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集裝箱總裝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集裝箱生產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集裝箱總裝線。
背景技術:
現有集裝箱總裝工藝中,送料方式大致可分為兩種。第一種:底架從底部送入,前后端和側板采用單向、往復式送料方式,這種總裝臺結構較簡單,占用空間較少,但是往復式送料限制了生產節拍,送料時間很難進一步提高。第二種:底架從底部輸送,前后端由一個循環臺來循環輸送,側板單向、往復式送入,這種送料方式可以在集裝箱點裝的時候完成一部分前后端的輸送工作,相比第一種其提高了效率,但是由于存在一個封閉的循環臺,所以影響了側板的送入,如果側板待料區設在總裝臺的一側,則側板在吊運時需要越過循環臺,這樣一來不僅增加了側板的運輸距離和運輸時間,而且要求焊接車間要有足夠的高度,如果側板待料區設在總裝臺的一端,則前后端循環臺需要跨過側板待料區才不會干涉到側板的輸送,這樣一來使得循環臺跨度增加,增加了前后端的輸送距離。由此可見,以上兩種總裝工藝的送料方式均不能達到循環輸送的目的,制約了整條生產線的生產效率,限制了產能、無法滿足集裝箱大規模工廠化生產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集裝箱總裝線,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因集裝箱各大件的輸 送而制約了集裝箱生產效率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集裝箱總裝線,其包括第一平臺、高于所述第一平臺的第二平臺及位于所述第一平臺上并相互銜接的橫移工作線和縱移工作線,所述橫移工作線依次包括底架準備臺位及總裝臺位,所述集裝箱總裝線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平臺上并輸送集裝箱前端和后端至所述總裝臺位的相對兩端的集裝箱前端輸送線和集裝箱后端輸送線及位于所述第二平臺上并輸送集裝箱側板至所述總裝臺位上方的集裝箱側板輸送線,所述集裝箱前端輸送線、集裝箱后端輸送線及集裝箱側板輸送線相互獨立。進一步地,所述橫移工作線于所述總裝臺位后還依次包括箱內焊和門楣焊臺位及點頂板臺位,所述集裝箱總裝線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平臺上并輸送集裝箱頂板至所述點頂板臺位上方的集裝箱頂板輸送線,所述集裝箱頂板輸送線與所述集裝箱前端輸送線、集裝箱后端輸送線及集裝箱側板輸送線相互獨立。進一步地,所述橫移工作線于所述點頂板臺位后還依次包括頂側梁加強板焊接臺位及橫移轉縱移臺位,所述縱移工作線依次包括立焊臺位、頂板縱向焊臺位及下波焊臺位。進一步地,所述集裝箱前端輸送線與所述總裝臺位相銜接處設置一使所述集裝箱的前端翻轉豎立于所述總裝臺位的一端的前端翻轉臺位,所述集裝箱后端輸送線與所述總裝臺位相銜接處設置一使所述集裝箱的后端翻轉豎立于所述總裝臺位的另一端的后端翻轉臺位,所述集裝箱側板輸送線輸送至所述總裝臺位上方的側板豎立于所述總裝臺位的相對兩側的上方,并通過一側板壓緊裝置將所述側板緊壓于由所述底架準備臺位輸送至所述總裝臺位的底架上。進一步地,在總裝臺位設置一可上下移動且便于工人完成集裝箱內部點焊工作的操作大架。進一步地,在箱內焊和門楣焊臺位的前、后端分別布置一在第一平臺和第二平臺之間移動的升降吊籃。進一步地,在點頂板臺位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升降行走平臺。進一步地,在頂側梁加強板焊接臺位的前后端分別設置有焊接平臺,在頂板縱向焊臺位的上部設置有壓架和焊接機頭,在頂板縱向焊臺位的上部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縱向行走平臺。進一步地,所述縱移工作線還包括依次位于所述下波焊臺位之后的第一補焊打磨臺位、第二補焊打磨臺位及出箱口臺位,在所述下波焊臺位與所述第一補焊打磨臺位之間設置有橫向自動焊臺位,所述集裝箱總裝線還包括焊接設備,所述焊接設備包括第一焊接機頭及第二焊接機頭,在橫向自動焊臺位設置有進行上一箱體的頂板前端部位的橫向自動焊工作的所述第一焊接機頭及進行下一箱體的頂板后端部位的橫向自動焊工作的所述第二焊接機頭,在所述橫向自動焊臺位處上方設置有供工人進出的橫向行走臺。進一步地,在所述第一補焊打磨臺位及所述第二補焊打磨臺位的左右兩側均設置有上層縱向操作平臺和下層縱向操作平臺及連接于所述上層縱向操作平臺和所述下層縱向操作平臺的通道。
所述底架在所述第一平臺上輸送至總裝臺位,所述集裝箱的前端和后端分別通過獨立的集裝箱前端輸送線和集裝箱后端輸送線輸送至總裝臺位的相對兩端,所述集裝箱的側板由高于第一平臺的第二平臺上輸送至所述總裝臺位的上方,實現集裝箱的五大件(底架、前端、后端及二側板)輸送的互不干擾,并且五大件的輸送可同時動作,提高了整條生產線的生產效率,提高了產能,滿足集裝箱大規模工廠化生產的要求。集裝箱的五大件集中輸送至總裝臺位,實現集中裝配。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集裝箱總裝線的工藝框圖。圖2是圖1的集裝箱總裝線的總裝臺位處的前端、后端及側板的上料示意圖。圖3是圖1的集裝箱總裝線的點頂板臺位處的頂板上料示意圖。圖4是圖1的集裝箱總裝線的工藝框圖的一局部示意圖。圖5是圖1的集裝箱總裝線的工藝框圖的另一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請參閱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集裝箱總裝線包括第一平臺10、高于所述第一平臺10的第二平臺20及位于所述第一平臺10上并相互銜接的橫移工作線30和縱移工作線40。所述橫移工作線30依次包括底架準備臺位31及總裝臺位32。所述集裝箱總裝線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平臺10上并輸送集裝箱前端50和后端60至所述總裝臺位32的相對兩端的集裝箱前端輸送線70和集裝箱后端輸送線80及位于所述第二平臺20上并輸送集裝箱側板90至所述總裝臺位32上方的集裝箱側板輸送線100。所述集裝箱前端輸送線70、集裝箱后端輸送線80及集裝箱側板輸送線100相互獨立。所述底架在所述第一平臺10上輸送至總裝臺位32,所述集裝箱的前端50和后端60分別通過獨立的集裝箱前端輸送線70和集裝箱后端輸送線80輸送至總裝臺位32的相對兩端,所述集裝箱的側板90由高于第一平臺10的第二平臺20上輸送至所述總裝臺位32的上方,實現集裝箱的五大件(底架、前端50、后端60及二側板90)輸送的互不干擾,并且五大件的輸送可同時動作,提高了整條生產線的生產效率,提高了產能,滿足集裝箱大規模工廠化生產的要求。集裝箱的五大件集中輸送至總裝臺位32,實現集中裝配。所述集裝箱前端輸送線70與所述總裝臺位32相銜接處設置一使所述集裝箱的前端50翻轉豎立于所述總裝臺位32的一端的前端翻轉臺位51。所述集裝箱后端輸送線80與所述總裝臺位32相銜接處設置一使所述集裝箱的后端60翻轉豎立于所述總裝臺位32的另一端的后端翻轉臺位81。通過前端翻轉臺位51和后端翻轉臺位81將前端50和后端60豎立于總裝臺位32的相對兩端,方便裝配。所述橫移工作線30于所述總裝臺位32后還依次包括箱內焊和門楣焊臺位33及點頂板臺位34。所述集裝箱總裝線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平臺20上并輸送集裝箱頂板110至所述點頂板臺位34上方的集裝箱頂板輸送線120。所述集裝箱頂板輸送線120與所述集裝箱前端輸送線70、集裝箱后端輸送線80及集裝箱側板輸送線100相互獨立。所述集裝箱側板輸送線100輸送至所述總裝臺位32上方的側板90豎立于所述總裝臺位32的相對兩側的上方,并通過二側板壓緊裝置320將所述側板90緊壓于由所述底架準備臺位31輸送至所述總裝臺位32的底架上。所述頂板110由獨立的 集裝箱頂板輸送線120輸送至點頂板臺位34,頂板輸送與底架輸送、側板輸送、前后端輸送互不干擾,提高了整條生產線的生產效率。所述橫移工作線30于所述點頂板臺位34后還依次包括頂側梁加強板焊接臺位35及橫移轉縱移臺位36,所述縱移工作線40依次包括立焊臺位41、頂板縱向焊臺位42、下波焊臺位43、第一補焊打磨臺位44、第二補焊打磨臺位45及出箱口臺位46。上述集裝箱總裝線在生產中操作如下:集裝箱的底架焊接好后置于所述橫移工作線30上的底架準備臺位31上,焊接好的底架通過橫移鏈130輸送至所述總裝臺位32處,所述集裝箱的前端50和后端60分別通過所述集裝箱前端輸送線70和集裝箱后端輸送線80輸送至所述總裝臺位32的相對兩端,所述側板90通過所述集裝箱側板輸送線100輸送至所述總裝臺位32的上方,所述底架、前端50、后端60及側板90于所述總裝臺位32處完成集裝箱外部點焊工作而形成半成品集裝箱。所述半成品集裝箱通過橫移鏈130輸送至所述箱內焊和門楣焊臺位33進行前端地板角鋼焊接、門楣與頂側梁焊接、打磨工作及地坑焊工作,所述集裝箱頂板110通過所述集裝箱頂板輸送線120輸送至所述點頂板臺位34上方,然后,所述半成品集裝箱由所述箱內焊和門楣焊臺位33通過所述橫移鏈130移至所述點頂板臺位34完成頂板點焊工作、頂側梁加強板點焊工作,底側梁加強板點焊工作。所述集裝箱側板輸送線100輸送至所述總裝臺位32上方的側板90豎立于所述總裝臺位32的相對兩側的上方。所述集裝箱由所述點頂板臺位34通過所述橫移鏈130移送至所述頂側梁加強板焊接臺位35完成頂側梁加強板焊接工作的,所述集裝箱由所述頂側梁加強板焊接臺位35通過橫移鏈130移送至所述橫移轉縱移臺位36完成集裝箱后端門檻焊縫加焊及后端地板角鋼焊接工作。所述集裝箱由所述橫移轉縱移臺位36移至所述縱移工作線40的立焊臺位41完成箱體前后兩側的立焊工作,然后,將所述集裝箱由所述立焊臺位41通過縱移鏈140移送至所述頂板縱向焊臺位42完成頂板110的縱向搭接焊工作,然后再將所述集裝箱由所述頂板縱向焊臺位42通過所述縱移鏈140移送至所述下波焊臺位43完成左右側板90與底側梁的焊接工作,再將所述集裝箱由所述下波焊臺位43通過所述縱移鏈140移送至所述第一補焊打磨臺位44完成箱體外部的補焊和打磨工作,再完成頂板前后橫向搭接焊工作,然后,將所述集裝箱所述第一補焊打磨臺位44移送至所述第二補焊打磨臺位45完成箱體內外部的補焊和打磨工作,最后將集裝箱由所述第二補焊打磨臺位45移送至所述出箱口臺位46完成箱體內外部的補焊、打磨、裝箱輪及由所述縱移鏈140上移出箱體的工作。上述集裝箱總裝工藝的所述底架由所述橫移工作線30裝配至所述縱向工作線的出箱口臺位46,完成集裝箱的裝配,工藝連貫,其間,集裝箱的各大件的輸送互不干擾。本實用新型采用橫縱結合,以更好的適應生產和工藝的需要。本實用新型以總裝臺位32為核心,充分利用了前部、后部、左部、右部、上部、下部的所有空間。在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總裝臺位32的前部為靠近前端翻轉臺位51的部位;總裝臺位32的后部為靠近后端翻轉臺位81的部位;總裝臺位32的左部為靠近所述底架準備臺位31的部位;總裝臺位32的右部為靠近箱內焊和門楣焊臺位33的部位;總裝臺位32的上部為總裝臺位32上方的部位;總裝臺位32的下部為總裝臺位32下方的部位。請同時參閱圖4和圖5,在相關臺位上,為了方便工人進出操作,特別配合作了一些設計,以減少工人進出距離,以下作出詳細說明。所述集裝箱的·底架由總裝臺位32的左部通過橫移鏈130輸送至總裝臺位32的下部。通過側板輸送線100將左右側板90由第二平臺20輸送至總裝臺位32的上部。在裝配時,左右側板90由上部落下,總裝臺位32的前部輸送進前端50,總裝臺位32的后部輸送進后端60。底架、左右二側板90、前端50和后端60這五大件合攏于總裝臺位32,同時,在總裝臺位32設置有一可上下移動的操作大架37,工人坐在操作大架37上從總裝臺位32的上部移動至下部,工人在此完成集裝箱內部點焊工作,所述操作大架37分兩層,兩批工人分別站在操作大架37上工作,使集裝箱外部點焊工作迅速完成,完成工作后,工作乘坐操作大架37直接回到上部,等待下一個集裝箱外部點焊工作。此設計,已將箱體合體及人員操作的距離及效率發揮到了極致。箱內焊和門楣焊臺位33的前、后端分別布置一升降吊籃38,該升降吊籃38可在第一平臺10和第二平臺20之間移動。工人乘坐升降吊籃38從空中直達箱內焊和門楣焊臺位33的前后兩端,到位后,工人即可開始工作。工作結束,工人乘升降吊籃38直接回到上部,減少人員的進入距離。在點頂板臺位34,頂板110平放,并由在點頂板臺位34的上方后部(這里所說的點頂板臺位34上方的后部是指與總裝臺位32的后部處于同一側的部位)輸送進點頂板臺位34上方預存位置,當下方箱體到位后,頂板從上方降下,進行接合,焊接。在點頂板臺位34的左右兩側(這里所說的左側是指靠近箱內焊和門楣焊臺位33的那一側,右側指靠近所述頂側梁加強板焊接臺位35的那一側)分別設置有一升降行走平臺39,工人由左右兩側上方的升降行走平臺39降至箱體兩側,進行作業。操作完成后,工人乘升降行走平臺39回到左右兩側上方。最大限度的減少了工件的輸送距離及人員的進入距離。在頂側梁加強板焊接臺位35的前后端分別設置有焊接平臺47,當箱體輸送到位后,位于前、后端的工人直接站在焊接平臺47上完成頂側梁加強板焊接作業,位置方便、簡單。在所述橫移轉縱移臺位36上,工人站在地面可打開門,直接對門檻進行焊接作業。并且在此臺位上,為橫移與縱移交叉臺位,實現了無縫對接,順利移箱。在立焊臺位41,工人分別在箱體的前端左、右和后端左、右,進行立焊作業,方便、快捷。利用了前、后兩側的空間。在頂板縱向焊臺位42的上部設置有壓架48和焊接機頭49,同時在頂板縱向焊臺位42的上部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縱向行走平臺53(這里需要指出的是,頂板縱向焊臺位42的左右兩側分別為在箱體長度方向上的左右兩側)。當箱體縱向移動到位,上部壓架48、焊接機頭49下降到位,工人在第二層左右兩側的縱向行走平臺53上進行頂板縱向焊操作,輕松,容易,充分利用上部、上部左右兩側及前后的空間。在下波焊臺位43,箱體縱向移動到位,工人在第一層下部左右兩側的行走作業通道中,進行下波焊的操作,省時、省力,充分利用了下部左、右兩側的空間。在所述下波焊臺位43與所述第一補焊打磨臺位44之間設置橫向自動焊臺位54,所述集裝箱總裝線還包括焊接設備,所述焊接設備包括二焊接機頭55,二焊接機頭55設置于橫向自動焊臺位,其中一焊接機頭55進行上一箱體的頂板前端部位的橫向自動焊工作,另外一焊接機頭55進行下一箱體的頂板后端部位的橫向自動焊工作,在此臺位54處上方設置有橫向行走臺56,工人進出方便容易,而且,一個工人看兩臺焊接機頭55,省人,省力、省時,勞動強度大大降低、效率提高`一倍,這是又一合理利用空間的極好例子。在第一補焊打磨臺位44及第二補焊打磨臺位45的左右兩側均設置有上層縱向操作平臺57和下層縱向操作平臺58及連接于所述上層縱向操作平臺57和所述下層縱向操作平臺58的通道59,工人在上下兩層縱向操作平臺57、58上進行補焊、打磨工作,方便、安全、輕松。在第一補焊打磨臺位44及第二補焊打磨臺位45處,工人行走和上下都通暢,作業容易,很好的利用了上、下兩層及左、右的空間。在出箱口臺位46,在縱移的同時,加裝了橫移板鏈,并在下部升降臺的作用下,可方便的安裝箱輪,進行完作業后,可順利移出進入下一道工序。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集裝箱總裝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裝箱總裝線包括第一平臺、高于所述第一平臺的第二平臺及位于所述第一平臺上并相互銜接的橫移工作線和縱移工作線,所述橫移工作線依次包括底架準備臺位及總裝臺位,所述集裝箱總裝線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平臺上并輸送集裝箱前端和后端至所述總裝臺位的相對兩端的集裝箱前端輸送線和集裝箱后端輸送線及位于所述第二平臺上并輸送集裝箱側板至所述總裝臺位上方的集裝箱側板輸送線,所述集裝箱前端輸送線、集裝箱后端輸送線及集裝箱側板輸送線相互獨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裝箱總裝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橫移工作線于所述總裝臺位后還依次包括箱內焊和門楣焊臺位及點頂板臺位,所述集裝箱總裝線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平臺上并輸送集裝箱頂板至所述點頂板臺位上方的集裝箱頂板輸送線,所述集裝箱頂板輸送線與所述集裝箱前端輸送線、集裝箱后端輸送線及集裝箱側板輸送線相互獨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集裝箱總裝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橫移工作線于所述點頂板臺位后還依次包括頂側梁加強板焊接臺位及橫移轉縱移臺位,所述縱移工作線依次包括立焊臺位、頂板縱向焊臺位及下波焊臺位。
4.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頂所述的集裝箱總裝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裝箱前端輸送線與所述總裝臺位相銜接處設置一使所述集裝箱的前端翻轉豎立于所述總裝臺位的一端的前端翻轉臺位,所述集裝箱后端輸送線與所述總裝臺位相銜接處設置一使所述集裝箱的后端翻轉豎立于所述總裝臺位的另一端的后端翻轉臺位,所述集裝箱側板輸送線輸送至所述總裝臺位上方的側板豎立于所述總裝臺位的相對兩側的上方,并通過二側板壓緊裝置將所述側板緊壓于由所述底架準備臺位輸送至所述總裝臺位的底架上。
5.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頂所述的集裝箱總裝線,其特征在于:在總裝臺位設置有一可上下移動且便于工人完成集裝箱內部點焊工作的操作大架。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集裝箱總裝線,其特征在于:在箱內焊和門楣焊臺位的前、后端分別布置一在第一平臺和第二平臺之間移動的升降吊籃。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集裝箱總裝線,其特征在于:在點頂板臺位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升降行走平臺。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集裝箱總裝線,其特征在于:在頂側梁加強板焊接臺位的前后端分別設置有焊接平臺,在頂板縱向焊臺位的上部設置有壓架和焊接機頭,在頂板縱向焊臺位的上部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縱向行走平臺。
9.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集裝箱總裝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縱移工作線還包括依次位于所述下波焊臺位之后的第一補焊打磨臺位、第二補焊打磨臺位及出箱口臺位,在所述下波焊臺位與所述第一補焊打磨臺位之間設置有橫向自動焊臺位,所述集裝箱總裝線還包括焊接設備,所述焊接設備包括第一焊接機頭及第二焊接機頭,在橫向自動焊臺位設置有進行上一箱體的頂板前端部位的橫向自動焊工作的所述第一焊接機頭及進行下一箱體的頂板后端部位的橫向自動焊工作的所述第二焊接機頭,在所述橫向自動焊臺位處上方設置有供工人進出的橫向行走臺。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集裝箱總裝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補焊打磨臺位及所述第二補焊打磨臺位的左右兩側均設置有上層縱向操作平臺和下層縱向操作平臺及連接于所述上層縱向操作平臺和所述下層縱向操作平臺的通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集裝箱總裝線,其包括第一平臺、高于第一平臺的第二平臺及位于第一平臺上并相互銜接的橫移工作線和縱移工作線。橫移工作線依次包括底架準備臺位及總裝臺位。集裝箱總裝線還包括位于第一平臺上并輸送集裝箱前端和后端至總裝臺位的相對兩端的集裝箱前端輸送線和集裝箱后端輸送線及位于第二平臺上并輸送集裝箱側板至總裝臺位上方的集裝箱側板輸送線。集裝箱前端輸送線、集裝箱后端輸送線及集裝箱側板輸送線相互獨立。底架、側板、前端和后端獨立地輸送至總裝臺位處,實現集裝箱的五大件輸送的互不干擾,提高了整條生產線的生產效率,提高了產能,滿足集裝箱大規模工廠化生產的要求。
文檔編號B23K37/00GK203109469SQ20132008898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7日
發明者王子生, 李成明, 吳煦, 王曉紅 申請人: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南方中集東部物流裝備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