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雙導程蝸輪蝸桿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機構技術領域,應用于伺服轉臺分度傳動,尤其是關于一種雙導程蝸輪蝸桿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工業的迅猛發展,產品的質量要求,外觀要求以及加工效率需要進一步的提高,對需要分度鉆孔加工或銑削加工的產品,以提高產品加工中的效率、品質及成品率。現有的伺服分度工作臺配普通蝸輪蝸桿副,普通蝸輪蝸桿副齒隙無法達到很小使分度精度低,從而降低了產品質量以及成品率,影響加工效率。普通蝸輪副是以蝸桿作徑向移動來調整嚙合側隙的,從而改變傳動副的中心距,因為改變中心距會引起齒面接觸情況變差,甚至加劇磨損,不利于保持蝸輪副的精度,只能靠更換蝸輪蝸桿保證伺服分度工作臺使用壽命,造成維護成本增加。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導程蝸輪蝸桿機構,是雙導程蝸桿齒的左、右兩側面具有不同的導程,提高了分度精度,保證了加工效率,且方便后期維護,降低維護成本。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雙導程蝸輪蝸桿機構,包括蝸輪和雙導程蝸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雙導程蝸桿齒的左、右兩側面具有不同的導程,而同一側的導程相等;所述的該雙導程蝸桿2的齒厚從蝸桿的中部向二端均勻地逐漸增厚或減薄。所述的蝸輪和雙導程蝸桿的嚙合間隙為0.0lmm-0.015_。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1、該雙導程蝸輪蝸桿機構是通過蝸桿的軸向移動來調整嚙合側隙的,不會改變中心距,且保證了伺服分度工作臺的使用壽命,方便后期維護,降低維護成本。2、該機構能在較小的側隙下工作,能大大提高伺服分度工作臺的分度精度,從而提高了產品的質量以及成品率,保證加工效率。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蝸輪I和雙導程蝸桿2,所述的雙導程蝸桿2齒的左、右兩側面具有不同的導程,而同一側的導程相等。該雙導程蝸桿2的齒厚從蝸桿的中部向二端均勻地逐漸增厚或減薄,因此該雙導程蝸桿2又稱變齒厚蝸桿,故可用軸向移動蝸桿的方法來調整與蝸輪I的嚙合間隙,該蝸輪I和雙導程蝸桿2的嚙合間隙可調整至0.0lmm-0.015mm。而普通蝸輪蝸桿副一般只能達到0.03mm 0.08mm,再小就容易咬死。當蝸輪蝸桿機構出現磨損需要調整時,可旋擰蝸桿齒厚增大側頂絲,將蝸桿由齒厚增大側向齒厚減小側軸向推進,以達到調整目的。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雙導程蝸輪蝸桿機構,包括蝸輪(I)和雙導程蝸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雙導程蝸桿(2)齒的左、右兩側面具有不同的導程,而同一側的導程相等;所述的該雙導程蝸桿(2)的齒厚從蝸桿的中部向二端均勻地逐漸增厚或減薄,蝸輪(I)和雙導程蝸桿(2)的嚙合間隙為 0.0lmm-0.015mm。
專利摘要一種雙導程蝸輪蝸桿機構,包括蝸輪(1)和雙導程蝸桿(2),該雙導程蝸桿(2)齒的左、右兩側面具有不同的導程,而同一側的導程相等;該雙導程蝸桿(2)的齒厚從蝸桿的中部向二端均勻地逐漸增厚或減薄。該蝸輪(1)和雙導程蝸桿(2)的嚙合間隙可調整至0.01mm-0.015mm。本實用新型采用該機構,提高了分度精度,從而提高了產品的質量以及成品率,保證其加工效率,且方便后期維護,降低維護成本。
文檔編號B23Q16/02GK203019152SQ201320001250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4日
發明者張培軍, 潘益琴, 葉松軍, 張達鑫, 張秋白, 酈君俊 申請人:江蘇天宏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