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鉆床的移動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鉆床的移動裝置,包括第一導軌、第一絲桿、第一工作臺、第一電機、第二導軌、第二絲桿、第二工作臺、第二電機以及程序控制系統;所述第一導軌設有兩根,所述第一絲桿設于兩第一導軌之間,該第一絲桿與第一工作臺的底部連接,且帶動第一工作臺在兩第一導軌上左、右移動,所述第一絲桿的一端與第一電機連接;所述第二導軌設有兩根,其固定連接于第一工作臺的頂面,所述第二絲桿設于兩第二導軌之間,該第二絲桿與第二工作臺的底部連接,且帶動第二工作臺在兩第二導軌上前、后移動,所述第二絲桿的一端與第二電機連接;所述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均受控于程序控制系統。本實用新型可實現主軸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的自動定位,迅速改變主軸的鉆孔位置。
【專利說明】一種鉆床的移動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鉆床設備領域,具體的說是指一種鉆床的移動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立式鉆床作為鉆床的一種,也是比較常見的金屬切削機床,其有著應用廣泛、精度高的特點,適用于批量加工。支重輪和引導輪作為挖掘機的重要零部件,其上的主軸一般都需要進行鉆孔加工。
[0003]現有主軸的鉆孔方式主要是采用人工鉆孔,技術員把主軸固定在一支架上,然后再把支架搬運到立式鉆孔的工作臺上進行鉆孔,由于支重輪和引導輪的主軸的兩端通常都需要鉆孔,而采用現有的鉆孔技術中,鉆頭是只能向下移動的,因此技術員只能通過人工移動主軸以此改變所需鉆孔的位置。但是,在對主軸鉆孔時往往會出現偏差、孔位對不上的問題,而且此種加工方式嚴重影響鉆孔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種鉆床的移動裝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立式鉆床只能通過人工改變主軸的鉆孔位置。
[0005]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6]—種鉆床的移動裝置,包括第一導軌、第一絲桿、第一工作臺、第一電機、第二導軌、第二絲桿、第二工作臺、第二電機以及程序控制系統;所述第一導軌設有兩根,所述第一絲桿設于兩第一導軌之間,該第一絲桿與第一工作臺的底部連接,且帶動第一工作臺在兩第一導軌上左、右移動,所述第一絲桿的一端與第一電機連接;所述第二導軌設有兩根,其固定連接于第一工作臺的頂面,所述第二絲桿設于兩第二導軌之間,該第二絲桿與第二工作臺的底部連接,且帶動第二工作臺在兩第二導軌上前、后移動,所述第二絲桿的一端與第二電機連接;所述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均受控于程序控制系統。
[0007]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工作臺包括平臺本體、左固定架、右固定架、前支撐架、后支撐架以及鎖緊件;所述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固定連接于平臺本體的頂面上,所述左固定架的中部設有定位件,所述前支撐架和后支撐架固定連接于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之間,所述鎖緊件的一端固定于平臺本體的頂面上,其另一端可跨過前支撐架和后支撐架而連接于平臺本體的頂面上。
[0008]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均為伺服電機。
[0009]進一步的,所述鎖緊件呈長條狀。
[0010]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0011]1、將主軸固定于第二工作臺上,技術員可在程序控制系統輸入控制程序,程序控制系統可控制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工作,第一電機帶動第一絲桿工作,第一絲桿帶動第一工作臺在第一導軌上左、右移動;第二電機帶動第二絲桿工作,第二絲桿帶動第二工作臺在第二導軌上前、后移動。第一工作臺在左、右移動的同時帶動第二工作臺左、右移動,因此采用本實用新型可實現主軸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的自動定位,迅速改變主軸的鉆孔位置。較之現有的鉆孔方式,本實用新型在實現自動改變鉆孔位置的同時也提高了鉆孔的效率以及鉆孔精度。
[0012]2、所述前支撐架和后支撐架對主軸起到支撐的作用,主軸的一端面頂住定位件,然后鎖緊件跨過主軸將主軸鎖緊于前、后支撐架上,防止主軸在移動和鉆孔時發生位置的改變,避免鉆孔時產生誤差。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工作臺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參照圖1。一種鉆床的移動裝置,包括第一導軌1、第一絲桿2、第一工作臺3、第一電機4、第二導軌5、第二絲桿6、第二工作臺7、第二電機8以及程序控制系統(圖中未示出)。所述第一導軌I設有兩根,所述第一絲桿2設于兩第一導軌I之間,該第一絲桿2與第一工作臺3的底部連接,且該第一絲桿2帶動第一工作臺3在兩第一導軌I上左、右移動,所述第一絲桿2的一端與第一電機4連接。所述第二導軌5設有兩根,其固定連接于第一工作臺3的頂面,所述第二絲桿6設于兩第二導軌5之間,該第二絲桿6與第二工作臺7的底部連接,且該第二絲桿6帶動第二工作臺7在兩第二導軌5上前、后移動,所述第二絲桿6的一端與第二電機8連接。所述第一電機4和第二電機8均受控于程序控制系統(圖中未不出),該第一電機4和第二電機8均為伺服電機。
[0016]參照圖2。所述第二工作臺7包括平臺本體71、左固定架72、右固定架73、前支撐架74、后支撐架75以及鎖緊件76。所述左固定架72和右固定架73固定連接于平臺本體71的頂面上,所述左固定架72的中部設有定位件77,所述前支撐架74和后支撐架75固定連接于左固定架72和右固定架73之間。所述鎖緊件76呈長條狀,該鎖緊件76的一端固定于平臺本體71的頂面上,其另一端可跨過前支撐架74和后支撐架75而連接于平臺本體71的頂面上。
[0017]參照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所述前支撐架74和后支撐架75對主軸9起到支撐的作用,主軸9的一端面頂住定位件77,然后鎖緊件76跨過主軸9將主軸9鎖緊于支撐架74和后支撐架75上,防止主軸9在移動和鉆孔時發生位置的改變,避免鉆孔時產生誤差。技術員可在程序控制系統(圖中未示出)輸入控制程序,程序控制系統(圖中未示出)可控制第一電機4和第二電機8工作,第一電機4帶動第一絲桿2工作,第一絲桿2帶動第一工作臺3在第一導軌I上左、右移動。第二電機8帶動第二絲桿6工作,第二絲桿6帶動第二工作臺7在第二導軌5上前、后移動。第一工作臺3在左、右移動的同時帶動第二工作臺7左、右移動,因此采用本實用新型可實現主軸9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的自動定位,迅速改變主軸9的鉆孔位置。
[0018]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為。
【權利要求】
1.一種鉆床的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導軌、第一絲桿、第一工作臺、第一電機、第二導軌、第二絲桿、第二工作臺、第二電機以及程序控制系統;所述第一導軌設有兩根,所述第一絲桿設于兩第一導軌之間,該第一絲桿與第一工作臺的底部連接,且帶動第一工作臺在兩第一導軌上左、右移動,所述第一絲桿的一端與第一電機連接;所述第二導軌設有兩根,其固定連接于第一工作臺的頂面,所述第二絲桿設于兩第二導軌之間,該第二絲桿與第二工作臺的底部連接,且帶動第二工作臺在兩第二導軌上前、后移動,所述第二絲桿的一端與第二電機連接;所述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均受控于程序控制系統。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鉆床的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作臺包括平臺本體、左固定架、右固定架、前支撐架、后支撐架以及鎖緊件;所述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固定連接于平臺本體的頂面上,所述左固定架的中部設有定位件,所述前支撐架和后支撐架固定連接于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之間,所述鎖緊件的一端固定于平臺本體的頂面上,其另一端可跨過前支撐架和后支撐架而連接于平臺本體的頂面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鉆床的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均為伺服電機。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鉆床的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件呈長條狀。
【文檔編號】B23B47/00GK204053011SQ201420408588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3日
【發明者】蔣樂鵬 申請人:泉州市鯉城鴻達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