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全自動高速雙頭點焊機的焊接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作金屬包裝容器的專用設備的工作機構,具體是指一種用來焊接帶提手金屬包裝容器的提手吊耳的全自動高速雙頭點焊機的焊接機構。
背景技術:
金屬包裝容器是用馬口鐵之類金屬薄板制造的物品包裝容器,如金屬包裝罐、金屬包裝盒、金屬包裝桶等,因其具有較強的剛性、優(yōu)異的封閉性和阻隔性,被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在金屬包裝容器中,較大容量或包裝較大重量的往往帶有提手,以便于提攜和搬動。帶提手金屬包裝容器的提手結構一般是在有底金屬容器外壁上,連接有二個可鉸接提手的吊耳,然后把提手鉸接到吊耳上。在金屬容器外壁上連接提手吊耳,一般使用專用的全自動雙頭點焊機來完成焊接,有如本申請人在先申請的第200820201932.2號的一種金屬包裝容器的提手吊耳全自動焊接機。當由于目前的全自動雙頭點焊機的焊接機構不能適應高速作業(yè)要求,特別是在高速作業(yè)時易出現(xiàn)焊接質量不好,這限制了全自動雙頭點焊機工作效率的提高。
發(fā)明內容為了克服現(xiàn)有全自動雙頭點焊機的焊接機構存在不適應高速作業(yè)要求,高速作業(yè)時易出現(xiàn)焊接質量不好,限制了工作效率提高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全自動高速雙頭點焊機的焊接機構,可以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全自動高速雙頭點焊機的焊接機構,由對稱設置的左側焊接機構和右側焊接機構構成,其特征是:任一側焊接機構均由安裝在機架上的一組內外焊接臂、三個控制焊接臂動作的凸輪機構和為凸輪機構提供動力的主軸構成,每組內·外焊接臂均由內焊臂、內焊臂力臂、內支撐塊、拉力彈簧、外焊臂、夕卜焊臂力臂、外焊臂連桿、焊接電極構成,三組凸輪機構中的第一凸輪機構與內焊臂連接以控制內焊臂的豎向運動、第二凸輪機構通過內焊臂力臂和拉力彈簧與內焊臂配合以控制內焊臂的橫下運動、第三凸輪機構通過外焊臂力臂和外焊臂連桿與外焊臂連接以控制外焊臂的橫下運動,內支撐塊固定在內焊臂端部,焊接電極固定在外焊臂端部,內支撐塊和焊接電極分別處于工件焊接處兩側并對應配合,凸輪機構的凸輪安裝固定在主軸上,主軸通過傳動機構與動力源連接。上述技術方案的凸輪機構可以是由安裝固定在主軸上的凸輪、滑動配合在機架上并與凸輪配合的連桿構成。上述技術方案的內焊臂力臂可以是轉動配合在機架上、其一頭與第二凸輪機構的連桿鉸接、其另一頭與內焊臂上的滾輪接觸配合。上述技術方案的拉力彈簧可以是一頭固定在機架上其另一頭固定在內焊臂。上述技術方案的第二凸輪機構的連桿下端與機架之間可以設有壓力彈簧。上述技術方案的外焊臂力臂可以是轉動配合在機架上、其一頭與第二凸輪機構的連桿下端鉸接、其另一端與外焊臂連桿一端鉸接,外焊臂連桿另一端與外焊臂鉸接。[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通過三個凸輪機構來分別控制一組內外焊接臂的豎向和橫向運動,可以較好滿足焊接的高速作業(yè)要求,特別是容易通過凸輪曲線的設置來滿足焊接電極和內支撐塊具有足夠的保壓接觸時間,以保證高速作業(yè)情況下具有較好的焊接質量,從而使到全自動雙頭點焊機的工作效率可以得到有效提高。[0011]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局部剖開示意圖。[0013]圖中:1、左側焊接機構;2、右側焊接機構;3、機架;4、主軸;5、內焊臂;6、內焊臂力臂;7、內支撐塊;8、拉力彈簧;9、外焊臂;10、外焊臂力臂;11、外焊臂連桿;12、焊接電極;13、第一凸輪機構;14、第二凸輪機構;15、第三凸輪機構;16、17和18、凸輪;19、20和 21、連桿;22、滾輪;23、壓力彈簧;24、弧形缺口 ;25、弧形凸緣。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參照圖1,本全自動高速雙頭點焊機的焊接機構,由對稱設置的左側焊接機構I和右側焊接機構2構成,其特征是:任一側焊接機構2由安裝在機架3上的一組內外焊接臂、 三個控制焊接臂動作的凸輪機構和為凸輪機構提供動力的主軸4構成,每組內外焊接臂均由內焊臂5、內焊臂力臂6、內支撐塊7、拉力彈簧8、外焊臂9、外焊臂力臂10、外焊臂連桿11、焊接電極12構成,三組凸輪機構中的第一凸輪機構13與內焊臂5連接以控制內焊臂5 的豎向運動、第二凸輪機構14通過內焊臂力臂6和拉力彈簧8與內焊臂5配合以控制內焊臂5的橫下運動、第三凸輪機構15通過外焊臂力臂10和外焊臂連桿11與外焊臂9連接以控制外焊臂9的橫下運動,內支撐塊7固定在內焊臂5端部,焊接電極12固定在外焊臂9端部,內支撐塊7和焊接電極12分別處于工件焊接處兩側并作對應配合,凸輪機構13、14和 15的凸輪16、17和18安裝固定在主軸4上,主軸4通過傳動機構與動力源連接。[0015]另外,第 一凸輪機構13是由安裝固定在主軸4上的凸輪16、滑動配合在機架3上并與凸輪16配合的連桿19構成,第二凸輪機構14是由安裝固定在主軸4上的凸輪17、滑動配合在機架3上并與凸輪17配合的連桿20構成,第三凸輪機構15是由安裝固定在主軸 4上的凸輪18、滑動配合在機架3上并與凸輪18配合的連桿21構成;內焊臂力臂6是轉動配合在機架3上、其一頭與第二凸輪機構14的連桿20鉸接、其另一頭與內焊臂5上的滾輪 22接觸配合;拉力彈簧8是一頭固定在機架3上其另一頭固定在內焊臂5 ;第二凸輪機構 14的連桿20下端與機架3之間設有壓力彈簧23 ;外焊臂力臂10是轉動配合在機架3上、 其一頭與第二凸輪機構14的連桿20下端鉸接、其另一端與外焊臂連桿11 一端鉸接,外焊臂連桿11另一端與外焊臂9鉸接。[0016]使用時,本全自動高速雙頭點焊機的焊接機構安裝在全自動高速雙頭點焊機上的工件(金屬包裝容器)傳送路徑的焊接工位上側。當一個工件被輸送進入焊接工位時,右側焊接機構2的第一凸輪機構13通過連桿19控制內焊臂5上升,為工件讓路;當工件到達焊接位置上時,第一凸輪機構13通過連桿19控制內焊臂5下降,使內焊臂5下部的內支撐塊 7伸到工件內;隨后第二凸輪機構14通過連桿20控制內焊臂力臂6作逆時針轉動,使內焊臂力臂6端部的弧形缺口 24與內焊臂5上的滾輪22對上,這時在拉力彈簧8的拉動下,內焊臂5向右移動使內支撐塊7接觸在工件內壁面的焊接位置上;同時第三凸輪機構15通過外焊臂力臂10和外焊臂連桿11控制外焊臂9向左運動,外焊臂9的焊接電極12將一個提手吊耳壓在工件外壁面的焊接位置上,并與內支撐塊7配合將提手吊耳焊牢;同時左側焊接機構I同理將一個提手吊耳焊牢在工件外壁面的另一個焊接位置上;然后第三凸輪機構15通過外焊臂力臂10和外焊臂連桿11控制外焊臂9向右運動,外焊臂9的焊接電極12離開工件外壁面;第二凸輪機構14通過連桿20控制內焊臂力臂6作順時針轉動,使內焊臂力臂6端部的弧形凸緣25推動內焊臂5上的滾輪22,使內焊臂5克服拉力彈簧8的彈力而離開工件內壁面;然后第一凸輪機構13通過連桿19控制內焊臂5上升,為工件繼續(xù)運送和下一個工件進入焊接工位·讓路;以此連續(xù)循環(huán)作業(yè)。
權利要求1.一種全自動高速雙頭點焊機的焊接機構,由對稱設置的左側焊接機構和右側焊接機構構成,其特征是:任一側焊接機構均由安裝在機架上的一組內外焊接臂、三個控制焊接臂動作的凸輪機構和為凸輪機構提供動力的主軸構成,每組內外焊接臂均由內焊臂、內焊臂力臂、內支撐塊、拉力彈簧、外焊臂、外焊臂力臂、外焊臂連桿、焊接電極構成,三組凸輪機構中的第一凸輪機構與內焊臂連接以 控制內焊臂的豎向運動、第二凸輪機構通過內焊臂力臂和拉力彈簧與內焊臂配合以控制內焊臂的橫下運動、第三凸輪機構通過外焊臂力臂和外焊臂連桿與外焊臂連接以控制外焊臂的橫下運動,內支撐塊固定在內焊臂端部,焊接電極固定在外焊臂端部,內支撐塊和焊接電極分別處于工件焊接處兩側并對應配合,凸輪機構的凸輪安裝固定在主軸上,主軸通過傳動機構與動力源連接。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高速雙頭點焊機的焊接機構,其特征是所述凸輪機構是由安裝固定在主軸上的凸輪、滑動配合在機架上并與凸輪配合的連桿構成。
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動高速雙頭點焊機的焊接機構,其特征是所述內焊臂力臂是轉動配合在機架上、其一頭與第二凸輪機構的連桿鉸接、其另一頭與內焊臂上的滾輪接觸配合。
4.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動高速雙頭點焊機的焊接機構,其特征是所述拉力彈簧是一頭固定在機架上其另一頭固定在內焊臂。
5.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動高速雙頭點焊機的焊接機構,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凸輪機構的連桿下端與機架之間設有壓力彈簧。
6.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動高速雙頭點焊機的焊接機構,其特征是所述外焊臂力臂是轉動配合在機架上、其一頭與第二凸輪機構的連桿下端鉸接、其另一端與外焊臂連桿一端鉸接,外焊臂連桿另一端與外焊臂鉸接。
專利摘要一種全自動高速雙頭點焊機的焊接機構。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不適應高速作業(yè)要求,高速作業(yè)時易出現(xiàn)焊接質量不好,限制了工作效率提高的缺陷。技術方案要點由對稱設置的左側焊接機構和右側焊接機構構成,特征是焊接機構由安裝在機架上的一組內外焊接臂、三個凸輪機構和主軸構成,內外焊接臂均由內焊臂、內焊臂力臂、內支撐塊、拉力彈簧、外焊臂、外焊臂力臂、外焊臂連桿、焊接電極構成,第一凸輪機構控制內焊臂的豎向運動、第二凸輪機構控制內焊臂的橫下運動、第三凸輪機構控制外焊臂的橫下運動,內支撐塊固定在內焊臂端部,焊接電極固定在外焊臂端部,內支撐塊和焊接電極對應配合,凸輪機構的凸輪固定在主軸上,主軸與動力源連接。
文檔編號B23K37/02GK203141007SQ20132008665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2月26日
發(fā)明者王澤宜 申請人:王澤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