎機的總高度。此外,可以由此獲得材料節省和重量節省。
[0021]此外,為了提高根據本發明的壓彎機的操作者安全可以規定:在所述上壓梁上緊固有基于光束的安全裝置,利用所述安全裝置能夠對所述上壓梁的下方的運動空間監控干擾輪廓并且所述安全裝置至少在一側上能借助于由馬達驅動的調節裝置、特別是橫向于所述上壓梁的調節方向從所述側部的O形空隙部和在所述下壓梁和所述上壓梁上的工具容納部之間的空間中調節。由此,工具更換可以穿過側部的O形空隙部進行,而這不會被安全裝置妨礙。
[0022]通過如下方式有利于壓彎機的高彎曲精度,S卩,所述側部、所述下壓梁和所述上壓梁關于所述壓彎機的豎直工作平面大致對稱地構造。由此,在機架中通過壓梁引入的、在成形時起作用的力在機架上僅產生小的或不產生橫向于工作平面的彎曲力矩并且由此降低在機架之內的使彎曲精度變差的拱曲。
[0023]在一個實施方案中,在所述下壓梁和/或所述上橫梁上,所述端部區段具有朝所述側部的方向增大的橫截面高度,該實施方案是有利的,因為通過具有較小的橫截面高度的部分區段,符合負荷的重量節省是可能的,但通過在端部上的相對于此增大的橫截面高度以大的焊縫長度與側部的連接是可能的并且由此產生在焊縫之內小的特定應力。
[0024]此外,根據本發明的壓彎機可以裝備有用于定位待彎曲的彎曲工件的后止擋裝置,其中,有利的是,所述后止擋裝置完全在所述中間縫隙的下方緊固在所述下壓梁的背側上。通過激活在中間縫隙中起作用的致動器對下壓梁的凸出部的制造通過該布置結構不會對后止擋裝置的功能或緊固產生影響并且在機架上不必需在下壓梁的后面的其他基礎元件或基本元件或基座。
[0025]裝配的進一步簡化可以通過如下方式產生,S卩,用于供應所述調節驅動裝置的液壓缸的液壓系統緊固在后面的上橫梁的背側上,由此,類似于之前在后止擋裝置中那樣給出在穩定構件上的可靠緊固,而不在機架的其他元件上設置緊固元件。此外,液壓系統的提高的布置結構降低損壞的危險,當液壓系統在地平面中設置在下壓梁的后面時,所述危險可能存在。
【附圖說明】
[0026]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借助以下附圖詳細解釋本發明。
[0027]分別以強烈示意性簡化圖示出:
[0028]圖1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形式為彎邊機的壓彎機的全視圖;
[0029]圖2示出按照圖1的沒有覆蓋件和附件的根據本發明的壓彎機的視圖;
[0030]圖3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壓彎機的機架的前視圖;
[0031 ]圖4示出根據本發明的沒有覆蓋件的壓彎機的后視圖;
[0032]圖5以斜視圖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壓彎機的部分剖視圖;
[0033]圖6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壓彎機的另一個實施方式的部分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4]在圖1至5中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壓彎機I的一個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確定的示出的、結構上的特征不可視為強制地對本發明必需的特征,而本身單獨地或與其他結構特征組合地可以構成壓彎機I的一個可能的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0035]圖1從操作者側的前側以斜視圖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形式為彎邊機的壓彎機I。在此,壓彎機I包括機器機架2,該機器機架具有兩個相對于彼此保持距離的側部3和4,所述側部通過固定的下壓梁5和兩個固定的上橫梁6和7固定地相互連接并且由此,基本上構成機器機架2的固定部分。在機器機架2中,可調節地支承上壓梁8并且可以在下壓梁5和上壓梁8上設置有在圖中未示出的配合作用的彎曲工具,利用該彎曲工具可以成形板材工件。作為彎曲工具例如在下壓梁5上設置V形彎曲模并且在上壓梁8上設置彎曲沖頭,由此,在平的工件區段上可以制造有角度的彎邊。
[0036]此外,壓彎機I包括機器外殼9,該機器外殼在側向和在背側確定壓彎機I的工作區域的界線。機器外殼9可以如在圖1中示出的那樣也部分地在壓彎機I的操作者側的前側上延伸,例如作為對于調節驅動裝置10的遮蓋部,上壓梁8利用所述調節驅動裝置相對于固定的機器機架2運動,并且利用所述調節驅動裝置產生用于成形板材工件必需的力。在此,調節驅動裝置10可以構造為包括液壓缸的液壓驅動裝置或者構造為裝備有電動機的主軸驅動裝置。在圖1中,調節驅動裝置10通過機器外殼9覆蓋。
[0037]此外,圖1示出操作面板11以及腳踏開關組件12,操作者可以利用它們影響壓彎機I的工作進程,其方式是,這用作用于未示出的機器控制裝置的操作者接口。
[0038]此外,在下壓梁5的前側上示出可選的工件支撐裝置13,該工件支撐裝置在輸送和操作彎曲工件時輔助支持操作者。在此,所述工件支撐裝置包括在下壓梁的前側上緊固的導軌14,該導軌沿水平方向基本上在下壓梁5的長度的大部分上延伸。在導軌14上可以可調節地支承至少一個支架15,所述支架例如可以在其高度、其斜度或其距下壓梁5的間距方面可調節。支架15的下端部可以附加地在下滑軌16上引導或沿著該下滑軌滑動或滾動。
[0039]此外,在圖1中示出可選的后止擋裝置17,該后止擋裝置在定位待成形的彎曲工件時輔助支持操作者。后止擋裝置17設置在固定的下壓梁5的后面并且例如包括兩個止動銷18,這兩個止動銷沿壓彎機I的寬度、高度和深度的方向可調節并且可以由機器控制裝置根據待彎曲的工件自動調節到適配的止擋位置中,在該止擋位置中,操作者可以將工件帶到在彎曲工具之間關于豎直工作平面的正確位置中。
[0040]此外,在圖1中示出的壓彎機I包括可選的、基于光束的安全裝置19,利用所述安全裝置可以對上壓梁8的下方的或者說設置在該上壓梁上的彎曲工具的下方的運動空間監控干擾輪廓并且在需求時可以觸發上壓梁8的運動的緊急停止。
[0041]此外,在圖1中示出設置在下壓梁5中的中間縫隙20以及兩個側向縫隙21,它們的功能借助另一個圖解釋。
[0042]如在圖1中可看出的那樣,工件支撐裝置13的導軌14在中間縫隙20的上方緊固在下壓梁5上。
[0043]圖2示出根據本發明的沒有機器外殼9和安裝件的壓彎機1,由此,能更好地看出機器機架2的構造。
[0044]兩個側部3和4是板形的并且設有O形空隙部22,由此,相反于所謂的C形機座,側部
3、4的材料不僅處于壓彎機I的豎直工作平面的前面而且處于其后面。側部3和4在其上端部區段上通過上橫梁6和7相互連接,而所述側部在其下端部區段上通過下壓梁5相互連接。
[0045]側部3和4可以通過具有O形空隙部22也作為O形機架的實施方案表明并且側部3、4以有利的方式正交于且對稱于壓彎機I的工作平面地構造。相反于C形機座,在高成形力時基本上僅使側部3和4負荷拉力并且不產生側部3、4的變形,通過所述側部,上壓梁8在其角度位置方面可能改變。
[0046]下面示例性地列舉壓彎機I的一些尺寸,但在需求時有時也可以大大不同于這些值。
[0047]根據本發明的壓彎機I的側部3、4例如由具有50mm厚度的鋼制成并且具有例如440mm的水平深度。O形空隙部的尺寸例如在水平深度方面為240mm并且在豎直高度方面例如為725mm。
[0048]上壓梁8例如由具有50mm厚度的鋼構成并且下壓梁5例如由具有10mm厚度的鋼構成。側部3、4的總高度例如為2370mm;壓彎機I的總寬度例如為3500mm。在下壓梁5上或上壓梁6上的可用工作長度例如為大約3060mm。
[0049]根據本發明,上壓梁8的側向端部區段23分別在O形空隙部22的中心的上方借助于設置在側部3和4上的引導元件24豎直可調節地引導。在端部區段23上,上壓梁8為此具有例如在使用者側的前側上和對置的背側上的引導面25并且這些引導面25例如在引導滾子26之間引導,所述引導滾子設置在側部3和4上并且具有水平的以及相對于壓彎機I的工作平面平行的滾動軸線。
[0050]上壓梁8的端部區段23上的引導面25優選分別在至少兩對這樣的引導滾子26之間引導,由此,極為有效地抑制上壓梁8的角度傾斜。
[0051]壓彎機I的在圖2中示出的實施方式為了調節上壓梁8而具有形式為液壓缸27的調節驅動裝置10,所述液壓缸耦聯可調節的壓梁8與機器機架2。在示出的實施例中,液壓缸27具有可向下移出的活塞桿,所述活塞桿與上壓梁8螺紋連接。該上壓梁和兩個液壓缸27至少部分地設置在相對于彼此保持距離的且平行的上橫梁6和7之間,由此,壓彎機I具有相對小的總高度。
[0052]在液壓缸27的區域中,上壓梁8在其上側上具有空隙部28,在所述空隙部中分別緊固調節驅動裝置10的調節件、在這里液壓缸27的活塞桿。在空隙部28的區域中,上壓梁的豎直高度29小于在上壓梁8的中心中的橫截面高度30,例如大約僅為橫截面高度30的50%。
[0053]在上壓梁8的外端部上,橫截面高度31相對于在空隙部28的區域中的高度29又增大。由此,為了在側部3、4上引導上壓梁8,盡可能大的引導長度可供使用。在上壓梁8的端部上的橫截面高度31例如為在上壓梁8的中心中的橫截面高度30的至少75%。
[0054]此外,圖2示出設置在下壓梁5上的側向縫隙21以及中間縫隙20,它們用于在成形過程中能夠使下壓梁5的變形盡可能良好地適配于上壓梁8的變形。因為在高成形力時上壓梁8在調節驅動裝置10之間稍微向上彎曲,所以在該情況下有利的是,下壓梁5向上具有與此大致平行延伸的凸形彎曲部,亦即在中心具有比在其兩個側向端部區段32上大的高度。側向縫隙21用于使下壓梁5的端部區段32在成形力的作用下可以稍微下降并且中間縫隙20用于使下壓梁5的上側在中心稍微抬起。為此,側向縫隙5從側向端部區段32出發朝下壓梁5的中間區段方向延伸并且在該中間區段的前面終止。側向縫隙21的長度例如相應地大約為下壓梁5的整個工作寬度的1/4。中間縫隙20沿水平方向在下壓梁的上側和其中間區段之間延伸并且在該中間區段中設置有特別是形式為液壓缸34的可調節高度的致動器33,由此,中間縫隙20的縫隙寬度可以增大并且由此下壓梁5的上側在中心的區域中可以稍微抬起。
[0055]在圖2中示出的有利的實施方式中,下壓梁具有大致矩形的基本形狀并且側向縫隙21設置在壓梁5的總高度的中間三分之一中。從側向端部區段32出發,所述側向縫隙朝中間區段的方向平坦地下降地以相對于水平線傾斜小于10°的角度延伸。
[0056]由此,下壓梁5在其長度上具有與上壓梁8的彎曲剛度類似的變化過程。
[0057]如在圖2中可看出的那樣,上橫梁6、7相對于彼此保持距離地設置并且上壓梁8至少部分地在上橫梁6和7之間延伸。通過兩個橫梁6、7之間的間距也可能的是,如在圖2中示出的那樣,調節驅動裝置10同樣至少部分地設置在橫梁6、7之間,由此,低的總結構高度又是可能的。
[0058]為了使側向縫隙21和中間縫隙20不對下壓梁5的強度、特別是疲勞強度產生不利影響,有利的是,縫隙20、21的端部構造成倒圓的,并且特別是過渡到倒圓的空隙部36中,所述空隙部相對于縫隙寬度35增大到至少兩倍尺寸。由此,很大程度上避免由于中間縫隙20和側向縫隙21的切口應力集中效應。
[0059]此外,圖3示出調節驅動裝置10在機架2上的接合部的一個特別的實施方式,該接合部提供高的易于裝配性。在此,調節驅動裝置10(在這里例如形式為液壓缸27)具有向上取向的支撐面37,所述支撐面接觸連接兩個上橫梁6、7的支撐元件39的向下取向的對應面38 ο
[0060]因為支撐元件39可脫開地與上橫梁6、7連接,所以可能的是,壓梁8以及可選地還有調節驅動裝置10在裝配支撐元件39之前置于位置中,其方式例如是,它們利用廠用起重機在上橫梁6、7之間下降。隨后支撐元件39置于位置中并且與上橫梁6、7連接。
[0061]因為在高成形力時,大的力也作用到支撐元件39上,所以有利的是,支撐元件39在兩個橫梁6、7上分別在空隙部40中、特別是形式為容納縫隙41的空隙部中嵌入。容納縫隙41沿水平方向穿過兩個上橫梁6、7并且相對于彼此對齊,由此,支撐元件39可以以板的形式從壓彎機I的前側或背側裝入容納縫隙41中。隨后不僅進行與調節驅動裝置10的緊固并且進行支撐元件39在兩個橫梁6、7上的緊固,所述調節驅動裝置支撐在支撐元件39的下側上的對應面38上。
[0062]因為大成形力向上作用到支撐元件39上,所以有利的是,該支撐元件貼靠到空隙部40的、特別是容納縫隙41的上側上地夾緊地緊固。支撐元件39例如可以借助于一個或多個夾緊螺釘42夾緊到空隙部40或空隙縫隙41的上側43上。
[0063]如在圖中可看出的那樣,下壓梁5在O形空隙部22的中心的下方與側部3、4連接、優選借助于焊縫連接。
[0064]圖4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壓彎機I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后視圖,其中,對已經借助圖1至3描述的結構特征為了避免重復在此處就不再討論。
[0065]在示出的實施方式中,用于上壓梁8的調節驅動裝置10由液壓缸27構成,所述液壓缸由在壓彎機I的背側上的液壓系統44提供。在此,液壓系統44緊固在上橫梁7的背側上并且主要包括電的驅動馬達45、由該驅動馬達驅動的液壓栗46以及用于液壓液的箱47。為了構成液壓循環,液壓系統44另外包括未詳細標明的液壓管路和其他系統組成部分,例如閥、過濾器、冷卻裝置等等。
[0066]此外,圖4示出了設置用于已經借助圖1描述的安全裝置19的調節裝置48,該調節裝置由馬達驅動地驅動,并且通過該調節裝置,安全裝置19能從在側部3、4的O形空隙部22和在下壓梁5的和上壓梁8上的工具容納部之間的空間中調節。特別是安全裝置19可以垂直于壓彎機I的豎直工作平面可調節,為此,可以設置相應的導軌49。備選于安全裝置19的直線調節,借助于偏轉裝置的調節也是可能的。通過將安全裝置19從O形空隙部22的空間中移開,彎曲工具可以穿過該O形空隙部嵌入或從該O形空隙部中取出,由此,簡化裝備過程。
[0067]已經借助圖1描述的后止擋裝置17在圖1至3中示出的中間縫隙20的下方緊固在下壓梁5的背側上并且主要包括與下壓梁5的背側螺紋連接或焊接的承載架50、在該承載架上垂直于工作平面可調節的滑塊51和可調節高度地支承在該滑塊上的滑軌52,止動銷18沿水平方向可調節地支承在該滑軌上。
[0068]在圖5中示出壓彎機I的部分剖視圖,其中,對于相同部件又使用與在前面的圖1至4中相同的附圖標記或構件名稱。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指出或參考在前面的圖1至4中的詳細說明。
[0069]如已經借助圖3描述的那樣,在壓彎機I的該實施方式中,支撐元件39容納在上橫梁6和7的容納縫隙41中并且液壓缸27以支撐面37支撐在支撐元件39的對應面38上。在按照圖5示出的實施例中,支撐元件39借助于四個夾緊螺釘42夾緊到容納縫隙41的上側上,其中,夾緊螺釘42的頭部不是直接作用在橫梁6、7中,而是嵌入到自身的夾緊元件53中,所述夾緊元件支承在上橫梁6、7的上側上并且跨接在所述上橫梁之間的間隔。在此,夾緊螺釘42非常靠近相應的橫梁6、7地延伸并且可以通過該實施方式省去在橫梁6、7中的用于夾緊螺釘42的豎直孔的制造。
[0070]此外,圖5示出下壓梁5在其側向端部區段32上具有增大的橫截面高度,下壓梁利用所述端部區段緊固在側部3、4上,由此,為了與側部3、4連接,存在用于焊縫54的盡可能大的長度。為了取得相同效果,備選地或附加地也可以在橫梁6、7的端部區段55上設置有朝側部3、4的方向增大的橫截面高度,以便引起焊縫54的較大長度。
[0071]圖6示出壓彎機I的一個備選的實施方式,其中,支撐元件39同樣容納在上橫梁6和7中的容納縫隙41中,但夾緊螺釘42在該實施方式直接在上橫梁6、7中嵌入。
[0072]各實施例示出壓彎機I的可能的實施變型方案,其中,在這里要指出,本發明不限于本發明的特定示出的實施變型方案,而具體而言各個實施變型方案彼此間不同的組合也是可能的并且這種變型可能性基于通過具體的本發明對技術手段的教導處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能力之內。因此,通過組合所示出的和所描述的實施變型方案的各個細節能實現的可設想的全部實施變型方案也共同包括在保護范圍中。
[0073]按規定最后要指出,為了更好地理解壓彎機I的構造,該壓彎機或其組成部分部分地未按比例地和/或增大地和/或縮小地示出。
[0074]最后要指出,在不同描述的實施方式中相同部件設有相同的附圖標記或相同的構件名稱,其中,在整個說明書中包含的公開內容能夠按意義轉用到具有相同的附圖標記或者說相同的構件標號的相同部件上。在說明書中所選擇的位置說明、例如上、下、側向等等也參考直接描述的以及示出的附圖并且在位置改變時按意義轉用到新的位置上。此外,所示出的和所描述的不同實施例中的獨立特征或特征組合本身也可以是獨立的、本發明的或按照本發明的解決方案。
[0075]對在具體說明中的數值范圍的全部說明應這樣理解,S卩,所述數值范圍共同包括任意的和所有由此產生的部分范圍,例如說明I至10應這樣理解,S卩,共同包括從下極限I和上極限10出發的全部部分范圍、亦即以I或更大的下極限開始并且以10或更小的上極限終止的全部部分范圍,例如I至1.7、或3.2至8.1、或5.5至10。
[0076]基于獨立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的任務可以由說明書得出。
[0077]特別是在圖1、2、3、4、5;6中示出的各個實施方案可以構成獨立的根據本發明的解決方案的技術方案。與此相關的根據本發明的任務和解決方案可從對各圖的詳細說明得出。
[0078]附圖標記列表
[0079]I 壓彎機
[0080]2 機器機架[0081 ] 3 側部
[0082]4 側部
[0083]5 下壓梁
[0084]6 上橫梁
[0085]7 上橫梁
[0086]8 上壓梁
[0087]9 機器外殼
[0088]10調節驅動裝置
[0089]11操作面板
[0090]12腳踏開關組件
[0091]13工件支撐裝置
[0092]14導軌
[0093]15支架
[0094]16滑軌
[0095]17后止擋裝置
[0096]18止動銷
[0097]19安全裝置
[0098]20中間縫隙
[0099]21側向縫隙
[0100]22O形空隙部
[0101]23端部區段
[0102]24引導元件
[0103]25引導面
[0104]26引導滾子
[0105]27液壓缸
[0106]28空隙部
[0107]29高度
[0108]30橫截面高度
[0109]31橫截面高度
[0110]32端部區段
[0111]33致動器
[0112]34液壓缸
[0113]35縫隙寬度
[0114]36空隙部
[0115]37支撐面
[0116]38對應面
[0117]39支撐元件
[0118]40空隙部
[0119]41容納縫隙
[0120]42夾緊螺釘
[0121]43上側
[0122]44液壓系統
[0123]45驅動馬達
[0124]46液壓栗
[0125]47箱
[0126]48調節裝置
[0127]49導軌
[0128]50承載架
[0129]51滑塊
[0130]52滑軌
[0131]53夾緊元件
[0132]54焊縫
[0133]55端部區段
【主權項】
1.用于成形板材工件的壓彎機(I)、特別是彎邊機,該壓彎機包括具有兩個相對于彼此保持距離的側部(3、4)的機器機架(2)、固定的下壓梁(5)和可調節的上壓梁(8),在該壓梁上能設置有配合作用的彎曲工具,該壓彎機還包括與所述機器機架(2)和所述上壓梁(8)耦聯的調節驅動裝置(10)、特別是液壓缸(27),其中,所述側部(3、4)板形地構造且構造有O形空隙部(22)并且相對于彼此平行地設置并且所述上壓梁(8)至少部分地設置在連接所述側部(3、4)的兩個上橫梁(6、7)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壓梁(5)在所述O形空隙部(22)的中心的下方與所述側部(3、4)連接并且所述上壓梁(8)的側向端部區段(23)分別在所述O形空隙部(22)的中心的上方借助于設置在所述側部(3、4)上的引導元件(24)引導。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彎機(I),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壓梁(8)利用構造在其端部區段(23)上的引導面(25)在設置在所述側部(3、4)上的引導滾子(26)之間引導,所述引導滾子具有水平的且相對于所述壓彎機(I)的工作平面平行的滾動軸線。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壓彎機(I),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壓梁(5)具有側向縫隙(21),所述側向縫隙從其側向端部區段(32)出發朝其中間區段的方向延伸并且在該中間區段的前面終止,其中,所述下壓梁(5)僅在所述側向縫隙(21)的下方與所述側部(3、4)連接,并且所述下壓梁(5)在其上側和其中間區段之間具有大致水平延伸的中間縫隙(20),該中間縫隙包括在其中起作用的可調節高度的、特別是形式為液壓缸(34)的致動器(33)。4.按照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壓彎機(I),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壓梁(5)具有大致矩形的基本形狀并且所述側向縫隙(21)設置在所述下壓梁(5)的總高度的中間三分之一中并且從側向端部區段出發朝中間區段的方向平坦地下降地構造。5.按照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壓彎機(I),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壓梁(5)中的側向縫隙(21)和中間縫隙(20)在其端部上倒圓,特別是過渡到相對于縫隙寬度(35)增大到至少兩倍尺寸的倒圓的空隙部(36)中。6.按照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壓彎機(I),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驅動裝置(10)具有向上取向的支撐面(37),該支撐面接觸可脫開地連接所述上橫梁(6、7)的支撐元件(39)的向下取向的對應面(38)。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壓彎機(I),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橫梁(6、7)具有相對于彼此對齊的且穿過所述橫梁(6、7)的容納縫隙(41),支撐元件(39)嵌入到所述容納縫隙中。8.按照權利要求7所述的壓彎機(I),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元件(39)借助于夾緊元件、特別是借助于夾緊螺釘(42)貼靠到所述容納縫隙(41)的上側(43)上地夾緊。9.按照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壓彎機(I),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壓梁(8)在兩端上在該上壓梁的上側上分別具有空隙部(28),所述調節驅動裝置(10)的調節件緊固在所述空隙部中,其中,所述上壓梁(8)在其所引導的端部區段(23)上具有為所述上壓梁(8)的中心中的橫截面高度(30)的至少75%的橫截面高度(31)。10.按照權利要求9所述的壓彎機(I),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壓梁(8)在所述空隙部(28)的下方具有小于在所述上壓梁(8)的中間區域中的豎直橫截面積(30)的50%的豎直高度(29)。11.按照權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壓彎機(I),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壓梁(8)上緊固有基于光束的安全裝置(19),利用所述安全裝置能夠對所述上壓梁(8)的下方的運動空間監控干擾輪廓并且所述安全裝置(19)至少在一側上能借助于由馬達驅動的調節裝置(48)、特別是橫向于所述上壓梁(8)的調節方向從所述側部(3、4)的O形空隙部(22)和在所述下壓梁(5)和所述上壓梁(8)上的工具容納部之間的空間中調節。12.按照權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壓彎機(I),其特征在于,所述側部(3、4)、所述下壓梁(5)、所述上壓梁(8)和所述上橫梁(6、7)關于所述壓彎機(I)的工作平面大致對稱地構造。13.按照權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壓彎機(I),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壓梁(5)和/或所述上橫梁(6、7)上,所述端部區段(32)具有朝所述側部(3、4)的方向增大的橫截面高度。14.按照權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壓彎機(I),其特征在于,用于定位待彎曲的彎曲工件的后止擋裝置(17)完全在所述中間縫隙(20)的下方緊固在所述下壓梁(5)的背側上。15.按照權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壓彎機(I),其特征在于,用于供應所述調節驅動裝置(10)的液壓缸(27)的液壓系統(44)緊固在后面的上橫梁(7)的背側上。16.按照權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項所述的壓彎機(I),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壓梁(5)上在面對操作者的前側上緊固有沿水平方向在所述下壓梁(5)的長度的大部分上延伸的用于工件支撐裝置(13)的導軌(14),其中,所述導軌(14)設置在所述中間縫隙(20)的上方。
【文檔編號】B21D5/02GK105916606SQ201480073511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2日
【發明人】C·德爾雷, S·格魯貝爾, C·塞弗勒
【申請人】特魯普機械奧地利有限公司及兩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