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孔鏜、鉆、拉、磨多功能加工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深孔鏜、鉆、拉、磨多功能加工設備,采用前后兩組蝸輪蝸桿機構,并分別通過蝸輪中心部位的螺母和導向滑鍵,分別與有導向槽的絲桿軸實現螺旋組合和軸向滑動配合。前蝸輪內孔裝有內套、導向套、導向滑鍵,導向滑鍵與絲桿軸上的導向槽為滑動配合,后蝸輪內孔裝有內套、連接套和螺母,螺母與絲桿軸形成螺旋組合。通過兩組蝸輪蝸桿機構各自分別由靜止、低速到高速旋轉的相對運動、相互作用而實現絲桿軸的前進與后退,旋轉、定位和分度。絲桿軸前端的連接軸頭用來安裝鏜、鉆、拉和磨頭機構,當加工超長深孔工件的時候,可以通過絲桿軸尾端連接預留孔將絲桿軸對接加長。
【專利說明】深孔鏜、鉆、拉、磨多功能加工設備
一、所屬【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在一臺設備上實現鏜、鉆、拉、磨多功能深孔加工的設備,屬于機械制造領域。
[0002]二、【背景技術】
[0003]目前,公知的深孔加工設備大都是鏜、鉆、拉、磨各自獨立設備,盡管現有鏜床已經具備鏜、鉆加工能力,但是在很多情況下,也不能很好滿足深孔加工的需求。單就深孔加工而然,影響其工作效率和幾何精度的主要原因是當加工完深孔這道工序后,還要移動到拉床或者磨床上進行二次找正后再加工,較長的深孔加工件當進行二次找正時很難恢復到初次加工后的原始位置狀態,這樣即直接影響了被加工件的幾何精度,同時又影響到工作效率。
[0004]三、
【發明內容】
[0005]為了克服現有鏜、鉆、拉、磨設備各自分別加工的局限性,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利用兩組蝸輪蝸桿組合機構,在同一臺設備上實現鏜、鉆、拉、磨深孔加工的多功能設備。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鏜桿、鉆桿、深孔拉桿和磨頭都采用同一根有導向槽和連接軸頭的絲桿作為主軸箱內的拉伸和旋轉主軸,在絲桿軸側加工的導向槽,其長度與絲桿軸同長,在絲桿軸的尾端制有連接預留孔,在其前端加工成可以安裝鏜、鉆、拉和磨頭機構的連接軸頭。在主軸箱內的兩組蝸輪蝸桿機構,是沿著同軸方向前后排列安裝,在前蝸輪內孔裝有內套、導向套、導向滑鍵,導向滑鍵與絲桿軸上的導向槽是滑動配合,后蝸輪內孔裝有內套、連接套和螺母,螺母與絲桿軸形成螺旋組合。該螺母通過蝸輪轉動而使絲桿軸作前進與后退的運動,前蝸輪的轉動和靜止,通過導向滑鍵實現了絲桿軸的旋轉、分度和定位。兩個蝸輪的轉動分別由兩個蝸桿的旋轉實現的,兩蝸桿的旋轉是由主軸箱外側面的兩組齒輪箱分別帶動,兩組齒輪箱分別安裝各自獨立的變頻驅動電機。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兩組蝸輪蝸桿機構各自分別由靜止、低速到高速旋轉的相對運動、相互作用實現絲桿軸的前進與后退,旋轉、定位和分度,從而實現鏜、鉆、拉、磨的深孔加工工藝,由于被加工的工件是在同一臺設備上加工成成品,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提高工作效率,當加工超長深孔工件的時候,可以通過絲桿軸尾端連接預留孔將絲桿軸對接加長。
[0008]四、【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設備主視外觀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設備俯視外觀圖。
[0012]圖3.是本實用新型主軸箱主視剖面圖。
[0013]圖中:1.床身,2.主軸箱,3.后變頻驅動電機,4.絲桿軸連接預留孔,5.后齒輪箱,6.前變頻驅動電機,7.連接軸頭,8.前軸套,9.前齒輪箱,10.后軸套,11.軸承座,
12.后蝸輪,13.蝸輪內套,14.軸承座,15.連接套,16.螺母,17.軸承座,18.前蝸輪,19.蝸輪內套,20.導向套,21.導向鍵,22.絲桿軸,23.軸承座,24.前蝸桿,25,前軸承組,26,后軸承組,27.后蝸桿,28.絲桿軸導向槽,29.連軸器,30,連軸器,31.前蝸桿軸承限位壓蓋,32.后蝸桿軸承限位壓蓋。
五、【具體實施方式】
[0014]在圖2中,主軸箱⑵安裝在床身⑴上,前變頻驅動電機(6)通過連軸器(29)與前齒輪箱(9)相連接,前齒輪箱(9)固定在主軸箱(2)的前側面,前蝸桿(24)與前齒輪箱(9)相連接,后變頻驅動電機(3)通過聯軸器(30)與后齒輪箱(5)相連接,后齒輪箱(5)固定在主軸箱(2)的后側面,后蝸桿(27)后齒輪箱(5)相連接,。
[0015]在圖3中,前蝸輪(18)通過蝸輪內套(19)導向套(20)導向鍵(21),并通過絲桿軸導向槽(28)而實現了絲桿軸(22)與導向鍵(21)的軸向滑動配合,而絲桿軸(22)的旋轉、分度、定位是由前蝸桿(24)的旋轉、靜止經過前蝸輪(18)而間接實現的,前蝸桿(24)的旋轉動力是經過前齒輪箱(9)連軸器(29)而由前變頻驅動電機(6)提供的。后蝸輪(12)通過蝸輪內套(13)連接套(15)螺母(16)實現與絲桿軸(22)的螺旋組合,絲桿軸(22)的前進與后退是通過后蝸桿(27)帶動后蝸輪(12)的旋轉來實現,后蝸桿(27)的旋轉動力是經過后齒輪箱(5)連軸器(30)而由后變頻驅動電機(3)提供的。
【權利要求】
1.一種深孔鏜、鉆、拉、磨多功能加工設備,其特征是:鏜桿、鉆桿、深孔拉桿和磨頭機構都采用同一根有導向槽和連接軸頭的絲桿作為主軸箱內的拉伸和旋轉主軸,在絲桿軸側加工的導向槽,其長度與絲桿軸同長,在絲桿軸的尾端制有連接預留孔,在其前端加工成可以安裝鏜、鉆、拉和磨頭機構的連接軸頭;在主軸箱內的兩組蝸輪蝸桿機構是沿著同軸方向前后排列安裝,在前蝸輪內孔裝有內套、導向套、導向滑鍵,導向滑鍵與絲桿軸上的導向槽是滑動配合,后蝸輪內孔裝有內套、連接套和螺母,螺母與絲桿軸形成螺旋組合,螺母通過蝸輪轉動而使絲桿軸作前進與后退的運動,前蝸輪的轉動和靜止,通過導向滑鍵實現了絲桿軸的旋轉、分度和定位;通過兩組蝸輪蝸桿機構各自分別由靜止、低速到高速旋轉的相對運動、相互作用而實現絲桿軸的前進與后退,旋轉、定位和分度;當加工超長深孔工件的時候,可以通過絲桿軸尾端連接預留孔將絲桿軸對接加長。
【文檔編號】B23P23/00GK203484903SQ201220637996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9日
【發明者】徐成金 申請人:徐成金