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半圓管成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成形模具,特別是涉及一種半圓管成形模具。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對鈑金成形或冷壓力加工,是采用將板材放進模腔中成型的方式,而成形模是由上下設置的凸模和凹模組成的,對于凸模和凹模都有較高的硬度要求,一般要求HRC60左右,這就需要對模具進行熱處理。而熱處理后的模具變形較大,因此又要再進行切削加工,但是對這么高硬度的模具進行加工,困難較大,尤其是對凹模的加工,目前常用的有電火花加工,但是電火花加工速度慢,加工成本高,加工表面質量差。因此,亟需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成形模具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半圓管成形模具,采用普通加工工藝即可完成對該半圓管成形模具的加工處理,避免熱處理后加工困難的問題,降低生產成本。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半圓管成形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設置有模腔所述模腔為由至少三塊的凹模模板圍成的截面是梯形的模腔。其中,所述下模包括有模座底板和設置于所述模座底板上的多個凹模支撐板,所述凹模模板圍設于所述凹模支撐板的凹槽內以形成截面是梯形的模腔。其中,所述多個凹模支撐板沿半圓管軸的軸線排列設置,且所述多個凹模支撐板之間的距離相等。其中,所述多個凹模支撐板的形狀結構均相同。其中,所述上模的凸模是圓鋼凸模。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種半圓管成形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設置有模腔所述模腔為由至少三塊的凹模模板圍成的截面是梯形的模腔。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這種模具結構,由于其結構簡單,便于加工,在滿足同樣質量要求的前提下,使得模具的加工成本大大減少,同時加工時間也大幅度的縮短。
利用附圖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以下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半圓管成形模具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半圓管成形模具的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0016]附圖標記如下:1-凹模模板,2-凹模支撐板,3-模座底板,4-凸模。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半圓管成形模具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包括凸模4,模座底板3,固定在模座底板3上的多個凹模支撐板2,本實施例中采用三塊凹模模板1,三塊凹模模板I分別沿所有凹模支撐板2的凹槽內的左、下、右三面,圍成截面是梯形的模腔。具體的,多個凹模支撐板2沿半圓管軸的軸線排列設置,且多個凹模支撐板2之間的距離相等。具體的,多個凹模支撐板2的形狀結構均相同。采用圓鋼加工的凸模4,熱處理后用外圓磨床磨外圓,三塊凹模模板I為模具鋼板,熱處理后用平面磨床磨平面,凹模支撐板2用線切割加工成形。現有一般技術對半圓管是采用面壓力成形,而本實用新型的模具采用的是線壓力成形。將板材放進模腔中,壓力機(例如:沖床,油壓機等)帶動上模使凸模4壓向板材成形,板材在成形的過程中,形狀尺寸受凸模4控制,成形力由下模的左右兩塊凹模模板I的反壓提供。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半圓管成形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設置有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為由至少三塊的凹模模板圍成的截面是梯形的模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圓管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有模座底板和設置于所述模座底板上的多個凹模支撐板,所述凹模模板圍設于所述凹模支撐板的凹槽內以形成截面是梯形的模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半圓管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凹模支撐板沿半圓管軸的軸線排列設置,且所述多個凹模支撐板之間的距離相等。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半圓管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凹模支撐板的形狀結構均相同。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圓管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凸模是圓鋼凸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半圓管成形模具,屬于成形模具技術領域,其結構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設置有模腔,所述模腔為由至少三塊的凹模模板圍成的截面為梯形的模腔。所述下模包括有模座底板和設置于所述模座底板上的多個凹模支撐板,所述凹模模板圍設于所述凹模支撐板的凹槽內以形成截面是梯形的模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由于其結構簡單,便于加工,在滿足同樣質量要求的前提下,使得模具的加工成本大大減少,同時加工時間也大幅度縮短。
文檔編號B21D37/10GK203030722SQ20122071876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4日
發明者邱建成 申請人:滁州永強汽車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