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扣折彎零件的沖壓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內扣折彎零件的沖壓模具,包括上模座、彈性卸料板、壓料塊,上模座上裝有帶有斜面的驅動塊,滑塊與下模座上的導向板滑動連接,滑塊上設有與驅動塊配合的斜面;下模座上的固定座位于滑塊背離驅動塊的一側,固定座上固接有與滑塊上的折彎凹模配合的折彎凸模;固定座內設有貫通槽,滑座及滑座中的導正釘可在所述貫通槽內左右滑動,壓料塊上對應所述貫通槽設有開口向下的凹槽;滑座兩側分別連接有第一氮氣缸、第二氮氣缸,第一氮氣缸固裝在固定座內,第二氮氣缸固裝在滑塊內,第一氮氣缸的彈壓力大于第二氮氣缸的彈壓力,滑塊與固定座之間連接有第三氮氣缸。本實用新型能在一次動作中自動完成工件的沖壓成型和脫模工序,提高了效率,且便于取件。
【專利說明】內扣折彎零件的沖壓模具【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沖壓模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用于具有內扣折彎邊零件的沖壓模具。
【背景技術】
[0002]對于需要內扣邊的零件的折彎處理,目前的沖壓設備一般是通過上、下模斜楔滑塊裝置來對其進行加工,通過分別設置在上模和下模上的帶有相配斜面的斜楔和滑塊,來達到沖壓成型的目的,然而這種結構的缺點是:工件置于折彎凸模上,在折彎成型后,需要通過調整工件擺放角度及增加頂料裝置,才能完成工件的脫模工序,如此,不僅工件定位難度加大、降低了工件的平穩性,且增加了模具的開發成本及調試難度。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 申請人: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點進行改進,提供一種內扣折彎零件的沖壓模具,其能夠在一次動作中自動完成工件的沖壓成型和脫模工序,提高了效率,便于取件,且省卻了頂料裝置,降低了模具開發成本。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內扣折彎零件的沖壓模具,包括上模座、與上模座連接的彈性卸料板,上模座上裝有驅動塊,驅動塊帶有斜面,下模座上固接有導向板,滑塊與導向板滑動連接,滑塊上設有與驅動塊配合的斜面,卸料板下方固接有壓料塊;固定座固裝在下模座上,且位于滑塊背離驅動塊的一側,固定座上固接有折彎凸模,滑塊上設有與折彎凸模配合的折彎凹模,折彎凸模、折彎凹模與壓料塊位置相對;固定座內設有貫通槽,所述貫通槽底部設有安裝座,安裝座與下模座固接,滑座與安裝座滑動連接,滑座內固裝有導正釘,壓料塊上對應所述貫通槽的位置處設有開口向下的凹槽;滑座的兩側分別連接有第一氮氣缸、第二氮氣缸,第一氮氣缸固裝在固定座內,第二氮氣缸固裝在滑塊內,第一氮氣缸的彈壓力大于第二氮氣缸的彈壓力,滑塊與固定座之間連接有第三氮氣缸。
[0006]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
[0007]所述卸料板與上模座之間連接有打死塊及卸料板的導向裝置。
[0008]所述卸料板上固接有上限位柱,下模座上固接有下限位柱,上限位柱與下限位柱位置相對。
[0009]滑塊的所述斜面上設有開口朝外的凹槽,所述凹槽內配裝有防磨墊塊。
[0010]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 [0011]本實用新型通過驅動塊及滑塊的斜面驅動的設置,實現了折彎成型工序;在此基礎上,在固定座內增設一個可移動的導正釘,將制件放于導正釘上,在進行折彎成型工序時,通過導正釘的移動對制件進行定位,并在斜面的驅動作用下,完成折彎成型,在折彎成型作業后,又通過導正釘的移動對制件進行脫模工序,在脫模工序中,同時完成了滑塊及導正釘的復位,因此本實用新型在依次動作中自動完成了工件的沖壓成型和脫模工序,提高了效率,制件與折彎凸模及折彎凹模脫離后,即可取件,相對于傳統的折彎模具,本實用新型省卻了頂料裝置,降低了模具開發成本;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導正釘兩側設置兩個氮氣缸,使得在沖壓作業過程中導正釘的受力均勻,制件在內扣折彎成型時受力穩定,保證沖壓作業平穩。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為局部剖視,圖中卸料板、固定座及二者之間的結構為剖視。
[0013]圖2為圖1中局部結構的俯視圖,圖示為壓料塊下方位于下模座上方的部分結構的俯視圖,圖中折彎凸模、折彎凹模未示出。
[0014]其中:1、上模座;2、卸料板;3、驅動塊;4、下模座;5、導向板;6、滑塊;7、壓料塊;8、固定座;9、折彎凸模;10、折彎凹模;11、安裝座;12、滑座;13、導正釘;14、第一氮氣缸;15、第二氮氣缸;16、第三氮氣缸;17、打死塊;18、導向裝置;19、上限位柱;20、下限位柱;21、防磨墊塊;22、剝料鉤;23、鍵;24、墊板24 ;25、墊柱;26、制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0016]見圖1、圖2,本實用新型包括上模座1、與上模座I連接的彈性卸料板2,卸料板2與上模座I通過剝料鉤22連接,且卸料板2與上模座I之間安裝有彈簧或橡皮等彈性元件(圖中未示出),使得二者之間能夠相對運動;上模座I上裝有驅動塊3,驅動塊3帶有斜面,下模座4上固接有導向板5,滑塊6與導向板5滑動連接,滑塊6上設有與驅動塊3配合的斜面,卸料板2下方固接有壓料塊7 ;固定座8通過鍵23定位且鎖緊在下模座4上,且位于滑塊6背離驅動塊3的一側,固定座8上固接有折彎凸模9,滑塊6上固設有與折彎凸模9配合的折彎凹模10,折彎凸模9、折彎凹模10與壓料塊7位置相對;固定座8內設有貫通槽,所述貫通槽底部設有安裝座11,安裝座11與下模座4固接,滑座12與安裝座11滑動連接,滑座12內固裝有導正釘13,所述貫通槽內為導正釘13的滑動空間并對導正釘13的移動進行限位,壓料塊7上對應所述貫通槽的位置處設有開口向下的凹槽;滑座12的兩側分別與第一氮氣缸14的活塞桿、第二氮氣缸15的活塞桿連接,第一氮氣缸14的缸體固裝在固定座8內,具體地,第一氮氣缸14的缸體通過墊板24固定在固定座8內,根據第一氮氣缸14的長度尺寸,可以在墊板24與第一氮氣缸14之間加裝墊柱25,第二氮氣缸15固裝在滑塊6內,第一氮氣缸14的彈壓力大于第二氮氣缸15的彈壓力,滑塊6與固定座8之間連接有第三氮氣缸16。
[0017]進一步地,在成型加工時,為了使壓料塊7能與料片緊密貼合,在卸料板2與上模座I之間連接有打死塊17及卸料板2的導向裝置18,該導向裝置18可以采用現有卸料板的內導向結構,用于對卸料板2導向,避免干涉。
[0018]在未放料片時,為了防止因模具空打而導致壓料板7與折彎凸模9撞裂,在卸料板
2與下模座4之間設置了限位裝置,即在卸料板2上固接有上限位柱19,在下模座4上固接有下限位柱20,上限位柱19與下限位柱20位置相對,二者確保壓料塊7與折彎凸模9之間存在一個料厚的距離。[0019]為了防止驅動塊3及滑塊6磨損,滑塊6的斜面上設有開口朝外的凹槽,在所述凹槽內配裝有防磨墊塊21。
[0020]本實用新型的運行方式如下:
[0021]由于第一氮氣缸14的彈壓力大于第二氮氣缸15的彈壓力,因此,在沖床未工作時,導正釘13在第一氮氣缸14的彈壓力作用下,導正釘13在安裝座11上向右側滑動,即朝向驅動塊3的一側滑動,并且在固定座8內的所述貫通槽的限位作用下,處于所述貫通槽的右側,這是導正釘13的初始位置;而滑塊6在第三氮氣缸16的彈壓力作用下,處于在導向板5上靠右側的位置,這是滑塊6的初始位置。
[0022]1、將制件26放在導正釘13上;
[0023]2、沖床工作,上模座I及與上模座I連接的全部原件(包括卸料板2及驅動塊3)開始下行,壓料塊7先接觸制件26,此時,壓料塊7上對應固定座8所述貫通槽的位置處開設的開口向下的凹槽與固定座8內的所述貫通凹槽正對且相通,在繼續下行的過程中,壓料塊7上所述開口向下的凹槽用于容納導正釘13的頭部;
[0024]3、壓料塊7接觸制件26后,在繼續下行過程中,壓料塊7開始對制件26施加一定的作用力,此時,卸料板2、壓料塊7停止下行,由于上模座I與卸料板2為彈性連接,上模座I繼續下行,驅動塊3隨同上模座I繼續下行,驅動塊3的下端斜面接觸到滑塊6的上端斜面時,滑塊6在斜面驅動的側向作用力及第二氮氣缸15的彈壓力作用下,克服第三氮氣缸16及第一氮氣缸14的彈壓力,背離驅動塊3向左移動,即朝向制件26移動,同時推動導正釘13及滑座12沿著安裝座11在固定座8所述貫通槽內向左移動,導正釘13上的制件26隨著導正釘13 —起移動,固定座8內的所述貫通槽對導正釘13的移動進行限位,滑塊6的移動由導向板5導向,當上模下行至機床的下死點時,制件26移動至與折彎凸模9、折彎凹模10的對應部分貼緊的位置,在壓料塊7、折彎凸模9及折彎凹模10的作用下,完成內扣折彎成型作業;
[0025]3、完成沖壓作業后,沖床滑塊開始向上運動,上模座I上行,驅動塊3向上運動,壓料塊7及卸料板2先保持不動,在上行過程中,驅動塊3下端斜面與滑塊6的斜面逐漸分離,滑塊6在第三氮氣缸16的彈壓力作用下向右側移動回復到初始位置,在滑塊6復位的過程中,作用在滑座12及導正釘13上的作用力逐漸減弱,導正釘13及滑座12在第一氮氣缸14的彈壓力作用下向右側移動,直至回到初始位置,復位過程中,制件26與折彎凸模9的對應部分相分離;
[0026]4、滑塊6、導正釘13及滑座12完全復位后,制件26的折彎部分與折彎凸模9、折彎凹模10的對應部分完全脫離,此時即可取件,而卸料板2及壓料板7則上模座I 一同上行,直到上模座I上行回到機床的上死點。
[0027]本實用新型在一個合模、開模的動作過程中,同時完成了內扣折彎成型及脫模工序,提聞效率,且便于取件。
[0028]以上描述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不是對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圍參見權利要求,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權利要求】
1.內扣折彎零件的沖壓模具,包括上模座(I)、與上模座(I)連接的彈性卸料板(2),上模座(I)上裝有驅動塊(3 ),驅動塊(3 )帶有斜面,下模座(4 )上固接有導向板(5 ),滑塊(6 )與導向板(5 )滑動連接,滑塊(6 )上設有與驅動塊(3 )配合的斜面,其特征在于:卸料板(2 )下方固接有壓料塊(7);固定座(8)固裝在下模座(4)上,且位于滑塊(6)背離驅動塊(3)的一側,固定座(8)上固接有折彎凸模(9),滑塊(6)上設有與折彎凸模(9)配合的折彎凹模(10),折彎凸模(9)、折彎凹模(10)與壓料塊(7)位置相對;固定座(8)內設有貫通槽,所述貫通槽底部設有安裝座(11),安裝座(11)與下模座(4)固接,滑座(12)與安裝座(11)滑動連接,滑座(12)內固裝有導正釘(13),壓料塊(7)上對應所述貫通槽的位置處設有開口向下的凹槽;滑座(12)的兩側分別連接有第一氮氣缸(14)、第二氮氣缸(15),第一氮氣缸(14)固裝在固定座(8)內,第二氮氣缸(15)固裝在滑塊(6)內,第一氮氣缸(14)的彈壓力大于第二氮氣缸(15 )的彈壓力,滑塊(6 )與固定座(8 )之間連接有第三氮氣缸(16 )。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扣折彎零件的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板(2)與上模座(I)之間連接有打死塊(17)及卸料板(2 )的導向裝置(18 )。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扣折彎零件的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板(2)上固接有上限位柱(19),下模座(4)上固接有下限位柱(20),上限位柱(19)與下限位柱(20)位置相對。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扣折彎零件的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滑塊(6)的所述斜面上設有開口朝外的凹槽,所述凹槽內配裝有防磨墊塊(21)。
【文檔編號】B21D45/06GK203470674SQ201320578954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8日
【發明者】陳青梅, 丁洋 申請人:無錫龍筠模具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