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鋼帶調直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鋼帶調直機,其包括底座,其中,底座上設置有機架,機架上部設置有第一滾筒組,下部設置有第二滾筒組,第一滾筒組與第二滾筒組為錯位排布,形成用于調直鋼帶的調直鉗口。采用錯位排布的第一滾筒組與第二滾筒組,形成用于調直鋼帶的調直鉗口,將變形的鋼帶一端喂入調直鉗口,利用第一滾筒組與第二滾筒組對變形的鋼帶進行壓直,采用面接觸的技術方式對鋼帶進行調直,提高了調直的準確性,在壓直的過程中,鋼帶在第一滾筒組、第二滾筒組的壓力與摩擦力作用下,鋼帶會自動從另一端輸出,方便了工作人員操作,大幅度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專利說明】一種鋼帶調直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帶調直機。
【背景技術】
[0002]在地壓大的煤礦井下,往往因為巷道變形嚴重,需要將變形的巷道進行調直修理,尤其是井下側壁用來支護的鋼帶消耗非常大,而且變形又非常嚴重,若直接廢棄則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現有技術中一般采用人工調直,其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并且調直平整度也非常低。隨著技術的發展,逐步出現了鋼帶調直裝置,其主要是采用壓力機的技術手段,對鋼帶進行擠壓,一般需要三個人操作才能實現,而且調直效率較低,并且壓力難以控制,容易造成鋼帶的二次變形,降低了調直準確性,并且增加了工人勞動量。
[0003]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于更進一步的改進和發展。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種鋼帶調直機。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方案包括:
[0006]一種鋼帶調直機,其包括底座,其中,底座上設置有機架,機架上部設置有第一滾筒組,下部設置有第二滾筒組,第一滾筒組與第二滾筒組為錯位排布,形成用于調直鋼帶的調直鉗口。
[0007]所述的鋼帶調直機,其中,第一滾筒組包括第一調直滾筒、第二調直滾筒與第三調直滾筒,第二滾筒組包括第四調直滾筒與第五調直滾筒,第四調直滾筒布置在第一調直滾筒、第二調直滾筒之間的下方,形成用于鋼帶通過的第一調直位,第五調直滾筒位于第二調直滾筒、第三調直滾筒之間的下方,形成用于鋼帶通過的第二調直位,第一調直位與第二調直位在同一直線上形成上述調直鉗口 ;隨第一調直滾筒、第二調直滾筒、第三調直滾筒、第四調直滾筒與第五調直滾筒轉動,鋼帶沿第一調直位與第二調直位移動。
[0008]所述的鋼帶調直機,其中,第一調直滾筒上設置有第一鏈輪,第二調直滾筒上設置有第二鏈輪,第三調直滾筒上設置有第三鏈輪,第四調直滾筒上設置有第四鏈輪,第五調直滾筒上設置有第五鏈輪,第一鏈輪、第二鏈輪、第三鏈輪、第四鏈輪與第五鏈輪位于同一側,第四鏈輪一側設置有第一過渡輪,第五鏈輪一側設置有第二過渡輪,第一過渡輪與第二過渡輪下方設置有一主動輪;第一鏈輪、第二鏈輪、第三鏈輪、第四鏈輪、第五鏈輪、第一過渡輪、第二過渡輪與主動輪通過一閉合的鏈條相連接,鏈條自主動輪繞過第一過渡輪后包繞在第四鏈輪上,從第四鏈輪繞過第一鏈輪、第二鏈輪包繞在第五鏈輪上,從第五鏈條繞過第三鏈輪、第二過渡輪后在主動輪處閉合,使第一滾筒組與第二滾筒組同步相向轉動。
[0009]所述的鋼帶調直機,其中,上述主動輪配置有一電機,該電機與一減速箱相連接,減速箱通過聯軸器與主動輪相連接。
[0010]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鋼帶調直機,采用錯位排布的第一滾筒組與第二滾筒組,形成用于調直鋼帶的調直鉗口,將變形的鋼帶一端喂入調直鉗口,利用第一滾筒組與第二滾筒組對變形的鋼帶進行壓直,采用面接觸的技術方式對鋼帶進行調直,提高了調直的準確性,在壓直的過程中,鋼帶在第一滾筒組、第二滾筒組的壓力與摩擦力作用下,鋼帶會自動從另一端輸出,方便了工作人員操作,大幅度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并且由于調直鉗口是直線形式,也不會造成鋼帶的二次變形,強行將鋼帶的彎曲處碾平,提高了鋼帶調直的平整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鋼帶調直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一滾筒組與第二滾筒組的布置結構示意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鏈條與第一滾筒組、第二滾筒組的布置結構示意圖;
[0014]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鋼帶調直過程的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鋼帶調直機,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6]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鋼帶調直機,如圖1、圖2與圖3所示的,其包括底座1,其中,底座I上設置有機架2,機架2上部設置有第一滾筒組,下部設置有第二滾筒組,第一滾筒組與第二滾筒組為錯位排布,形成用于調直鋼帶4的調直鉗口 3。將變形的鋼帶4 一端喂入調直鉗口,利用第一滾筒組與第二滾筒組對變形的鋼帶進行壓直,采用面接觸的技術方式對鋼帶進行調直,提高了鋼帶調直的平整度。
[0017]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較佳實施例中,如圖2與圖3所示的,第一滾筒組包括第一調直滾筒5、第二調直滾筒6與第三調直滾筒7,第二滾筒組包括第四調直滾筒8與第五調直滾筒9,第四調直滾筒8布置在第一調直滾筒5、第二調直滾筒6之間的下方,形成用于鋼帶4通過的第一調直位10,第五調直滾筒9位于第二調直滾筒6、第三調直滾筒7之間的下方,形成用于鋼帶通過的第二調直位11,第一調直位10與第二調直位11在同一直線上形成上述調直鉗口 3 ;隨第一調直滾筒5、第二調直滾筒6、第三調直滾筒7、第四調直滾筒8與第五調直滾筒5轉動,鋼帶3在第一滾筒組、第二滾筒組的壓力與摩擦力作用下,沿第一調直位10與第二調直位11直線移動,鋼帶3自第一滾筒組、第二滾筒組的一端進入,從第一滾筒組、第二滾筒組的另一端導出,方便了工人操作。
[0018]更進一步的,如圖3所示的,第一調直滾筒5上設置有第一鏈輪12,第二調直滾筒6上設置有第二鏈輪13,第三調直滾筒7上設置有第三鏈輪14,第四調直滾筒8上設置有第四鏈輪15,第五調直滾筒9上設置有第五鏈輪16,第一鏈輪12、第二鏈輪13、第三鏈輪14、第四鏈輪15與第五鏈輪16位于同一側,第四鏈輪15 —側設置有第一過渡輪17,第五鏈輪16 一側設置有第二過渡輪18,第一過渡輪17與第二過渡輪18下方設置有一主動輪19 ;第一鏈輪12、第二鏈輪13、第三鏈輪14、第四鏈輪15、第五鏈輪16、第一過渡輪17、第二過渡輪18與主動輪19通過一閉合的鏈條20相連接,鏈條20自主動輪19繞過第一過渡輪17后包繞在第四鏈輪上15,從第四鏈輪15繞過第一鏈輪12、第二鏈輪13包繞在第五鏈輪16上,從第五鏈條16繞過第三鏈輪14、第二過渡輪18后在主動輪19處閉合,使第一滾筒組與第二滾筒組同步相向轉動,在第一滾筒組與第二滾筒組的壓力與摩擦力作用下,使鋼帶4向iu移動,并導出。
[0019]而且如圖1所示的,上述主動輪19配置有一電機21,該電機21與一減速箱22相連接,減速箱22通過聯軸器23與主動輪19相連接,從而驅動第一滾筒組與第二滾筒組同步相向移動,采用電機驅動替代傳統的人工驅動,提高了鋼帶調直的效率。在調直過程中,先計算出鋼帶4調直所需要的屈服強度、進給摩擦力和進給速度,然后再進行調直,顯然的,還可以為本實用新型的調直機配置電氣柜等設備,提高其自動化程度,但其不屬于本實用新型重點討論領域,在此不再贅述。
[0020]當然,以上說明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列舉上述實施例,應當說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說明書的教導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顯變形形式,均落在本說明書的實質范圍之內,理應受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
【權利要求】
1.一種鋼帶調直機,其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設置有機架,機架上部設置有第一滾筒組,下部設置有第二滾筒組,第一滾筒組與第二滾筒組為錯位排布,形成用于調直鋼帶的調直鉗口; 第一滾筒組包括第一調直滾筒、第二調直滾筒與第三調直滾筒,第二滾筒組包括第四調直滾筒與第五調直滾筒,第四調直滾筒布置在第一調直滾筒、第二調直滾筒之間的下方,形成用于鋼帶通過的第一調直位,第五調直滾筒位于第二調直滾筒、第三調直滾筒之間的下方,形成用于鋼帶通過的第二調直位,第一調直位與第二調直位在同一直線上形成上述調直鉗口 ;隨第一調直滾筒、第二調直滾筒、第三調直滾筒、第四調直滾筒與第五調直滾筒轉動,鋼帶沿第一調直位與第二調直位移動; 第一調直滾筒上設置有第一鏈輪,第二調直滾筒上設置有第二鏈輪,第三調直滾筒上設置有第三鏈輪,第四調直滾筒上設置有第四鏈輪,第五調直滾筒上設置有第五鏈輪,第一鏈輪、第二鏈輪、第三鏈輪、第四鏈輪與第五鏈輪位于同一側,第四鏈輪一側設置有第一過渡輪,第五鏈輪一側設置有第二過渡輪,第一過渡輪與第二過渡輪下方設置有一主動輪;第一鏈輪、第二鏈輪、第三鏈輪、第四鏈輪、第五鏈輪、第一過渡輪、第二過渡輪與主動輪通過一閉合的鏈條相連接,鏈條自主動輪繞過第一過渡輪后包繞在第四鏈輪上,從第四鏈輪繞過第一鏈輪、第二鏈輪包繞在第五鏈輪上,從第五鏈條繞過第三鏈輪、第二過渡輪后在主動輪處閉合,使第一滾筒組與第二滾筒組同步相向轉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帶調直機,其特征在于,上述主動輪配置有一電機,該電機與一減速箱相連接,減速箱通過聯軸器與主動輪相連接。
【文檔編號】B21D1/02GK204018425SQ201420320927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7日
【發明者】孫啟華, 曹慶貴, 王勇帥 申請人:山東東華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葛亭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