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氣瓶內外環縫焊接夾緊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氣瓶內外環縫焊接夾緊裝置,包括夾緊機構,所述夾緊機構包括取力軸、多個連接桿、夾緊圈和定位軸套;所述取力軸為圓筒結構,取力軸上開設用于螺栓連接的固定孔,連接桿的一端固定在取力軸上,另一端與夾緊圈固定相連,定位軸套的一端與取力軸過盈配合,另一端上開設用于套接氣瓶支撐棒或分配頭的連接孔;夾緊圈為環形結構,夾緊圈的頂面沿外沿向內沿傾斜。當氣瓶的分配頭和支撐棒發生變化時,只需要更換定位軸套其他不需要作任何調整即可完成工作,操作簡單方便,輕松易行;夾緊圈的頂面采用傾斜結構,當氣瓶的直徑變化,而分配頭和支撐棒不發生變化時,不需要進行任何調整,即可完美適配,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投入。
【專利說明】一種氣瓶內外環縫焊接夾緊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焊接絕熱氣瓶和汽車用液化天然氣氣瓶的夾具,尤其涉及的是一種氣瓶內外環縫焊接夾緊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焊接絕熱氣瓶和汽車用液化天然氣氣瓶的內環焊縫和外環焊縫焊接過程中,一般都采用筒體和封頭進行環焊縫焊接的形式,氣瓶的筒體和封頭對裝好以后,為了保證焊接質量,一般采用自動焊的方式;自動焊接過程中,氣瓶需要旋轉360°才能焊滿環縫。氣瓶旋轉過程中,對封頭夾緊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焊接的成型質量和射線檢測結果。
[0003]現有技術如圖1和圖2所示,現有的夾緊裝置一般成套使用,一套為2個。夾緊裝置由圓盤1,連接軸2,卡爪3和調整螺栓4組成。連接軸2與圓盤I焊接連接,并與圓盤I同軸心;通過松動調整螺栓4,卡爪3可在圓盤I中沿徑向移動,以便調整裝卡直徑。
[0004]但是現有的夾緊裝置體積較大,直徑接近I米,且較笨重,一個夾緊裝置約為200kg。這樣一方面占據了大部分空間,不利于焊接操作;另一方面,笨重的身軀不僅給調整帶來了很大的難度,而且無形中增加了電機的負荷,不符合節能環保的理念。
[0005]同時,三個卡爪3均是單獨調整,當封頭直徑變化時,需要同時調整三個卡爪3,且需要保證三個卡爪調整的幅度和位置是一致的,而這是難以保證的。每次調整時,均需要通過多次調整試裝氣瓶的方式才能最終調整到位,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現有的夾緊裝置體積大,占用了工作空間,不利于焊接操作,不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增加了工作的強度。。
[0006]夾緊裝置比較笨重,重大200公斤,一次需要使用2個,這樣就獎金400公斤,增大了調整的裝配的難度,而且增大了電機的負荷,不利于節能降耗。
[0007]當氣瓶的直徑變化時,需要調整卡爪3,三個卡爪分開調整,無法完成一次調整到位的效果,每次均需要通過多次調整和試裝氣瓶的方式才能調整到位,費時費力,降低了工作效率,影響生產進度。當三個卡爪調整距離不一致,或者焊機左右兩側的卡爪調整不一致時,可能導致氣瓶和圓盤軸心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焊接過程中容易導致未熔合或者直接焊漏問題,焊接質量無法保證。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氣瓶內外環縫焊接夾緊裝置,可以不受氣瓶直徑的影響,省力省時。
[0009]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包括夾緊機構,所述夾緊機構包括取力軸、多個連接桿、夾緊圈和定位軸套;所述取力軸為圓筒結構,取力軸上開設用于螺栓連接的固定孔,連接桿的一端固定在取力軸上,另一端與夾緊圈固定相連,定位軸套的一端與取力軸過盈配合,另一端上開設用于套接氣瓶支撐棒或分配頭的連接孔;夾緊圈為環形結構,夾緊圈的頂面沿外沿向內沿傾斜。
[0010]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式之一,所述取力軸和夾緊圈的同軸度彡0.5mm。
[0011]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式之一,所述連接桿為3?6個。
[0012]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式之一,所述夾緊圈為不銹鋼制成。
[0013]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式之一,所述夾緊圈外包覆鍍鉻層。
[0014]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式之一,所述夾緊圈的棱角修圓處理。
[0015]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式之一,所述夾緊裝置還包括底座、左支撐和右支撐,所述左支撐固定在底座上,右支撐活動設置在底座上且沿底座左右滑動,左支撐和右支撐上分別連接焊機的旋轉軸,旋轉軸分別連接對應夾緊機構的取力軸。
[0016]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的夾緊機構的直徑約為350mm,長度約為250mm,大大縮小了空間的占用,約為現有技術的40%,給焊機操作人員提供了更多的操作空間,既方便了人員的操作,又延伸了焊接的工作范圍;
[0017]本發明重量約為15kg,相比現有技術,重量減輕了 92%。一方面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另一方面降低了電機負荷,不僅節能省電,降低使用成本,而且由于電機在低負荷下工作,從而提高了電機的使用壽命;
[0018]當氣瓶的分配頭和支撐棒發生變化時,只需要更換定位軸套其他不需要作任何調整即可完成工作,操作簡單方便,輕松易行;
[0019]夾緊圈的頂面采用傾斜結構,當氣瓶的直徑變化,而分配頭和支撐棒不發生變化時,不需要進行任何調整,即可完美適配,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投入;
[0020]本發明采用氣瓶上的分配頭和支撐棒進行雙向定位,有效的保證了氣瓶的軸心線與焊機上的旋轉軸的軸心在同一條直線上,不會造成氣瓶環焊縫上的高低變化,從而保證了環焊縫的焊接質量,杜絕了未熔合和焊漏情況的發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是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2是圖1的左側視圖;
[0023]圖3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4是本發明夾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5是圖4的A-A向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0027]如圖3?5所示,本實施例包括夾緊機構5、底座6、左支撐7和右支撐8,所述左支撐7固定在底座6上,右支撐8活動設置在底座6上且沿底座6左右滑動,左支撐7和右支撐8上分別連接焊機的旋轉軸10,旋轉軸10分別連接對應夾緊機構5的取力軸。夾緊機構5包括取力軸51、四個連接桿52、夾緊圈53和定位軸套54 ;所述取力軸51為圓筒結構,取力軸51上開設用于螺栓連接的固定孔55,連接桿52的一端固定在取力軸51上,另一端與夾緊圈53固定相連,定位軸套54的一端與取力軸51過盈配合,另一端上開設用于套接氣瓶9支撐棒902或分配頭901的連接孔;夾緊圈53為環形結構,夾緊圈53的頂面沿外沿向內沿傾斜,取力軸51和夾緊圈53的同軸度彡0.5mm,夾緊圈53的棱角修圓處理。
[0028]本實施例的夾緊圈53為不銹鋼制成。一方面防止生銹,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污染氣瓶9材質。
[0029]工作前,采用螺栓通過取力軸51上的固定孔55與焊機上的旋轉軸10相連接并固定。根據氣瓶9的分配頭901和支撐棒902的外徑大小,選擇合適的定位軸套54,然后將定位軸套54過盈配合在對應的取力軸51上。然后將氣瓶9放入焊機中,通過焊機自帶的調整結構,將氣瓶9中心軸線升高至于取力軸51的中心軸線齊平的位置。將氣瓶9的分配頭901與定位軸套54相連接,氣瓶9的支撐棒902與定位軸套54相連接。啟動電機上的油缸,將右支撐8向左側移動,直到兩側的夾緊圈53均與氣瓶9相接觸并連接緊固。電機帶動旋轉軸10,此時氣瓶9隨旋轉軸10的轉動而軸向旋轉,可以順利進行焊接。由于本發明的定位采用的是定位軸套54與分配頭901和支撐棒902相連接,從而保證了氣瓶9的軸心與焊機上旋轉軸10的軸心在同一條直線上,這樣氣瓶9外徑焊縫上不會出現高低不一致的狀況,從而保證了焊接質量。
[0030]由于氣瓶9種類繁多,氣瓶9上的分配頭901和支撐棒902可能會發生變化,此時只需要更換定位軸套54和定位軸套54即可,操作簡單方便。
[0031]當氣瓶9的直徑變化時,封頭的直徑也發生變化,但由于本發明的定位采用的是氣瓶9分配頭901、支撐棒902與定位軸套54相配合的方式;而且夾緊圈53采用傾斜結構,適用于所有不同直徑的封頭,因此不需要進行其他更換均可完成工作。定位軸套54只提供定位和支撐功能,氣瓶9的夾緊作用力應通過夾緊圈53來實現。因而,定位軸套54的長度應進行合理設定,允許分配頭901和支撐棒902在定位軸套54上自由滑動。
[0032]本發明可廣泛應用于各種氣瓶9環縫焊接時的夾緊應用,尤其適用于焊接絕熱氣瓶9和汽車用液化天然氣氣瓶9的內環縫和外環縫焊接。
【權利要求】
1.一種氣瓶內外環縫焊接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夾緊機構,所述夾緊機構包括取力軸、多個連接桿、夾緊圈和定位軸套;所述取力軸為圓筒結構,取力軸上開設用于螺栓連接的固定孔,連接桿的一端固定在取力軸上,另一端與夾緊圈固定相連,定位軸套的一端與取力軸過盈配合,另一端上開設用于套接氣瓶支撐棒或分配頭的連接孔;夾緊圈為環形結構,夾緊圈的頂面沿外沿向內沿傾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瓶內外環縫焊接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力軸和夾緊圈的同軸度< 0.5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瓶內外環縫焊接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為3?6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瓶內外環縫焊接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圈為不銹鋼制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瓶內外環縫焊接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圈外包覆鍍鉻層。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瓶內外環縫焊接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圈的棱角修圓處理。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瓶內外環縫焊接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裝置還包括底座、左支撐和右支撐,所述左支撐固定在底座上,右支撐活動設置在底座上且沿底座左右滑動,左支撐和右支撐上分別連接焊機的旋轉軸,旋轉軸分別連接對應夾緊機構的取力軸。
【文檔編號】B23K37/053GK104439875SQ201410707540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8日
【發明者】黃同福 申請人:安徽大盤壓力容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