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管件自動化平口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管件自動化平口機,屬于平口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平口機包括機架,在機架上部的一端安裝有動力頭總成,在機架上部的另一端安裝有用于使下夾具沿床身水平移動的送料裝置,位于床身中部安裝有上夾具的夾緊機構,這種平口機對管道連接件T形三通或L形二通或直筒形二通的端口加工需要多個工位去完成,這種端口平口方式存在如下缺點:1、加工一個零件耗用人工多,生產周期長,效率低、成本高;2、由于被加工件的每個端口都要重新定位,每個操作者的技術水平、熟練程度和工作態度參差不齊,因而產品質量不穩定且難以控制;3、在加工每個端口時,需工人將工件放到加工位上,操作不當很容易出現安全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管件自動化平口機,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僅需將工件放置在送料裝置上就能將工件一步加工到位且加工質量穩定的管件自動化平口機。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管件自動化平口機,包括動力頭總成、機架、自動送料裝置、自動抓料裝置、自動夾緊裝置、自動卸料裝置和自動收料裝置,動力頭總成安裝在機架上,動力頭總成一側的機架上設置有自動送料裝置,動力頭總成另一側的機架上設置有自動收料裝置,所述自動送料裝置送料末端的機架上設置有自動抓料裝置,設置在機架頂部的自動夾緊裝置將工件固定在動力頭總成的工作區。所述自動送料裝置的結構為:自動進給機構上沿進給方向等距設置有多個擺料座;所述擺料座包括底板、支撐板和定位板,所述支撐板上依次設置有所述底板和調節塊,所述支撐板的上部開有V形豁口,所述定位板設置在背向調節塊的支撐板端面上,所述定位板上設置有可調節定位板上下移動的長孔,螺栓穿過該長孔將定位板固定在支撐板的端面上,所述定位板的上部開有凹槽,所述凹槽與所述支撐板上的V形豁口對應設置,所述凹槽內設置有磁鐵,所述定位板的上端高于支撐板的V形豁口底端,所述調節塊的一端豎直設置有可調節高度的支撐桿,所述調節塊上開有長孔,螺栓穿過該長孔將調節塊固定在底板上。所述自動抓料裝置的結構為:支架安裝在所述機架上部,所述支架上固定有第一托架,所述第一托架上設置有第一滑軌,所述第一滑軌上滑動安裝有第二托架,所述支架位于第一托架的上方在平行于所述第一滑軌的方向設置有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氣缸的缸體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一氣缸的活塞桿固定在第二托架上;所述第二托架的上部設置有第二滑軌,所述第二滑軌垂直于第一滑軌設置,所述第二滑軌上滑動安裝有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的下部固定設置有抓手,所述第二托架上平行于第二滑軌設置有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氣缸的缸體固定在第二托架上,所述第二氣缸的活塞桿固定在第一托板的一端,第三滑軌設置在第一托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滑軌垂直于第一滑軌和第二滑軌設置,所述第三滑軌上滑動安裝有第三托架,所述第三托架的上方在平行與所述第三滑軌的方向設置有第三氣缸,所述第三氣缸的缸體固定在第一托板上,所述第三氣缸的活塞桿固定在第三托架的一端,所述第三托架的另一端豎直設置有第四氣缸,所述第四氣缸的活塞桿位于第一托板的下方,所述第四氣缸的活塞桿通過連桿連接有第一托桿,所述第一托桿與所述抓手相配合。所述自動夾緊裝置的結構為:上夾緊機構位于下夾緊機構的上方;所述上夾緊機構包括第五氣缸,第五氣缸的缸體鉸接在所述機架上,第五氣缸的活塞桿與第一連桿的一端鉸接,第一連桿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連桿的一端,第二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三連桿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三連桿的另一端與第四連桿的一端鉸接,第四連桿的另一端固定設置在垂直滑動架的上部,垂直滑動架的下部固定設置有上夾具,垂直滑動架滑動套裝在導柱上,導柱豎直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第二連桿分別與第一連桿和第三連桿垂直設置,所述第二連桿水平設置在所述機架的上部;所述下夾緊機構包括第六氣缸,第六氣缸的缸體固定在所述機架的下部,第六氣缸的活塞桿鉸接在水平滑動架上,滑軌固定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水平滑動架滑動安裝在滑軌上,水平滑動架的上部固定設置有下夾具,下夾具與所述上夾具相配合。所述自動卸料裝置的結構為:所述垂直滑動架的上部水平固定設置有第二托板,垂直滑動架的下部固定設置有第三托板,所述第二托板上豎直設置有第七氣缸,第七氣缸的缸體固定設置在第二托板上,第七氣缸的活塞桿位于第二托板的下方,所述第七氣缸的活塞桿底端固定設置有第八氣缸,所述第八氣缸豎直設置,所述第八氣缸的缸體與所述第七氣缸的活塞桿連接,所述第八氣缸的活塞桿底端與推桿的上端鉸接,所述推桿的下端水平固定設置有第二托桿,第二托桿與所述上夾具相配合,第九氣缸的缸體水平設置在所述第三托板上,所述第九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推桿的上部連接。所述自動收料裝置的結構為:集料槽位于所述機架下部,在所述機架的側面設置有斜向上的收料支架,所述收料支架的底端和頂端分別通過轉動軸設置有第一鏈輪和第二鏈輪,第一鏈輪和第二鏈輪之間用第一鏈條連接,在第一鏈條上沿第一鏈條傳動方向等距設置有多個呈L形的擋料板,所述第二鏈輪的轉動軸上還設置有第三鏈輪,所述收料支架上設置有第四鏈輪,第四鏈輪和第三鏈輪之間通過第二鏈條連接,所述第四鏈輪通過設置在收料支架上的電機驅動,小推車位于所述第二鏈輪的下方。所述動力頭總成包括第一動力頭裝置、第二動力頭裝置和第三動力頭裝置,所述三個動力頭裝置成品字形水平布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第一動力頭裝置的結構為:動力頭支架固定在機架上,動力頭支架內部通過軸承安裝有主軸,主軸的一端與電動機的輸出軸相連,主軸的另一端通過花鍵與主軸套筒的一端連接,主軸套筒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刀具,驅動氣缸的缸體固定在所述的動力頭支架上,驅動氣缸的活塞桿上連接有刀具推動板,刀具推動板與所述的主軸套筒連接控制主軸套筒移動;所述第二動力頭裝置和第三動力頭裝置的結構與第一動力頭裝置的結構相同,且三者的刀具相對設置,第一動力頭裝置和第二動力頭裝置的刀具在一條直線上,第三動力頭裝置位于第一動力頭裝置和第二動力頭裝置中間且其刀具垂直于所述其它兩個刀具所在的直線。所述自動進給機構的結構為:第五鏈輪和第六鏈輪分別通過傳動軸設置在機架上,第五鏈輪和第六鏈輪之間用第三鏈條連接,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的步進電機驅動第五鏈輪轉動。所述第二托架上沿其滑動方向設置有第一液壓緩沖器,所述第一托板上沿其滑動方向設置有第二液壓緩沖器。所述刀具推動板設置有限制第一刀具行程的限位桿。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三組動力頭裝置呈品字形排列擺放,通過控制各個動力頭裝置的驅動氣缸,可同時加工T形連接件的三個通口,或控制其中兩個動力頭裝置的驅動氣缸,同時加工L形或直筒形連接件的兩個通口,節省了加工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加工質量易于控制。2、本實用新型在擺料座上設置有定位板,可為工件提供定位,同時在定位板上設置的磁鐵可有效防止工件出現晃動,保證工件在移動過程中運動平穩,利用安裝在機架上的步進電機驅動第五鏈輪轉動,帶動設置在第三鏈條上的擺料座自動進給,實現自動化生產,另外,定位板上豎直設置的長孔,使定位板通過調節螺栓實現上下移動,調節塊上設置的長孔可以使調節塊沿底板移動或轉動,使支撐桿移動到合適的位置,同時支撐桿也可以上下調節,使本實用新型適應不同型號的產品。3、本實用新型中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和第三氣缸構相互垂直設置構成空間三維坐標,控制抓手在空間的運動,第四氣缸控制的第一托桿用來將工件托住,使工件在抓取過程中不會從抓手中脫落,整個過程無需人工控制,全自動化進行,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4、本實用新型中設置在機架上的第五氣缸推動第一連桿,使與第一連桿連接的第二連桿轉動,帶動固定在第二連桿上的第三連桿動作,再帶動與第三連桿鉸接的第四連桿動作,推動垂直滑動架沿導柱上下滑動,從而推動設置在垂直滑動架下部的上夾具上下往復運動,水平設直在機架上的第六氣缸推動滑動安裝在滑軌上的水平滑動架水平往復運動,設置在水平滑動架上的下夾具移動到上夾具的正下方時,上夾具向下移動,使上夾具和下夾具完全配合,夾緊工件,本實用新型采用連桿機構夾緊工件,夾緊力度大,杜絕了加工過程中工件移位的現象,保證夾緊可靠,提高了產品的合格率。5、本實用新型在平口機集料槽的出口處設置有斜向上的第一鏈條,沿第一鏈條方向等距設置有擋料板,依靠電機驅動勻速傳動,將從集料槽出口流出的工件通過擋料板運走,工件經第一鏈條傳送最終落入小推車中,省時省力,節約了成本。6、本實用新型在垂直滑動架上的第二托板上豎直設置有第七氣缸,第九氣缸水平設置在第三托板上,當工件加工完畢,利用第七氣缸推動連接在推桿上的第二托桿下移,同時第九氣缸的活塞桿收縮,將第二托桿拉動插入工件中,再控制第七氣缸拉動推桿上移,使第二托桿與上夾具卡緊工件,并隨垂直滑動架上移,此時再次控制第七氣缸的活塞桿下移,工件失去第二托桿的上托作用,在重力作用下掉入上夾具下方的集料槽中,同時在第二托桿與第七氣缸之間連接有第八氣缸,一旦工件卡在上夾具中沒有脫落,第八氣缸的活塞桿伸長可將工件推入集料槽中,杜絕了工件卡在上夾具中的現象,使卸料自動化,提高了生產效率。
[0022]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自動送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擺料座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自動抓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自動夾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的左視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中自動卸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中自動收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為動力頭總成、2為自動送料裝置、3為自動抓料裝置、4為自動夾緊裝置、5為自動卸料裝置、6為自動收料裝置、11為機架、12為第一動力頭裝置、13為第三動力頭裝置、14為第三動力頭裝置、15為動力頭支架、16為主軸、17為主軸套筒、18為第一刀具、19為驅動氣缸、110為刀具推動板、111為限位桿、21為自動進給機構、22為擺料座、23為底板、24為支撐板、25為定位板、26為磁鐵、27為支撐桿、28為調節塊、29為第五鏈輪、210為第六鏈輪、211為第三鏈條、212為步進電機、31為支架、33為第一托架、34為第一滑軌、35為第二托架、36為第一氣缸、37為第二滑軌、38為第一托板、39為第二氣缸、310為第三滑軌、311為第三托架、312為第一托桿、313為抓手、314為第三氣缸、315為第四氣缸、316為第一液壓緩沖器、317為第二液壓緩沖器、41為上夾緊機構、42為下夾緊機構、43為第五氣缸、45為第一連桿、46為第二連桿、47為第三連桿、48為第四連桿、49為垂直滑動架、410為上夾具、411為導柱、412為第六氣缸、413為滑軌、414為下夾具、415為水平滑動架、52為第二托板、53為第三托板、55為第七氣缸、56為第八氣缸、57為推桿、58為第二托桿、59為第九氣缸、62為集料槽、63為收料支架、64為第一鏈輪、65為第二鏈輪、66為第一鏈條、67為擋料板、68為第三鏈輪、69為第四鏈輪、610為第二鏈條、611為小推車。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一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管件自動化平口機,包括動力頭總成1、機架11、自動送料裝置2、自動抓料裝置3、自動夾緊裝置4、自動卸料裝置5和自動收料裝置6,動力頭總成I安裝在機架11上,動力頭總成I 一側的機架11上設置有自動送料裝置2,動力頭總成I另一側的機架11上設置有自動收料裝置6,所述自動送料裝置2送料末端的機架11上設置有自動抓料裝置3,設置在機架11頂部的自動夾緊裝置4將工件固定在動力頭總成2的工作區。所述自動送料裝置2的結構為:自動進給機構21上沿進給方向等距設置有多個擺料座22 ;所述擺料座22包括底板23、支撐板24和定位板25,所述支撐板24上依次設置有所述底板23和調節塊28,所述支撐板24的上部開有V形豁口,所述定位板25設置在背向調節塊28的支撐板24端面上,所述定位板25上設置有可調節定位板25上下移動的長孔,螺栓穿過該長孔將定位板25固定在支撐板24的端面上,所述定位板25的上部開有凹槽,所述凹槽與所述支撐板24上的V形豁口對應設置,所述凹槽內設置有磁鐵26,所述定位板25的上端高于支撐板24的V形豁口底端,所述調節塊28的一端豎直設置有可調節高度的支撐桿27,所述調節塊28上開有長孔,螺栓穿過該長孔將調節塊28固定在底板23上。所述自動抓料裝置3的結構為:支架31安裝在所述機架11上部,所述支架31上固定有第一托架33,所述第一托架33上設置有第一滑軌34,所述第一滑軌34上滑動安裝有第二托架35,所述支架31位于第一托架33的上方在平行于所述第一滑軌34的方向設置有第一氣缸36,所述第一氣缸36的缸體固定在支架31上,所述第一氣缸36的活塞桿固定在第二托架35上;所述第二托架35的上部設置有第二滑軌37,所述第二滑軌37垂直于第一滑軌34設置,所述第二滑軌37上滑動安裝有第一托板38,所述第一托板38的下部固定設置有抓手313,所述第二托架35上平行于第二滑軌37設置有第二氣缸39,所述第二氣缸39的缸體固定在第二托架35上,所述第二氣缸39的活塞桿固定在第一托板38的一端,第三滑軌310設置在第一托板38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滑軌310垂直于第一滑軌34和第二滑軌37設置,所述第三滑軌310上滑動安裝有第三托架311,所述第三托架311的上方在平行與所述第三滑軌310的方向設置有第三氣缸314,所述第三氣缸314的缸體固定在第一托板38上,所述第三氣缸314的活塞桿固定在第三托架311的一端,所述第三托架311的另一端豎直設置有第四氣缸315,所述第四氣缸315的活塞桿位于第一托板38的下方,所述第四氣缸315的活塞桿通過連桿連接有第一托桿312,所述第一托桿312與所述抓手313相配合。所述自動夾緊裝置4的結構為:上夾緊機構41位于下夾緊機構42的上方;所述上夾緊機構41包括第五氣缸43,第五氣缸43的缸體鉸接在所述機架11上,第五氣缸43的活塞桿與第一連桿45的一端鉸接,第一連桿45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連桿46的一端,第二連桿46的另一端與第三連桿47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三連桿47的另一端與第四連桿48的一端鉸接,第四連桿48的另一端固定設置在垂直滑動架49的上部,垂直滑動架49的下部固定設置有上夾具410,垂直滑動架49滑動套裝在導柱411上,導柱411豎直固定在所述機架11上;所述第二連桿46分別與第一連桿45和第三連桿47垂直設置,所述第二連桿46水平設置在所述機架11的上部;所述下夾緊機構42包括第六氣缸412,第六氣缸412的缸體固定在所述機架11的下部,第六氣缸412的活塞桿鉸接在水平滑動架415上,滑軌413固定設置在所述機架11上,水平滑動架415滑動安裝在滑軌413上,水平滑動架412的上部固定設置有下夾具414,下夾具414與所述上夾具410相配合。所述自動卸料裝置5的結構為:所述垂直滑動架49的上部水平固定設置有第二托板52,垂直滑動架49的下部固定設置有第三托板53,所述第二托板52上豎直設置有第七氣缸55,第七氣缸55的缸體固定設置在第二托板52上,第七氣缸55的活塞桿位于第二托板52的下方,所述第七氣缸55的活塞桿底端固定設置有第八氣缸56,所述第八氣缸56豎直設置,所述第八氣缸56的缸體與所述第七氣缸56的活塞桿連接,所述第八氣缸56的活塞桿底端與推桿57的上端鉸接,所述推桿57的下端水平固定設置有第二托桿58,第二托桿58與所述上夾具410相配合,第九氣缸59的缸體水平設置在所述第三托板53上,所述第九氣缸59的活塞桿與所述推桿57的上部連接。所述自動收料裝置6的結構為:集料槽62位于所述機架11下部,在所述機架11的側面設置有斜向上的收料支架63,所述收料支架63的底端和頂端分別通過轉動軸設置有第一鏈輪64和第二鏈輪65,第一鏈輪64和第二鏈輪65之間用第一鏈條66連接,在第一鏈條66上沿第一鏈條66傳動方向等距設置有多個呈L形的擋料板67,所述第二鏈輪65的轉動軸上還設置有第三鏈輪68,所述收料支架63上設置有第四鏈輪69,第四鏈輪69和第三鏈輪68之間通過第二鏈條610連接,所述第四鏈輪69通過設置在收料支架63上的電機613驅動,小推車611位于所述第二鏈輪65的下方。所述動力頭總成I包括第一動力頭裝置12、第二動力頭裝置13和第三動力頭裝置14,所述三個動力頭裝置成品字形水平布置在所述機架11上,所述第一動力頭裝置12的結構為 動力頭支架15固定在機架11上,動力頭支架15內部通過軸承安裝有主軸16,主軸16的一端與電動機的輸出軸相連,主軸16的另一端通過花鍵與主軸套筒17的一端連接,主軸套筒17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刀具18,驅動氣缸19的缸體固定在所述的動力頭支架15上,驅動氣缸19的活塞桿上連接有刀具推動板110,刀具推動板110與所述的主軸套筒17連接控制主軸套筒17移動;所述第二動力頭裝置13和第三動力頭裝置14的結構與第一動力頭裝置12的結構相同,且三者的刀具相對設置,第一動力頭裝置12和第二動力頭裝置13的刀具在一條直線上,第三動力頭裝置14位于第一動力頭裝置12和第二動力頭裝置13中間且其刀具垂直于所述其它兩個刀具所在的直線。所述自動進給機構21的結構為:第五鏈輪29和第六鏈輪210分別通過傳動軸設置在機架11上,第五鏈輪29和第六鏈輪210之間用第三鏈條211連接,設置在所述機架11上的步進電機212驅動第五鏈輪29轉動。所述第二托架35上沿其滑動方向設置有第一液壓緩沖器316,所述第一托板38上沿其滑動方向設置有第二液壓緩沖器317。所述刀具推動板110設置有限制第一刀具18行程的限位桿111。本實用新型中可同時加工T形連接件的三個通口,將T形連接件放置在自動送料裝置2的擺料座22上,步進電機212驅動設置在第三鏈條211上的擺料座22移動至自動抓料裝置3下方,控制自動裝料裝置3將T形連接件抓起,即控制第一氣缸36的活塞桿伸長,再控制第二氣缸 39的活塞桿伸長,推動設置在第一托板38的下部的抓手313抓住待加工的T形連接件,控制第三氣缸314的活塞桿縮短,使第一托桿312插入待加工的T形連接件中,然后控制第四氣缸315的活塞桿收縮,使插入待加工T形連接件中的第一托桿312夾緊物料,并控制第二氣缸39的活塞桿縮短,使抓手313將待加工T形連接件抓起,控制第一氣缸36的活塞桿收縮使待加工T形連接件移動到下夾具414的上方,再控制第二氣缸39和第三氣缸314動作,使抓手313將待加工的T形連接件放在下夾具410上,同時控制第四氣缸315的活塞桿伸長,使第一托桿312下移松開待加工的T形連接件,控制第一、二、三、四氣缸復位。通過第六氣缸412將安裝在水平滑動架415上的下夾具414推至上夾具410下方,第五氣缸43通過第一連桿45、第二連桿46、第三連桿47、第四連桿48和垂直滑動架49,將設置在垂直滑動架49上的上夾具410推動下移,并與下夾具414夾緊T形連接件,此時的T形連接件位于動力頭總成I的工作區,通過同時控制第一動力頭裝置12的驅動氣缸19推動刀具推動板110使第一刀具18移動到動力頭總成I的工作區對T形連接件進行加工處理,第二動力頭裝置13和第三動力頭裝置14也同樣動作,待加工完畢,控制第一動力頭裝置12、第二動力頭裝置13和第三動力頭裝置14完成退刀,利用第七氣缸55推動連接在推桿57上的第二托桿58下移,同時第九氣缸59的活塞桿收縮,將第二托桿58拉動插入T形連接件中,再控制第七氣缸55拉動推桿57上移,使第二托桿58與上夾具410卡緊工件,并隨垂直滑動架46上移,此時再次控制第七氣缸55的活塞桿下移,T形連接件失去第二托桿58的上托作用,在重力作用下掉入夾具下方的集料槽62中,為確保T形連接件脫離上夾具410,同時在第二托桿58與第七氣缸55之間連接有第八氣缸56,一旦T形連接件卡在上夾具410中沒有脫落,第二氣缸6的活塞桿伸長可將工件推入集料槽62中,在從集料槽62的出口落在擋料板67上,擋料板67隨第一鏈條66斜向上移動,最后掉入放在地面上的小推車611中,然后控制步進電機212進行下一個進給,實現自動進給加工。本實用新型也可以加工L形的二通連接件和直筒形的二通連接件,當加工L形的二通連接件時,使第一動力頭裝置12或第二動力頭裝置13不參與工作,其余部件的工作過程同加工T形的三通連接件。當加工直筒形的二通連接件時,使第三動力頭裝置14不參與工作,其余部件的工作過程同加工T形的三通連接件。本實用新型中為了保證加工過程中第一刀具18的進給量,在所述刀具推動板110設置有限制第一刀具18行程的限位桿111,確保第一刀具18的加工量準確可靠。本實用新型中第一液壓緩沖器316和第二液壓緩沖器317均為現有技術,二者的應用可使第一氣缸36和第二氣缸39動作得到緩沖,減少剛性碰撞。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1.管件自動化平口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動力頭總成(I)、機架(11)、自動送料裝置(2)、自動抓料裝置(3)、自動夾緊裝置(4)、自動卸料裝置(5)和自動收料裝置(6),動力頭總成(I)安裝在機架(11)上,動力頭總成(I) 一側的機架(11)上設置有自動送料裝置(2),動力頭總成(I)另一側的機架(11)上設置有自動收料裝置(6),所述自動送料裝置(2)送料末端的機架(11)上設置有自動抓料裝置(3),設置在機架(11)頂部的自動夾緊裝置(4)將工件固定在動力頭總成(2)的工作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自動化平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送料裝置(2)的結構為:自動進給機構(21)上沿進給方向等距設置有多個擺料座(22);所述擺料座(22)包括底板(23)、支撐板(24)和定位板(25),所述支撐板(24)上依次設置有所述底板(23)和調節塊(28),所述支撐板(24)的上部開有V形豁口,所述定位板(25)設置在背向調節塊(28)的支撐板(24)端面上,所述定位板(25)上設置有可調節定位板(25)上下移動的長孔,螺栓穿過該長孔將定位板(25)固定在支撐板(24)的端面上,所述定位板(25)的上部開有凹槽,所述凹槽與所述支撐板(24)上的V形豁口對應設置,所述凹槽內設置有磁鐵(26),所述定位板(25)的上端高于支撐板(24)的V形豁口底端,所述調節塊(28)的一端豎直設置有可調節高度的支撐桿(27),所述調節塊(28)上開有長孔,螺栓穿過該長孔將調節塊(28)固定在底板(23)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自動化平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抓料裝置(3)的結構為:支架(31)安裝在所述機架(11)上部,所述支架(31)上固定有第一托架(33),所述第一托架(33)上設置有第一滑軌(34),所述第一滑軌(34)上滑動安裝有第二托架(35),所述支架(31)位于第一托架(33)的上方在平行于所述第一滑軌(34)的方向設置有第一氣缸(36),所述第一氣缸(36)的缸體固定在支架(31)上,所述第一氣缸(36)的活塞桿固定在第二托架(35)上;所述第二托架(35)的上部設置有第二滑軌(37),所述第二滑軌(37)垂直于第一滑軌(34)設置,所述第二滑軌(37)上滑動安裝有第一托板(38),所述第一托板(38)的下部固定設置有抓手(313),所述第二托架(35)上平行于第二滑軌(37)設置有第二氣缸(39),所述第二氣缸 (39)的缸體固定在第二托架(35)上,所述第二氣缸(39)的活塞桿固定在第一托板(38)的一端,第三滑軌(310)設置在第一托板(38)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滑軌(310)垂直于第一滑軌(34)和第二滑軌(37)設置,所述第三滑軌(310)上滑動安裝有第三托架(311),所述第三托架(311)的上方在平行與所述第三滑軌(310)的方向設置有第三氣缸(314),所述第三氣缸(314)的缸體固定在第一托板(38)上,所述第三氣缸(314)的活塞桿固定在第三托架(311)的一端,所述第三托架(311)的另一端豎直設置有第四氣缸(315),所述第四氣缸(315)的活塞桿位于第一托板(38)的下方,所述第四氣缸(315)的活塞桿通過連桿連接有第一托桿(312),所述第一托桿(312)與所述抓手(313)相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管件自動化平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夾緊裝置(4)的結構為:上夾緊機構(41)位于下夾緊機構(42)的上方;所述上夾緊機構(41)包括第五氣缸(43),第五氣缸(43)的缸體鉸接在所述機架(11)上,第五氣缸(43)的活塞桿與第一連桿(45)的一端鉸接,第一連桿(45)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連桿(46)的一端,第二連桿(46)的另一端與第三連桿(47)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三連桿(47)的另一端與第四連桿(48)的一端鉸接,第四連桿(48)的另一端固定設置在垂直滑動架(49)的上部,垂直滑動架(49)的下部固定設置有上夾具(410),垂直滑動架(49)滑動套裝在導柱(411)上,導柱(411)豎直固定在所述機架(11)上;所述第二連桿(46 )分別與第一連桿(45 )和第三連桿(47 )垂直設置,所述第二連桿(46)水平設置在所述機架(11)的上部;所述下夾緊機構(42)包括第六氣缸(412),第六氣缸(412)的缸體固定在所述機架(11)的下部,第六氣缸(412)的活塞桿鉸接在水平滑動架(415 )上,滑軌(413 )固定設置在所述機架(11)上,水平滑動架(415 )滑動安裝在滑軌(413)上,水平滑動架(412)的上部固定設置有下夾具(414),下夾具(414)與所述上夾具(410)相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管件自動化平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卸料裝置(5)的結構為:所述垂直滑動架(49)的上部水平固定設置有第二托板(52),垂直滑動架(49)的下部固定設置有第三托板(53),所述第二托板(52)上豎直設置有第七氣缸(55),第七氣缸(55)的缸體固定設置在第二托板(52)上,第七氣缸(55)的活塞桿位于第二托板(52)的下方,所述第七氣缸(55)的活塞桿底端固定設置有第八氣缸(56),所述第八氣缸(56)豎直設置,所述第八氣缸(56)的缸體與所述第七氣缸(56)的活塞桿連接,所述第八氣缸(56)的活塞桿底端與推桿(57)的上端鉸接,所述推桿(57)的下端水平固定設置有第二托桿(58),第二托桿(58)與所述上夾具(410)相配合,第九氣缸(59)的缸體水平設置在所述第三托板(53)上,所述第九氣缸(59)的活塞桿與所述推桿(57)的上部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管件自動化平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收料裝置(6)的結構為:集料槽(62)位于所述機架(11)下部,在所述機架(11)的側面設置有斜向上的收料支架(63),所述收料支架(63)的底端和頂端分別通過轉動軸設置有第一鏈輪(64)和第二鏈輪(65),第一鏈輪(64)和第二鏈輪(65)之間用第一鏈條(66)連接,在第一鏈條(66)上沿第一鏈條(66)傳動方向等距設置有多個呈L形的擋料板(67),所述第二鏈輪(65)的轉動軸上還設置有第三鏈輪(68 ),所述收料支架(63 )上設置有第四鏈輪(69 ),第四鏈輪(69 )和第三鏈輪(68)之間通過第二鏈條(610)連接,所述第四鏈輪(69)通過設置在收料支架(63)上的電機(613)驅動,小推車(611)位于所述第二鏈輪(65)的下方。
7.根據權利要求1一6任意一項所述的管件自動化平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頭總成(I)包括第一動力頭裝置(12) 、第二動力頭裝置(13)和第三動力頭裝置(14),所述三個動力頭裝置成品字形水平布置在所述機架(11)上,所述第一動力頭裝置(12)的結構為:動力頭支架(15)固定在機架(11)上,動力頭支架(15)內部通過軸承安裝有主軸(16),主軸(16)的一端與電動機的輸出軸相連,主軸(16)的另一端通過花鍵與主軸套筒(17)的一端連接,主軸套筒(17)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刀具(18),驅動氣缸(19)的缸體固定在所述的動力頭支架(15)上,驅動氣缸(19)的活塞桿上連接有刀具推動板(110),刀具推動板(110)與所述的主軸套筒(17)連接控制主軸套筒(17)移動; 所述第二動力頭裝置(13)和第三動力頭裝置(14)的結構與第一動力頭裝置(12)的結構相同,且三者的刀具相對設置,第一動力頭裝置(12)和第二動力頭裝置(13)的刀具在一條直線上,第三動力頭裝置(14)位于第一動力頭裝置(12)和第二動力頭裝置(13)中間且其刀具垂直于所述其它兩個刀具所在的直線。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自動化平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進給機構(21)的結構為:第五鏈輪(29)和第六鏈輪(210)分別通過傳動軸設置在機架(11)上,第五鏈輪(29)和第六鏈輪(210)之間用第三鏈條(211)連接,設置在所述機架(11)上的步進電機(212)驅動第五鏈輪(29)轉動。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管件自動化平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架(35)上沿其滑動方向設置有第一液壓緩沖器(316),所述第一托板(38)上沿其滑動方向設置有第二液壓緩沖器(317)。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管件自動化平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推動板(110)設置有限制第一刀具(18 )行程的限位桿(11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管件自動化平口機,屬于平口機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僅需將工件放置在送料裝置上就能將工件一步加工到位且加工質量穩定的管件自動化平口機;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管件自動化平口機,包括動力頭總成、機架、自動送料裝置、自動抓料裝置、自動夾緊裝置、自動卸料裝置和自動收料裝置,動力頭總成安裝在機架上,動力頭總成一側的機架上設置有自動送料裝置,動力頭總成另一側的機架上設置有自動收料裝置,所述自動送料裝置送料末端的機架上設置有自動抓料裝置,設置在機架頂部的自動夾緊裝置將工件固定在動力頭總成的工作區;本實用新型主要用于管件平口。
文檔編號B23Q7/00GK202943328SQ20122066268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5日
發明者劉旭昇, 周永軍 申請人:太谷縣鑫卡耐夫水暖器材有限公司, 劉旭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