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側圍外板樣件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側圍外板樣件模具,包括整體上模、整體下模、側整形凸模鑲塊、側整形凹模鑲塊和導向支架;在整體上模的下表面和整體下模的上表面上均設有工作型面;側整形凸模鑲塊和導向支架通過螺釘固定在整體下模的上表面;導向支架上開設有導向滑槽,側整形凹模鑲塊的兩側可位于所述導向滑槽中與導向支架滑動配合,使側整形凹模鑲塊的凸塊位于側整形凸模鑲塊的凹槽內。該模具結構簡單縮短了汽車側圍外板樣件的制作周期,滿足量產前法規、試驗等樣車需求。
【專利說明】汽車側圍外板樣件模具【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車身模具,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汽車側圍外板樣件模具。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新車型開發周期要求越來越短。新車型在前期研發過程中,要求的汽車側圍外板為單件或是小批量的樣件。現有汽車側圍外板樣件是由拉延模、切邊側切邊沖孔側沖孔整形模、切邊側切邊沖孔側沖孔翻邊整形側整形模、切邊側切邊沖孔側沖孔翻邊翻孔整形模共四道工序模具沖壓而得到的。由于側圍外板屬于大型覆蓋件,其后工序模具結構復雜,加工、裝配及調試周期長,一般需要3-5個月。若采用現有汽車側圍外板的沖壓模具工藝進行生產汽車側圍外板樣件,則無法在短時間內提供樣件,無法滿足法規及試驗等樣車需求。故有必要重新設計一種專門適應于汽車側圍外板樣件預成型工藝的模具。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側圍外板樣件模具,以縮短汽車側圍外板樣件的制作周期,滿足量產前法規、試驗等樣車需求。
[0004]本實用新型所述汽車側圍外板樣件模具,包括整體上模、整體下模、側整形凸模鑲塊、側整形凹模鑲塊和導向支架,在整體上模的下表面和整體下模的上表面上均設有工作型面,該工作型面與汽車側圍外板樣件型面一致;所述側整形凸模鑲塊和導向支架通過螺釘固定在整體下模的上表面,所述導向支架上開設有導向滑槽,側整形凹模鑲塊的兩側可位于所述導向滑槽中與導向支架滑動配合,使側整形凹模鑲塊的凸塊位于側整形凸模鑲塊的凹槽內。
[0005]采用上述模具來制作汽車側圍外板樣件的過程如下:`[0006](I)拉延工序件用激光切割實現切邊沖孔,將切割后的樣件放置于固定在機床上的整體下模上。
[0007](2)機床下行,帶動整體上模向下運動,與整體下模接觸直至沖壓位置,完成壓料及局部型面的整形。
[0008](3)用榔頭敲擊零件外輪廓,使其與下模型面貼合,形成翻邊;側整形部位先用榔頭敲擊,使其與側整形凸模鑲塊大致貼合;將側整形凹模鑲塊導入導向支架中,用榔頭敲擊側整形凹模鑲塊,使零件與側整形凸模鑲炔基本貼合。
[0009](4)機床回程,帶動整體上模朝向上運動,與下模脫離;從導向支架中取出側整形凹模鑲塊,拆除側整形凸模鑲塊螺釘并以側壁垂直方向向內移動側整形凸模鑲塊,使側整形凸模鑲塊與樣件脫離,取出樣件。
[0010]本實用新型所述汽車側圍外板樣件模具,由于具有上述結構,通過側整形凸模鑲塊與側整形凹模鑲塊的配合,實現了翻邊的側整形。本實用新型的模具相對于現有汽車側圍外板的沖壓模具結構較為簡單,制作周期約為35天,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提供樣件,滿足了量產前法規、試驗等樣車需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整體上模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3為圖1中去除整體上模后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4為側整形凸模鑲塊的軸測圖;
[0015]圖5為側整形凹模鑲塊的軸測圖;
[0016]圖6為導向支架的軸測圖;
[0017]圖7為側整形凸模鑲塊、側整形凹模鑲塊及導向支架的位置關系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0019]參見圖1、圖2和圖3,該汽車側圍外板樣件模具,包括整體上模1、整體下模2、側整形凸模鑲塊3、側整形凹模鑲塊4和導向支架5。在整體上模1的下表面和整體下模2的上表面上均設有工作型面,該工作型面與汽車側圍外板樣件型面一致。所述側整形凸模鑲塊3和導向支架5通過螺釘固定在整體下模2的上表面,所述導向支架5上開設有導向滑槽,側整形凹模鑲塊4的兩側可位于所述導向滑槽中與導向支架5滑動配合,使側整形凹模鑲塊4的凸塊41位于側整形凸模鑲塊3的凹槽31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側圍外板樣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整體上模(I)、整體下模(2)、側整形凸模鑲塊(3)、側整形凹模鑲塊(4)和導向支架(5),在整體上模的下表面和整體下模的上表面上均設有工作型面,該工作型面與汽車側圍外板樣件型面一致;所述側整形凸模鑲塊和導向支架通過螺釘固定在整體下模的上表面,所述導向支架上開設有導向滑槽,側整形凹模鑲塊的兩側可位于所述導向滑槽中與導向支架滑動配合,使側整形凹模鑲塊的凸塊(41)位于側整形凸模鑲塊的凹槽(31)內。
【文檔編號】B21D37/10GK203526347SQ201320658939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4日
【發明者】浦宗傳, 劉曉東, 曹丹, 閔進, 宋飛, 李榮譽 申請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