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筒形薄壁件內型面加工防止變形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筒形薄壁件內型面加工防止變形的裝置,應用于筒形薄壁件的車、銑、鏜、鉆等機械加工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對航空發動機性能要求的進一步提高,其結構向著輕量化、薄壁化和整體化方向發展。薄壁件具有凈質量小、節約材料、結構緊湊等特點,已日益廣泛地應用在現代航空工業中。航空發動機薄壁件的結構復雜,尺寸較大,壁厚一般在0.5 3mm之間,加工余量大,相對剛度較低,加工工藝性差,不易控制加工精度和提高加工效率。由于該零件剛性較差,加工中極易產生變形,不易保證零件的加工品質。特別是加工內孔時,若裝夾方式不當,夾緊力分布不均勻或過大,夾緊后零件會變形;加工完成松開夾緊后,由于彈性恢復,零件圓度超差。因此,如何提高薄壁件的加工精度,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薄壁件在航空發動機生產中占有極大的比例,由于零件精度高、剛性差,采用現有的裝夾裝置進行裝夾,加工時因夾緊力與支承力的作用點選擇不當,會引起附加應力;夾、壓的彈性變形將影響零件表面的尺寸精度和形狀、位置精度,產生加工變形;因此,零件的合格率低,大部分產品需超差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筒形薄壁件內型面加工防止變形的裝置。該裝置消除了加工過程中的振動,減少了變形系數,保證了筒形薄壁件內型面的加工質量;可有效減少加工過程中的零件變形,大大提高了零件的加工質量和生產效率。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筒形薄壁件內型面加工防止變形的裝置,包括左箍緊半環和右箍緊半環,所述左箍緊半環與右箍緊半環的一端通過偏心掛鉤機構相連接,另一端通過鉸鏈機構相連接;在所述左箍緊半環的內側設置有左橡膠半環,在右箍緊半環的內側設置有右橡膠半環;所述左橡膠半環和右橡膠半環的外型面分別與左箍緊半環和右箍緊半環的內型面相貼合,左橡膠半環和右橡膠半環的內型面與被加工零件的外型面相配合。所述偏心掛鉤機構由支座、扳手、鎖緊環及鉤座組成,所述支座固定在左箍緊半環上,扳手通過銷軸固定在支座上;所述鎖緊環的一端與扳手相連接,所述鉤座固定在右箍緊半環上。所述鉸鏈機構由左半合葉和右半合葉組成,所述左半合葉固定在左箍緊半環上,右半合葉固定在右箍緊半環上,所述左半合葉與右半合葉通過第二銷軸相連接。所述左箍緊半環與左橡膠半環之間、右箍緊半環與右橡膠半環之間通過鉚釘固定連接。所述左橡膠半環和右橡膠半環為聚氨酯橡膠半環。所述左箍緊半環和右箍緊半環為金屬薄壁半環。[0011]為了保證裝夾時能牢固地鎖緊被加工零件,所述左箍緊半環與右箍緊半環之間留有4 10毫米的間隙。為了保證左箍緊半環和右箍緊半環的轉動靈活,所述左半合葉與第二銷軸之間、右半合葉與第二銷軸之間均保持0.01 0.02毫米的間隙。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兩個箍緊半環和兩個橡膠半環箍緊被加工零件的外型面,由于夾緊接觸面積達到被加工零件外型面的90%以上,減小了夾緊力和加工過程中的切削力對薄壁件加工變形的影響。本實用新型的橡膠半環采用聚氨酯橡膠材料,該材料吸振性好,消除了加工過程中的振動,減少了變形系數,保證了薄壁件內型面的加工質量。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和使用都很方便。應用該裝置,能有效地消除薄壁件加工過程中的振動和變形,大大提高了產品合格率和生產效率,使筒形薄壁件的加工質量和加工精度都有大幅度的提高,零件加工合格率提高到90%以上,降低了單件加工成本。以零件平均單價7000元/件、按年產150件計算,實施后年創效益約85萬元。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薄壁件將日益廣泛地應用到現代航空工業中;因此,本實用新型可推廣到軍民品生產,應用前景廣闊。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筒形薄壁件內型面加工防止變形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側視圖;圖中,I一左植緊半環,2一左橡I父半環,3一板手,4一鎖緊環,5一銷軸,6—偏心掛鉤機構,7一支座,8—鉤座,9一右植緊半環,10一右橡I父半環,11 一右半合葉,12—第二銷軸,13—鉸鏈機構,14 一左半合葉,15—鉚釘。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圖2所示,一種筒形薄壁件內型面加工防止變形的裝置,包括左箍緊半環I和右箍緊半環9,所述左箍緊半環I與右箍緊半環9的一端通過偏心掛鉤機構6相連接,另一端通過鉸鏈機構13相連接,左箍緊半環I和右箍緊半環9通過鉸鏈機構13控制開合;在所述左箍緊半環I的內側設置有左橡膠半環2,在右箍緊半環9的內側設置有右橡膠半環10 ;所述左橡膠半環2和右橡膠半環10的外型面分別與左箍緊半環I和右箍緊半環9的內型面相貼合,左橡膠半環2和右橡膠半環10的內型面與被加工零件的外型面相配合。所述偏心掛鉤機構6由支座7、扳手3、鎖緊環4及鉤座8組成,所述支座7的下部通過鉚釘15固定在左箍緊半環I上,扳手3通過銷軸5固定在支座7的上部;所述鎖緊環4為具有0 3毫米開口的方形環,鎖緊環4通過0 3毫米的開口連接到扳手3上后,再將鎖緊環4的開口焊合;所述鉤座8通過鉚釘15固定在右箍緊半環9上,所述扳手3與銷軸5間隙配合,支座7與銷軸5過盈配合。所述鉸鏈機構13由左半合葉14和右半合葉11組成,所述左半合葉14通過鉚釘15固定在左箍緊半環I上,右半合葉11通過鉚釘15固定在右箍緊半環9上,所述左半合葉14與右半合葉11通過第二銷軸12相連接,右半合葉11與第二銷軸12間過盈配合。[0024]所述左箍緊半環I與左橡膠半環2之間、右箍緊半環9與右橡膠半環10之間通過鉚釘15固定連接。所述左橡膠半環2和右橡膠半環10為聚氨酯橡膠半環,所述左箍緊半環I和右箍緊半環9為金屬薄壁半環,金屬薄壁半環的壁厚為3 5毫米。為了保證裝夾時能牢固地鎖緊被加工零件,所述左箍緊半環I與右箍緊半環9之間留有4 10毫米的間隙。為了保證左箍緊半環I和右箍緊半環9的轉動靈活,所述左半合葉14與第二銷軸12之間、右半合葉11與第二銷軸12之間均保持0.01 0.02毫米的間隙。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次裝夾過程:首先,打開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即使左箍緊半環I與右箍緊半環9分開,將被加工零件裝入左橡膠半環2與右橡膠半環10之間;然后,閉合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即使左箍緊半環I與右箍緊半環9閉合;最后,將鎖緊環4套在鉤座8上,鎖緊扳手3即可。在工作狀態下,聚氨酯橡膠半環的內型面能與被加工零件的外型面緊密貼合,接觸面均勻;由于采用兩金屬薄壁半環進行夾緊,夾緊接觸面積達到被加工零件外型面的90%以上,減小了夾緊力和加工過程中的切削力對薄壁件加工變形的影響。聚氨酯橡膠材料吸振性好,消除了加工過程中的振動,提高了零件的加工質量。
權利要求1.一種筒形薄壁件內型面加工防止變形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箍緊半環和右箍緊半環,所述左箍緊半環與右箍緊半環的一端通過偏心掛鉤機構相連接,另一端通過鉸鏈機構相連接;在所述左箍緊半環的內側設置有左橡膠半環,在右箍緊半環的內側設置有右橡膠半環;所述左橡膠半環和右橡膠半環的外型面分別與左箍緊半環和右箍緊半環的內型面相貼合,左橡膠半環和右橡膠半環的內型面與被加工零件的外型面相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筒形薄壁件內型面加工防止變形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掛鉤機構由支座、扳手、鎖緊環及鉤座組成,所述支座固定在左箍緊半環上,扳手通過銷軸固定在支座上;所述鎖緊環的一端與扳手相連接,所述鉤座固定在右箍緊半環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筒形薄壁件內型面加工防止變形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鉸鏈機構由左半合葉和右半合葉組成,所述左半合葉固定在左箍緊半環上,右半合葉固定在右箍緊半環上,所述左半合葉與右半合葉通過第二銷軸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筒形薄壁件內型面加工防止變形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箍緊半環與左橡膠半環之間、右箍緊半環與右橡膠半環之間通過鉚釘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筒形薄壁件內型面加工防止變形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橡膠半環和右橡膠半環為聚氨酯橡膠半環。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筒形薄壁件內型面加工防止變形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箍緊半環和右箍緊半環為金屬薄壁半環。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筒形薄壁件內型面加工防止變形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箍緊半環與右箍緊半環之間留有4 10毫米的間隙。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筒形薄壁件內型面加工防止變形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合葉與第二銷軸之間、右半合葉與第二銷軸之間均保持0.01 0.02毫米的間隙。
專利摘要一種筒形薄壁件內型面加工防止變形的裝置,屬于機械加工技術領域,應用于筒形薄壁件的車、銑、鏜、鉆等機械加工領域。本實用新型消除了加工過程中的振動,減少了變形系數,保證了筒形薄壁件內型面的加工質量;可有效減少加工過程中的零件變形,大大提高了零件的加工質量和生產效率。本實用新型包括左箍緊半環和右箍緊半環,所述左箍緊半環與右箍緊半環的一端通過偏心掛鉤機構相連接,另一端通過鉸鏈機構相連接;在所述左箍緊半環的內側設置有左橡膠半環,在右箍緊半環的內側設置有右橡膠半環;所述左橡膠半環和右橡膠半環的外型面分別與左箍緊半環和右箍緊半環的內型面相貼合,左橡膠半環和右橡膠半環的內型面與被加工零件的外型面相配合。
文檔編號B23Q3/00GK203019063SQ20122071161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0日
發明者羅敏, 高浚, 楊曉東 申請人: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