銑床側銑軌道潤滑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銑床側銑軌道潤滑裝置,包括潤滑泵組和分別用于潤滑銑床兩側側銑的兩個潤滑單元,潤滑單元包括潤滑支管、安裝在側銑上分別與側銑的上軌道配合的上潤滑盒和與側銑的下軌道配合的下潤滑盒,潤滑支管上設有分配器,分配器的出口分別與上潤滑盒和下潤滑盒相連,上潤滑盒和下潤滑盒內均設有用于分別向上軌道和下軌道涂抹潤滑脂的軟體涂抹物;兩個潤滑單元的潤滑支管交匯后與潤滑泵組的輸出油管相連。通過設置潤滑泵組,能夠將潤滑脂注入到上潤滑盒和下潤滑盒內,上潤滑盒和下潤滑盒在隨著側銑移動的過程中,能夠通過軟體涂抹物將潤滑脂均勻涂抹在上軌道和下軌道上,實現對側銑上軌道和下軌道的充分潤滑,進而延長軌道和銑床設備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銑床側銑軌道潤滑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潤滑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銑床側銑軌道潤滑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大規格鑄錠銑床均設有左右兩個側銑,兩個側銑分別安裝在滑動軌道上并通過傳動絲桿進行運動。由于側銑的整體重量大,往復滑動頻繁,因此對側銑軌道磨耗較大。現有的銑床側銑軌道潤滑方式是采用人工定期對軌道進行潤滑脂涂抹潤滑和人工通過潤滑油嘴注入潤滑油脂,該潤滑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達到潤滑效果,但是還存在諸多弊端:
[0003]I)采用人工涂抹和注入潤滑脂,難以保證涂抹和注入的質量;
[0004]2)因為側銑往復運動,潤滑脂很容易堆積在軌道二個邊緣側,軌道中部不能得到充分潤滑;
[0005]3)因上軌道距離地面有2米以上的距離,人工涂抹和注入潤滑脂時存在著安全隱患;
[0006]4)潤滑脂容易和鋁粉塵及雜質粘合在一起,容易引起潤滑脂變質而降低潤滑效果,并且潤滑脂和雜質粘接后容易掉落到鑄錠表面影響了鑄錠質量;
[0007]5)不能根據實際生產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潤滑。
【發明內容】
[0008]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銑床側銑軌道潤滑裝置,該銑床側銑軌道潤滑裝置能夠保證側銑軌道的充分潤滑,進而延長軌道和銑床設備的使用壽命。
[0009]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10]一種銑床側銑軌道潤滑裝置,包括潤滑泵組和分別用于潤滑銑床兩側側銑的兩個潤滑單元,所述潤滑單元包括潤滑支管、安裝在側銑上分別與側銑的上軌道配合的上潤滑盒和與側銑的下軌道配合的下潤滑盒,所述潤滑支管上設有分配器,所述分配器的出口分別與所述上潤滑盒和下潤滑盒相連,所述上潤滑盒和下潤滑盒內均設有用于分別向所述上軌道和下軌道涂抹潤滑脂的軟體涂抹物;兩個所述潤滑單元的潤滑支管交匯后與所述潤滑泵組的輸出油管相連。
[0011]進一步,所述軟體涂抹物為羊毛氈。
[0012]進一步,設置在所述上潤滑盒內的羊毛氈伸出所述上潤滑盒外并設有與所述上軌道配合的凹槽I。
[0013]進一步,設置在所述下潤滑盒內的羊毛氈伸出所述下潤滑盒外并設有與所述下軌道配合的凹槽II。
[0014]進一步,所述潤滑泵組的輸出油管上設有三通管接頭,兩個所述潤滑單元的潤滑支管分別與所述三通管接頭相連。
[0015]進一步,所述分配器的出口與潤滑油嘴相連。[0016]進一步,還包括控制系統,所述控制系統包括控制器、用于計數側銑往復運行次數的計數裝置、用于控制所述潤滑泵組啟停的泵組控制電路和用于計時的計時器,所述計數裝置將測量得到的數據信息傳輸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據該數據信息和計時器的時間信息、并通過泵組控制電路控制所述潤滑泵組的啟停。
[0017]進一步,所述控制器為PLC控制器。
[001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本實用新型的銑床側銑軌道潤滑裝置,通過設置潤滑泵組,能夠將潤滑脂注入到上潤滑盒和下潤滑盒內,通過將上潤滑盒和下潤滑盒安裝在側銑上并分別與上軌道和下軌道配合,上潤滑盒和下潤滑盒在隨著側銑移動的過程中,能夠通過軟體涂抹物將潤滑脂均勻涂抹在上軌道和下軌道上,實現對側統上軌道和下軌道的充分潤滑,進而延長軌道和統床設備的使用壽命。
[0020]通過設置控制系統,能夠實現側銑的自動潤滑,即通過側銑往復運動的次數來控制潤滑泵組的啟停,并向上潤滑盒和下潤滑盒注入潤滑脂,能夠保持側銑上軌道和下軌道始終保持良好的潤滑效果,且自動化程度高,能夠有效節省人力,并消除了人工涂抹潤滑脂時的安全隱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圖進行說明: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銑床側銑軌道潤滑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圖1的A詳圖;
[0024]圖3為圖1的B詳圖;
[0025]圖4為圖1的C詳圖;
[0026]圖5為圖1的右視圖;
[0027]圖6為圖5的D詳圖;
[0028]圖7為上潤滑盒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8為下潤滑盒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9為控制系統的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
[0032]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銑床側銑軌道潤滑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的銑床側銑軌道潤滑裝置,包括潤滑泵組I和分別用于潤滑銑床兩側側銑2的兩個潤滑單元。潤滑單元包括潤滑支管3、安裝在側銑2上分別與側銑的上軌道4配合的上潤滑盒5和與側銑的下軌道6配合的下潤滑盒7,潤滑支管3上設有分配器8,分配器8的出口分別與上潤滑盒5和下潤滑盒7相連,上潤滑盒5和下潤滑盒7內均設有用于分別向上軌道4和下軌道6涂抹潤滑脂的軟體涂抹物9。兩個潤滑單元的潤滑支管3交匯后與潤滑泵組I的輸出油管10相連。本實施例的潤滑泵組I的輸出油管10上設有三通管接頭11,兩個潤滑單元的潤滑支管3分別與三通管接頭11相連。[0033]優選的,本實施例的軟體涂抹物9為羊毛氈,且設置在上潤滑盒5內的羊毛氈伸出上潤滑盒5外并設有與上軌道4配合的凹槽I 9a,設置在下潤滑盒7內的羊毛氈伸出下潤滑盒7外并設有與下軌道6配合的凹槽II %,通過將軟體涂抹物9設置為羊毛氈,能夠利用羊毛氈的吸油性和耐磨性,輕微接觸上軌道4和下軌道6即可實現均勻潤滑。
[0034]優選的,分配器8的出口與潤滑油嘴相連,利用原先設置在側銑2上的潤滑油嘴向上軌道4和下軌道6注入潤滑脂,能夠進一步充分潤滑上軌道4和下軌道6.[0035]進一步,本實施例的側銑軌道潤滑裝置還包括控制系統,控制系統包括控制器12、用于計數側銑2往復運行次數的計數裝置13、用于控制潤滑泵組I啟停的泵組控制電路14和用于計時的計時器15,計數裝置13將測量得到的數據信息傳輸至控制器12,控制器12根據該數據信息和計時器15的時間信息、并通過泵組控制電路14控制潤滑泵組I的啟停,側銑2往復運行次數能夠反映實際生產量的情況,本實施例的控制器12為PLC控制器,計時器15可以單獨設置,也可直接集成在控制器12內,計時器15主要用于計算潤滑泵組I的開始時長,便于控制潤滑脂的注入量。
[0036]本實施例的銑床側銑軌道潤滑裝置,通過設置潤滑泵組1,能夠將潤滑脂注入到上潤滑盒5和下潤滑盒6內,通過將上潤滑盒5和下潤滑盒7安裝在側銑2上并分別與上軌道4和下軌道6配合,上潤滑盒5和下潤滑盒7在隨著側銑2移動的過程中,能夠通過軟體涂抹物9將潤滑脂均勻涂抹在上軌道4和下軌道6上,實現對側銑上軌道4和下軌道6的充分潤滑,進而延長軌道和銑床設備的使用壽命。
[0037]通過設置控制系統,能夠實現側銑2的自動潤滑,即通過側銑2往復運動的次數(實際生產量)來控制潤滑泵組I的啟停,并向上潤滑盒5和下潤滑盒7注入潤滑脂,能夠保持側銑上軌道4和下軌道6始終保持良好的潤滑效果,且自動化程度高,能夠有效節省人力,并消除了人工涂抹潤滑脂時的安全隱患。
[0038]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優選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通過上述優選實施例已經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出各種各樣的改變,而不偏離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銑床側銑軌道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潤滑泵組和分別用于潤滑銑床兩側側銑的兩個潤滑單元,所述潤滑單元包括潤滑支管、安裝在側銑上分別與側銑的上軌道配合的上潤滑盒和與側銑的下軌道配合的下潤滑盒,所述潤滑支管上設有分配器,所述分配器的出口分別與所述上潤滑盒和下潤滑盒相連,所述上潤滑盒和下潤滑盒內均設有用于分別向所述上軌道和下軌道涂抹潤滑脂的軟體涂抹物;兩個所述潤滑單元的潤滑支管交匯后與所述潤滑泵組的輸出油管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銑床側銑軌道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軟體涂抹物為羊毛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銑床側銑軌道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設置在所述上潤滑盒內的羊毛氈伸出所述上潤滑盒外并設有與所述上軌道配合的凹槽I。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銑床側銑軌道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設置在所述下潤滑盒內的羊毛氈伸出所述下潤滑盒外并設有與所述下軌道配合的凹槽II。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銑床側銑軌道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潤滑泵組的輸出油管上設有三通管接頭,兩個所述潤滑單元的潤滑支管分別與所述三通管接頭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銑床側銑軌道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的出口與潤滑油嘴相連。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銑床側銑軌道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系統,所述控制系統包括控制器、用于計數側銑往復運行次數的計數裝置、用于控制所述潤滑泵組啟停的泵組控制電路和用于計時的計時器,所述計數裝置將測量得到的數據信息傳輸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據該數據信息和計時器的時間信息、并通過泵組控制電路控制所述潤滑泵組的啟停。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銑床側銑軌道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為PLC控制器。
【文檔編號】B23Q11/12GK203712405SQ201320866935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6日
【發明者】吳佳駿, 商雨, 何劼, 劉倫友, 李吾均 申請人:中鋁西南鋁板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