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車底梁拉延翻邊復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乘用車底梁拉延翻邊復合模具。提供了一種生產效率高,生產成本低,成型速度快的乘用車底梁拉延翻邊復合模具。包括上模結構、下模結構、間隙調整塊和一對導向塊,所述一對導向塊設于所述上模結構和所述下模結構之間,所述上模結構包括上模座和上模鑲塊,所述上模鑲塊設于所述上模座上,所述下模結構包括下模座、下模鑲塊、托料芯、整形鑲塊一和整形鑲塊二,所述下模鑲塊設于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下模鑲塊與所述上模鑲塊相對布置,所述托料芯活動設于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下模鑲塊包括左鑲塊、拉延鑲塊和右鑲塊,所述左鑲塊上設有凹槽一,所述右鑲塊上設有凹槽二。本實用新型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專利說明】乘用車底梁拉延翻邊復合模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領域,尤其涉及乘用車底梁拉延翻邊復合模具。
【背景技術】
[0002]汽車底梁的左、右縱梁具有材料厚、形狀復雜、表面質量要求比較高等特點,在整個成形過程中,翻邊和整形工藝尤為重要,直接涉及到汽車的安全性能。而目前在轎車行業,轎車左、右縱梁的一般采用拉延-修邊沖孔-翻邊整形的工藝,在實際加工過程中,造成了生產效率低、生產成本高的問題,同時拉延后再進行翻邊整形工序時,往往造成定位中心的偏移,影響產品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了一種生產效率高,生產成本低,成型速度快的乘用車底梁拉延翻邊復合模具。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上模結構、下模結構、間隙調整塊和一對導向塊,所述一對導向塊設于所述上模結構和所述下模結構之間,所述上模結構包括上模座和上模鑲塊,所述上模鑲塊設于所述上模座上;
[0005]所述下模結構包括下模座、下模鑲塊、托料芯、整形鑲塊一和整形鑲塊二,所述下模鑲塊設于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下模鑲塊與所述上模鑲塊相對布置,所述托料芯活動設于所述下模座上;
[0006]所述下模鑲塊包括左鑲塊、拉延鑲塊和右鑲塊,所述左鑲塊、所述拉延鑲塊和所述右鑲塊連成一體,所述左鑲塊上設有用于容置所述整形鑲塊一的凹槽一,所述右鑲塊上設有用于容置所述整形鑲塊二的凹槽二,所述凹槽一與所述凹槽二相對布置;
[0007]所述間隙調整塊設于所述上模座與所述托料芯之間。
[0008]所述整形鑲塊一的頂面高于所述左鑲塊的頂面。
[0009]所述整形鑲塊二的頂面高于所述右鑲塊的頂面。
[0010]所述整形鑲塊一與所述托料芯配合面的上部設有圓弧角。
[0011]所述圓弧角與所述上模鑲塊相適配。
[0012]所述整形鑲塊二與所述托料芯配合面的上部設有傾斜過渡角。
[0013]所述傾斜過渡角與所述上模鑲塊相適配。
[0014]本實用新型在模具內部設有整形鑲塊一和整形鑲塊二,在拉延的同時進行翻邊整形,保證了縱梁拉延深度、翻邊高度等尺寸。本實用新型將現有技術中原本必須分開的拉延和翻邊整形的工序合二為一,完成一次成型,大大提高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提升了產品競爭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在開始工作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在結束工作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下模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I是上模結構,11是上模座,12是上模鑲塊,2是下模結構,21是下模座,22是下模鑲塊,221是左鑲塊,2211是凹槽一,222是拉延鑲塊,223是右鑲塊,2231是凹槽二,23是托料芯,24是整形鍵塊一,241是圓弧角,25是整形鍵塊二,251是傾斜過渡角,3是導向塊,4是間隙調整塊,5是頂桿墊塊,6是機床頂桿,7是下托墊,8是板料。
【具體實施方式】
[0019]本實用新型如圖1-3所述,包括上模結構1、下模結構2、間隙調整塊4、頂桿墊塊
5、機床頂桿6、下托墊7和一對導向塊3,所述一對導向塊3設于所述上模結構I和所述下模結構2之間,用于成型時起導向作用;
[0020]所述上模結構I包括上模座11和上模鑲塊12,所述上模鑲塊12設于所述上模座11上;
[0021]所述下模結構2包括下模座21、下模鑲塊22、托料芯23、整形鑲塊一 24和整形鑲塊二 25,所述下模鑲塊22設于所述下模座21上,所述下模鑲塊22與所述上模鑲塊12相對布置,所述托料芯23活動設于所述下模座21上,所述托料芯23底部通過所述頂桿墊塊5設于所述機床頂桿6上,所述機床頂桿6連接動力來源油壓機的所述下托墊7上;
[0022]所述下模鑲塊22包括左鑲塊221、拉延鑲塊222和右鑲塊223,所述左鑲塊221、所述拉延鑲塊222和所述右鑲塊223連成一體,所述左鑲塊221上設有用于容置所述整形鑲塊一 24的凹槽一 2211,所述整形鑲塊一 24的頂面高于所述左鑲塊221的頂面,所述右鑲塊223上設有用于容置所述整形鑲塊二 25的凹槽二 2231,所述整形鑲塊二 25的頂面高于所述右鑲塊223的頂面,所述凹槽一 2211與所述凹槽二 2231相對布置。
[0023]所述整形鑲塊一 24與所述托料芯23配合面的上部設有圓弧角241,所述圓弧角241與所述上模鑲塊12相適配;
[0024]所述整形鑲塊二 25與所述托料芯23配合面的上部設有傾斜過渡角251,所述傾斜過渡角251與所述上模鑲塊12相適配。
[0025]所述圓弧角241與所述傾斜過渡角251均用于板料8成型,同時確保在成型過程中,所述板料8與所述模具為圓弧接觸,防止所述板料8變形、撕裂。
[0026]所述間隙調整塊4設于所述上模座11與所述托料芯23之間,一是用于裝配模具時,調節所述上模結構I與所述下模結構2之間的間隙;二是彌補所述上模結構1、所述下模結構2存在的加工誤差,確保產品尺寸符合要求。
[0027]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先將板料置于上下模之間,啟動開關,機床頂桿頂起托料芯,上模座在壓機滑塊的帶動下下行,使得上模鑲塊和托料芯接觸板料壓緊板料。此時上模鑲塊與托料芯繼續下行,板料在下模鑲塊、整形鑲塊一、整形鑲塊二、托料芯和上模鑲塊的接觸作用下成型、翻邊,動作完成,開模。
【權利要求】
1.乘用車底梁拉延翻邊復合模具,包括上模結構、下模結構、間隙調整塊和一對導向塊,所述一對導向塊設于所述上模結構和所述下模結構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結構包括上模座和上模鑲塊,所述上模鑲塊設于所述上模座上; 所述下模結構包括下模座、下模鑲塊、托料芯、整形鑲塊一和整形鑲塊二,所述下模鑲塊設于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下模鑲塊與所述上模鑲塊相對布置,所述托料芯活動設于所述下模座上; 所述下模鑲塊包括左鑲塊、拉延鑲塊和右鑲塊,所述左鑲塊、所述拉延鑲塊和所述右鑲塊連成一體,所述左鑲塊上設有用于容置所述整形鑲塊一的凹槽一,所述右鑲塊上設有用于容置所述整形鑲塊二的凹槽二,所述凹槽一與所述凹槽二相對布置; 所述間隙調整塊設于所述上模座與所述托料芯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車底梁拉延翻邊復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鑲塊一的頂面高于所述左鑲塊的頂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車底梁拉延翻邊復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鑲塊二的頂面高于所述右鑲塊的頂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車底梁拉延翻邊復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鑲塊一與所述托料芯配合面的上部設有圓弧角。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乘用車底梁拉延翻邊復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弧角與所述上模鑲塊相適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車底梁拉延翻邊復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鑲塊二與所述托料芯配合面的上部設有傾斜過渡角。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乘用車底梁拉延翻邊復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傾斜過渡角與所述上模鑲塊相適配。
【文檔編號】B21D37/10GK203917609SQ201420238893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9日
【發明者】朱于杰, 張嶺, 薛士春, 孔演 申請人:江蘇卡明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