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補償式浮動夾緊四爪卡盤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補償式浮動夾緊四爪卡盤,包括第一卡爪、第二卡爪、第三卡爪、第四卡爪、杠桿、主套筒和拉套,所述主套筒設置在所述拉套內,上端和下端的所述鋼珠分別與所述上板的下表面和所述下板的上表面接觸,所述連接桿設置在所述主套筒的內部,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均通過杠桿與所述外套筒連接,所述第三卡爪和所述第四卡爪均通過杠桿穿過所述方形孔與所述內套筒連接。本實用新型自補償式浮動夾緊四爪卡盤當被夾持工件的尺寸有誤差時,它的兩對卡爪可以在設計的范圍內自動進行調節,通過鋼球的補償作用,使夾持的工件對中,并使夾緊力均勻作用在四個卡爪上,在批量生產中有助于提高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自補償式浮動夾緊四爪卡盤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夾具,尤其涉及一種自補償式浮動夾緊四爪卡盤。
【背景技術】
[0002]在進行批量生產的自動機床或組合機床生產線上,經常遇到一些以毛坯表面作定位基準的不規則的回轉體類零件。由于這類零件其本身存在著鑄造誤差,所以很難保證其對中和均勻夾緊的要求,因此使批量生產中的廢品率增加,增加了生產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自補償式浮動夾緊四爪卡盤。
[0004]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0005]一種自補償式浮動夾緊四爪卡盤,包括第一卡爪、第二卡爪、第三卡爪、第四卡爪、杠桿、主套筒和拉套,所述第一卡爪與所述第二卡爪和所述第三卡爪與所述第四卡爪呈十字分布,且所述第一卡爪、所述第二卡爪、所述第三卡爪和所述第四卡爪均通過杠桿與所述主套筒連接,所述拉套包括上板、下板、拉桿和連接桿,所述上板的下表面和所述下板的上表面通過所述連接桿固定連接,所述拉桿與所述下板的下表面連接,所述主套筒包括外套筒、內套筒和鋼珠,所述外套筒上設置有兩個沿所述外套筒的中軸線對稱的方形孔,所述內套筒設置在所述外套筒內,所述內套筒和所述外套筒的上端和下端均設置有朝向其接觸面的傾斜坡口,所述鋼珠設置在所述傾斜坡口內,所述主套筒設置在所述拉套內,上端和下端的所述鋼珠分別與所述上板的下表面和所述下板的上表面接觸,所述連接桿設置在所述主套筒的內部,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均通過杠桿與所述外套筒連接,所述第三卡爪和所述第四卡爪均通過杠桿穿過所述方形孔與所述內套筒連接。
[0006]在夾緊過程中,假定工件存在著定位尺寸誤差,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先接觸工件,第三卡爪和第四卡爪卡爪距離工件還相差一個間隙,此時外套筒行程受到限制,所以外套筒不移動。而內套筒由于與其相連的第三卡爪和第四卡爪與工件存在間隙,因此內套筒在鋼球的作用下,可以產生與外套筒的相對滑移,直到第三卡爪和第四卡爪均移動同樣距離夾緊工件后停止。
[0007]具體地,所述杠桿為“L”型杠桿,且所述杠桿與所述第一卡爪、所述第二卡爪、所述第三卡爪和所述第四卡爪之間均設置有滑塊。
[0008]具體地,所述外套筒的內徑與所述內套筒的外徑相等,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的直徑與所述外套筒的外徑相等。
[0009]優選地,還包括用于固定各部件的夾具體,所述夾具體中部設置有用于移動所述拉套的圓形通孔。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本實用新型自補償式浮動夾緊四爪卡盤當被夾持工件的尺寸有誤差時,它的兩對卡爪可以在設計的范圍內自動進行調節,通過鋼球的補償作用,使夾持的工件對中,并使夾緊力均勻作用在四個卡爪上,在批量生產中有助于提高生產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自補償式浮動夾緊四爪卡盤的剖視圖;
[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自補償式浮動夾緊四爪卡盤的卡爪分布示意圖;
[0014]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外套筒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6]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自補償式浮動夾緊四爪卡盤,包括第一^^爪21、第二卡爪22、第三卡爪23、第四卡爪24、杠桿3、主套筒、拉套和用于固定各部件的夾具體1,夾具體I中部設置有用于移動拉套的圓形通孔,第一卡爪21與第二卡爪22和第三卡爪23與第四卡爪24呈十字分布,且第一卡爪21、第二卡爪22、第三卡爪23和第四卡爪24均通過杠桿3與主套筒連接,拉套包括上板8、下板7、拉桿4和連接桿10,上板8的下表面和下板7的上表面通過連接桿10固定連接,拉桿4與下板7的下表面連接,主套筒包括外套筒5、內套筒6和鋼珠9,外套筒5上設置有兩個沿外套筒5的中軸線對稱的方形孔,內套筒6設置在外套筒5內,內套筒6和外套筒5的上端和下端均設置有朝向其接觸面的傾斜坡口,鋼珠9設置在傾斜坡口內,主套筒設置在拉套內,上端和下端的鋼珠9分別與上板8的下表面和下板7的上表面接觸,連接桿10設置在主套筒的內部,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均通過杠桿3與外套筒5連接,第三卡爪23和第四卡爪24均通過杠桿3穿過方形孔與內套筒6連接,杠桿3為“L”型杠桿3,且杠桿3與第一卡爪21、第二卡爪22、第三卡爪23和第四卡爪24之間均設置有滑塊,外套筒5的內徑與內套筒6的外徑相等,上板8和下板7的直徑與外套筒5的外徑相等。
[0017]本實用新型自補償式浮動夾緊四爪卡盤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8]與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相連的杠桿3分別與外套筒5可轉動連接,與第三卡爪23和第四卡爪24卡爪相連的杠桿3分別與內套筒6卡轉動連接,當拉動拉套的拉桿4時,上板8壓迫鋼球,推動外套筒5和內套筒6同時運動,外套筒5通過杠桿3推動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內套筒6通過杠桿3推動第三卡爪23和第四卡爪24,。在夾緊過程中,假定工件存在著定位尺寸誤差,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先接觸工件,第三卡爪23和第四卡爪24距離工件還相差一個間隙,此時外套筒5盡管受到鋼球的作用力,但由于與其相連的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已夾住工件,行程受到限制,所以外套筒5不能移動。而內套筒6由于與其相連的第三卡爪23和第四爪與工件存在間隙,因此內套筒6在鋼球的作用下,可以產生與套筒的相對滑移,直到第三卡爪23和第四卡爪24均移動同樣距離夾緊工件后停止,夾緊動作完成后,工件自動對中,夾緊力均勻作用在四個卡爪上。工件的夾緊對中精度和重復定位精度均由卡盤制造精度來保證,通過修磨調整墊,可以調整機構的間隙,以提高重復定位精度。
[0019]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技術變形,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自補償式浮動夾緊四爪卡盤,包括第一卡爪、第二卡爪、第三卡爪、第四卡爪、杠桿和主套筒,所述第一卡爪與所述第二卡爪和所述第三卡爪與所述第四卡爪呈十字分布,且所述第一卡爪、所述第二卡爪、所述第三卡爪和所述第四卡爪均通過杠桿與所述主套筒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拉套,所述拉套包括上板、下板、拉桿和連接桿,所述上板的下表面和所述下板的上表面通過所述連接桿固定連接,所述拉桿與所述下板的下表面連接,所述主套筒包括外套筒、內套筒和鋼珠,所述外套筒上設置有兩個沿所述外套筒的中軸線對稱的方形孔,所述內套筒設置在所述外套筒內,所述內套筒和所述外套筒的上端和下端均設置有朝向其接觸面的傾斜坡口,所述鋼珠設置在所述傾斜坡口內,所述主套筒設置在所述拉套內,上端和下端的所述鋼珠分別與所述上板的下表面和所述下板的上表面接觸,所述連接桿設置在所述主套筒的內部,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均通過杠桿與所述外套筒連接,所述第三卡爪和所述第四卡爪均通過杠桿穿過所述方形孔與所述內套筒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補償式浮動夾緊四爪卡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桿為“L”型杠桿,且所述杠桿與所述第一卡爪、所述第二卡爪、所述第三卡爪和所述第四卡爪之間均設置有滑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補償式浮動夾緊四爪卡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的內徑與所述內套筒的外徑相等,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的直徑與所述外套筒的外徑相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補償式浮動夾緊四爪卡盤,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固定各部件的夾具體,所述夾具體中部設置有用于移動所述拉套的圓形通孔。
【文檔編號】B23B31/107GK204247999SQ201420714905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5日
【發明者】蔡家偉 申請人:重慶鼎祥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