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孔的加工工具,尤其是一種加工深通孔的工具。
背景技術:
目前的孔加工方法,多是使用鏜床或鉆床進行切削,會產生大量的金屬碎屑,浪費材料也很難打掃;而且加工速度很慢,尤其對于大型深孔的加工,往往需要加工上百小時才能完成。對于加工深通孔來說,冷卻是非常關鍵的,冷卻的效果直接影響加工的效率,現有的深通孔加工工具冷卻效果一般。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高效率的深通孔加工工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加工深通孔的工具,包括刀桿、夾具、刀具、高壓水管和水冷槽。所述的刀桿、夾具和高壓水管為中空結構。所述夾具固定在刀桿的前端,高壓水管固定在刀桿的后端。刀具固定在夾具的前端,刀具的最上端與夾具外環之間的距離為10mm-12mm,刀具的最下端與夾具內環之間的距離為10-12mm。水冷槽處于刀具的后側。
優選的,所述的刀桿上設有防振塊。
優選的,所述的夾具上、刀具的后側設有鏜孔刀,其最高點比刀具的最高點高0.2-0.4mm。
優選的,所述的鏜孔刀材質為高速工具鋼。
本發明結構簡單,適用于加工深通孔,可以大大提供工作效率,經實際操作,加工同樣的孔,比傳統加工方法能節省出一半以上的時間;而且加工過程中冷卻好,產生的金屬碎屑大大減少,加工下來的金屬棒還可以回收利用。采用此工具加工深孔,相比于用現有的鉆頭,減少了鉆孔過程中的接觸面積,大大提高了鉆孔的效率,并且由于刀片穩定性好,通過此工具鉆出來的孔,孔壁圓滑,光潔度能達到6.3以上,可以將坯料芯部完整的套出一根棒料,棒料的直徑僅比需要加工的孔小20-30mm,適用范圍為需要加工深孔直徑在100mm以上的金屬坯料。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右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圖。
圖4是圖3中a處的放大圖。
圖中,1-刀桿;2-夾具;3-刀具;4-防振塊;5-高壓水管;6-工件;7-金屬棒;8-水冷槽;9-鏜孔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晰、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圖4所示:一種加工深通孔的工具,包括刀桿1、夾具2、刀具3、高壓水管5、水冷槽8和鏜孔刀9。所述的刀桿1、夾具2和高壓水管5為中空結構。所述夾具2固定在刀桿1的前端,高壓水管5固定在刀桿1的后端。刀具3固定在夾具2的前端,刀具3的最上端與夾具2外環之間的距離為h1為10mmm,刀具的最下端與夾具內環之間的距離h2為12mm。水冷槽處于刀具的后側。鏜孔刀9設置在夾具2上并處于刀具3的后側,其最高點與刀具的最高點之間的距離h3為0.2mm,以便于鏜孔。所述的刀桿1上設有防振塊4。
要在工件上加工一個6米長、直徑為200mm的通孔,首先選用中空的刀桿1和夾具2,將夾具2與刀桿1固定,兩者的總長度為6.3米。將四個刀具3均布固定在夾具2的四周,在夾具2上、刀具3的后側加工水冷槽8,刀具3的最上端與夾具2外環之間的距離h1為10mm,刀具3的最下端與夾具2內環之間的距離h2為12mm,這個距離在保證能獲得最大金屬棒7的同時,能夠充分的進行水冷,而且加工起來更容易;在刀桿1的后端接上高壓水管5,然后開始加工深通孔。在刀桿1工作的同時,通入高壓水,高壓水從刀桿1和金屬棒7之間流入,從水冷槽8留出,對刀具3和工件6進行循環冷卻,同時沖出金屬碎屑;當鉆通后,將工件6中的金屬棒7取出,完成深通孔的加工。所述的刀桿1上設有防振塊4。防振塊4的高度略低于夾刀具3的最高點,因為孔深較大,在鉆的過程中如果刀桿1反生晃動,會導致刀具3鉆的位置發生偏差,可能會導致孔壁不夠圓滑,防振塊4可根據鉆孔的深度設置多個。夾具2上設有鏜孔刀,其最高點與刀具3的最高點的距離h3為0.3mm,可以在深孔加工的過程中,同時鏜孔,也就是鉆孔和鏜孔同時進行(以前的加工方式是先鉆孔,孔鉆完了再鏜孔)這樣的方法節約了時間,又能保證孔壁的光潔度,而且在打孔的過程中同時鏜孔,還能保證鏜孔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