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金屬滾動拉伸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拉伸模結構。
在金屬壓力加工中,經常遇到對有色金屬、黑色金屬及其合金的拉伸,拉伸工序在拉伸機上通過拉伸模進行,根據型材形狀和規格尺寸的要求設計成特定的孔型。原技術的拉伸過程模具是固定不動的,材料與模具之間發生滑動摩擦,因此存在下列缺陷(1)拉伸阻力大,無法充分利用材料的塑性,拉伸退火道次多,故生產成本高;(2)摩擦力大,模子容易磨損,難以高速拉伸,限制了生產率的提高;(3)由于滑動摩擦,對線坯表面要求較高,拉伸前需進行酸洗、水洗、中和等工序,造成環境污染。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而提供一種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的拉伸方法的金屬滾動拉伸模,以減少拉伸阻力,提高拉伸生產率,簡化拉伸前的輔助工序,降低拉伸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列技術方案實現由二塊前機架板通過左右二個前連接螺栓及連接件構成上下平行、有一定間距的前框架;二塊后機架板通過上下二個后連接螺栓及連接件構成左右平行、有一定間距的后框架;且后框架定位在前框架中部楔槽中由前后機架連接板相連成一體,其特征是前框架中設有二根互相平行且垂直水平面的滾輪調節軸Ⅰ,該滾輪調節軸Ⅰ的軸承檔處為偏心結構,且兩者偏心方向對稱,滾輪調節軸Ⅰ上設有由二只軸承支承的帶有孔型環形槽的前滾輪;在后框架中設有二根互相平行且平行水平面的滾輪調節軸Ⅱ,該滾輪調節軸Ⅱ的軸承檔處為偏心結構,且兩者偏心方向對稱,滾輪調節軸Ⅱ上同樣設有由二只軸承支承的帶有孔型環形槽的后滾輪;在滾輪調節軸上還設有調節前滾輪垂直方向和后滾輪水平方向孔型對準的調節機構Ⅰ及調節前滾輪水平方向和后滾輪垂直方向孔型間隙的調節機構Ⅱ。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是一種全新的拉伸方法設計的拉伸模具,是傳統的滑動摩擦拉伸改變為滾動摩擦拉伸,從而大大地減少了金屬材料在拉伸過程中的摩擦阻力,使模具具有以下特點(1)由于大大減少了拉伸阻力,能實現充分利用材料潛在塑性,提高金屬材料拉伸加工率,這樣就可實現減少拉伸次數和中間退火次數,簡化了拉伸工序,降低能耗和生產成本;(2)由于拉伸摩擦力的減少,滾動模與拉伸材料之間就無燒結現象發生,對坯料表面質量、焊接處均有較好的適應性,實踐證明線坯可不必進行剝皮、酸洗、水洗中和等工序,可避免環境污染,實現高速拉伸,較大幅度地提高了生產成品率和生產效率;(3)該模具結構合理,調節可靠簡單,模具費用低,是當前能為企業帶來可觀經濟效益的理想模具。
。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側視圖。
圖3為圖1的俯視圖。
圖4為NO5、NO24滾輪調節軸Ⅰ、Ⅱ結構圖。
圖5為圖4的A-A剖視圖。
圖6為NO2、NO23前、后滾輪布局圖。
圖7為圖6的俯視圖。
圖8為圖6的左視圖。
根據上述所提供的附圖實施例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再作詳細描述。
金屬滾動拉伸模(參見圖1-8),由二塊前機架板(1)通過左右二個帶有相同肩胛尺寸的前連接螺栓(12)及連接件(如螺母、墊圈,以下同)構成上下平行、有一定間距的前框架;二塊后機架板通過上下二個帶有相同肩胛尺寸的后連接螺栓(18)及連接件構成左右平行。有一定間距的后框架,且后框架定位在前框架中部楔槽(25)中,由前后機架連接板(20)相連成一體。
前框架中設有二根互相平行且垂直水平面的滾輪調節軸Ⅰ(5),該滾輪調節軸Ⅰ的軸承檔處為偏心結構,且兩者偏心方向對稱,即相對或相向。滾輪調節軸Ⅰ上設有由二只軸承(14)支承的帶有孔型(22)環形槽的前滾輪(2)。
后框架中設有二根互相平行且平行水平面的滾輪調節軸Ⅰ(24),該滾輪調節軸Ⅰ的軸承檔處為偏心結構,且兩者偏心方向對稱,即相對或相向。滾輪調節軸Ⅱ上同樣設有由二只軸承(14)支承的帶有孔型(22)環形槽的后滾輪(23)。
在滾輪調節軸上還設有調節前滾輪(2)垂直方向和后滾輪(23)水平方向孔型(22)對準的調節機構Ⅰ及調節前滾輪(2)水平方向和后滾輪(23)垂直方向孔型間隙(21)的調節機構Ⅱ。
前滾輪(2)由滾輪調節軸Ⅰ上的二只軸承(14)以墊圈(13)相隔,與前滾輪固定的軸承悶蓋(11)和與滾輪調節軸Ⅰ螺接的軸承定位螺母(15)作垂直方向位置定位。
后滾輪(2)由滾輪調節軸Ⅱ上的二只軸承(14)同樣以墊圈(13)相隔,與后滾輪固定的軸承悶蓋(11)和與滾輪調節軸Ⅱ螺接的軸承定位螺母(15)作水平方向位置定位。
調節前滾輪(2)垂直方向孔型(22)對準的調節機構Ⅰ包括頂靠在滾輪調節軸Ⅰ底端的調節螺栓(19),該螺栓旋裝在與下方前機架板固定的固定架(16)中,并由二端的軸向螺母(17)作垂直方向位置固定。
調節后滾輪(23)水平方向孔型(22)對準的調節機構Ⅰ包括頂靠在滾輪調節軸Ⅱ左端的調節螺栓(19),該螺栓旋裝在與左方后機架板固定的固定架(16)中,并由二端的軸向螺母(17)作水平方向位置固定。
調節前滾輪(2)水平方向孔型間隙(21)的調節機構Ⅱ包括與二根滾輪調節軸Ⅱ鍵(10)連接的二個齒輪(3),與齒輪相嚙合的作調節、過橋用的調節齒輪軸(8)和過橋齒輪軸(6),二個齒輪軸均通過軸承(7)和軸承悶蓋(9)用螺釘固定在上方前機架板(1)上,內端以螺母并緊。調節時操縱調節齒輪軸,通過過橋齒輪軸、二個齒輪帶動二根滾輪調節軸Ⅱ使二個前滾輪作水平方向孔型間隙調節。
調節后滾輪(23)垂直方向孔型間隙(21)的調節機構Ⅱ包括與二根滾輪調節軸Ⅱ鍵連接的二個齒輪(3),與齒輪相嚙合的作調節、過橋用的調節齒輪軸(8)和過橋齒輪軸(6),二個齒輪軸均通過軸承(7)和軸承悶蓋(9)用螺釘固定在右方后機架板(4)上,內端以螺母并緊。調節時同樣操縱調節齒輪軸,通過過橋齒輪軸、二個齒輪帶動二根滾輪調節軸Ⅱ使二個后滾輪作垂直方面孔型間隙調節。
本實用新型因結構需要,不少另件名稱不同而結構相同,如前機架板與后機架板、前連接螺栓與后連接螺栓、前滾輪與后滾輪、滾輪調節軸Ⅰ和滾輪調節軸Ⅱ等。
孔型環形槽的設計按拉伸金屬形狀不同而定,可以是圓型、方型或異型。
金屬拉伸時,先經軋頭機將金屬線坯碾軋成小于孔型的尺寸,線坯先進入一對前滾輪再進入一對后滾輪,送入滾動拉伸模孔型槽中,通過孔型中一端的線坯與拉伸機連接,啟動拉伸機后,拉伸線坯與前后滾輪產生滾動摩擦,帶動前后滾輪高速旋轉,同時線坯在前后滾輪孔型槽中發生塑性變形,線坯就拉伸成與后滾輪孔型形狀相同的型材。
權利要求1.一種金屬滾動拉伸模,由二塊前機架板(1)通過左右二個前連接螺栓(12)及連接件構成上下平行、有一定間距的前框架;二塊后機架板(4)通過上下二個后連接螺栓(18)及連接件構成左右平行、有一定間距的后框架;且后框架定位在前框架中部楔槽(25)中由前后機架連接板(20)相連成一體,其特征在于前框架中設有二根互相平行且垂直水平面的滾輪調節軸Ⅰ(5),該滾輪調節軸Ⅰ的軸承檔處為偏心結構,且兩者偏心方向對稱,滾輪調節軸Ⅰ上設有由二只軸承(14)支承的帶有孔型環形槽(22)的前滾輪(2);后框架中設有二根互相平行且平行水平面的滾輪調節軸Ⅱ(24),該滾輪調節軸Ⅱ的軸承檔處為偏心結構,且兩者偏心方向對稱,滾輪調節軸Ⅱ上同樣設有由二只軸承(14)支承的帶有孔型環形槽(22)的后滾輪(23);在滾輪調節軸上還設有調節前滾輪(2)垂直方向和后滾輪(23)水平方向孔型(22)對準的調節機構Ⅰ及調節前滾輪(2)水平方向和后滾輪(23)垂直方向的孔型間隙(21)的調節機構Ⅱ。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滾動拉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滾輪(2)由滾輪調節軸Ⅰ(5)上的二只軸承(14)以墊圈(13)相隔,與前滾輪固定的軸承悶蓋(11)和與滾輪調節軸Ⅰ螺接的軸承定位螺母(15)作垂直方向位置定位。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滾動拉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滾輪由滾輪調節軸Ⅱ(24)上的二只軸承(14)以墊圈(13)相隔,與后滾輪固定的軸承悶蓋(11)和與滾輪調節軸Ⅱ螺接的軸承定位螺母(15)作水平方向位置定位。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滾動拉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節前滾輪(2)垂直方向孔型(22)對準的調節機構Ⅰ包括頂靠在滾輪調節軸Ⅰ底端的調節螺栓(19),該螺栓旋裝在與下方前機架板固定的固定架(16)中,并由滾輪調節軸Ⅰ二端的軸向螺母(17)作垂直方向位置固定。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滾動拉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節后滾輪(23)水平方向孔型(22)對準的調節機構Ⅰ包括頂靠在滾輪調節軸Ⅱ左端的調節螺栓(19),該螺栓旋裝在與左方后機架板固定的固定架(16)中,并由滾輪調節軸Ⅱ二端的軸向螺母(17)作水平方向位置固定。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滾動拉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節前滾輪(2)水平方向孔型間隙(21)的調節機構Ⅱ包括與二根滾輪調節軸Ⅰ(5)傳動連接的二個齒輪(3),與齒輪相嚙合的作調節、過橋用的調節齒輪軸(8)和過橋齒輪軸(6),二個齒輪軸均通過軸承(7)和軸承悶蓋(9)連接在上方前機架板(1)上。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滾動拉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節后滾輪(23)垂直方向孔型間隙(21)的調節機構Ⅱ包括與二根滾輪調節軸Ⅱ(5)傳動連接的二個齒輪(3),與齒輪相嚙合的作調節、過橋用的調節齒輪軸(8)和過橋齒輪軸(6),二個齒輪軸均通過軸承(7)和軸承悶蓋(9)連接在右方后機架板(4)上。
專利摘要一種金屬滾動拉伸模,由前、后機架板、前、后連接螺栓,滾輪調節軸Ⅰ、Ⅱ、具有孔型環形槽的前、后滾輪以及調節前滾輪垂直方向和后滾輪水平方向孔型對準的調節機構Ⅰ、調節前滾輪水平方向和后滾輪垂直方向的孔型間隔的調節機構Ⅱ等組成。本設計由傳統的滑動摩擦拉伸方式改變為滾動摩擦拉伸方式,其結構合理、調節可靠、簡單、模具費用低,還具有減少拉伸阻力和摩擦力,簡化拉伸工序,提高拉伸生產率,降低能耗和成本等優點。
文檔編號B21D22/20GK2333460SQ98213240
公開日1999年8月18日 申請日期1998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1998年3月20日
發明者唐力 申請人: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