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壓縮機銅管全自動生產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縮機銅管全自動生產設備,屬于壓縮機部件加工裝置【技術領域】。包括進料工位、擴口工位、束節工位、出料工位和轉盤,進料工位、擴口工位、束節工位和出料工位順次安裝于轉盤側邊,轉盤底部設置有機械手,用于將待加工管件由前一工位移至下一工位;待加工管件由進料工位進入后,由機械手移至擴口工位,待加工管件在擴口工位處進行擴口加工后,機械手將已擴口管件移至束節工位處進行束節加工后,機械手將已擴口并束節的管件移至出料工位處,得到成品。采用本實用新型生產設備,可實現壓縮機銅管的進料、擴口、束節和出料的全自動連續化生產。
【專利說明】一種壓縮機銅管全自動生產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縮機銅管全自動生產設備,屬于壓縮機部件加工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壓縮機銅管是制冷設備中的常用部件,為適應安裝和氣密性要求,通常采用一端孔徑大、一段孔徑小的結構,同時,這些部件連接過程中,會將不同材質的管件、部件相連通,如將銅管與鋼管或不銹鋼管、鋁管進行連接,然后焊接牢固,基于焊接牢度的要求,會在壓縮機銅管上進行打三點、滾花或加工束節頭等。在常規的加工方法中,基于不同的連接部位對孔徑大小、束節頭的位置均不同,其原件通常都是管徑均一的直筒銅管,銅管手工或車床加工進行擴口加工,再進行束節加工,銅管的擴口和束節是分別進行的,加工過程是非連續式加工,加工效率低,加工精度有限,當車工摩擦產生加工變形時,容易產生廢料,成品管件的加工率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連續化進行的、加工精度高、操作效率快的壓縮機銅管全自動生產設備,以實現壓縮機銅管的高效連續化生產。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方案如下:
[0005]一種壓縮機銅管全自動生產設備,包括進料工位、擴口工位、束節工位、出料工位和轉盤,進料工位、擴口工位、束節工位和出料工位順次安裝于轉盤側邊,轉盤底部設置有機械手,用于將待加工管件由前一工位移至下一工位;待加工管件由進料工位進入后,由機械手移至擴口工位,待加工管件在擴口工位處進行擴口加工后,機械手將已擴口管件移至束節工位處進行束節加工后,機械手將已擴口并束節的管件移至出料工位處,得到成品。
[0006]所述的進料工位包括振動盤、螺旋漸進式料槽、金屬軟管、容置套管,螺旋漸進式料槽位于振動盤上方,并由振動盤帶動其振動,螺旋漸進式料槽的開口與金屬軟管上端相連通,金屬軟管的下端位于容置套管正上方,容置套管的長度小于待加工管件長度,且容置套管底部與金屬軟管下端面之間的距離不小于待加工管件的長度,機械手的高度位于金屬軟管下端面與容置套管上端面之間。
[0007]所述的擴口工位包括限位塊、擴口桿和夾模一構成,夾模一中部設置有用于容置待加工管件的容置孔一,容置孔一為通孔,限位塊和擴口桿分別安裝于容置孔一的上方和下方相對應的位置,限位塊由限位油缸驅動,擴口桿由擴口油缸驅動,機械手將待加工管件置于容置孔一中,限位油缸驅動限位塊向下移動至適宜位置并固定,擴口油缸驅動擴口桿向上移動至插入待加工管件中,對其一端進行擴口加工。
[0008]所述的束節工位由束節油缸、套管和夾模二構成,夾模二中部設置有容置孔二,套管安裝于束節油缸下方,由束節油缸驅動,機械手將待加工管件移至容置孔二中,束節油缸驅動套管套裝在待加工管件上,并繼續向下擠壓,使待加工管件變形,并在管壁上形成向外凸出的束節。
[0009]所述的夾模一和夾模二均由左模和右模構成,左模與右模結構對稱,兩者相對的一面均設置有配孔,左模由左夾緊油缸驅動,右模由右夾緊油缸驅動,左模與右模的配孔形成容置孔一或容置孔二。作為優選,所述的左模和右模均由剛度大的芯模和剛度小的外模構成,芯模安裝于外模內,配孔開設于芯模上,芯模與外模剛度不同,芯模剛度較外模剛度大;所述的容置孔二為通孔或半通孔。
[0010]所述的出料工位由斜槽型料斗構成,其上端開口位于機械手下方,下端開口伸出轉盤外。
[0011]所述的機械手由控制氣缸操控其打開或合并,控制氣缸活動安裝于轉盤下方,控制氣缸后方連接有伸縮氣缸,兩者通過伸縮氣缸的活塞桿相連接,伸縮氣缸和控制氣缸由定位機構控制,伸縮氣缸與定位機構相連,定位機構通過控制伸縮氣缸帶動控制氣缸向外或向內移動,進而改變機械手的位置。作為優選,所述的定位機構包括電機、減速器、凸輪分割器和旋轉接頭,電機和減速器與凸輪分割器的輸入端相連,凸輪分割器的輸出端上端面通過螺絲孔安裝轉盤,電機和減速器驅動凸輪分割器,凸輪分割器通過輸出端將傳動傳遞給轉盤,從而帶動轉盤旋轉,凸輪分割器通過伸縮氣缸調整伸縮氣缸的工作狀態,進而調整機械手的位置。
[0012]采用具有上述特征的生產設備進行壓縮機銅管的加工,其工作流程為:
[0013]先將待加工管件置于進料工位的螺旋漸進式料槽中,開啟振動盤,在振動盤的驅動下,螺旋漸進式料槽在振動的過程中,待加工管件順次由螺旋漸進式料槽的出口送入金屬軟管中,并經金屬軟管落入金屬軟管下方的容置套管中;此時,與容置套管對應的機械手在控制氣缸的啟動下收攏并握持住待加工管件,同時,電機和減速器驅動凸輪分割器,進而帶動轉盤旋轉,轉盤帶動機械手以及機械手中握持的待加工管件移至擴口工位處,左夾緊油缸和右夾緊油缸驅動左模和右模做相向運動,將待加工管件固定在容置孔一中,控制氣缸使機械手打開,限位油缸驅動限位塊向下移動至待加工管件的上端面處并固定,擴口油缸驅動擴口桿向上移動,并擠入待加工管件的下端管內,進行擴口加工;擴口完畢后,限位油缸驅動限位塊向上移動,同時擴口油缸驅動擴口桿向下移出已擴口管件,控制氣缸使機械手合并并握持已擴口管件,凸輪分割器帶動轉盤旋轉,轉盤帶動機械手和已擴口管件移至束節工位處,左夾緊油缸和右夾緊油缸驅動左模和右模做相向運動,將已擴口管件固定在容置孔二中,控制氣缸使機械手打開,束節油缸驅動套管向下移動并套在已擴口管件上端,束節油缸繼續驅動套管向下,在向下的擠壓力作用下,已擴口管件特定位置出現向外凸出的束節頭,待束節頭的尺寸達到加工要求時,束節油缸驅動套管向上移出已束節管件;束節完畢后,控制氣缸使機械手合并并握持已束節管件,凸輪分割器帶動轉盤旋轉,轉盤帶動機械手和已束節管件移至出料工位處,控制氣缸使機械手打開,已擴口并束節的管件落入出料工位的斜槽型料斗中,經由斜槽型料斗移出到指定位置,整個擴口、束節加工完畢。
[0014]采用具有上述特征的生產設備進行壓縮機銅管的加工,其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加工設備,通過定位機構控制轉盤的旋轉,帶動管件移動至所需加工方式的加工工位處,無需人工操作,即可完成待加工管件的擴口、束節加工,整個加工過程可實現全自動、連續化生產,生產效率高,與常規的手工加工和非連續式車床加工相比,其加工效率可提高80-95%左右,加工效率的提高,縮短了每個管件的加工時間,有利于生產成本的降低,整體設備的加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0016]2.轉盤每次的旋轉角度可通過定位機構的凸輪分割器控制,根據各工位之間的距離以及夾角,預先設定凸輪分割器的旋轉角度,從而實現轉盤旋轉角度的精確控制;同時,機械手的位置和狀態的控制分別通過伸縮氣缸和控制氣缸來控制,而伸縮氣缸和控制氣缸則與定位結構的凸輪分割器相連接,凸輪分割器在操控轉盤移動角度的同時,配合機械手的位置和打開或合并狀態,實現待加工管件的精確定位,避免了旋轉角度差的誤加工所引起的廢品加工,有利于提聞廣品的合格率,為加工成本的降低和加工效率的提聞提供保障。
[0017]3.擴口加工以左夾緊油缸、右夾緊油缸以及位于上方的限位油缸和位于下方的擴口油缸作為加工動力,通過夾模一與限位塊和擴口桿的配合,可快速、準確的實現待加工管件的擴口加工,擴口精度高,避免了手工擴口工作所存在的誤加工,也克服了車床加工過程中機械摩擦生熱變形所引起的額外的切割打磨工序,在確保加工精度的同時,減少了廢料的產生。
[0018]4.束節加工以左夾緊油缸、右夾緊油缸和束節油缸為動力源,由于束節過程中會涉及到管件的擠壓,為避免擠壓過程中因擠壓力不均衡所引起的束節頭偏移、變形,通過左夾緊油缸和右夾緊油缸實現夾模二的精確定位,而束節油缸驅動的套管將需要束節的部位套在套管中,確保了束節頭的加工不會出現偏移,為后續安裝、焊接精度的提高提供保障。
[0019]5.夾模一和夾模二均采用結構對稱的左模和右模構成,左模和右模則又采用外模和芯模相互配合的結構,其中,若夾模的強度不夠,則在加工過程中,外力的作用會引起夾模結構的變形,因此,夾模的強度必須要能夠承受外力的擠壓,但因擠壓過程中僅僅是容置孔一、容置孔二附近的夾模會受到較大的擠壓力,在確保不易變形和投入成本的綜合考慮下,左模和右模均采用了強度不同的兩塊模配合拼裝而成,其中強度較大的芯模安裝于內,強度較小的外模安裝于芯模外,并在芯模上設置配孔,左右兩塊芯模的配孔形成容置孔一和容置孔二 ;當芯模出現變形或配孔尺寸無法滿足待加工管件的要求時,只需要更換芯模即可,使用更加便捷,可以滿足不同規格的加工要求。
[0020]6.因本實用新型裝置中涉及到多個氣缸、油缸和電磁閥等,其中的氣管、電路較多,為避免這些管線纏繞所引起的操作不便,在本實用新型的轉盤上方和轉盤下方分別設置有電氣旋轉接頭和氣動旋轉接頭,在確保氣缸、電磁閥可用的情況下,可以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
[0021]采用具有上述特征的生產設備進行壓縮機銅管的加工,從加工流程方面講,將傳統的非連續式加工轉變成了連續式自動化加工;從投入成本方面講,在滿足加工需要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減少了成本投入;從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方面講,全自動化連續式生產確保了加工效率的提高,各加工工位與定位機構、機械手以及各動力源等的配合確保了加工精度,既提高了成品的合格率,又降低了廢品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圖1中螺旋漸進式料槽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4]圖3為本實用新型擴口工位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4為圖1中束節工位的結構示意圖;[0026]圖5為本實用新型出料工位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6為夾模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8]圖7為機械手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8為機械手的拆分結構尺寸標注圖。
[0030]圖中標號:1.轉盤;2.機械手;3.振動盤;4.螺旋漸進式料槽;41.開口;5.金屬軟管;6.容置套管;7.限位塊;8.擴口桿;9.夾模;91.夾模一;92.夾模二; 10.容置孔;101.容置孔一;102.容置孔二;11.限位油缸;12.擴口油缸;13.束節油缸;14.套管;15.左模;16.右模;17.左夾緊油缸;18.右夾緊油缸;19.芯模;20.外模;21.斜槽型料斗;22.控制氣缸;23.伸縮氣缸;24.電機;25.減速器;26.凸輪分割器;27.電氣旋轉接頭;28.定位環;29.輸出軸;30.氣動旋轉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31]實施例1
[0032]本實施例一種壓縮機銅管全自動生產設備,結合圖1,包括進料工位、擴口工位、束節工位、出料工位和轉盤I,進料工位、擴口工位、束節工位和出料工位順次安裝于轉盤I側邊,轉盤I底部設置有機械手2,用于將待加工管件由前一工位移至下一工位,其中:
[0033]結合圖2,進料工位包括振動盤3、螺旋漸進式料槽4、金屬軟管5、容置套管6,螺旋漸進式料槽4位于振動盤3上方,并由振動盤3帶動其振動,螺旋漸進式料槽4的開口 41與金屬軟管5上端相連通,金屬軟管5的下端位于容置套管6正上方,容置套管6的長度小于待加工管件長度,且容置套管6底部與金屬軟管5下端面之間的距離不小于待加工管件的長度,機械手2的高度位于金屬軟管5下端面與容置套管6上端面之間;金屬軟管5下端所在機架的半徑R為100mm。
[0034]結合圖3,擴口工位包括限位塊7、擴口桿8和夾模一 91構成,夾模一 91中部設置有用于容置待加工管件的容置孔一 101,容置孔一 101為通孔,限位塊7安裝于容置孔一101上方,擴口桿8安裝于容置孔一 101下方,限位塊7與擴口桿8對應安裝,限位塊7由限位油缸11驅動,擴口桿8由擴口油缸12驅動,機械手2將待加工管件置于容置孔一 101中,限位油缸11驅動限位塊7向下移動至適宜位置并固定,擴口油缸12驅動擴口桿8向上移動至插入待加工管件中,對其一端進行擴口加工。
[0035]結合圖4,束節工位由束節油缸13、套管14和夾模二 92構成,夾模二 92中部設置有容置孔二 102,套管14安裝于束節油缸13下方,由束節油缸13驅動,機械手2將待加工管件移至容置孔二 102中,束節油缸13驅動套管14套裝在待加工管件上,并繼續向下擠壓,使待加工管件變形,并在管壁上形成向外凸出的束節頭。
[0036]其中,圖6為夾模9的結構示意圖,夾模一 91和夾模二 92統稱為夾模9,夾模9(夾模一 91和夾模二 92)均由左模15和右模16構成,左模15與右模16結構對稱,兩者相對的一面均設置有配孔,左模15由左夾緊油缸17驅動,右模16由右夾緊油缸18驅動,左模15與右模16的配孔形成容置孔一 101或容置孔二 102。
[0037]結合圖5,出料工位由斜槽型料斗21構成,斜槽型料斗21的上端開口位于機械手2下方,下端開口則伸出轉盤I外,方便卸料。
[0038]結合圖7,機械手2由控制氣缸22操控其打開或合并,控制氣缸22通過定位環28活動安裝于轉盤I下方,控制氣缸22后方連接有伸縮氣缸23,控制氣缸22通過伸縮氣缸23的活塞桿與伸縮氣缸23相連接,伸縮氣缸23和控制氣缸22由定位機構控制,伸縮氣缸23與定位機構相連,定位機構通過控制伸縮氣缸23帶動控制氣缸22向外或向內移動,進而改變機械手2的位置。
[0039]結合圖8中機械手的拆分結構示意圖,機械手2由兩個結構對稱的夾手構成,兩個夾手形成一個類似Y型結構,夾手的總長度L為53mm,總高度D為18.5,寬度D1為5mm,水平段與折彎段的夾角Θ為135°,其余尺寸依次為=L1為24mm,L2為11mm,L3為5mm,L4為8mm, L5 為 18.2mm, L6 為 5.6mm, L7 為 14.1mm, L8 為 15.1mm, D2 為 11mm, D3 為 3mm, D4 為 9.8mm,D5 為 8.7mm, R1 和 R1 均為 2mm,Φ 為 80。。
[0040]加工流程:先將待加工管件置于進料工位的螺旋漸進式料槽4中,開啟振動盤3,在振動盤3的驅動下,螺旋漸進式料槽4在振動的過程中,待加工管件順次由螺旋漸進式料槽4的出口 41送入金屬軟管5中,并經金屬軟管5落入容置套管6中;此時,與容置套管6對應的機械手2在控制氣缸22的啟動下合并并握持住待加工管件,同時,轉盤I旋轉并帶動機械手2以及機械手2中握持的待加工管件移至擴口工位處,左夾緊油缸17和右夾緊油缸18分別驅動該工位處的左模和右模做相向運動(使左模與右模靠近,形成容置孔一101 ),將待加工管件固定在容置孔一 101中,控制氣缸22使機械手2打開,限位油缸11驅動限位塊7向下移動至待加工管件的上端面處并固定,擴口油缸12驅動擴口桿8向上移動,并擠入待加工管件的下端管內,進行擴口加工;擴口完畢后,限位油缸11驅動限位塊7向上移動,同時擴口油缸12驅動擴口桿8向下移出已擴口管件,控制氣缸22使機械手2合并并握持已擴口管件,轉盤I旋轉,轉盤I帶動機械手2和已擴口管件移至束節工位處,左夾緊油缸17和右夾緊油缸18分別驅動該工位處的左模和右模做相向運動(使左模與右模靠近,形成容置孔二 102),將已擴口管件固定在容置孔二 102中,控制氣缸22使機械手2打開,束節油缸13驅動套管14向下移動并套在已擴口管件上端,束節油缸13繼續驅動套管14向下,在向下的擠壓力作用下,已擴口管件的特定位置出現向外凸出的束節頭,待束節頭的尺寸達到加工要求時,束節油缸13驅動套管14向上移出已束節管件;束節完畢后,控制氣缸22使機械手2合并并握持已束節管件,轉盤I旋轉,轉盤I帶動機械手2和已束節管件移至出料工位處,控制氣缸22使機械手2打開,已擴口并束節的管件落入出料工位的斜槽型料斗21中,經由斜槽型料斗21移出到指定位置,整個擴口、束節加工完畢。
[0041]采用本實施例生產設備進行壓縮機銅管的加工,從加工流程方面講,將傳統的非連續式加工轉變成了連續式自動化加工;從投入成本方面講,在滿足加工需要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減少了成本投入;從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方面講,全自動化連續式生產確保了加工效率的提高,各加工工位與定位機構、機械手2以及各動力源等的配合確保了加工精度,既提高了成品的合格率,又降低了廢品率。
[0042]實施例2
[0043]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設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區別在于:左模15和右模16均由剛度大的芯模19和剛度小的外模20構成,芯模19安裝于外模20內,配孔開設于芯模19上,芯模19與外模20剛度不同,芯模19剛度較外模20剛度大;容置孔二 102為通孔。
[0044]采用本實施例生產設備進行壓縮機銅管的加工,從加工流程方面講,將傳統的非連續式加工轉變成了連續式自動化加工;從投入成本方面講,在滿足加工需要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減少了成本投入;從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方面講,全自動化連續式生產確保了加工效率的提高,各加工工位與定位機構、機械手2以及各動力源等的配合確保了加工精度,既提高了成品的合格率,又降低了廢品率。
[0045]實施例3
[0046]本實施例與實施例2的設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區別在于:容置孔二 102為半通孔,其底部為不通的。
[0047]采用本實施例生產設備進行壓縮機銅管的加工,從加工流程方面講,將傳統的非連續式加工轉變成了連續式自動化加工;從投入成本方面講,在滿足加工需要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減少了成本投入;從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方面講,全自動化連續式生產確保了加工效率的提高,各加工工位與定位機構、機械手2以及各動力源等的配合確保了加工精度,既提高了成品的合格率,又降低了廢品率。
[0048]實施例4
[0049]本實施例與實施例2的設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區別在于:定位機構包括電機24、減速器25、凸輪分割器26和旋轉接頭27,凸輪分割器26的輸入軸與電機24和減速器25相連,并由電機24和減速器25驅動,凸輪分割器26的輸出軸29上端面通過螺絲孔和螺釘安裝有轉盤1,電機24驅動凸輪分割器26,凸輪分割器26則通過輸出軸29將傳動傳遞給轉盤1,從而帶動轉盤I轉動;凸輪分割器26與伸縮氣缸23和控制氣缸22相連;電氣旋轉接頭27安裝于轉盤I上方,氣動旋轉接頭30安裝于轉盤I的下方,避免氣管、電路纏繞;凸輪分割器26通過伸縮氣缸23使控制氣缸22和機械手2向轉盤I的圓心接近或遠離,以適應不同工位位置的需要,通過控制氣缸22使機械手2打開或合并;電機24和減速器25驅動凸輪分割器26,凸輪分割器26則通過輸出軸29帶動安裝于其上端面的轉盤I旋轉。
[0050]采用本實施例生產設備進行壓縮機銅管的加工,從加工流程方面講,將傳統的非連續式加工轉變成了連續式自動化加工;從投入成本方面講,在滿足加工需要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減少了成本投入;從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方面講,全自動化連續式生產確保了加工效率的提高,各加工工位與定位機構、機械手2以及各動力源等的配合確保了加工精度,既提高了成品的合格率,又降低了廢品率。
[0051]以上內容是結合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所提供技術方案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只局限于上述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壓縮機銅管全自動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進料工位、擴口工位、束節工位、出料工位和轉盤,進料工位、擴口工位、束節工位和出料工位順次安裝于轉盤側邊,轉盤底部設置有機械手,用于將待加工管件由前一工位移至下一工位;待加工管件由進料工位進入后,由機械手移至擴口工位,待加工管件在擴口工位處進行擴口加工后,機械手將已擴口管件移至束節工位處進行束節加工后,機械手將已擴口并束節的管件移至出料工位處,得到成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縮機銅管全自動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料工位包括振動盤、螺旋漸進式料槽、金屬軟管、容置套管,螺旋漸進式料槽位于振動盤上方,并由振動盤帶動其振動,螺旋漸進式料槽的開口與金屬軟管上端相連通,金屬軟管的下端位于容置套管正上方。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縮機銅管全自動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擴口工位包括限位塊、擴口桿和夾模一構成,夾模一中部設置有用于容置待加工管件的容置孔一,容置孔一為通孔,限位塊和擴口桿分別安裝于容置孔一的上方和下方相對應的位置,限位塊由限位油缸驅動,擴口桿由擴口油缸驅動。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壓縮機銅管全自動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束節工位由束節油缸、套管和夾模二構成,夾模二中部設置有容置孔二,套管安裝于束節油缸下方,并由束節油缸驅動。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壓縮機銅管全自動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夾模一和夾模二均由左模和右模構成,左模與右模結構對稱,兩者相對的一面均設置有配孔,左模由左夾緊油缸驅動,右模由右夾緊油缸驅動,左模與右模的配孔形成容置孔一或容置孔二。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壓縮機銅管全自動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模和右模均由芯模和外模構成,芯模安裝于外模內,配孔開設于芯模上,芯模剛度較外模剛度大。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壓縮機銅管全自動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置孔二為通孔或半通孔。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縮機銅管全自動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工位由斜槽型料斗構成,其上端開口位于機械手下方,下端開口伸出轉盤外。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縮機銅管全自動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械手由控制氣缸操控其打開或合并狀態,控制氣缸活動安裝于轉盤下方,控制氣缸后方連接有伸縮氣缸,兩者通過伸縮氣缸的活塞桿相連接,伸縮氣缸和控制氣缸由定位機構控制。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壓縮機銅管全自動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機構包括電機、減速器、凸輪分割器和旋轉接頭,凸輪分割器由電機和減速器驅動,轉盤安裝于凸輪分割器輸出軸的上端面上,凸輪分割器與伸縮氣缸相連,通過伸縮氣缸調整伸縮氣缸的工作狀態,進而調整機械手的位置。
【文檔編號】B23P23/02GK203791976SQ201420046539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5日
【發明者】夏恒超, 付義林 申請人:紹興漢立工業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