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對發電機外殼進行多工位同時鉆攻的鉆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發電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對發電機外殼進行多工位同時鉆攻的鉆床。
背景技術:
汽車發電機外殼的生產工序中,涉及到打孔工序,該工序是對發電機外殼的安裝孔位進行打鉆,一般使用的工具為鉆攻兩用機床;該機床主要包括:鉆頭夾具、底座以及傳動鉆頭夾具進行工作的機臺,所述底座上垂直設置有兩定位柱,所述兩定位柱對稱設置;所述鉆頭夾具兩端均開設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套設在所述定位柱上,以利于鉆頭夾具能在所述兩定位柱上進行上下移動;該鉆頭夾具下只設置有一用于固定鉆攻頭的夾頭。該傳統的鉆攻兩用機床加工發電機外殼時,是將發電機外殼放置在底座上,然后用螺絲進行固定,這樣發電機外殼就不會走位,接著通過機臺控制鉆頭夾具向下壓制,使得鉆攻頭對發電機外殼進行鉆孔;這樣鉆孔只能一個一個孔的鉆,對于一個發電機外殼需要鉆不同位置的孔時,操作十分繁瑣;且發電機外殼通過螺絲進行固定,鉆完孔,還要拆卸螺絲,這樣耗費了不少的手工勞動時間,而且效率也很低。現有技術中公開了一種“鉆床”,見公開號為:CN102248194A,
公開日為:2011.11.23的中國專利,它包括一床臺組,一鉆頭心軸組,以及一驅動馬達組,其電源控制體控制驅動馬達組的驅動馬達,并控制驅動馬達的轉速,使驅動馬達的驅動軸帶動鉆頭心軸組的驅動軸套體,該驅動軸套體再帶動位移調控軸套體內所設工作軸,僅須以電源控制體即可控制驅動馬達的轉速,整體結構簡易,損壞性低,可以達到使用便利性及結構穩定性佳的功效。但該鉆床不 能進行多軸的進行加工鉆孔。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對發電機外殼進行多工位同時鉆攻的鉆床,其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勞動力。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對發電機外殼進行多工位同時鉆攻的鉆床,包括鉆頭夾具和底座,所述底座上垂直設置有兩定位柱,所述兩定位柱對稱設置;所述鉆頭夾具兩端均開設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套設在所述定位柱上,以利于鉆頭夾具能在所述兩定位柱上進行上下移動;所述底座中部設置有一圓形底盤,所述圓形底盤中部開設有一第一孔洞,所述底座上開設有第二孔洞,且該第二孔洞的位置與所述第一孔洞相對應;所述底座底部設置有一氣缸,所述氣缸的連接桿貫穿所述第二孔洞和第一孔洞露于所述圓形底盤的表面;所述底座的側壁上設置有一氣缸控制開關,該氣缸控制開關經一氣管與所述氣缸連接;所述鉆頭夾具底部設置有至少四個用于固定鉆攻頭的夾頭;所述各夾頭上均設置有一鉆攻頭。進一步地,所述各夾頭分布形成一同心圓,所述同心圓以所述鉆頭夾具中心點為圓心。[0007]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是對傳統的鉆床進行的改進,其在鉆頭夾具上設置了多個的固定鉆攻頭的夾頭,各夾頭上均設有鉆攻頭;且在底座中部設置有一圓形底盤,所述圓形底盤中部開設有一第一孔洞,所述底座上開設有第二孔洞,且該第二孔洞的位置與所述第一孔洞相對應;所述底座底部設置有一氣缸,所述氣缸的連接桿貫穿所述第二孔洞和第一孔洞露于所述圓形底盤的表面;這樣進行加工時,將發電機外殼放置在底座的圓形底盤上,開啟氣缸控制開關,此時氣缸的連接桿向上頂起,露出發電機外殼的表面,然后將一限位塊穿過連接桿,此時關閉氣缸控制開關,氣缸的連接桿向下收縮從而帶動限位塊壓著住發電機外殼,使得發電機外殼不會走位;該氣缸的操作代替了傳統的用螺絲固定發電機外殼的操作;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且降低了勞動力。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對發電機外殼進行多工位同時鉆攻的鉆床,包括鉆頭夾具I和底座2,所述底座2上垂直設置有兩定位柱3,所述兩定位柱3對稱設置;所述鉆頭夾具I兩端均開設有一通孔10,所述通孔10套設在所述定位柱3上,以利于鉆頭夾具I能在所述兩定位柱3上進行上下移動;所述底座2中部設置有一圓形底盤4,所述圓形底盤4中部開設有一第一孔洞40,所述底座2上開設有第二孔洞(未圖示),且該第二孔洞的位置與所述第一孔洞40相對應;所述底座2底部設置有一氣缸21,所述氣缸21的連接桿22貫穿所述第二孔洞和第一孔洞40露于所述圓形底盤4的表面;所述底座2的側壁上設置有一氣缸控制開關5,該氣缸控制開關5經一氣管6與所述氣缸21連接;所述鉆頭夾具I底部設置有至少四個用于固定鉆攻頭的夾頭11 ;所述各夾頭11上均設置有一鉆攻頭12。其中,所述各夾頭11分布形成一同心圓(未圖示),所述同心圓以所述鉆頭夾具I中心點為圓心。該夾頭的位置 是根據具體的發電機外殼要鉆的孔的位置進行分布的。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對鉆床進行上電,將發電機外殼放置在底座2的圓形底盤4上,開啟氣缸控制開關5,此時氣缸21的連接桿22向上頂起,露出發電機外殼的表面,然后將一限位塊(該限位塊是一圓形鐵塊,其開設有一開口用于穿過連接桿;形狀和砝碼類似)穿過連接桿22,此時關閉氣缸控制開關5,氣缸21的連接桿22向下收縮從而帶動限位塊壓著住發電機外殼,使得發電機外殼不會走位;該氣缸21的操作代替了傳統的用螺絲固定發電機外殼的操作;此時將鉆頭夾具I向下壓制,使得鉆攻頭12對發電機外殼進行鉆孔加工。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對發電機外殼進行多工位同時鉆攻的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鉆頭夾具和底座,所述底座上垂直設置有兩定位柱,所述兩定位柱對稱設置;所述鉆頭夾具兩端均開設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套設在所述定位柱上,以利于鉆頭夾具能在所述兩定位柱上進行上下移動;所述底座中部設置有一圓形底盤,所述圓形底盤中部開設有一第一孔洞,所述底座上開設有第二孔洞,且該第二孔洞的位置與所述第一孔洞相對應;所述底座底部設置有一氣缸,所述氣缸的連接桿貫穿所述第二孔洞和第一孔洞露于所述圓形底盤的表面;所述底座的側壁上設置有一氣缸控制開關,該氣缸控制開關經一氣管與所述氣缸連接;所述鉆頭夾具底部設置有至少四個用于固定鉆攻頭的夾頭;所述各夾頭上均設置有一鉆攻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發電機外殼進行多工位同時鉆攻的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夾頭分布形成一同心 圓,所述同心圓以所述鉆頭夾具中心點為圓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對發電機外殼進行多工位同時鉆攻的鉆床,包括鉆頭夾具、底座,底座上垂直設置有兩定位柱,兩定位柱對稱設置;鉆頭夾具兩端均開設有一通孔,通孔套設在所述定位柱上,以利于鉆頭夾具能在兩定位柱上進行上下移動;所述底座中部設置有一圓形底盤,圓形底盤中部開設有一第一孔洞,底座上開設有第二孔洞,底座底部設置有一氣缸,氣缸的連接桿貫穿所述第二孔洞和第一孔洞露于所述圓形底盤的表面;所述底座的側壁上設置有一氣缸控制開關,該氣缸控制開關經一氣管與氣缸連接;鉆頭夾具底部設置有至少四個用于固定鉆攻頭的夾頭。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勞動力。
文檔編號B23Q3/00GK203140831SQ20132018438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4日
發明者郭藝銘, 程春寶 申請人:郭藝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