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拉延模退料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拉延模退料機構,包括分別固定在上模座上的上模鑲塊和退料驅動部,所述退料驅動部上連接有退料鑲塊,所述上模鑲塊上開設有與所述退料鑲塊配合的通孔,還設有在所述退料鑲塊運動行程的末端對所述退料鑲塊進行限位的限位部,并且所述退料鑲塊的底面與所述上模鑲塊的底面共同構成拉延模的制件型面,由于通過增加上模鑲塊與退料鑲塊配合,并將退料鑲塊的底面作為制件型面的一部分,保證了退料機構與制件型面良好的配合度,從而提高了制件表面的質量,避免了拉延和退料過程產生壓痕。
【專利說明】一種拉延模退料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拉延模退料機構。
【背景技術】
[0002]在拉延模具制造中,一般都會在上模或下模上設置退料機構,特別是在制件拉延深度較大、料厚較厚或者材料為高強板時,較容易發生上模或下模卡料,沖壓件不易取下,退料機構可輔助制件與模面分離,從而方便取件。
[0003]現有的拉延模退料機構一般采用在上模中植入退料銷的方式,具體地,在上模底部布置彈簧,彈簧連接退料銷,當模具閉合時,彈簧壓縮到底,退料銷的頂端與上模的模面平齊,完成拉延制件,當上模回程時,彈簧伸長推動退料銷作用于制件,使其與上模分離。由于退料銷一般采用普通的圓柱銷,且其與上模為獨立的部件,其底面很難與上模的模面進行較好的配合,導致了模具模面的整體性較差,拉延制件有壓印。
[0004]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設計更合理的退料機構,在保證方便退料的基礎上,提高制件表面的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拉延模退料機構,其能夠與拉延制件型面良好配合,有效保證制件表面的質量,且結構簡單,易于實現。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7]一種拉延模退料機構,包括分別固定在上模座上的上模鑲塊和退料驅動部,所述退料驅動部連接有退料鑲塊,所述上模鑲塊上開設有與所述退料鑲塊配合的通孔,還設有在所述退料鑲塊運動行程的末端對所述退料鑲塊進行限位的限位部,并且所述退料鑲塊的底面與所述上模鑲塊的底面共同構成拉延模的制件型面。
[0008]優選地,所述退料驅動部為氮氣彈簧。
[0009]優選地,所述退料驅動部為伸縮氣缸。
[0010]優選地,所述退料驅動部通過固定板與所述上模座螺栓連接。
[0011]優選地,所述退料鑲塊為柱狀鑲塊,且其靠近所述退料驅動部的一端設有凸緣,所述上模鑲塊上設有與所述凸緣配合的限位面。
[0012]優選地,所述退料裝置為兩組,且關于所述上模鑲塊中線對稱布置。
[001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拉延模退料機構,包括分別固定在上模座上的上模鑲塊和退料驅動部,所述退料驅動部連接有退料鑲塊,所述上模鑲塊上開設有與所述退料鑲塊配合的通孔,還設有在所述退料鑲塊運動行程的末端對所述退料鑲塊進行限位的限位部,并且所述退料鑲塊的底面與所述上模鑲塊的底面共同構成了拉延模的制件型面,由于增加上模鑲塊與退料鑲塊配合,并將退料鑲塊的底面作為制件型面的一部分,保證了退料鑲塊與制件型面良好的配合度,從而提高了制件表面的質量,避免了拉延和退料過程中產生不必要的壓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并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其中: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拉延模退料機構的軸測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拉延模退料機構的左視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拉延模退料機構的底部示圖;
[0018]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拉延模閉合時退料機構的剖面圖;
[0019]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拉延模退料時退料機構的剖面圖。
[0020]其中上述圖中的附圖表面說明如下:
[0021]1-上模鑲塊,2-退料驅動部,3-退料鑲塊,4-固定板;
[0022]A-制件型面,B-限位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方案進行進一步地詳細介紹。
[0024]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拉延模退料機構,包括分別固定在上模座上的上模鑲塊I和退料驅動部2,所述退料驅動部2連接有退料鑲塊3,所述上模鑲塊I上開設有與所述退料鑲塊3配合的通孔,還設有在所述退料鑲塊3運動行程的末端對所述退料鑲塊3進行限位的限位部,并且所述退料鑲塊3的底面與所述上模鑲塊I的底面共同構成了拉延模的制件型面A。
[0025]此機構工作時,由機床帶動做上下運動,上模下行,所述退料裝置2的底面首先接觸到下模型面,停止運動,之后,上模繼續下行,并帶動所述上模鑲塊I繼續下行,當上模運動到下死點,即模具上下模完全閉合時,所述退料裝置2的底面與所述上模鑲塊I的底面齊平,配合成完整的模面,如圖3?4所示,即可拉延出合格的沖壓件;當上模向上回程時,在所述退料驅動部2的作用下,所述退料鑲塊3將拉延件退下,與上模分離,達到退料的目的;當所述退料鑲塊3向下運動到其行程末端時,被所述上模鑲塊I上的限位部限位,停止運動,如圖5所示。由于退料鑲塊3的底面為拉延型面的一部分,能夠保證拉延型面的完整性和平滑性,從而有效提高拉延制件的表面質量,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壓痕。
[0026]由于上述退料機構采用退料鑲塊與上料鑲塊配合的方式,使得退料鑲塊與上模之間具有足夠的布置空間,因此可將所述退料驅動裝部2選為氮氣彈簧,解決現有技術中使用普通彈簧造成退料力不足的問題。在使用時,上模下行到下死點時,所述氮氣彈簧壓縮量最大,在上模回程過程中,所述氮氣彈簧恢復形變推動退料鑲塊向下運動,完成退料。
[0027]可選擇地,所述退料驅動部2也可選擇伸縮氣缸,上模回程過程中,啟動所述伸縮氣缸,使其推動所述退料鑲塊3完成退料。
[0028]所述氮氣彈簧或所述伸縮氣缸均可選擇標準件,方便采購,使得整個機構結構簡單,且具備足夠的動力。
[0029]所述退料驅動部2可通過固定板4與所述上模座螺栓連接。
[0030]另外,所述退料鑲塊3可選為柱狀鑲塊,且其靠近所述退料驅動部2的一端設有凸緣,所述上模鑲塊I上設有與所述凸緣配合的限位面B,從而實現在退料過程中,在所述退料鑲塊3運動行程的末端對其進行限位,結構簡單,便于加工和使用。
[0031]在本實施例具體實施過程中,所述退料鑲塊3為兩組,其頂部分別連接有所述退料驅動部2,且兩組所述退料鑲塊3關于所述上模鑲塊I中線對稱布置,以保證提供均衡足夠的退料推動力。
[0032]可以理解地,本領技術人員也可根據拉延制件的具體需要,選擇退料鑲塊的數量及布置形式,使其底面能夠與所述上模鑲塊I的底面良好配合形成完成的型面,且具有足夠的退料驅動力。
[0033]以上依據圖式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了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不以圖面所示限定實施范圍,凡是依照本實用新型的構想所作的改變,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仍未超出說明書與圖示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拉延模退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別固定在上模座上的上模鑲塊(I)和退料驅動部(2),所述退料驅動部(2)上連接有退料鑲塊(3),所述上模鑲塊(I)上開設有與所述退料鑲塊(3)配合的通孔,還設有在所述退料鑲塊(3)運動行程的末端對所述退料鑲塊(3)進行限位的限位部,并且所述退料鑲塊(3)的底面與所述上模鑲塊(I)的底面共同構成拉延模的制件型面(A)。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延模退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退料驅動部(2)為氮氣彈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延模退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退料驅動部(2)為伸縮氣缸。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拉延模退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退料驅動部(2)通過固定板(4)與所述上模座螺栓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拉延模退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退料鑲塊(3)為柱狀鑲塊,且其靠近所述退料驅動部(2)的一端設有凸緣,所述上模鑲塊(I)上設有與所述凸緣配合的限位面(B)。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拉延模退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退料鑲塊(3)為兩組,其頂部分別連接有所述退料驅動部(2),且兩組所述退料鑲塊(3)關于所述上模鑲塊(I)的中線對稱布置。
【文檔編號】B21D45/04GK204122642SQ201420621991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4日
【發明者】孫曉, 陸滕君, 王肖英, 劉莉 申請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