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動開槽打孔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全自動開槽打孔設備,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中部設置有機座平臺,所述機座平臺上橫向方向安裝有多工位打孔機構,所述多工位打孔機構的結構為:包括橫向方向設置的輸送夾緊機構,位于輸送夾緊機構一側安裝打孔機構,位于輸送夾緊機構另一側安裝開槽機構,位于輸送夾緊機構后端的縱向方向上安裝送料機構,位于輸送夾緊機構的后端橫向方向安裝開孔機構。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合理,操作方便,工件可以方便的實現全自動開槽、開孔動作,工作可靠性好,工作效率高。
【專利說明】全自動開槽打孔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全自動開槽打孔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在機加工過程中,給工件進行打孔、開槽是最常見的加工步驟,在流水線加工中,通常采用輸送帶輸送工件,當工件輸送至一個工位時進行夾緊打孔,然后繼續輸送到下一個工位時再進行開槽,其操作麻煩,需要通過工作人員逐一進行裝拆加工,工作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 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生產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全自動開槽打孔設備,從而提高使用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
[0004]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全自動開槽打孔設備,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中部設置有機座平臺,所述機座平臺上橫向方向安裝有多工位打孔機構,所述多工位打孔機構的結構為:包括橫向方向設置的輸送夾緊機構,位于輸送夾緊機構一側安裝打孔機構,位于輸送夾緊機構另一側安裝開槽機構,位于輸送夾緊機構后端的縱向方向上安裝送料機構,位于輸送夾緊機構的后端橫向方向安裝開孔機構。
[000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0007]所述輸送夾緊機構的結構為:包括間隔平行設置的夾緊底座,所述夾緊底座上分別安裝有第一夾緊條和第二夾緊條,所述夾緊底座的一端安裝落料機構,所述落料機構落下的工件卡在第一夾緊條和第二夾緊條之間;位于第一夾緊條上間隔安裝第二夾緊氣缸和第三夾緊氣缸,位于第二夾緊條上間隔安裝第一夾緊氣缸和第四夾緊氣缸,上述四個夾緊氣缸交錯設置,上述四個夾緊氣缸通過安裝座固定在夾緊底座上;位于夾緊底座外側設置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端分別安裝有啟動氣缸和第一導桿,所述啟動氣缸的活塞桿穿過安裝板緊固于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導桿通過軸套穿過安裝板和固定板,所述第一導桿頭部與工件抵接;
[0008]打孔機構的結構為: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平行間隔設置有兩條第一導軌,所述第一導軌上安裝沿其滑動的第一滑塊,所述第一滑塊的頂部固定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頂部固定有第一減速機,所述第一減速機的輸出端安裝第一鉆頭,所述第一減速機通過固定于定位板上的第一電機驅動;所述第一底座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支撐板,所述第一支撐板的外側安裝移動氣缸,所述移動氣缸的第一活塞桿與第一底板緊固;位于第一支撐板的上端還穿過有第二導柱;位于第一底座的另一端中部固定有擋塊,所述擋塊中部穿過有第一導柱;
[0009]所述第一底板的結構為:所述第一底板成長方體結構,所述第一底板上開有多個安裝孔,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端開有安裝第一活塞桿的“凸”字形卡槽;
[0010]所述開槽機構的結構為:所述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底部四個角通過第一支架支撐,所述第二底座上部安裝滑輪座,所述滑輪座上平行間隔設置有兩條第二導軌,所述第二導軌上安裝沿其滑動的第二滑塊,所述第二滑塊的頂部固定有頂蓋,所述頂蓋上安裝第二減速機,所述第二減速機連接第二電機,位于第二底座的后端豎直方向設置有安裝架,所述安裝架上固定第二電機;位于第二減速機的輸出端通過第二安裝座安裝第二鉆頭;位于第二底座的側部還設置有安裝塊,位于頂蓋的一端固定有V型座,所述安裝塊的外端固定第四氣缸,所述第四氣缸的活塞桿穿過安裝塊固定于V型座上;位于兩條第二導軌之間安裝有第三導柱,所述第三導柱的一端穿過安裝塊;
[0011]所述送料機構的結構為:包括支撐柱,所述支撐柱上端開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內穿過工件固定座,位于支撐柱一端的工件固定座頂部安裝送料氣缸,位于支撐柱另一端的工件固定座上設置有滑軌,所述滑軌上通過第三滑塊安裝壓塊,位于工件固定座后端固定有與其垂直的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外端安裝伸縮氣缸,所述伸縮氣缸與工件固定座連接;位于輸送夾緊機構的一端還安裝有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氣缸的活塞桿頭部與安裝于工件固定座內的工件抵接;
[0012]所述開孔機構的結構為: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中部開孔,所述底架的底部一側安裝第三底座,所述第三底座上固定第五氣缸,所述第五氣缸的第二活塞桿固接連接塊,所述底架的另一側安裝第三導軌,所述第三導軌上通過導塊安裝第二底板,所述連接塊穿過所開孔與第二底板連接,所述第二底板上安裝第三電機、第三減速機,所述第三減速機的輸出端安裝第三鉆頭,所述第三電機固定在第二支架上;所述底架的上部還通過支撐塊安裝有第四導柱;
[0013]位于夾緊底座的夾縫中還安裝有滑移機構,所述滑移機構的結構為:包括第三底板,所述第三底板上部安裝有與其平行的第二支撐板,所述第二支撐板上間隔安裝第二導桿,所述第二導桿穿過第二支撐板至第三底板上,位于兩個第二導桿之間的第二支撐板底部通過第四底座固定有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氣缸的活塞桿與第三底板卡接;位于第二支撐板的一側固定有直角形第三支架,還包括間隔設置的支座,兩個支座之間安裝第三氣缸,所述第三氣缸的活塞桿連接至第三支架頭部;
[0014]所述第三氣缸與第三底板平行;
[0015]所述第二導桿頭部設置有斜面。
[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合理,操作方便,工件可以方便的實現全自動開槽、開孔動作,工作可靠性好,工作效率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多工位打孔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輸送夾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4為本實用新型打孔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打孔機構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6為本實用新型打孔機構中底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7為本實用新型開槽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8為本實用新型后端輸送開孔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9為本實用新型后端輸送開孔裝置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10為本實用新型開孔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11為本實用新型開孔機構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12為本實用新型送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13為本實用新型輸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14為本實用新型輸送裝置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15為本實用新型滑移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33]其中:1、啟動氣缸;2、第一導桿;3、軸套;4、安裝板;5、固定板;6、輸送夾緊機構;7、打孔機構;8、機架;9、機座平臺;10、開槽機構;11、送料機構;12、開孔機構;13、第一氣缸;14、滑移機構;601、落料機構;602、工件;603、夾緊底座;604、第一夾緊條;605、第二夾緊條;606、第一夾緊塊;607、第一夾緊氣缸;608、第二夾緊塊;609、第二夾緊氣缸;610、第一安裝座;611、第三夾緊塊;612、第三夾緊氣缸;613、第四夾緊氣缸;614、第四夾緊塊;701、第一導柱;702、擋塊;703、第一底座;704、第一導軌;705、第一滑塊;706、第一底板;707、第一鉆頭;708、第一減速機;709、第一電機;710、定位板;711、第一活塞桿;712、第一支撐板;713、第二導柱;714、移動氣缸;715、安裝孔;716、“凸”字形卡槽;1001、安裝架;1002、第二電機;1003、第二減速機;1004、第二安裝座;1005、第二鉆頭;1006、頂蓋;1007、第二導軌;1008、第二滑塊;1009、滑輪座;1010、第二底座;1011、第一支架;1012、第四氣缸;1013、安裝塊;1014、第三導柱;1015、V型座;1101、送料氣缸;1102、工件固定座;1103、壓塊;1104、第三滑塊;1105、滑軌;1106、支撐柱;1107、伸縮氣缸;1108、支撐架;1201、第四導柱;1202、第三電機;1203、第二支架;1204、第二底板;1205、第三鉆頭;1206、第三減速機;1207、第三導軌;1208、底架;1209、連接塊;1210、第二活塞桿;1211、第五氣缸;1212、第三底座;1213、支撐塊;1401、第二導桿;1402、第二支撐板;1403、第四底座;1404、第二氣缸;1405、第三底板;1406、第三氣缸;1407、支座;1408、第三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0035]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全自動開槽打孔設備,包括機架8,機架8中部設置有機座平臺9,機座平臺9上橫向方向安裝有多工位打孔機構,多工位打孔機構的結構為:包括橫向方向設置的輸送夾緊機構6,位于輸送夾緊機構6 —側安裝打孔機構7,位于輸送夾緊機構6另一側安裝開槽機構10,位于輸送夾緊機構6后端的縱向方向上安裝送料機構11,位于輸送夾緊機構6的后端橫向方向安裝開孔機構12。
[0036]如圖2和圖3所示,輸送夾緊機構6的結構為:包括間隔平行設置的夾緊底座603,夾緊底座603上分別安裝有第一夾緊條604和第二夾緊條605,夾緊底座603的一端安裝落料機構601,落料機構601落下的工件602卡在第一夾緊條604和第二夾緊條605之間;位于第一夾緊條604上間隔安裝第二夾緊氣缸609和第三夾緊氣缸612,位于第二夾緊條605上間隔安裝第一夾緊氣缸607和第四夾緊氣缸613,上述四個夾緊氣缸交錯設置,上述四個夾緊氣缸通過安裝座610固定在夾緊底座603上;位于夾緊底座603外側設置有安裝板4,安裝板4上端分別安裝有啟動氣缸I和第一導桿2,啟動氣缸I的活塞桿穿過安裝板4緊固于固定板5上,第一導桿2通過軸套3穿過安裝板4和固定板5,第一導桿2頭部與工件602抵接。
[0037]第一夾緊氣缸607的頭部連接有第一夾緊塊606,第一夾緊塊606的夾緊面與第一夾緊條604的內側面夾緊工件602。
[0038]第二夾緊氣缸609的頭部連接有第二夾緊塊608,第二夾緊塊608的夾緊面與第二夾緊條605的內側面夾緊工件602。
[0039]第三夾緊氣缸612的頭部連接有第三夾緊塊611,第三夾緊塊611的夾緊面與第二夾緊條605的內側面夾緊工件602。
[0040]第四夾緊氣缸613的頭部連接有第四夾緊塊614,第四夾緊塊614的夾緊面與第一夾緊條604的內側面夾緊工件602。
[0041]如圖4和圖5所示,打孔機構7的結構為:包括第一底座703,第一底座703上平行間隔設置有兩條第一導軌704,第一導軌704上安裝沿其滑動的第一滑塊705,第一滑塊705的頂部固定有第一底板706,第一底板706頂部固定有第一減速機708,第一減速機708的輸出端安裝第一鉆頭707,第一減速機708通過固定于定位板710上的第一電機709驅動;第一底座703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支撐板712,第一支撐板712的外側安裝移動氣缸714,移動氣缸714的第一活塞桿711與第一底板706緊固;位于第一支撐板712的上端還穿過有第二導柱713 ;位于第一底座703的另一端中部固定有擋塊702,擋塊702中部穿過有第一導柱701。
[0042]如圖6所示,第一底板706的結構為:第一底板706成長方體結構,第一底板706上開有多個安裝孔715,第一底板706的一端開有安裝第一活塞桿711的“凸”字形卡槽716。
[0043]如圖7所示,開槽機構10的結構為:包括第二底座1010,第二底座1010的底部四個角通過第一支架1011支撐,第二底座1010上部安裝滑輪座1009,滑輪座1009上平行間隔設置有兩條第二導軌1007,第二導軌1007上安裝沿其滑動的第二滑塊1008,第二滑塊1008的頂部固定有頂蓋1006,頂蓋1006上安裝第二減速機1003,第二減速機1003連接第二電機1002,位于第二底座1010的后端豎直方向設置有安裝架1001,安裝架1001上固定第二電機1002 ;位于第二減速機1003的輸出端通過第二安裝座1004安裝第二鉆頭1005 ;位于第二底座1010的側部還設置有安裝塊1013,位于頂蓋1006的一端固定有V型座1015,安裝塊1013的外端固定第四氣缸1012,第四氣缸1012的活塞桿穿過安裝塊1013固定于V型座1015上;位于兩條第二導軌1007之間安裝有第三導柱1014,第三導柱1014的一端穿過安裝塊1013。
[0044]如圖8、圖9和圖12所示,送料機構11的結構為:包括支撐柱1106,支撐柱1106上端開有方形孔,方形孔內穿過工件固定座1102,位于支撐柱1106 —端的工件固定座1102頂部安裝送料氣缸1101,位于支撐柱1106另一端的工件固定座1102上設置有滑軌1105,滑軌1105上通過第三滑塊1104安裝壓塊1103,位于工件固定座1102后端固定有與其垂直的支撐架1108,支撐架1108的外端安裝伸縮氣缸1107,伸縮氣缸1107與工件固定座1102連接;位于輸送夾緊機構6的一端還安裝有第一氣缸13,第一氣缸13的活塞桿頭部與安裝于工件固定座1102內的工件602抵接。
[0045]如圖10和圖11所示,開孔機構12的結構為:包括底架1208,底架1208中部開孔,底架1208的底部一側安裝第三底座1212,第三底座1212上固定第五氣缸1211,第五氣缸1211的第二活塞桿1210固接連接塊1209,底架1208的另一側安裝第三導軌1207,第三導軌1207上通過導塊安裝第二底板1204,連接塊1209穿過所開孔與第二底板1204連接,第二底板1204上安裝第三電機1202、第三減速機1206,第三減速機1206的輸出端安裝第三鉆頭1205,第三電機1202固定在第二支架1203上;底架1208的上部還通過支撐塊1213安裝有第四導柱1201。
[0046]如圖13、圖14和圖15所示,位于夾緊底座603的夾縫中還安裝有滑移機構14,滑移機構14的結構為:包括第三底板1405,第三底板1405上部安裝有與其平行的第二支撐板1402,第二支撐板1402上間隔安裝第二導桿1401,第二導桿1401穿過第二支撐板1402至第三底板1405上,位于兩個第二導桿1401之間的第二支撐板1402底部通過第四底座1403固定有第二氣缸1404,第二氣缸1404的活塞桿與第三底板1405卡接;位于第二支撐板1402的一側固定有直角形第三支架1408,還包括間隔設置的支座1407,兩個支座1407之間安裝第三氣缸1406,第三氣缸1406的活塞桿連接至第三支架1408頭部。
[0047]第三氣缸1406與第三底板1405平行。
[0048]第二導桿1401頭部設置有斜面。
[0049]實際使用過程中,將工件602逐一排列在落料機構601上,第一導桿2的頭部與最底下的工件602抵接,啟動氣缸I動作,活塞桿伸出,則固定板5伸出,在固定板5的作用下帶動第一導桿2伸出,從而推動工件602向前進入夾縫中,當到達所需夾緊工位時,夾緊氣缸將工件602夾緊,啟動氣缸I停止工作,此時,根據工件602的要求,在打孔機構7上安裝所需要的鉆頭707,啟動移動氣缸714,活塞桿711伸出,在“凸”字形卡槽716的作用下,以及在滑塊705的作用下,使整個底板706沿著導軌704在水平方向滑移,從而可以精確確定鉆頭707所需位置,停止移動氣缸714工作,然后驅動電機709,鉆頭707開始對工件602進行開孔工作。開孔完畢后,啟動氣缸I繼續工作,工件602繼續向前運動,直至第二夾緊工位,此時開槽機構10工作,對工件602中部進行開槽,具體開槽過程如下:根據工件602的要求,安裝所需要的第二鉆頭1005,啟動第四氣缸1012,活塞桿伸出,在V型座1015的作用下,以及在滑塊1008的作用下,使其沿著第二導軌1007向右滑移,從而推動頂蓋1006向右滑移,精確確定第二鉆頭1005所需位置,停止第四氣缸1012工作,然后驅動第二電機1002,第二鉆頭1005開始對工件進行開槽工作。
[0050]在工件602夾緊過程中,需要對工件602進行高低調節,具體動作如下:第二氣缸1406動作,推動滑移機構14至落料機構601處,將工件602落人兩根導桿1401之間,然后第二氣缸1406動作,沿著夾緊底座603的夾縫移動,移動至夾緊工位時,第一氣缸1404工作,從而帶動支撐板1402沿著導桿1401向上升起,確定工件602高度方向所在位置,同時在地上氣缸1406的作用下,可以沿著橫向方向移動。
[0051]當工件602移動至輸送夾緊機構6的后端時,此時送料機構11和開孔機構12工作,首先,送料機構11動作,啟動伸縮氣缸1107,推動工件固定座1102伸出,然后送料氣缸1101工作,推動工件固定座1102向下移動,直至工件安裝進入工件固定座1102內,然后第一氣缸13動作,頂住工件,最后開孔機構12工作,通過第二氣缸1211調節鉆頭1205所需高度,調整對刀完畢后即可對工件進行鉆孔。
[0052]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
[0053]以上描述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不是對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圍參見權利要求,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權利要求】
1.一種全自動開槽打孔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8),所述機架(8)中部設置有機座平臺(9),所述機座平臺(9)上橫向方向安裝有多工位打孔機構,所述多工位打孔機構的結構為:包括橫向方向設置的輸送夾緊機構(6),位于輸送夾緊機構(6) —側安裝打孔機構(7),位于輸送夾緊機構(6)另一側安裝開槽機構(10),位于輸送夾緊機構(6)后端的縱向方向上安裝送料機構(11),位于輸送夾緊機構(6 )的后端橫向方向安裝開孔機構(1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開槽打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夾緊機構(6)的結構為:包括間隔平行設置的夾緊底座(603),所述夾緊底座(603)上分別安裝有第一夾緊條(604)和第二夾緊條(605),所述夾緊底座(603)的一端安裝落料機構(601),所述落料機構(601)落下的工件(602)卡在第一夾緊條(604)和第二夾緊條(605)之間;位于第一夾緊條(604)上間隔安裝第二夾緊氣缸(609)和第三夾緊氣缸(612),位于第二夾緊條(605)上間隔安裝第一夾緊氣缸(607)和第四夾緊氣缸(613),上述四個夾緊氣缸交錯設置,上述四個夾緊氣缸通過安裝座(610 )固定在夾緊底座(603 )上;位于夾緊底座(603 )外側設置有安裝板(4),所述安裝板(4)上端分別安裝有啟動氣缸(1)和第一導桿(2),所述啟動氣缸(1)的活塞桿穿過安裝板(4)緊固于固定板(5)上,所述第一導桿(2)通過軸套(3)穿過安裝板(4)和固定板(5),所述第一導桿(2)頭部與工件(602)抵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開槽打孔設備,其特征在于:打孔機構(7)的結構為:包括第一底座(703),所述第一底座(703)上平行間隔設置有兩條第一導軌(704),所述第一導軌(704 )上安裝沿其滑動的第一滑塊(705 ),所述第一滑塊(705 )的頂部固定有第一底板(706),所述第一底板(706)頂部固定有第一減速機(708),所述第一減速機(708)的輸出端安裝第一鉆頭(707 ),所述第一減速機(708 )通過固定于定位板(710 )上的第一電機(709 )驅動;所述第一底座(703)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支撐板(712),所述第一支撐板(712)的外側安裝移動氣缸(714),所述移動氣缸(714)的第一活塞桿(711)與第一底板(706)緊固;位于第一支撐板(712)的上端還穿過有第二導柱(713);位于第一底座(703)的另一端中部固定有擋塊(702),所述擋塊(702)中部穿過有第一導柱(701)。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動開槽打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706)的結構為:所述第一底板(706)成長方體結構,所述第一底板(706)上開有多個安裝孔(715),所述第一底板(706)的一端開有安裝第一活塞桿(711)的“凸”字形卡槽(716)。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開槽打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開槽機構(10)的結構為:所述包括第二底座(1010),所述第二底座(1010)的底部四個角通過第一支架(1011)支撐,所述第二底座(1010)上部安裝滑輪座(1009),所述滑輪座(1009)上平行間隔設置有兩條第二導軌(1007),所述第二導軌(1007)上安裝沿其滑動的第二滑塊(1008),所述第二滑塊(1008)的頂部固定有頂蓋(1006),所述頂蓋(1006)上安裝第二減速機(1003),所述第二減速機(1003)連接第二電機(1002),位于第二底座(1010)的后端豎直方向設置有安裝架(1001),所述安裝架(1001)上固定第二電機(1002);位于第二減速機(1003)的輸出端通過第二安裝座(1004)安裝第二鉆頭(1005);位于第二底座(1010)的側部還設置有安裝塊(1013),位于頂蓋(1006)的一端固定有V型座(1015),所述安裝塊(1013)的外端固定第四氣缸(1012),所述第四氣缸(1012)的活塞桿穿過安裝塊(1013)固定于V型座(1015)上;位于兩條第二導軌(1007)之間安裝有第三導柱(1014),所述第三導柱(1014)的一端穿過安裝塊(1013)。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開槽打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機構(11)的結構為:包括支撐柱(1106),所述支撐柱(1106)上端開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內穿過工件固定座(1102),位于支撐柱(1106)—端的工件固定座(1102)頂部安裝送料氣缸(1101),位于支撐柱(1106)另一端的工件固定座(1102)上設置有滑軌(1105),所述滑軌(1105)上通過第三滑塊(1104)安裝壓塊(1103),位于工件固定座(1102)后端固定有與其垂直的支撐架(1108),所述支撐架(1108)的外端安裝伸縮氣缸(1107),所述伸縮氣缸(1107)與工件固定座(1102)連接;位于輸送夾緊機構(6)的一端還安裝有第一氣缸(13),所述第一氣缸(13)的活塞桿頭部與安裝于工件固定座(1102)內的工件(602)抵接。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開槽打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孔機構(12)的結構為:包括底架(1208),所述底架(1208)中部開孔,所述底架(1208)的底部一側安裝第三底座(1212),所述第三底座(1212)上固定第五氣缸(1211),所述第五氣缸(1211)的第二活塞桿(1210)固接連接塊(1209),所述底架(1208)的另一側安裝第三導軌(1207),所述第三導軌(1207)上通過導塊安裝第二底板(1204),所述連接塊(1209)穿過所開孔與第二底板(1204)連接,所述第二底板(1204)上安裝第三電機(1202)、第三減速機(1206),所述第三減速機(1206)的輸出端安裝第三鉆頭(1205),所述第三電機(1202)固定在第二支架(1203)上;所述底架(1208)的上部還通過支撐塊(1213)安裝有第四導柱(1201)。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動開槽打孔設備,其特征在于:位于夾緊底座(603)的夾縫中還安裝有滑移機構(14),所述滑移機構(14)的結構為:包括第三底板(1405),所述第三底板(1405)上部安裝有與其平行的第二支撐板(1402),所述第二支撐板(1402)上間隔安裝第二導桿(1401),所述第二導桿(1401)穿過第二支撐板(1402)至第三底板(1405)上,位于兩個第二導桿(1401)之間的第二支撐板(1402)底部通過第四底座(1403)固定有第二氣缸(1404),所述第二氣缸(1404)的活塞桿與第三底板(1405)卡接;位于第二支撐板(1402)的一側固定有直角形第三支架(1408),還包括間隔設置的支座(1407),兩個支座(1407)之間安裝第三氣缸(1406),所述第三氣缸(1406)的活塞桿連接至第三支架(1408)頭部。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動開槽打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氣缸(1406)與第三底板(1405)平行。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動開槽打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導桿(1401)頭部設置有斜面。
【文檔編號】B23B39/16GK204135380SQ201420455108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3日
【發明者】董仲偉 申請人:無錫眾望四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