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進的金屬浪板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系有關于一種改進的金屬浪板的結構,尤指一種組合便捷、施工安全,且不破壞金屬浪板的表面,并具有不易氧化銹蝕的功能。
按照目前金屬浪板非常廣泛的使用,并已取代傳統的石棉瓦,而常用按裝金屬浪板系如
圖1所示在建物的鋼骨1外周緣焊設橫列的輕型鋼11,然后再由外面將金屬浪板2鎖定在輕型鋼11上,這種傳統的施工方式,存在有如下的缺陷一、如圖2、3所示,常用的金屬浪板2其固定方式系使用一種浪板專用的攻牙螺絲釘21,借此裝設有套筒的電鉆,將金屬浪板2鎖定在輕型鋼11的外表面,這種施工方式,事先需準備一大捆的延長線,及長短不一的螺絲釘21、電鉆及套筒等基本要配備的工具及零件,缺一不可,而往往僅為了拉延長線的時間,即占據很多工時,無形中造成人力及財力的浪費,不符合經濟效益。
二、在屋頂施工方面金屬浪板2要與輕型鋼11固定時,由上往下的施工法,常因施工人員不夠專業,而造成屋頂坑坑洼洼的洞洞,最后才使用矽利康來填補,然而屋頂金屬浪板因鉆孔后,破壞浪板原有的表面處理,進而產生化學變化,易氧化銹蝕,降低浪板的使用壽命;再者,屋頂金屬浪板在鉆孔后雖有涂覆矽利康,但是如果施工稍有疏失,或經風吹雨淋日曬后,則屋頂極易漏水,為其最大缺點。
三、在墻壁施工方面金屬浪板2要與輕型鋼11固定時,至少需要工作人員3~4人才能開始施工,且施工時,工作人員系用繩套吊掛在半空中,不僅危險,且在半空中拿著電鉆,由外向內垂直鉆孔及鎖定螺絲釘21,是一件困難程度很高的工作,并非一般人所能做的,所以對墻壁進行施工的技術人員其工資要較高;再者,有的施工方式系在墻壁外用搭鐵架,但這種方式所增加的成本更高,且將使工期延長,況且并非所有建物都適合,因此亦非完善之施工方式。
四、上述之施工方式,其最大之缺點是必須由外面施工,不僅鎖定金屬浪板時不方便,且固定后的金屬浪板,其外壁面到處都是鉆孔及螺絲釘21,猶如滿天星,不僅影響外觀,且易氧化銹蝕;更重要的是,在竊盜猖獗的今天,即使門窗都按裝保全系統,但小偷卻經常從外墻將螺絲釘21拆除,掀開浪板而進入屋內,使得保全系統亦無法發揮作用;另外,由外面鎖定金屬浪板,當火災發生時,如人員在密閉空間而沒有門窗可以逃生時,亦無法由內部將金屬浪板拆卸求救或逃生,亦為其缺點之一。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種改進的金屬浪板結構,其利用金屬浪板的定位體所形成的卡制部,借助-T型螺絲由內側將金屬浪板鎖定在輕型鋼上,其無需使用電鉆、延長線等工具,而可達到施工便捷且安全的功效。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則在提供一種改進的金屬浪板結構,其具有不破壞金屬浪板的表面,使其組合后平整美觀,且不易氧化銹蝕,更可防止漏水的功效。
根據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改進的金屬浪板結構,其中,主要系于金屬板輥壓成型時,在中間部份向上凸起形成一定位體,該定位體的底緣形成一較狹窄的透空部,并以透空部兩側的支撐部向外彎折延伸形成對稱的卡制部,并由卡制部向上收縮形成對稱補強部,再由補強部向外彎折形成對稱凸緣部,而凸緣部漸縮后形成平頂部;再者,該金屬浪板其左側邊形成一上銜接體(A),而右側邊形成一下銜接體(B),且上銜接體(A)的外側端緣形成一勾扣狀,而下銜接體的外側端緣形成一斜面狀;又,于定位體與兩側的上、下銜接體(A)、(B)之間,設有若干小凸起狀的補強肋;并令上、下銜接體(A)、(B)疊合銜接后成為定位體型態。
從上可見,本實用新型的金屬浪板結構具有結構簡單、制造方便,能保持外表較好形態,不易氧化腐蝕及漏水,還相對地節約了工時和成本,而且在組裝后因從外不易拆開,相對地增加了防止從外面進入室內可能性,從而提高了工作場所的安全性。
圖1是金屬浪板的施工示意圖。
圖2是傳統金屬浪板的組合構造分解立體圖。
圖3是傳統金屬浪板的組合構造剖示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金屬浪板構造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組合構造分解立體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組合構造剖示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金屬浪板銜接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金屬浪板再一實施例圖。
首先,請參閱圖4及圖4(A)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金屬浪板3,其主要系于金屬板輥壓成型時,在中間部份向上凸起形成一定位體31,該定位體31的底緣形成一較狹窄的透空部311,并以透空部311的兩側支撐部3110向外彎折,延伸形成對稱的卡制部312,并由卡制部312向上收縮形成對稱補強部313,再由補強部313向外彎折形成對稱凸緣部314,而凸緣部314漸縮后形成平頂部315;再者,該金屬浪板3其左側邊形成一上銜接體(A),而右側邊形成一下銜接體(B),且上銜接體(A)的外側端緣形成一勾扣狀32,而下銜接體的外側端緣形成一斜面狀33;又,于定位體31與兩側的上、下銜接體(A)、(B)之間,設有若干小凸起狀的補強肋34;并令上、下銜接體(A)、(B)疊合銜接后成為定位體31的型態。
請接著參閱圖5、6所示,該金屬浪板3結合在輕型鋼6時,系利用-T型螺絲4的前端垂直部40由透空部311伸入定位體31內部,并橫跨在卡制部312的上方,令T型螺絲4的前端垂直部40的長度略大于卡制部312的寬度,以使其頂靠在卡制部312之內側面,防止T型螺絲4鎖定時旋轉;而該T型螺絲4系利用一定位塊5來與輕型鋼6結合;該定位塊5在其中間設有貫穿孔51,可供T型螺絲4套入,再利用螺帽42及彈性墊片41結合;而該定位塊5下方設有一凹槽52可卡制在輕型鋼6的折邊61上;借此該金屬浪板3利用T型螺絲4扣住卡制部312而鎖定在定位塊5上,且該定位塊5可在折邊61上調整位移至適當位置,再鎖緊螺帽42,達到迅速組合金屬浪板3的功效。
請再參閱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各金屬浪板3、3′、3″……的銜接組合示意圖,該金屬浪板3左側邊的上銜接體(A)系覆蓋在前一張金屬浪板3′右側邊的下銜接體(B)上方,并利用其外側端緣的勾扣狀32緊壓住收縮的補強部313′,再借助T型螺絲4同時壓緊下銜接體(B)的卡制部312′及上銜接體(A)的卡制部312,借此使金屬浪板3及3′得以銜接組合,至于金屬浪板3″……依此類推,得以連續組合。
請繼續參閱圖8,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可行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金屬浪板3a,其如果實際使用時長度較短,則該定位體31a可比前述的定位體31略低,即該定位體31a由卡制部312向上收縮后,直接形成平頂部315,而勿須補強部313及凸緣部314,而其左側的上銜接體(A′),其外側端緣于卡制部312處形成一勾扣狀32a;而右側的下銜接體(B′),其外側端緣直接形成一斜面33a至卡制部312處;并令上、下銜接體(A′)(B′)疊合后成為定位體31a的型態,并可利用T型螺絲4加以鎖定。
本實用新型具有下述特征及功效需再闡明
一、本實用新型于金屬浪板3上所獨創設計的定位體31,系經過多次測試改進后所完成,其具有可由輥壓成型的特性,該卡制部312系由中間透空部311向兩側延伸成型,借此透空部311兩側的支撐部3110用來支撐卡制部312,以使T型螺絲4鎖緊時卡制部312不會彎曲變形,而定位體31的收縮補強部313除了可使整個定位體31的強度增加外,更借此一收縮設計,使得上、下銜接體(A)、(B)于組合時可相互壓制,而無松脫之虞,并使的上、下銜接體(A)及(B)其銜接組合后,其外型與中間的定位體31完全相同,進而具有連續性的功效。
二、本實用新型無須使用電鉆鉆孔來鎖定金屬浪板3,所以施工非常便捷,且在墻壁施工時,工作人員無須吊掛在半空中,其系站在輕型鋼6上,由內部來鎖定金屬浪板3,不僅省時省力,且比較可靠安全。
三、本實用新型的金屬浪板3表面無任何鉆孔,所以不會破壞原有的表面處理,具有不易氧化銹蝕,并可確實防止漏水,且使外表平整美觀的功效。
四、本實用新型針對傳統輕型鋼6所設計的定位塊5,其可供T型螺絲4將金屬浪板3固定在輕型鋼6上,且利用定位塊5的凹槽52可卡制在輕型鋼6的折邊61上,且可調整固定位置對準定位體31;因而,施工時也非常便捷及安全。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金屬浪板組合構造,能達到預期的功效,具有可供產業利用性。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金屬浪板結構,其特征在于主要系在金屬板輥壓成型時,在中間部份向上凸起形成一定位體,該定位體的底緣形成一較狹窄的透空部,并以透空部兩側的支撐部向外彎折延伸形成對稱的卡制部,并由卡制部向上收縮形成對稱補強部,再由補強部向外彎折形成對稱凸緣部,而凸緣部漸縮后形成平頂部;再者,該金屬浪板其左側邊形成一上銜接體(A),而右側邊形成一下銜接體(B),且上銜接體(A)的外側端緣形成一勾扣狀,而下銜接體的外側端緣形成一斜面狀;又,于定位體與兩側的上、下銜接體(A)、(B)之間,設有若干小凸起狀的補強助;并令上、下銜接體(A)、(B)疊合銜接后成為定位體的型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金屬浪板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金屬浪板系利用-T型螺絲伸入定位體,并橫跨在卡制部上方,而該T型螺絲系鎖定在一位于輕型鋼上的定位塊,借此將金屬浪板結合在輕型鋼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改進的金屬浪板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定位塊其中間設有貫穿孔,可供T型螺絲套入,而其下方設有凹槽可卡制在輕型鋼的折邊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金屬浪板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金屬浪板的定位體可由卡制部向上收縮后,直接形成平頂部,而左側邊的上銜接體(A’)其外側端緣在卡制部處形成勾扣狀;而右側邊的下銜接體(B’)其外側端緣直接形成一斜面狀至卡制部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系提供一種改進的金屬浪板結構設計,其主要系于金屬板輥壓成型時,在中間部分向上凸起形成一定位體,該定位體的底緣形成一較狹窄的透空部,并以透空部的兩側支撐部向外彎折,兩側延伸形成對稱的卡制部,并由卡制部向上收縮形成對稱補強部,再由補強部向外彎折形成對稱凸緣部,而凸緣部漸縮后形成平頂部;再者,該金屬浪板其左側邊形成一上銜接接體,而右側邊形成一下銜接體;借此達到施工便捷及安全,外部平整美觀,且不易氧化銹蝕,并且防止漏水的功效。
文檔編號B21D13/00GK2200492SQ94214229
公開日1995年6月14日 申請日期1994年6月9日 優先權日1994年6月9日
發明者張合池 申請人:張合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