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和輪轂自動化加工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和輪轂自動化加工的方法。其中,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包括:內輸送裝置,其輸送末端處設置有第一定位機構和第一驅動機構,第一定位機構安裝在第一驅動機構上,第一驅動機構可驅動第一定位機構旋轉;外輸送裝置,其輸送首端處設置有第二定位機構和第二驅動機構,第二定位機構安裝在第二驅動機構上,第二驅動機構可驅動第二定位機構旋轉,所述外輸送裝置上還設有檢測裝置;機械手和加工裝置。本發明提供的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有效縮短了機械手單個工作過程的工作時間,以使其至少能夠滿足配備四個加工裝置,有效提高了機械手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滿足了企業的需求。
【專利說明】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和輪轂自動化加工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機加工領域,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和一種輪轂自動化加工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摩托車、電動車的輪轂加工主要有兩道車削工序,是由臥室數控車床加工的,隨著機器換人的推進,全自動的關節式機械手被應用到輪轂的車削工序中來代替人工進行裝夾,以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并減少人為因素對產品質量的影響,既能夠提高產品的穩定性,也符合時代的趨勢。機械手的成本較高,而一臺機械手需要進行翻轉、平移輪轂等動作,導致其只能配備兩臺數控機床(而機械手則會剩余一定的時間停滯,導致其工作效率較低),這種情況下機械手的成本將比人工裝夾的成本高出很多,如何合理有效的提高機械手的工作效率是當前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0004]為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有效縮短了機械手單個工作過程的工作時間,以使其至少能夠滿足配備四個加工設備,有效提高了機械手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滿足了企業的需求。
[0005]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包括:內輸送裝置,其輸送末端處設置有第一定位機構和第一驅動機構,所述第一定位機構安裝在所述第一驅動機構上,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可驅動所述第一定位機構旋轉,其中,輪轂平放在所述內輸送裝置上、并在所述內輸送裝置上輸送至所述內輸送裝置的輸送末端后,所述第一定位機構對所述輪轂進行定位,所述第一驅動機構驅動所述第一定位機構旋轉,所述輪轂隨所述第一定位機構一起旋轉,以使所述輪轂自第一狀態變動至第二狀態,以供機械手抓取所述輪轂;外輸送裝置,其輸送首端處設置有第二定位機構和第二驅動機構,所述第二定位機構安裝在所述第二驅動機構上,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可驅動所述第二定位機構旋轉,其中,所述機械手拆卸掉加工完成的所述輪轂、并將所述輪轂移動至所述外輸送裝置的輸送首端處,所述第二定位機構對所述輪轂進行定位后,所述機械手與所述輪轂分離、所述第二驅動機構驅動所述第二定位機構旋轉,所述輪轂隨所述第二定位機構一起旋轉,以使所述輪轂自所述第二狀態變動至所述第一狀態,而后所述第二定位機構解除定位,所述輪轂沿所述外輸送裝置輸送;所述機械手,可將抓取的所述輪轂安裝在所述輪轂的加工裝置上,還可拆卸在所述加工裝置上加工完成的所述輪轂;和加工裝置。
[0006]本發明提供的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有效縮短了機械手單個工作過程的工作時間,以使其至少能夠滿足配備四個加工裝置,有效提高了機械手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滿足了企業的需求。
[0007]本發明將輪轂的自第一狀態變動至第二狀態(或將輪轂自第二狀態變動至第一狀態)的過程自機械手上轉換至內輸送裝置(或外輸送裝置)上,以減少機械手單個工作過程的工作時間,這樣,就可給予機械手配備更多數量的加工裝置,來達到提高機械手工作效率的目的。
[0008]而且,本申請將輪轂自第一狀態變動至第二狀態(或將輪轂自第二狀態變動至第一狀態)的過程通過制造成本較低的機械結構來實現,而并非是通過增加機械手的形式來實現,這樣可大幅度地降低企業對于設備投入的資金開支,能夠消除設備改造給企業帶來的資金壓力。
[0009]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加工裝置包括四個,且四個所述加工裝置對稱設置在所述機械手的左右兩側。
[0010]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狀態為水平狀態,所述第二狀態為豎直狀態,所述第一定位機構和所述輪轂旋轉的角度為90度。
[0011]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加工裝置為車床。
[0012]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內輸送裝置上還設置有伸縮止擋機構,所述伸縮止擋機構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機構和所述內輸送裝置的輸送首端之間、并臨近所述第一定位機構,可對所述內輸送裝置上輸送的所述輪轂進行阻擋。
[0013]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內輸送裝置包括:基架,沿前后方向布置;左輸送機構,沿前后方向布置在所述基架上部的左側;和右輸送機構,沿前后方向布置在所述基架上部的右側;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機構和所述伸縮止擋機構位于所述左輸送機構和所述右輸送機構之間,所述第一驅動機構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機構的下方。
[0014]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定位機構包括:支撐架,位于所述基架的上方,且其前端與所述基架的前端可轉動地相連接;前定位件,位于所述支撐架的上方、并固定在所述支撐架的前端;水平伸縮缸,位于所述支撐架的下方、并安裝在所述支撐架的后部;豎直伸縮缸,位于所述支撐架和所述水平伸縮缸的后方、并安裝在所述水平伸縮缸的伸縮桿上;和后定位件,位于所述豎直伸縮缸的上方、并安裝在所述豎直伸縮缸的伸縮桿上;其中,所述前定位件和所述后定位件用于夾持所述輪轂,以實現所述第一定位機構對所述輪轂的定位。
[0015]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驅動缸,位于所述支撐架的下方,且其上端與所述支撐架的后端或所述水平伸縮缸的缸筒相鉸接、下端與所述基架的下端相鉸接。
[0016]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內輸送裝置和所述外輸送裝置的結構相同、并左右間隔平行設置,所述伸縮止擋機構為止擋缸。
[0017]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內輸送裝置和所述外輸送裝置的結構相同、并上下間隔平行設置,所述伸縮止擋機構為止擋缸。
[0018]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內輸送裝置和所述外輸送裝置的結構相同,且所述外輸送裝置上還設有檢測機構,所述檢測機構位于所述外輸送裝置的中部,用于對所述輪轂的尺寸進行檢測。
[0019]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機械手的夾持部為對稱曲桿式的夾持部。
[0020]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輪轂自動化加工的方法,包括:
[0021]步驟102,將所述輪轂平置在內輸送裝置上、并在所述內輸送裝置上輸送至其末端;
[0022]步驟104 ;第一定位機構定位所述輪轂,而后在所述第一驅動機構的驅動下帶動所述輪轂自第一狀態轉動至第二狀態;
[0023]步驟106,機械手抓取所述輪轂并將其安裝到加工裝置上,通過所述加工裝置對所述輪轂進行加工;
[0024]步驟107,機械手通過可旋轉的夾持部來對應加工裝置間的該所述輪轂進行交換轉序,以輔助所述輪轂完成加工;
[0025]步驟108,所述機械手將所述加工裝置加工完成的所述輪轂卸下、并將其傳遞給第二定位機構;
[0026]步驟110,所述第二定位機構定位所述輪轂后,在所述第二驅動機構的驅動下帶動所述輪轂自第二狀態轉動至第一狀態、而平置在外輸送裝置上;
[0027]步驟112,所述第二定位機構解除對所述輪轂的定位,所述輪轂在所述外輸送裝置上輸送給檢測機構;
[0028]步驟114,所述檢測機構定位所述輪轂、并對所述輪轂進行尺寸檢測;其中:
[0029]其檢測結果為合格時,解除對所述輪轂的定位,并將所述輪轂放置到合格品通道進行輸送;
[0030]其檢測結果為不合格時,將所述輪轂放置到異常品通道、并將檢測的尺寸信息反饋給所述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
[0031 ] 本發明提供的輪轂自動化加工的方法,實現了輪轂的自動化加工,并有效縮短了機械手單個工作過程的工作時間,以使其至少能夠滿足配備四個加工裝置,有效提高了機械手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滿足了企業的需求;而且,由于輪轂加工完成后,其軸承孔的直徑為關鍵尺寸,需加工完后立即進行檢測,以免出現批量事故,本申請中的檢測機構實現自動檢測,并在尺寸不合格時根據檢測的結果自動修改刀補到加工設備,更好地實現了輪轂整個生產過程的全自動化。
[0032]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有效縮短了機械手單個工作過程的工作時間,以使其至少能夠滿足配備四個加工裝置,有效提高了機械手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滿足了企業的需求。
[0033]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4]本發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5]圖1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所述的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0036]圖2是圖1中內輸送裝置的局部分解結構主視示意圖;
[0037]圖3是圖2中的A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38]圖4是圖2所示內輸送裝置的局部分解結構立體示意圖;
[0039]圖5是圖4中的B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40]圖6是機械手、輪轂、內輸送裝置一工作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41]圖7是圖6中的C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42]圖8是圖1中的機械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43]圖9是圖8所示機械手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0044]圖10是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的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中的內輸送裝置和外輸送裝置布置的結構示意圖;
[0045]圖11是圖10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46]圖12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所述的輪轂自動化加工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0047]其中,圖1至圖11中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為:
[0048]I內輸送裝置,11第一定位機構,111支撐架,112前定位件,113水平伸縮缸,114豎直伸縮缸,115后定位件,12第一驅動機構,13基架,14左輸送機構,15右輸送機構,2外輸送裝置,3輪轂,4機械手,5加工裝置,6伸縮止擋機構,7檢測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0049]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50]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來實施,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0051]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如圖1至圖9所示,包括:內輸送裝置I (用于向內輸送未加工的輪轂),其輸送末端處設置有第一定位機構11和第一驅動機構12,所述第一定位機構11安裝在所述第一驅動機構12上,所述第一驅動機構12可驅動所述第一定位機構11旋轉,其中,輪轂3平放在所述內輸送裝置I上、并在所述內輸送裝置I上輸送至所述內輸送裝置I的輸送末端后,所述第一定位機構11對所述輪轂3進行定位,所述第一驅動機構12驅動所述第一定位機構11旋轉,所述輪轂3隨所述第一定位機構11一起旋轉,以使所述輪轂3自第一狀態變動至第二狀態,以供機械手4抓取所述輪轂3 ;夕卜輸送裝置2 (用于向外輸送加工完成后的輪轂),其輸送首端處設置有第二定位機構和第二驅動機構,所述第二定位機構安裝在所述第二驅動機構上,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可驅動所述第二定位機構旋轉,其中,所述機械手4拆卸掉加工完成的所述輪轂3、并將所述輪轂3移動至所述外輸送裝置2的輸送首端處,所述第二定位機構對所述輪轂3進行定位后,所述機械手4與所述輪轂3分離、所述第二驅動機構驅動所述第二定位機構旋轉,所述輪轂3隨所述第二定位機構一起旋轉,以使所述輪轂3自所述第二狀態變動至所述第一狀態,而后所述第二定位機構解除定位,此時,所述輪轂3恰巧平放在外輸送裝置2的輸送首端,所述輪轂3沿所述外輸送裝置2輸送;所述機械手4,可將抓取的所述輪轂3安裝在所述輪轂3的加工裝置5上,還可拆卸在所述加工裝置5上加工完成的所述輪轂3 ;和加工裝置5。
[0052]本發明提供的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有效縮短了機械手4單個工作過程的工作時間,以使其至少能夠滿足配備四個加工裝置5,有效提高了機械手4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滿足了企業的需求。
[0053]本發明將輪轂的自第一狀態變動至第二狀態(或將輪轂自第二狀態變動至第一狀態)的過程自機械手4上轉換至內輸送裝置I (或外輸送裝置2)上,以減少機械手4單個工作過程的工作時間,這樣,就可給予機械手4配備更多數量的加工裝置5,來達到提高機械手4工作效率的目的。
[0054]而且,本申請將輪轂自第一狀態變動至第二狀態(或將輪轂自第二狀態變動至第一狀態)的過程通過制造成本較低的機械結構來實現,而并非是通過增加機械手4的形式來實現,這樣可大幅度地降低企業對于設備投入的資金開支,能夠消除設備改造給企業帶來的資金壓力。
[0055]較好地,所述第一狀態為水平狀態,所述第二狀態為豎直狀態,所述第一定位機構11和所述輪轂3旋轉的角度為90度(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如45度、60度等皆可實現)。
[0056]所述第一狀態位水平狀態便于輪轂3在內輸送裝置I或外輸送裝置2上輸送,保證輪轂3傳動平穩、可靠,第二狀態為豎直狀態,與加工裝置5上輪轂3的安裝狀態一致,進一步縮短了機械手4單個工作過程的工作時間。
[0057]具體地,如圖1所示,所述加工裝置5包括四個,且四個所述加工裝置5對稱設置在所述機械手4的左右兩側,且所述加工裝置5為車床。
[0058]其中,輪轂3位于第二狀態時的高度與輪轂在車床上安裝后的高度相同。
[0059]另外,如圖2、圖3所示,所述內輸送裝置I上還設置有伸縮止擋機構6,所述伸縮止擋機構6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機構11和所述內輸送裝置I的輸送首端之間、并臨近所述第一定位機構11,可對所述內輸送裝置I上輸送的所述輪轂3進行阻擋。
[0060]即:當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感知到內輸送裝置I的輸送末端處有輪轂3時,伸縮止擋機構通過伸出動作來阻擋輪轂3繼續向內輸送裝置I的輸送末端輸送,避免正在輸送的輪轂3干涉到第一驅動機構和第一定位機構往復動作;當第一驅動機構和第一定位機構的一個工作過程完成后,伸縮止擋機構通過縮回動作來放過一個輪轂3,而后伸縮止擋機構再進行伸出動作、來對下一個輸送的輪轂3進行阻擋。
[0061]具體地,如圖4和圖5所示,所述內輸送裝置I包括:基架13,沿前后方向布置;左輸送機構14,沿前后方向布置在所述基架13上部的左側;和右輸送機構15,沿前后方向布置在所述基架13上部的右側;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機構11和所述伸縮止擋機構6位于所述左輸送機構14和所述右輸送機構15之間,所述第一驅動機構12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機構11的下方。
[0062]為了保證內輸送裝置I的使用壽命,左輸送機構14和右輸送機構15均采用鏈條滾柱式的輸送機構;其中,輪轂3的左端搭在左輸送機構14上、右端搭在右輸送機構15上、中部無支撐。
[0063]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至圖5所示,所述第一定位機構11包括:支撐架111,位于所述基架13的上方,且其前端與所述基架13的前端可轉動地相連接;前定位件112,位于所述支撐架111的上方、并固定在所述支撐架111的前端;水平伸縮缸113,位于所述支撐架111的下方、并安裝在所述支撐架111的后部;豎直伸縮缸114,位于所述支撐架111和所述水平伸縮缸113的后方、并安裝在所述水平伸縮缸113的伸縮桿上;和后定位件115,位于所述豎直伸縮缸114的上方、并安裝在所述豎直伸縮缸114的伸縮桿上;其中,所述前定位件112和所述后定位件115用于夾持所述輪轂3,以實現所述第一定位機構11對所述輪轂3的定位。
[0064]其中,前定位件112在輪轂3的前端對輪轂3進行定位,后定位件114在輪轂3的后端對輪轂3進行定位,支撐架111支撐輪轂3,這樣輪轂3就固定在第一定位機構11上了(此過程主要由水平伸縮油缸113和豎直伸縮缸114相互配合的動作來實現的)。
[0065]其中,如圖5所示,前定位件112為定位輪,且定位輪對稱設置有兩個,后定位件115為定位塊,定位塊上具有與輪轂3相配合的兩支撐凸起。
[0066]本實施例中的水平和豎直是相對于支撐架111來講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隨著支撐架111的轉動,水平和豎直相對于基架是相對變動的。
[0067]當然,本申請中的水平伸縮缸113和豎直伸縮缸114也可以變換連接關系,通過豎直伸縮缸114與支撐架111相連接,水平伸縮缸113位于豎直伸縮缸114的后方、并固定在豎直伸縮缸的伸縮桿上,而后定位件位于水平伸縮缸113的上方、并固定在水平伸縮缸113的伸縮桿上;也可實現本申請的目的,其宗旨未脫離本發明的設計思想,應屬于本申請的保護范圍內。
[0068]進一步地,如圖2至圖5所示,所述第一驅動機構12包括:驅動缸,位于所述支撐架111的下方,且其上端與所述支撐架111的后端或所述水平伸縮缸113的缸筒相鉸接、下端與所述基架13的下端相鉸接,所述驅動缸通過其伸縮桿的伸縮來驅動支撐架111轉動。
[0069]其中,所述驅動缸由后向前傾斜設置。
[0070]再進一步地,所述內輸送裝置I和所述外輸送裝置2的結構相同、并左右間隔平行設置,但傳輸方向相反,所述伸縮止擋機構6為止擋缸。
[0071 ] 或者是,如圖10和圖11所示,所述內輸送裝置I和所述外輸送裝置2的結構相同、并上下間隔平行設置,但傳輸方向相反,所述伸縮止擋機構6為止擋缸;也可實現本申請的目的,而且此種方式可更好地節省橫向上的占地空間,更好地體現了產品的優化設計理念。
[0072]較好地,如圖10和圖11所示,所述外輸送裝置上還設有檢測機構7,所述檢測機構7位于所述外輸送裝置2的中部,用于對所述輪轂的尺寸進行檢測。
[0073]其中,所述檢測機構7包括數顯氣動量儀。
[0074]由于輪轂加工完成后,其軸承孔的直徑為關鍵尺寸,需加工完后立即進行檢測,以免出現批量事故,本申請中的檢測機構實現自動檢測,并在尺寸不合格時根據檢測的結果自動修改刀補到加工設備,更好地實現了輪轂整個生產過程的全自動化。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機械手4的夾持部為對稱曲桿式的夾持部,以通過曲桿上的凹凸部位來避開機械手動作過程中的障礙物,去除其壁障時間,進一步提升機械手4的工作效率。
[0075]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輪轂自動化加工的方法,如圖12所示,包括:
[0076]步驟102,將輪轂平置在內輸送裝置上、并在內輸送裝置上輸送至其末端;
[0077]步驟104 ;第一定位機構定位輪轂,而后在第一驅動機構的驅動下帶動輪轂自第一狀態轉動至第二狀態;
[0078]步驟106,機械手抓取輪轂并將其安裝到加工裝置上,通過加工裝置對輪轂進行加工;
[0079]步驟107,機械手通過可旋轉的夾持部來對應加工裝置間的所述輪轂進行交換轉序,以輔助該所述輪轂完成加工(即:輪轂通過一臺加工裝置加工完一側面之后,機械手將輪轂旋轉后安裝到另一臺加工裝置上來對輪轂的另一側面進行加工,從而完成輪轂兩個側面的加工);
[0080]步驟108,機械手將加工裝置加工完成的輪轂卸下、并將其傳遞給第二定位機構;
[0081]步驟110,第二定位機構定位輪轂后,在第二驅動機構的驅動下帶動輪轂自第二狀態轉動至第一狀態、而平置在外輸送裝置上;
[0082]步驟112,第二定位機構解除對輪轂的定位,輪轂在外輸送裝置上輸送給檢測機構;
[0083]步驟114,檢測機構定位輪轂、并對輪轂進行尺寸檢測;其中:
[0084]步驟1142,其檢測結果為合格時,解除對輪轂的定位,并將輪轂放置到合格品通道進行輸送;
[0085]步驟1144,其檢測結果為不合格時,將輪轂放置到異常品通道、并將檢測的尺寸信息反饋給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其中,加工裝置根據該尺寸信息進行刀補調整。
[0086]本發明提供的輪轂自動化加工的方法,實現了輪轂的自動化加工,并有效縮短了機械手單個工作過程的工作時間,以使其至少能夠滿足配備四個加工裝置,有效提高了機械手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滿足了企業的需求;而且,由于輪轂加工完成后,其軸承孔的直徑為關鍵尺寸,需加工完后立即進行檢測,以免出現批量事故,本申請中的檢測機構實現自動檢測,并在尺寸不合格時根據檢測的結果自動修改刀補到加工設備,更好地實現了輪轂整個生產過程的全自動化。
[0087]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有效縮短了機械手單個工作過程的工作時間,以使其至少能夠滿足配備四個加工裝置,有效提高了機械手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滿足了企業的需求。
[0088]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均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0089]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術語“一個實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包含于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實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0090]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內輸送裝置,其輸送末端處設置有第一定位機構和第一驅動機構,所述第一定位機構安裝在所述第一驅動機構上,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可驅動所述第一定位機構旋轉,其中,輪轂平放在所述內輸送裝置上、并在所述內輸送裝置上輸送至所述內輸送裝置的輸送末端后,所述第一定位機構對所述輪轂進行定位,所述第一驅動機構驅動所述第一定位機構旋轉,所述輪轂隨所述第一定位機構一起旋轉,以使所述輪轂自第一狀態變動至第二狀態,以供機械手抓取所述輪轂; 外輸送裝置,其輸送首端處設置有第二定位機構和第二驅動機構,所述第二定位機構安裝在所述第二驅動機構上,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可驅動所述第二定位機構旋轉,其中,所述機械手拆卸掉加工完成的所述輪轂、并將所述輪轂移動至所述外輸送裝置的輸送首端處,所述第二定位機構對所述輪轂進行定位后,所述機械手與所述輪轂分離、所述第二驅動機構驅動所述第二定位機構旋轉,所述輪轂隨所述第二定位機構一起旋轉,以使所述輪轂自所述第二狀態變動至所述第一狀態,而后所述第二定位機構解除定位,所述輪轂沿所述外輸送裝置輸送; 所述機械手,可將抓取的所述輪轂安裝在所述輪轂的加工裝置上,還可拆卸在所述加工裝置上加工完成的所述輪轂;和 加工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工裝置包括四個,且四個所述加工裝置對稱設置在所述機械手的左右兩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狀態為水平狀態,所述第二狀態為豎直狀態,所述第一定位機構和所述輪轂旋轉的角度為90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工裝置為車床。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內輸送裝置上還設置有伸縮止擋機構,所述伸縮止擋機構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機構和所述內輸送裝置的輸送首端之間、并臨近所述第一定位機構,可對所述內輸送裝置上輸送的所述輪轂進行阻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輸送裝置包括: 基架,沿前后方向布置; 左輸送機構,沿前后方向布置在所述基架上部的左側;和 右輸送機構,沿前后方向布置在所述基架上部的右側;其中: 所述第一定位機構和所述伸縮止擋機構位于所述左輸送機構和所述右輸送機構之間,所述第一驅動機構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機構的下方。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機構包括: 支撐架,位于所述基架的上方,且其前端與所述基架的前端可轉動地相連接; 前定位件,位于所述支撐架的上方、并固定在所述支撐架的前端; 水平伸縮缸,位于所述支撐架的下方、并安裝在所述支撐架的后部; 豎直伸縮缸,位于所述支撐架和所述水平伸縮缸的后方、并安裝在所述水平伸縮缸的伸縮桿上;和 后定位件,位于所述豎直伸縮缸的上方、并安裝在所述豎直伸縮缸的伸縮桿上; 其中,所述前定位件和所述后定位件用于夾持所述輪轂,以實現所述第一定位機構對所述輪轂的定位。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 驅動缸,位于所述支撐架的下方,且其上端與所述支撐架的后端或所述水平伸縮缸的缸筒相鉸接、下端與所述基架的下端相鉸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內輸送裝置和所述外輸送裝置的結構相同、并左右間隔平行平行設置,所述伸縮止擋機構為止擋缸。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內輸送裝置和所述外輸送裝置的結構相同、并上下間隔平行設置,所述伸縮止擋機構為止擋缸。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內輸送裝置和所述外輸送裝置的結構相同,且所述外輸送裝置上還設有檢測機構,所述檢測機構位于所述外輸送裝置的中部,用于對所述輪轂的尺寸進行檢測。
12.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手的夾持部為對稱曲桿式的夾持部。
13.一種輪轂自動化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102,將所述輪轂平置在內輸送裝置上、并在所述內輸送裝置上輸送至其末端;步驟104 ;第一定位機構定位所述輪轂,而后在所述第一驅動機構的驅動下帶動所述輪轂自第一狀態轉動至第二狀態; 步驟106,機械手抓取所述輪轂并將其安裝到加工裝置上,通過所述加工裝置對所述輪轂進行加工; 步驟107,機械手通過可旋轉的夾持部來對應加工裝置間的所述輪轂進行交換轉序,以輔助該所述輪轂完成加工; 步驟108,所述機械手將所述加工裝置加工完成的所述輪轂卸下、并將其傳遞給第二定位機構; 步驟110,所述第二定位機構定位所述輪轂后,在所述第二驅動機構的驅動下帶動所述輪轂自第二狀態轉動至第一狀態、而平置在外輸送裝置上; 步驟112,所述第二定位機構解除對所述輪轂的定位,所述輪轂在所述外輸送裝置上輸送給檢測機構; 步驟114,所述檢測機構定位所述輪轂、并對所述輪轂進行尺寸檢測;其中: 其檢測結果為合格時,解除對所述輪轂的定位,并將所述輪轂放置到合格品通道進行輸送; 其檢測結果為不合格時,將所述輪轂放置到異常品通道、并將檢測的尺寸信息反饋給所述輪轂自動化加工設備。
【文檔編號】B23B15/00GK104308187SQ201410545598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5日
【發明者】葛礎, 姚海濤, 葉文安, 戴云峰, 諸葛鎬 申請人:浙江今躍機械科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